中小学教育现在是家长教育吗?

现在教育是学校和家长一起教育,还要加上社会的辅助教育,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工作忙,学习方面全是自己在学校认真听老师讲课和教导,放学回家把老师留的作业写完就好,也有很多学生考上大学的。还是那句老话,爱学习的人永远爱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希望我们每个家长用孔子的教育理念教育我们的孩子




(原创)家校共育是最好的方式。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起根本作用的引路人。


老师只能陪孩子几年,家长的陪伴是一生。从牙牙学语到入学,家长的三观,行为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影响孩子。家教,好的家风影响一个家族一代又一代。


结婚后生孩子之前,应与配偶在育儿观念,家庭经营上磨合,尽量一致。不断更新育儿理念,不断自我修炼,才能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有益的陪伴者,重要的精神导师。


尤其是每个特殊阶段,小升初,中考,高考,就业,婚姻……父母应尽己所能做好精神导师,引好孩子人生路。












在小学阶段,家长的配合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习惯的养成、思维能力的培养都与家长的持之以恒的一起成长和陪伴有关,习惯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养成不是靠课堂上能够形成的,而是在家长与众不同认知的影响下获得的。你都不能认识到有些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怎么可能去督促孩子完成他,一个阶段的培养缺失会造成以后成长的困难。

当今社会环境,当一个孩子遇到困难抹眼泪的时候,家长就心疼让孩子中断非常重要的战胜困难的坚持和非常必要韧性的培养,这份培养的缺失会持续让孩子中断努力。

孩子和老师,孩子和周围的人的相处,这都需要孩子自己去相处和磨合,需要我们去引导,而不是包办代替,人际关系的和谐会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和潜能,反正会消磨孩子的意志。

所以我的一句忠告:教育没有一件是小事,需要家长用心把它当着自己最重要的事业去面对,到了初中后面阶段,你就可以放手让孩子搏击长空驰骋远方了,我是两个娃的父亲,相信我过来人的谏言,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多一点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




答案是否定的,教书的工作肯定是学校和老师的本职工作,但是在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必不可缺的角色。家长和老师是站在统一战线上的,我们要配合好老师的工作。其次在学校老师是一对多,在家里我们是多对一。知识可以从学校学,但做人还是要从家里学。因为教育不只是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包办代替   孔子   家长   缺失   导师   中小学教育   困难   父母   习惯   阶段   老师   精神   孩子   学校   人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