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质量不错,为何销量一直上不去?

低端的品牌形象已深入人心

谈到奇瑞,你首先想到哪款车?但凡你不是00后出生,大概都跟我一样,第一个想到QQ吧。十几年前奇瑞拿着低端车入市,给消费者们留下了低廉、便宜的品牌标签,奇瑞嫌这盘棋下的不够大,想往高处走。啪啪啪,与以色列促膝长谈干柴烈火,倒腾出来了一个观致,二话不说瞄准了当时最火热的A级车市场。可好景不长,正当消费者在观致身边徘徊时,国内挂起了一股SUV风。好家伙,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路虎捷豹也给盘过来算了。

奇瑞做了这么多,把棋下的这么大,消费者认账吗?观致该被无视还是被无视,捷豹路虎该卖多少还是卖多少,你奇瑞自身品牌该低端还是低端,有人会因为你和捷豹路虎合资,还推出观致就认为你奇瑞是精品自主品牌吗?并没有。

奇瑞修车排队究竟是怎么回事

关于这个顺口溜有两个版本。其一是奇瑞早期推出的“高端车型”东方之子,当时奇瑞过于心急,在没有技术积累的前提下推出了叫价10万的东方之子,导致东方之子与同价位合资车型质量相差颇大,加之当时奇瑞本身品牌形象就没能建立起来,所以让东方之子的缺点被消费者更加放大。

另外一个版本是野史(权当故事看看罢了)。奇瑞起家是靠上汽,早些年奇瑞车屁股后面都挂的是上汽奇瑞呢。后来奇瑞做大了,想要脱离上汽的掌控,而之前奇瑞的售后维修保养都是通过上汽4S店做的。上汽当然不做吃亏的一方,眼看奇瑞从自己手掌心逃走,干脆就断了它的后路,所以当时奇瑞的车要修,的确得排队。

不过个人还是支持第一种说法,奇瑞贪功心切,在没有技术积累的情况下急于攻占更高级别的市场,加之本身品牌形象就处劣势。几经失败,消费者的口碑也已经沉淀下来,质量差已经成为奇瑞品牌的标签之一。

奇瑞的销量低吗?一点儿也不低

2009年50万辆,排名第8位,2010年68.2万辆,排名第6位,2011年63.43万辆,排名第7位,2012年53.8万辆,排名第8位,2013年42.32万辆,排名第14位,2014年44.2万辆,排名第13位。

奇瑞这销量低吗?真的不低,因为很多合资品牌,如三菱、菲亚特、铃木等都做不到这样几十万台的年销量,其实真正让人憔悴的是奇瑞的布局。据我对奇瑞简单的了解,奇瑞有很多车型是大家都没有听说过的,比如:瑞麟(G3/G5/G6/M1/M5)以及威麟X5,艾瑞泽3/5/7大家熟悉吧,但是你们知道艾瑞泽还有个M7吗?我挺怀疑奇瑞4S店是否能摆下这么多款车型。现在奇瑞又跟风进军新能源车市场,艾瑞泽3和艾瑞泽5要推出EV版,艾瑞泽7要推E版。瑞虎也是如此,就连QQ也要推出纯电动版,这又是闹哪样?各种坑爹的战略让奇瑞的内耗极大,好钢都没用在刀刃上,又怎么锻造绝世好刀呢。

瑞虎:没用上好钢的那把刀

现在SUV市场火爆,奇瑞的销量也主要来自瑞虎系列。这个很早就进入国内SUV市场的车型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爱戴,销量成绩一直都挺漂亮也算拿的出手。但两年过去了、四年过去了、六年过去了,瑞虎竟然一点儿也没变,还是那套动力系统还是那套底盘,消费者也不是傻瓜,就在今年瑞虎系列车型销量持续走低。好在奇瑞推出了艾瑞泽5,销量持续破万,我对奇瑞唯一的信心也就仅限于这款车了。




我国汽车市场仅仅是初期阶段,感性消费者比例巨大,奇瑞汽车是标准的技术宅男,搞好自己的小技术,不闻不问窗外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奇瑞的产品非常优秀,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艾瑞泽5和瑞虎7,本人是瑞虎7车主,对这车非常满意,艾5也开过几十公里,扎实稳重,据车友说油耗也不高,就是换挡行程大了点,有点反感。

国产车大部分都是渣渣,在外观内饰上发力,把车做的漂漂亮亮的,很容易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三大件上发力,需要能力和魄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慢,,,这方面奇瑞选择不走捷径,坚持正向研发,是值得尊敬的,同时博得我的好感,这也是我选择虎7的原因之一,国产车虽然差点意思,但国产精品车一点都不差,反而比同价位的合资车好很多,我认为选择国产精品车是明智的,跟合资车比最起码少了车价10%的技术转让费,另外还能少交点税,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的汽车消费者,尤其是置办家庭第一辆车的朋友们,不买好的,只买好看的,把最值得关注的奇瑞忽略了,最后,希望汽车市场成熟起来,也希望国产车越来越好





奇瑞曾经一度是自主品牌的典范。但随着奇瑞QQ、风云的热销,消费者使用产品对同时,奇瑞品牌低端的形象和认知也深入人心。当年推出东方之子这款车来抗衡合资车,想扭转人们对奇瑞的认知,售价10万元以上,品牌销售宣传的过于夸大,本身当时的技术不如合资品牌,结果东方之子上市后问题多多,当时奇瑞国产一家独大,真的是达到了修车排队的尴尬,导致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产品市场定位和配置更新死板,没有激发消费者惊奇的眼球。比如奇瑞2.0的产品布局艾瑞泽系列,可谓是同一系列下挤出四款产品,都是定位策略相似,差异性微小、产品布局线拥挤、生存空间又不断紧缩,其给予厚望的艾瑞泽系列并未冲出国产家轿极不乐观的阴霾之中,节节溃败。 再如这两年的SUV火爆,最早的奇瑞瑞虎本可以大展身手,这款车型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爱戴,销量成绩一直都挺漂亮也算拿的出手,谁知道两年过去了、四年过去了、六年过去了,瑞虎竟然一点儿也没变,还是那套动力系统还是那套底盘,消费者也不是傻瓜,就在今年瑞虎系列车型销量持续走低,这种创新套路,也是醉了。

现在奇瑞又跟风进军新能源车市场,艾瑞泽3和艾瑞泽5要推出EV版,艾瑞泽7要推E版。瑞虎也是如此,就连QQ也要推出纯电动版,这又是闹哪样?各种坑爹的战略让奇瑞的内耗极大,好钢都没用在刀刃上,又怎么锻造绝世好刀呢。
我挺怀疑奇瑞4S店是否能摆下这么多款车型。 不可否认的是奇瑞有着足够的核心技术,当然也能看出来奇瑞想要做强做大的信心,但是无奈整车的外形以及营销拖了后腿,反观均衡发展的吉利,虽然核心技术与奇瑞有一定的差距,但其靓丽的产品以及到位的市场定位及营销,这些也都是成功的关键。




五年前买了一台奇瑞A3,老实说车子一般,从买到手起一直异响不断,单从这一点我就没有理直气壮的理由向亲朋好友推荐。小毛病不断,这几年先后更换了,全套灯泡,电子节气门总成,油门开关,abs传感器,发动机机脚垫全套,一对前减震。同学的车子比我晚半年买的价钱差不多里程差不多,除了正常保养啥都没换。所以销量差是质量不好。




后期第三代车型除艾7是全车内外颜值都是失败的设计,其它车型都是九成经典被一成画龙点睛的缺陷给搞砸了。

就拿最近奇瑞要拿瑞虎7换标观致来说;这种不动脑子的偷换概念,太懒惰、太浅薄!连一些本身不足的缺陷都不加修改,比如这么丑的内饰都不乘势改一下,还有车尾紧缩小气也不乘势微调整至看起来宽松点,就上市?营销太不敬业,奇瑞总是把每一款车打造的百分之九十经典,然后留点小遗憾,就好比一个小帅哥,唯一不足有点驼背,一个身材苗条的美女罗圈腿……




奇瑞汽车,发展这么多年,质量还不错,销售渠道不行,夏天去4S店能把你热死,销售人员服务不行,还没路边卖菜的服务好,维修人员素质不行,遇见不懂车的什么都要你换,做个养护能忽悠你把车上能换的都换了。真心不看好奇瑞的销售和维修。




奇瑞出来的早就以为自己就应该趾高气昂,出问题不找自己原因,把问题推给用户,不是说用户不会开就是不懂车,同行有成绩就软溜溜的说三道四,这样的企业不被淘汰就出奇了。销量不咋地,投诉榜到时月月风光的情况下闭着眼睛喊自己三大件多牛逼,车企也是头一个奇葩了。




奇瑞从曾经的国产“一哥”,到今天的配角,确实让人唏嘘不已。奇瑞的整车研发技术是国产阵营中最好的,销量上不去可能因为几个方面。

营销:奇瑞不像吉利有沃尔沃为其背书站台,可以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营销是奇瑞短板,却专心研发技术,底盘、发动机、变速箱三大件应该是国产阵容中最好的,但消费者不一定都了解。

网点:吉利和长城各级网点覆盖一二三四线城市,数量可达1000多个,而奇瑞可能只有500多,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国产车销量非常高,而奇瑞却没享受到三四线的红利。

设计:设计不够时尚,特别是内饰,奇瑞不管是轿车还是SUV,在设计上总会落后半拍,不管是艾瑞泽5还是瑞虎7,外观不差,但内饰和竞争对手相比确实落伍。

瑞虎7内饰
艾瑞泽5内饰哈佛H6内饰

吉利帝豪内饰

品牌太多:奇瑞、捷途、凯翼、还有观致(目前出售不部分股权),子品牌太多,没有显著提高竞争力,却又分担了太多的资源,多品牌战略不一定就合适。

奇瑞应该加强营销、增加网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设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会有大的发展。




奇瑞上级领导绘制的宏伟蓝图是好的,策略也是好的。但是对奇瑞基层发展是行不通的,因为留不住人。

首先十几年前奇瑞学习海尔,之后学习大众,再学习日本丰田体系,TPS、5s又引进了日本TRMS,聘请日本专家寺田真二,建立奇瑞特色的CPS,这些管理体系只学到丰田的皮毛,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奇瑞人员流动量大,这些工作都做丢了,现场一塌糊涂原还原,最后寺田真二回国了,来也没来都一样了!

现在奇瑞老员工都辞职的辞职,被竞争对手挖走的挖走,奇瑞都不反思一下,为什么呢?夜郎自大,曾经我在奇瑞大学培训,培训老师就说过,什么长城啊!吉利啊!比亚迪啊!都不放在眼里,和奇瑞不是一个档次的。看看现在呢?别人的销量已经打了奇瑞的脸,为什么呢?奇瑞好几年没有为一线员工涨过工资,职能部门经常涨,一到涨工资没有基层的份,就算调薪基层的工资也是拆东墙补西墙,导致有能力的员工被挖走,去了吉利、福特、众泰、广汽,工资都是成倍的涨,职位是一级的跳。导致留下来的员工抱着过日子的态度,来新员工也不好好的教,质量上不去产量上不去,最终销量也上不去。又的竞争对手来芜湖招人,明摆着就是那挖奇瑞人才的,一挖一个准。

而新员工就成群的进奇瑞,分批的离开奇瑞,为什么呢?工资满足不了别人,工作累不讲还受气,招来的人基本上都是偏远地区的,云南 东北 甘肃 广西 内蒙古等等,安徽及芜湖本地招不到人,说白了还是工资问题!基层人员不稳定销量到哪能上的去?

奇瑞应当想办法留住老员工,到最后出现用人荒,找不到了,留下的老员工工作量大,最后也就辞职了。我喜欢奇瑞振作起来,我曾经也是奇瑞员工,我还是离开的奇瑞,因为我爱他又恨他!




奇瑞要走的路还非常的长,奇瑞和中国主流车厂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奇瑞需要一个做大壳子的皮尺部,这很重要,壳子要做大,做大,再做大...还有奇瑞最需要的一个像长城和吉利那样的公关部...如果奇瑞有一个长城那种的公关部,车子不用改壳子,销量也能涨一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销量   之子   质量   壳子   长城   吉利   低端   基层   车型   工资   消费者   员工   品牌   汽车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