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今年央视春晚怎么样?

看过后没什么印象。




作为春节晚会都是全国人民所期盼的,但同时又是一个非常难办的节目,因为众口难调,随着人们文化品位的提高,对春节晚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满意度确实在增大,其实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最近这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基本上都差不多,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也是从头看到尾,不能说比往届好,也不比往届差,总之还算可以吧,毕竟春节联欢晚会是一个全国性的节目,要照顾到方方面面,既要照顾各个省各个地域,同时又要照顾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你喜欢看小品也不可能从头到尾都是小品,你喜欢跳舞也不可能满屏都是舞蹈,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看的节目,也有不喜欢看的,任何一届春节联欢晚会都不可能为某些个人量身定做,只要是在晚会里面能够找到一两个自己喜欢的节目,我觉得这也就可以了,干嘛要求那么高呢?总之我满意。




真的没看。以前还零零碎碎看几个节目,这几年一眼都没看。既然没看,就没资格评论。




总体感觉还行,特别是语言类节目,尤其是那个相声啥方言的,忠心的佩服二位艺术家,不急不躁,也没结巴,完美对相声的末来指明了方向,谢谢二位艺术家,




整体感觉不错,尤其是几个小品语言幽默风趣,情节跌宕起伏,贴近生活。看后我还写了观后感。真心感谢所有演员,感谢导演,编排不错。相声看不懂,不太喜欢。歌曲整体开始几首没有激情。其他都还不错。

《父与子》

今年的春晚还是出乎意料的,几个语言类节目,我个人比较喜欢。紧跟时代步伐,看了让人感受颇深。先说说孙涛、王雷等人表演的《父与子》,剧情大概是儿子辞了正经稳定工作,干自己喜欢事业。父亲坚决反对,认为儿子辞职有些可惜,儿子的工作是他的骄傲。父子两为了辞职的事争吵不休。儿子为了事业,决定卖房子投资时,父亲又拿出一辈子所有的积蓄70万支持孩子,最后当听到儿子有了资金,父亲立马收回70万元,把父子之间的那种微妙的关系和爱,刻画非常到位。

年轻人敢想敢闯,而父辈想着有稳定的工作就足够,其实,都没有错。两代人非常典型的代表了当下人年轻人与父母思想观念的隔阂。故事中还穿插了妻子,妻子懂事,支持丈夫创业,为了化解丈夫与父亲的争论,她假装怀孕,想抱孙子的父亲,听到自己要当爷爷,立马激动、不知所措起来。这种细微的变化,简直就是现在家庭的缩影。整个剧情一波三折,真的好看,而且值得深思。

  • 现实生活中,当年轻人决定干新事物时,第一个反对的是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怕孩子走弯路,而反对失效,支持孩子的也是父母。无论反对或支持,都是为了孩子幸福。

《还不还》

《还不还》节目

看完《父与子》,再看另外一个语言类节目《还不还》,剧情大概是主人公借了两个老同学的钱,本身有钱,但就是不愿意还。马上过年了,两个老同学要债。结果主人公不但不还钱。还装病又套了老同学每人一千元,还通过吹牛自己投资要赚大钱,忽悠的两个同学也要拿钱投资。这时自己兄弟也来要钱,揭穿了装病、打消了老同学投资的幻想。同学和兄弟离主人公而去。这时候妻子也看不下去丈夫的行为,也要离婚,在妻子提出离婚时,主人公决定还了所有钱。

说实话,这个小品是老瓶装新酒。剧情和之前本山大叔演过的某个节目有点相似,虽然很相似,但这不影响节目可观性。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剧情也在变,人心也在变。现实生活中真有一种人,借钱时信誓旦旦,很快就会还钱,这种发誓的人,会陆陆续续的借钱,每次发誓和以前的一起还。可就是只借不还,最后朋友也做不了。

这个小品也很有普遍性,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这个能借钱的真的是知己,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借别人钱,只要有及时还,不要伤心借钱人的心。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借钱本身是信任,不要让信任你的人痛心。

《发红包》

《发红包》节目卖车谈价

看完《还不还》后再看看《发红包》,大概剧情是过年了,工头大哥要给下面兄弟工人发红包。这个规矩已多年了,每年必须发,结果钱丢了。于是大哥决廉价定卖了爱车,给兄弟们发红包。二十多万车,没开多久十万出卖,合同还没签,一个兄弟说谈了恋爱,借两万。兄弟恋爱必须支持,直接应了,可没有钱,只能涨价爱车。涨价后买主同意,车不贵买主同意了。正要签合同,另外一个工友带着弟弟来了,要创业办养鸡场借钱三万,也应了。可还没等合同签,另外一个工友要借车带曾经当兵的爷爷玩,完成心愿,也应了……真希望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工头和大哥。

最后工友知道大哥廉价卖车,通过卖车钱给自己发红包后,协商决定拿出自己一年工资给大哥,让大哥发红包。正在发红包时,钱找到了。不要问红包发了多少?车卖了没有?呵呵,去幻想吧,反正和你没有关系。

整个剧情也是一波三折,虽然,中间可别地方有点牵强附会,但,这不影响节目客观性,几分钟节目能演成这样,已经很不简单了。这个节目也很有普遍性和教育意义。直接给那些拖欠工资不发的工头上了一课。真希望这样的大哥工头多一些……

除了剧情外,作为需要节目,需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这也是一大亮点。

《喜上加喜》

《喜上加喜》节目

除了以上几个贾玲表演的《喜上加喜》可观性也很强。大概剧情是儿媳妇为了拍摄视频效果,一人双簧,通过夸张把婆婆丑化。惹的婆婆很不高兴,这个时候,丈夫现在中间调节。新事物,旧关系(婆媳关系),婆婆怕视频影响自己形象,从而影响自己恋爱,可结果老头和老头儿子看了节目,直接上门认亲。这是故事的拐点,不仅缓解婆媳关系,也让婆婆获得恋爱支持。

现在各种小视频,各种段子,真真假假,就为了一个乐。但现实生活中也有老人反对,其实,存在就有存在的必要,不然,无聊的生活,拿什么逗乐呢。这小品也反应出两代人的观点改变。另外,这个小品还反应一个大主题,那就是单身老年人,找另外一半的事,很多孩子不支持,但这个小品支持单身老年人恋爱,这就是进步。老年人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和恋爱,让自己快乐。

《休息区的故事》

《休息区的故事》

小品《休息区的故事》也值得看。休息区的故事里面融入了疫情防控,生活细节,家庭琐事等。具体剧情,刚开始两个要回家人,为了回家做核酸排队争吵,但当听到对方和自己一个地方人,立马允许对方插队。医生夫妻为了抗击疫情,多次延迟婚礼,因为彼此工作忙,忙到忘了生活,导致夫妻有离婚的念头。但在支援国外疫情的事上,为了彼此安全,要争先恐后。最后关系和解。这个节目把医生这抗击疫情的艰辛和付出刻画入木三分。

这不仅是医生这个职业,这是所有成年人对家庭,生活,爱情等的缩影。夫妻从恋爱、结婚、生子。关系从恋人到亲人,这种变化实属不易,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所有夫妻都和和美美。

综上:今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还是很接地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紧跟时代。语言风趣幽默但不庸俗,在搞笑的同时又让人深思回味,语言类节目到这个程度,实属不易。当然,其他节目也很好,我这里只谈了小品,网络上也有人觉得不太好,这可能是不符合他们的胃口。我个人非常喜欢,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最后,祝福各位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男士越来越帅,女士越来越漂亮。




今年春晚,算中规中矩




过年只是图个乐儿而已,春晚好看不好看,过后无须再过多地去横挑鼻子竖挑眼,当亊后褚葛!适合自已的就多看会儿,不适合自已的也可少看,或关灯睡觉不看。况且,老话早已说的非常到位:“众口难调”。没必要年年为此事儿而让人去多费心神儿。别人的劳动和创作都充满艰辛劳苦。多给予理解才是!




春节晚会还是不错的,精彩的节目很多,但也有提高的空间。。。




看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印象[呲牙]




2022春晚,整体超亮,超燃,超级棒!感谢为我们,而付出辛劳的,所有演职人员。期待正月十五的晚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喜上加喜   工头   工友   疫情   小品   类节目   大哥   剧情   儿子   父亲   节目   同学   恋爱   语言   关系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