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在制造汽车方面有什么优势?

作为柳州本土人,见证人柳州汽车工业的发展,90年代就有柳微,柳汽,柳特,柳工,柳机,柳发等汽车相关企业,而且当时这些企业都是柳州市乃至全国头牌企业,汽配厂,汽配城也已遍地开花。发展到今天,柳微合资,去年216万辆全国稳稳的老大,柳汽,柳特,柳工一般般,柳机,柳工不好过,柳发破产,柳州汽车整体规模是扩大了,全国大的汽配供应商和汽车运输物流公司在柳也是铺天盖地的建厂,可以说汽车制造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柳州的经济支柱,总的来说优势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政府的眼光也很重要,柳东新区将成为柳州的第二个汽车工业区,第一个肯定是柳南区了。




柳州能成为中国的五大汽车城之一(上海、重庆、长春、广州、柳州),可以说是一个小奇迹。汽车工业被誉为工业的“明珠”,是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产业。柳州作为一个边缘西南小城,没有人才、资金、地缘优势的情况下,硬是从一干省会发达城市口中夺得汽车产业的一块蛋糕。柳州在造车上主要优势,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产业链聚集,规模效应不断显现

柳州一开始依靠五菱品牌,主打实用、便宜、既能拉货又能载人的多功能五菱面包车,成功满足中国普通老百姓在过去没有钱,又想拥有一辆汽车来工作创业的梦想。五菱依靠这一细分领域内越做越大,巅峰时几乎垄断MVP和微卡两个领域车型的销量排行榜。在五菱的销量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知名汽配厂来到柳州落户,比如耐世特、联合电子、玲珑轮胎、美国车桥、宝钢、上汽变速箱等,形成了产业链聚集,规模效应不断显现产业链协同优势。

第二、完善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和低廉的用工成本

柳州市内有发达的职业教育,柳州一职业学院、柳州二职业学院、柳州城市学院、柳州铁路学院等都和本地整车和零部件汽配厂建立职业培养体系,保证了产能扩张时能及时提供充足的技术工人。另外,柳州本地相对低廉的用人成本,也让柳州在和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发达城市的汽车品牌竞争时,产生了一定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

第三、开放的营商环境

2002年,柳州五菱放弃自己的优质整车资源,与上汽、通五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政府这种壮士断腕,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从此开启了柳州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此后,从五菱到宝骏,再到现在的新宝骏,上汽、通用、柳州政府纷纷集合各方优势,通力协作促使柳州汽车产业不断升级。独创的宝骏新能源汽车“柳州模式”让柳州在短短三年间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占比最高的城市。在柳州柳东新区建设了全球首条开放式5G无人驾驶测试路段,聚集华为、驭势科技、中国移动、博世等多方强力伙伴合作,打造新宝骏未来无人驾驶产品。

以上就是我认为柳州在造车上的优势,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柳州产业发展信息。




来来来,都挪挪板凳,要说柳州汽车优势,凡者看见的是数量,智者看见的是质量,也就少不了有人拿着微不足道的成就来骗自己。

柳州的汽车制造业,绕不开五菱汽车的光环,这台车还没有启用大鹏展翅车标的“W”老五菱车,名为五菱LZ110,是柳州微型汽车厂(前身为柳州拖拉机厂)与日本大发株式会社技术合作的项目,从一个造拖拉机的企业,转型升级造汽车,实属不易,技术瓶颈一目了然。

柳微厂顺势而上,先后研发多种类型微型面包车及微型货车。

柳微从造拖拉机变成造汽车,也反应了刚刚开革开放的中国人,从坐拖拉机到坐汽车的最真实需求,所以五菱微车销量也一度蹭蹭蹭的往上涨,甚至五菱微车卖到了北京、上海,也一度占领华南微车90%的市场份额。这是柳微人值得骄傲、自豪的一场汽车大业!柳微人一路高歌猛进,有点像大跃进时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直到——


柳微人研制成功迪赛LJ5010K(LJ720)轿车时,才真正发现自己的汽车制造技术的落后,由于赛迪汽车没有合适的汽车钢板、开模及底盘技术,车身不得已大量使用玻璃钢制造而成,碰撞危险系数大,及维修更换钣金件时直接碎一地的尴尬,还有重要的发动机技术,由于日本大发只授权给五菱1.0升三缸发动机技术,而市面普遍的四缸机技术直到今天还是主流,五菱旗下的柳州动力机械厂并没有技术手段吃透发动机。而且很要命的是,柳微只有中型客车与箱式微车的生产资质,所以轿车项目试生产了4000多辆仅位于广西区内销售,及天津汽车、长安汽车、哈飞汽车、昌河汽车四面楚歌的围攻,所以五菱微车销量下滑到只能占据市场份额的15%,柳州五菱并没有产业能力再一举攻下汽车市场——实事求是,柳微厂老汽车工业向现代汽车工业的前进步伐戛然而止。
直至屈尊引进了上汽通用
,五菱才焕发了第二春。他们联合组建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使用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汽车采购、流水线、管理、销售渠道的全球化体系,打破资金、配套、技术、生产、运营及销售壁垒,联袂研发生产的首款五菱之光汽车,上市7年累积销量高达216万辆,市场占有率一度占据80%,重返微车宝座!

而基于五菱之光的成功,上汽通用五菱继续发力,反正有钱、有技术、有平台、有口碑,你就只管往前冲就肯定对了!锵!锵!锵!

一款可以用划时代来形容的国民神车——五菱宏光因此问世,同样是上市7年累积销量超400万辆!问世至今稳居蝉联MVP车型销量宝座!

从拖拉机到微型货车,再从微车到MVP(多功能商务乘用车),直至现今五菱旗下宝骏轿车、SUV车型的热销现象:

五菱汽车的路为什么这么顺风顺水,五菱是凭什么延续这种优势的?靠全球化的技术?靠加班加点的生产?

还是靠全国最大的销售服务网络?五菱服务网点最多时有2600家!遍布全国市、县及部分乡镇,话说五菱汽车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东风是啥,你以为我还要说五菱的第三春?

此东风非彼东风,正乃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什么,柳州汽车你只知道五菱?那我帮你回忆一下:
这辆车见过没?他虽老,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他才是我国货车的开山鼻祖——东风神车EQ140。还有很多你值得回忆体会的细节:

没错,你在市面上、公路上、货运市场上看到的东风轻卡、乘龙中卡、霸龙重卡、东风风行乘用车,都是东风柳州
汽车厂所生产的。

这款大面包车你一定不陌生,就是东风柳州旗下——风行汽车,除了风行MVP汽车系列,还有更多的景逸乘用车型。

所以,柳州汽车制造业的优势,在于汽车工业的品牌底蕴,及产业化规模的优势,以及汽车品质的不断创新和提高。不理解不要紧,您就简单记住柳州有两个汽车大厂家,柳州有众多的汽车相关产业配件供应商不计其数,及六个以上品牌的各种商+乘用上百种车型,柳州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比其他城市更加注重,柳州有历史+产业+创新+品牌的汽车发展文化。


灵动优扬,深耕人文、经济、社会发展,欢迎关注我们,相聚一起探讨美好未来!




作为目前在柳州生活的制造业工作人员,这个问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柳州最为出名的两个汽车制造企业应该就是“神车制造厂”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柳汽了。说起在柳州建汽车制造厂的优势,无外乎下面几点。



第一,柳州目前是三线城市,房价大概万元左右,但是人均工资不算高,一个月能有4000左右就算不错了,对比一些一线二线城市,在柳州建厂可以节约很多人力成本。



第二,目前柳州的汽车配件制造都很健全,由于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柳汽一年的产销量超过230万辆,许多汽车配件供应商为了节约运输成本,都在柳州建了厂。



第三,柳州的交通便利,位置广西中部,铁路,公路运输系统很发达。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鲁迅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国的很多汽车企业为什么在柳州建厂,首先是因为汽车工业需要有产业工人聚集的基础和历史,而柳州就有。

1937年,位于柳州的广西机械厂制造出了战斗机,在80年代之前,柳州的工业产值在华南排第二,仅次于广州。在2009年,柳州这个并不算大的城市产出100万辆汽车,产能仅次于北京和上海。2015年柳州的汽车产量为230万辆,产能仅次于重庆和上海,可以说,柳州在产能方面,与主要的汽车生产基地相比并无劣势。


另外,汽车产业是长产业链,因为要保证绝对的可靠和便利,必然对其有着高要求,而柳州除了有本土企业柳州钢铁厂是中国第98大的企业、中国的三大汽车厂一汽、二汽和上汽的生产基地外,汽配厂、汽配城也已遍地开花,这样看来,柳州早已经逐渐形成聚集效应。

当然,任何产业的发展势必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柳州的工业产值占广西三分之一,而汽车又是柳州的支柱性产业,政府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这应该也是很多汽车企业在此落户的原因之一。

另外,也有地理上的优势吧,在南方,乘用车的话,广州丰田、广州本田,对应柳州主打的10万内的风行、宝骏等,不构成直接竞争,不过现在也有些后来居上的意思了。而在微型车上,与重庆的长安已是不相上下,而在卡车等方面,则是在南方拔得头筹。

总的来说,优势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政府的决策也很重要,另外,因为在环境方面大力度维护,也使得柳州成为一个工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宜居城市。




谢谢邀请,柳州是我国五大汽车城之一,汽车产量更是位居全国第三,其拥有一汽、上汽、东风、重汽的整车生产线,汽车渊源更是可以追溯到解放初期的“柳江牌”汽车。

汽车企业选择在柳州建厂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柳州汽车产业配套完善:从汽车轮胎、发动机、汽车用钢都有完整的产业配套,在柳州几乎能找到生产汽车所需的所有零部件,这就减少了配套的运输成本和时间。

2.廉价的用工成本:柳州属于典型的三线城市,这里人的工资通常是在三四千,和动不动就七八千工资的一线城市相比真的就是小巫见大巫;用工成本的降低也就简介提高了企业的利润,自然而言就有更多的企业选择柳州。

3.政府的支持:汽车产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每年都为柳州贡献巨额的GDP和就业岗位,这样一来政府自然也就喜欢了,更是有传政府要求所有国有单位都得买柳产车和在柳州买车上牌有政府补贴的优惠政策;有政府的行政广告,车会不好卖嘛?企业一路绿灯,建设用地、税收都得优惠,自然也就吸引企业了。

其实柳州这种汽车产业群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来的,所有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柳州汽车产业的成功有现实原因,更有历史因素。

感谢您的浏览,喜欢我就关注我,更多精彩解说等你来阅览。




打个岔,头条上经常有南宁和柳州那个更好的问题,个人认为只是博君一笑而已。但最近这几年去南宁,城市扩展的很快,很多人从农村来到城市,还保有农村自由自在的天性,暂时没有学会城市人的规矩。而柳州有几家大的汽车厂和无数的配套厂,他们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培养工人的经验,从农村来城市,能很快适应城市生活,并成为一名有经验的工人。在柳州新开办一家汽车厂,或汽配厂都有大量的熟练工人可以用。个人觉得这是柳州能吸引汽车企业和人员的原因。




建国初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城市,南宁也没法比,刚好这里铁矿煤炭水电水陆交通样样齐备,丘陵平广于是有了柳钢。有了钢就好造车,大家集中在一起配件供应厂也就多,人才也集中,成本就下降,就赚钱了。




任何企业追求利润都是会考虑成本。

五菱的盘子大,对成本敏感,其中一点就是零部件物流成本,所以会要求供应商附近建厂。对于供应商来说,背靠五菱建厂,由于需求量大,成本可以很好平摊,只要不是严重质量问题,赚钱是肯定的,这是一个主机厂与供应商互惠待遇!由于配套设施完善,成本低,自然会吸引更多厂商入住,加上钢铁啥的。




有产业工人聚集的基础和历史:1、1937年,在柳州的广西机械厂,已经制作出了战斗机;2、1979年之前,柳州的工业产值在华南排第2,仅次于广州;3、2009年一年内,市区人口80万的柳州生产了100万辆汽车,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作为长产业链产业,汽车工业对上下游产业和物流有着高要求:1、柳州铁路局是中国唯一不设在省会城市的铁路局;2、柳州钢铁厂是中国第98大的企业;3、中国三大汽车厂:一汽、二汽、上汽,在柳州均有生产基地;4、除三大外:五菱、柳工、玉柴、万向,产业聚集效应已经形成。

政府的支持:1、柳州的工业产值占广西1/3,而汽车是柳州的支柱性产业,从广西到柳州市,两级政府都有政策倾向性:有政策就有一系列优惠:税收、土地等等。

地理优势:在西南/华南地区:1、轿车:20万以上的广州丰田、广州本田,对应柳州主打的10万内的风行、spark和宝骏,不构成直接竞争,但是佛山大众有可能后来居上;2、微型车:重庆长安,对位柳州五菱,在国内已经形成双寡头趋势;3、卡车:除了重庆红岩勉强算得上,柳州东风、乘龙、柳特的对手都集中在东北;4、工程车:厦工,对位柳工,柳工的装载机有明显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柳州   汽车   优势   汽车厂   东风   广西   销量   汽车工业   汽车产业   成本   产业   政府   城市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