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佩戴人工电子耳蜗,是不是跟助听器一样,都要坚持佩戴?

(耳赵问答190709)人工耳蜗从本质上来说和助听器一样,都属于助听装置,将外界的声波强度放大后传入耳内,主要的区别在放置的位置和放大的程度不同。成人使用助听器的主要目的是和外界的信息进行交流,而儿童使用人工耳蜗更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言语功能的学习和强化,还和大脑的很多区域发育有关。所以,相比成人,儿童更要坚持佩戴助听装置,若听力损失严重,助听器无法满足要求,尽可能进行人工耳蜗植入。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人工耳蜗是声音信号处理器,能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听神经能识别的电信号。




电子耳蜗是通过手术在内耳植入一个耳蜗芯片,起到将电能转换成声波反射到大脑听声,外部还有一个连接件,需要每天佩戴,另外注意头不能撞到硬物




因为人工耳蜗和助听器,他的两个的作用原理是不一样的,助听器它是一个放大声音的一个过程,它是放大了以后,中耳到内耳,他通路还是一个正常的人的一个传导通路,而我们的人工耳蜗,它是没有传输和翻译这个过程,是直接有电流信号刺激到窝神经,然后传到中枢产生这个声音。所以说你再植入人工耳蜗的这些患者,他的传输的通路就是外耳中耳内耳,到这个通路他是有问题的,他内耳蜗神经是没有翻译功能的,所以说用助听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你好,人工耳蜗通过手术将设备植入耳内,通常术后1-4周开机,一般开机后的第1个月内调机1-2次,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安排时间,待听力稳定后适当延长调试间隔,最终1年调机1次。术后必须长期佩戴,并结合言语训练,通过科学有效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培建和完善其感知性倾听、辨析性倾听、理解性倾听的能力,促进其言语理解、言语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所以必须坚持长期佩戴。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儿童听力损失三原则: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因为语后聋的成人如果听不见,只是减少和人沟通的机会,但孩子如果听不见,伴随的还有感统失调,其他相关的社交活动,大脑神经的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在听力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听力年龄,是指从佩戴助听设备那一天算起的,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是从听力年龄开始计算的。不但要对确诊的听损儿童进行早干预,而且要及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这样才能让孩子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你好:儿童佩戴人工电子耳蜗,是不是跟助听器一样,都要坚持佩戴啊?

人工耳蜗通过手术将设备植入耳内,通常术后1-4周开机,一般开机后的第1个月内调机1-2次,之后根据患者情况安排时间,待听力稳定后适当延长调试间隔,最终1年调机1次。术后必须长期佩戴,并结合言语训练,通过科学有效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培建和完善其感知性倾听、辨析性倾听、理解性倾听的能力,促进其言语理解、言语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所以必须坚持长期佩戴。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要坚持佩戴。

有利于听力的恢复。

并且,直到目前,没有见诸于科研报道中的严重副作用。




是的,适应了每天都要佩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耳蜗   助听器   听神经   内耳   电信号   儿童   建和   中耳   术后   听觉   听力   言语   声音   能力   语言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