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镜头出现霉点如何解决?

你好朋友,前几天我已经讲过镜头发霉的原因以及怎么样防止镜头发霉的一些方法,也有摄影爱好者在评论里提出来如果镜头里面真的已经发霉了我们怎么来处理呢,因为内容太多,我就在这个问题里进行解答吧。

如果镜头已经出现发霉的情况,那就要进行清洗了,一般情况是要送到维修站进行清洗的,因为要拆解镜头,费用200-500之间,如果自己动手能力强的影友可以自己拆解镜头进行清洗。但是一般的高端镜头最好是送维修站清洗。一般的镜头可以自己拆解,毕竟如果拆解后装不上或者装上后有问题就麻烦了。我是不敢拆镜头,当然我的镜头保护措施还算得当,没有出现过发霉的情况,我只有在各大摄影论坛给您找了其他动手能力强的影友拆解镜头清洗的过程给您介绍一下。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般初始受潮发霉的部位往往在第一组镜片(前镜组)那边和最后一组镜片(后镜组)开始,我先来介绍拆解前镜组的流程。

拆解所需要的工具:缝衣针、十字螺丝刀、无水酒精、双氧水、镜头纸。这里要说一下十字螺丝刀是那种很小的,比修眼镜的那种螺丝刀还要小,以下对比图可以看一下

在拆解之前我建议大家使用手机把拆解每一步之前的镜头拍个照或者是用gopro等摄像机全程拍摄,以防清洗完毕装配时装不上,我就经常拆完东西再装上的时候发现还多出好几颗螺丝没地方装,切记,经验之谈啊。下面开始拆镜头前镜组:

1、用针挑开镜头前面的装饰圈,螺丝露出来了。

2、卸下镜头上的螺丝,就可以取出前镜片了,镜头是精密的光学产品,在镜片取出之前,最好做个标记,以免镜片没有复位镜头出现跑焦。

3、用镜头纸沾3%的双氧水,要比较多点,在镜头表面轻轻带过,只要使双氧水沾在镜头上就行。如果镜头发霉太厉害的话,干脆把它整个泡在双氧水中。过一小会儿(30秒就足够了) 再用擦镜纸沾上无水酒精轻轻擦拭,目的是用无水酒精把镜头上的水分吸收掉,并洗掉镜头上的脂溶性污物。经过以上处理,只要霉菌还没有把玻璃吃掉太多,你的镜头就像新的一样了。镜片擦干净后用电吹风吹热再装回去,这样可以避免酒精的潮气再跑入镜头,安装过程就不再描述了,把拆的过程倒过来就是。清洗完之后的镜头又焕发青春了。

介绍一下后镜组拆解过程:

这是后镜组出现发霉现象,红圈标识处就是发霉的地方。

拆后镜组时候要特别注意再准备一点透明胶带来固定触点。

1、拆卸螺丝,并用胶带贴住镜头触点

2、打开后镜盖,如果不粘住触点,后盖松动的那一瞬间,里面的小弹簧可是会让你很痛苦的啦

3、拆开后盖的样子,下图一共3个红圈,下面红圈的金色小弹簧请取下和之前的后盖触点放在一起,右边红圈的齿轮是联动对焦环的,可以直接向上拔出,中间黑色的一圈金属就是光圈拨杆环,左边有一块银色的金属深入镜头内部,就是去拨动光圈的,这一圈光圈拨杆环通过中间红圈里的小突起卡主,上方的弹簧提供回弹力。

4、取出光圈环后,就是镜头的外壳,如下:

外壳一共有5颗螺丝固定,最左侧的螺丝是固定排线的

其余的四颗螺丝在内圈两侧,两两之间各埋了3片金属片,叫补偿片

补偿片据说是用来调整对焦精度的,补偿片在卸下外壳之后有散落的可能,别弄丢就行

5、拆下外壳之后就是对焦环,直接旋转取出,然后就看到一层带着芯片和排线的结构。

拆除完核心层之后就是到镜片组了

中心镜片组有3个突起的槽,如上图的红圈所示

突槽与对焦环内侧凹槽咬合,决定了对焦环环旋转轨迹的,而且还能卡住核心层

6、稍微挤压一下,核心层就能向上脱离,让我们看看现在拆解的成果:

7、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最后再拆3颗螺丝,发霉的镜片就能和光圈分离

8、光圈的6块叶片上面是一块环形的塑料片压住,拨动左侧的凹槽就能模拟一下光圈开合,但是叶片非常轻,稍微用力就散了,请不要作死

9、最后按照清洗前镜组的方法进行清洗就行了。




发霉是镜头的致命伤,且往往霉斑在镜头里。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便是拿到售后或拆修店进行专业清理,价格几百。

拆过去霉的镜头,霉斑容易长回,我们要将镜头放在防潮箱里好好保存。




通常我们应该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器材保管上用些心思,防潮防水,尤其是南方潮湿的地区,需要格外注意。

那出现了这个情况怎么办?

一个是去专业的地方维修,比如:官方售后。

再有就是自己手动清理镜头了,来看看无忌泡菜“从耗子胖成猪”是怎么操作的吧。


去年九月份,无意清理镜头箱的时候,便郁闷的发现24stm、55-250stm镜头发霉了,我是一个性子比较急的人,心动不如行动,于是一时手痒,便决定拆镜头自己处理!

先对付55-250stm,这个镜头发霉的部位是镜头的第二枚镜片,我分析了一下,只要把第一枚镜片拆掉,便可以将镜头发霉的部分擦拭干净。

首先,把镜头前面印刷EFS 55-250 stm的标示圈弄下来。高端的佳能镜头都是把镜头型号、规格刻在模具上。而低端的佳能镜头都是直接印刷一个这样的薄塑料片,用双面胶粘在镜头的前面。

  把塑料片挑下来之后,镜头的前方便露出了三枚螺丝,镜片里面白花花的便是万恶的霉丝了!去年9月刚刚发现的时候才只有针尖大小的两块,经过几个月的蔓延,霉菌斑变大了,而且多了好几处。

将三枚螺丝拧下来,55-250stm的第一块镜片便被轻松取下。

  发霉的镜片终于裸露在外。

  给霉菌来个特写——XXB+肯高近摄接环拍的,效果不错吧?

  清洁的过程很简单,蔡司镜头水(应该是有机溶剂,不含水)+镜头纸,反复擦拭3遍,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55-250stm除霉成功!

接下来轮到24stm镜头,跟55-250stm一样,先要把镜头正面粘着的塑料片撬下来,然后拆螺丝。

  24stm发霉的镜片是第一片镜片的内镜面,我原来以为跟55-250stm 一样,只要把三个螺丝一拧,第一枚镜片就会掉出来随意擦拭了,可没想到24stm的3枚螺丝拧开之后,取出的仅仅是一个镜头的套筒。我仔细观察了下,这个套筒主要起防尘、防水的作用。24stm虽然是廉价镜头,但在这个套筒内孔的周围跟镜头桶的内侧都粘有海绵防止灰尘进入。虽然是个小细节,但还是赞一下佳能的细心。

  取下镜头套筒之后,此时的24stm依然是可以正常工作的。马达、排线历历在目。

然后我进一步拆镜组,这次遇到了一个大难题——24stm的第一片镜片部件与第二片镜片部件的结合部位居然用热熔胶点胶了!

  再看看拆下来的镜头主体,露在最前面的就是佳能的电子光圈部件,忍不住手欠拨弄了几下,挺好玩的。

  看着热熔胶粘合的两个镜片部件,我思前想后都无从下手,最后想起以前玩乒乓球留下的手术刀(切割套胶使用),毅然决定使用手术刀对这两个镜片部件进行分解。

结果非常顺利,点胶的位置被手术刀切割之后,稍微用力两个镜片部件就掰开了。

  万恶的霉菌啊!我跟你拼了!!——24stm 的霉斑虽然比55-250小,可无奈的是这个霉斑更顽固,擦拭了N次才将它消灭掉,另外,这个霉斑已经在镀膜上留下了印迹,无法消除了。

  透过这次拆机,总结一下经验:

  1、佳能镜头各个镜片都有对应的模具固定,很多人经常担心什么拆机之后光轴歪了之类的说法,纯属杞人忧天。因为模具都挺紧密,稍微有位移,是安装不下去的。(除非你野蛮装配)

  2、发霉的镜头要尽快处理,越拖伤害越大!

  3、STM镜头封闭性确实比较差,而且镀膜材料很容易招惹霉菌,大家平时一定要勤加检查。


友情提示: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


作者: 从耗子胖成猪




感谢悟空邀请。

镜头是一种精密光学部件,而镜片是镜头的核心组件。镜头发霉也是一个常见问题,今天借机和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一、镜头发霉的主要原因:

为提高镜头的透光率等光学性能,厂家通常会在镜头表面进行镀膜:




镀膜的成份是化学物质,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霉菌会以镀膜中的化学物质为营养源进行增殖,从而破坏镀膜,并形成菌斑菌丝,对镜片光学性能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这就是大家常说起的‘’镜头发霉‘’:

在长期暖湿的条件下,镜片发霉非常常见,比如南方的梅雨时节。当然,发霉的程度和位置不同,对成像的影响也不一样。


二、镜头发霉的处理方法

从位置来看,镜头发霉分为外部镜片发霉和内部镜片发霉;从程度来看,分为轻度发霉和重度发霉。相应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1、外部轻度发霉:可以自行处理


购置少量双氧水(溶液),小心调配3%-5%的双氧水溶液(有强氧化性,注意安全),用棉签或镜头纸沾取少许,轻轻擦拭发霉部位:




擦拭完毕,用镜头纸沾取少许无水酒精,进行镜面清洁。放置片刻即可。

2、内部发霉或重度发霉:送修或废弃



对重度发霉,首先要有心理准备,特别是后镜组重度发霉,如果已经严重影响光学性能,可能已经没有太大的修复价值了,从成本考虑,只能废弃。



内部发霉是镜头的死敌,有修复价值的,小k强烈建议送修,请专业人员处理。有的朋友可能不理解,自己拆了擦擦不就行了么?如果只是前组外侧镜片,动手能力强的还可以试试,如果是后镜组甚至中部镜片发霉,拆解不当很可能会影响光轴准确度或者对焦性能,安装不当又可能影响光圈控制或马达传动,得不偿失。

三、镜头发霉的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镜头使用和养护习惯,是发霉的主要预防措施。

1、日常放置要确保湿度适宜

可以使用电子干燥箱来控制温湿度,注意适宜湿度一般是35-45%左右,太高容易发霉,太低润滑脂容易干涸,导致光圈或对焦出现问题,小k是石化行业科研出身,对这点还是比较了解的。

非专业摄影要求不高的,可以用乐扣盒子加湿度表diy,效果上没有任何问题,但要定期查看,防止湿度不当。如果湿度过高,可以用电吹风热风吹盒子内部一分钟,或者在盒内放置少量干燥剂。

2、淋雨、海边进水或潮湿天气要及时做干燥处理



如果镜头接触水或湿气,一定要在干燥处静置通风,然后放置到湿度适宜的干燥箱进行保存。如果是自制干燥箱,要及时查看湿度表,如果湿度过高,同样可以放少量干燥剂。

以上内容纯手打,个人浅见,仅供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爱摄影、爱生活,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佳能   镜头   相机   双氧水   套筒   霉菌   光圈   镜片   湿度   螺丝   部件   酒精   无水   清洁   售后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