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相机镜头如何清洗?

看到这个问题,不由得想到了网上流传的一张图↓

实际上自己清洁镜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来看一看无忌泡菜“jpno1”的清洁过程吧:


新近淘到一个很有特点的佳能老头, EF 70-210mm f4. 买前就已经知道镜头发霉了, 当时买的时候是为了拆配件修我的老版百微,可是镜头还没寄到, 百微竟然被我修好了. 上网一查, 又让我对这只老头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所以镜头到手后干脆清理一遍, 让他焕发他的第二春。

  这只70-210mm应该算是佳能镜头里很有特点的一只, 和70-200 f4l小小白一样, 都是f4 恒定光圈, 不过这个头没有L里面那些昂贵的UD镜片, 但是从网上有限的资料看, 他的参数还是可圈可点的, 成像也不错, PPFLA竟然拿到了A-的好成绩. 顺便一提的是这个头的序列号竟然和L系列一样使用2个英文字母加4个数字的组合, 从一个侧面也能看出佳能当初对它的重视. 我的这只从序列号上看是1988年产的, 22年了, 除了发霉其它一切正常, 比现在那些动不动就拉风箱的镜头强太多了。

  这头的变焦很特别,用的是推拉式的变焦, 我能想到的同样使用推拉式变焦的只有100-300mm f4L和大白. 事实上修好镜头我才发现, 这个头从外形到结构和100-300mm f4 几乎一模一样, 手上正好有100-300 5.6l的service manual, 早知道就不用费那么多劲了. 本人虽然不是专业的, 但是也算是"爆头"无数, 唯独这个70-210mm, 修起来实在有点费事儿。

  先上图, 剩下的后面说.......

  这个就是我的70-210

  对比佳能100-300mm f5.6L

  发霉的镜片. 顺便强烈BS把镜头放到发霉的败家子儿. 镜头就是拿来用的, 霉成这样真的替镜头喊冤. 套用鹿鼎记里一句话,"当兵的不爱马, 肯定没有好下场的"!

后盖打开之后发觉这个镜头的排线和主板都是焊上的, old technical 啊,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 从上面拆起。

  前镜片很容易拆, 一共3个螺丝, 用00号十字螺丝刀卸下, 一拧, 前镜片就下来了, 和70-300mm f4-5.6一样. 比较方便的是这个前镜片没有那种调节距离的斜槽, 所以不用担心会影响今后的成像. 其实多数镜头发霉都是前后镜片, 如果只是前镜片发霉, 这个头倒是极其好修。顺便一提, 这些照片都是用卡片相机拍的, 我懒, 不愿意用笔记, 所以需要记录的地方都是用卡片机直接拍下来, 装的时候翻照片就行了。

  接下来是前面写着文字的钢圈. 是金属的. 佳能很多设计前面都是需要用手拧. 这个头其实不需要卸这个钢圈的, 可惜手头没有图纸, 只能见啥拆啥了. 钢圈里面有两个塑料垫圈, 垫在距离标尺和钢圈之间, 当轴承用.. . 怪不得这个头对焦手感奇差了。

  我拆这些需要手拧的地方有个独门秘籍, 用医用橡胶手套, 不带粉的那种, 拧什么都是一下就下来. 如果你的滤镜卡住了, 用这个办法试试也会有好效果。

  下面就是要拆外面的套筒了, 佳能的老毛病,什么都用双面胶粘. 这个头1987年就发布了, 原来那时候就是这样。先是掀起防滑胶皮.螺丝就在下面. 一定要轻轻的...要是使劲大了把胶皮拉长了, 再贴回去就麻烦了。

然后就是AF/MF盖板. 塑料的, 劲使大了会断. 最好拆这些双面胶的玩意前用吹风机吹热. 然后就比较好下了。

  盖板特写。

  套筒上3个螺丝, 卸下后它的"裤子" 就松了. 褪下"裤子", 露出电机齿轮. 赞一个, 老东西还是肯下本, 吃劲的都是金属齿轮, 22年光亮如新.看着那叫一个结实. 看看现在那些什么50 1.4里面用的烂齿轮.....

  因为后面的主板没下, 套筒只能褪下去, 不能拿掉. 好在是推拉式的变焦, 拉长了就有足够的地方工作了。

  注意齿轮上面的那个螺丝, 一个3个, 拆下后前面的变焦环套筒就能卸下来了。

  再下来是变焦套筒的限位卡子和限位开关. 两个黑螺丝3个白螺丝. 这个位置要标一下的. 正好我这只那个限位卡的一边和镜头套筒上的倒模线对齐, 所以我也不用标了. 省了. 限位卡子卸下后套筒就可以拧下来了. 不过要注意, 套筒里面有3个塑料的螺纹齿和3个铜片. 套筒加上这个可以更顺滑些。

这个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滑齿. 照片是装回去时候拍的, 因为3个齿分布在周围, 所以最好用胶带固定上, 拧好之后再把胶带去除。胶带最好用喷漆用的纸遮盖带, 比较容易去除。

  然后就是里面两个镜组的定位栓/轴承. 六个螺丝, 6个塑料轴. 每个镜组3个. 其实拆到这才知道, 如果只是拆前面的3个镜片组, 不用拆外壳就行了. 防滑胶皮下面直接就能看到镜片组的螺丝.不过拆也是一大乐趣。拔那个塑料轴比较费劲, 地方太小, 一定要特别尖的钳子才能拔出来,这张顺便还能看到电机.黄色透明胶纸裹着的就是. 比较奇特, 是特制的.不是像之后的镜头上用现成的电机。

  第二组镜片. 比较厚, 应该是一组2片胶合的. 好在中间没有发霉. 问题是不能用太多液体洗, 要不然渗透到两片中间就废了。

  拆到这里发现后镜片组里霉的也是乱七八糟的。没法子, 只能上电焊台了. 上之前先把镜片卸下, 省的电烙铁熏到。卸这种用c形弹簧卡住的镜片其实很容易. 那个弹簧并不是很硬, 用个小起子一撬就下来. 就是要注意不要弹飞了。卸前按个大手印, 然后拍照片. 目的是别到时候不知道反正面, 把镜片装反了。这片比较好记, 照片中鼓出的一面朝外, 另一面是平的。

"主板"卸下来鸟.. . .. 最好少去碰它, 这种软排线焊接的原件很容易不小心挂碰掉的。

  卸掉了主板的镜头屁股. 如果是用烙铁+吸焊带, 一定要快, 要不然那个塑料套筒受不了. 注意左下角套筒上排线下面化掉的地方. 那个是在我拆之前就这样了. 原厂都会烫到套筒, 自己就一定要更注意了, 我是吸掉一点焊锡就等一会, 等吸掉的差不多了用吹焊台一吹就下来。

  然后就是拧后镜筒的螺丝了. 恶梦也就来了.

  因为里面的镜柱是金属的, 佳能在螺丝上加了螺丝胶. 螺丝胶的强度太大了, 导致4个固定塑料套筒的螺丝只成功拧下一个. 里面的后镜组也是塑料的, 同样用3个带螺丝胶的螺丝拧在金属镜柱上, 这3个螺丝我也只成功拧下2个.

  外面的4个螺丝, 除了1个直接拧下, 另外两个我是用电烙铁头直接放在螺丝上, 等烫热了再拧下来. 因为镜筒是塑料的, 时间不能太久, 也不能太热, 所以只有2个用这个方法拧动了. 还剩下一个被我的高级螺丝刀直接拧秃了. 那螺丝刀质量很好, 基本上不会被螺丝磨损, 拧不动的时候要么就断掉要么就伤螺丝. 这个螺丝我是用电钻钻掉的. 同样因为套筒是塑料的关系, 钻螺丝的时候是低速加慢慢钻.

  最后都卸下之后发觉这个螺丝还是挺长的. 塑料件都去掉, 对付这个螺丝就容易了, 直接吹焊台, 250度吹. 然后用镊子都能拧掉它了.

  带刻度的后套筒下来后,最早拧松的套筒也下来了. 有刻度的套筒忘了拍照, 只有这个套筒和里面护着排线的套筒了.

然后就是整个后镜片组和金属套筒的分离. 因为这时候已经露出了后面的金属套筒, 所以用吹焊200度慢慢吹热,让螺丝胶化掉. 可惜有一个螺丝拧失败了. 上了胶的螺丝竟然还是00号的,明摆着不够力啊. 好在这时候整个螺丝露出来了. 用微型电磨+小砂轮片打出个一字槽. 用稍大点的一字螺丝刀拧, 那叫一个省力. 轻轻一下就下来了.

  整个后镜片组全下来了. 一边连着光圈组件.

  拆下的光圈. 需要很长的螺丝刀才行. 拍照的时候鬼使神差用手捏了, 上面脏了, 后来擦了好久.. . . .

  那时候的技术还是不行啊, 光圈电机那么大. 看看现在的镜头光圈, 又薄又轻巧.

  奉劝各位一句, 光圈要是没坏还是不要继续拆下去了, 那里面的一片一片, 要是拆开再装回去非累死你。

  拆镜片. 老规矩, 按手印, 拍照片。

拆下的镜片. 这片最特别, 两边一样. 为了区分正反, 用螺丝刀把边上的漆弄掉了点.

  拆下的发霉镜片进超声波清洗机. 前面的大镜片也能用清洗机洗, 不过太大太脏, 需要单洗. 水用超市买的蒸馏水, 效果不过. 那个2片一组的镜片不能洗.

  自家其实环境非常恶劣, 即使有清洗机, 洗完的镜片再干净也会被空气中的灰尘污染. 比较好的办法是进浴室, 洗个澡, 蒸汽会把灰尘清除一部分, 然后在这样的坏境擦镜片.

  顺便一提的是这个超声波清洗机买回来的时候, 老婆看到了竟然说: 你怎么买个玩具马桶回来. .. 玩家马桶. ... . .. .-_-

  然后就是组装, 焊回主板. 照片是焊好的主板. 看着还可以, 最后才发现有个点虚了, 镜头拉风箱, 还要拆开重来. . .. . .

  装好拍照. 镀膜还可以. 里面有片镜片的镀膜被吃了, 但是还没到吃光的地步.

  还算干净. 不过自己擦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不能太苛求. 我也不指望能无尘. 只要无霉就行了.


作者: jpno1




首先我推荐使用UV镜

UV镜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吸收波长在400毫微米以下的紫外线,而对其他可见/不可见光线均无过滤作用。它之所以能够过滤紫外线是因为镜片中含有铅,因此UV镜与其它相同尺寸和厚度的镜片相比要重一些。同时,UV镜可以避免镜头表面镀膜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说白了就是你打光圈的时候成像会有紫边,uv就是防紫边的,但是uv相对比较便宜所以就用它当防尘镜了。这是镜头的第一层保护。

当然我们不能一直不换镜头,换镜头的过程中难免会弄脏镜头,或者沾上指纹。这时我们就要用到镜头笔了。

镜头笔主要是那个笔头的“碳饼”,碳饼上是多层纳米级的活性碳粉材料,这种材料是由加拿大某个公司所特有的专利产品。这种碳属于中性碳,对镜头镀膜无腐蚀,而颗粒极细小也绝对不会伤害镀膜。镜头笔主要是通过这种碳粉与油脂、污物混合随即从碳饼上脱落,从而达到牺牲自己清洁镜头的目的。

最严重的就是镜头发霉,这种情况肯定是要送去维修拆解除霉。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镜头发霉之前预防,那就是用干燥剂和防潮箱。




你好,相机镜头可以说比机身都要重要,很多影友使用一支镜头的时间里换了三个机身,所以在日常拍摄过程中我们要倍加爱惜我们的镜头,才能让他持久保持光洁如初,更好的为我们服务。我本人是每次在户外拍摄完都要对相机和镜头进行外表的清洁,当然也建议大家每次拍摄完之后简单用相机专用清洁布对相机和镜头的外表进行擦拭,因为拍摄时手上的汗水,污渍、脸上的油等都留在相机镜头的表面上,尤其是如果在雨天拍摄后,镜头表面会沾上雨水,这些都会腐蚀机身和表面的橡胶,所以养成好习惯,千万不要偷懒啊。还有一个就是对于镜头的镜面来说,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进行擦拭,无论如何小心擦拭,对镜面镀膜总是有损害的。还是要在日常拍摄的时候注意保护镜头镜面。

自己清洁相机镜头所需要的工具:

1、专业气吹:尽量买带单向气阀的那种后面进气前面出气,别买那种出气进气一个口的便宜货,把灰尘吸进来再喷到镜片上将更难清理。

2、镜头纸:尽可能买高级一点的产品,要长纤维的那种,最好买名牌货质量有保证,杂牌镜头纸纤维有可能会脱落,沾在镜头上清理起来会很烦。

3、脱脂棉:药店就有售,1元一大包,最好挑选纤维比较长,比较整齐的。

4、擦镜布:擦镜布能重复使用,如果脏了可以用温水清洗晾干再使用。擦镜布由于是特殊纤维织品,因此不脱毛屑、不伤害镜头镀膜、十几块钱的价格,自己还能剪成两块来使用。建议第一次买擦镜布,在使用前先用温水轻柔清洗,晾干后再使用。推荐3M魔布。

5、镜头笔:现在市场上有两种镜头笔,一种是碳头的,一种是绒头的。碳头的笔基本上是活性碳技术产品,可有效的清除手指印、油渍印以及一般污渍尘土,属于高档笔。另外一种是绒头笔,这种笔的笔头是块超细纤维的绒布,道理和镜头布相当,只不过做成了笔形。

6、镜头清洗液:滴一小滴镜头清洗液在擦镜纸上(注意不要将清洗液直接滴在镜头上),并用专用棉纸反复擦拭镜头表面,然后用一块干净的棉纱布擦净镜头,直至镜头干爽为止。注意:镜头表面有镀膜,清洁液不可以经常使用,否则会洗去镀膜,影响光学成像效果。

7、清洁棉棒:各大药店均有售,就是家庭用的就可以

相机镜头清洁步骤:

1、最好带上防静电手套,尽量在无尘的环境中进行清洁工作。首先用气吹吹净镜头表面的灰尘。

2、除去镜头表面灰尘后,先用镜头布将相机外表整体擦拭干净,然后使用清洁棉棒沾少量清洁液轻轻的擦拭各个小角落。清洁液不要蘸的过多,以免多余的清洁液流入相机内部。如果棉棒已经明显变脏,换一根新的棉棒继续清洁。

3、如果用气球无法清洁掉镜头表面的灰尘,我们可以用软刷来清洁镜头上的灰尘,一般的话就可以去除灰尘等脏东西,对于顽固一些的污渍,例如指印等,我们可以用麂皮、镜头清洗布或镜头纸配合镜头清洗液来进行清洁了。在擦洗时,注意不要用力挤压镜头表面,因为镜头表面覆盖有一层易受损的涂层,很容易因为用力清洁而被擦去。

4、用镜头笔轻擦

使用镜头笔前务必保证吹干净镜头表面,确保没有任何灰尘,再竖直轻压镜头笔从镜头中间顺时针向外转圈擦拭,一次后注意吹去镜头表面脱落的镜头碳粉,再观察效果,再擦再吹!反复4-5次镜头就应该光亮如新啦!行家说过任何擦镜头的行为都是伤害镜头镀膜的!镜头笔虽是比较安全的工具,您也要小心使用。

5、建议每次清洁镜头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秒,过长时间的擦拭会造成镜头不必要的损伤。




镜头是我们每一位摄影者都很爱惜珍惜的重要的摄影器材之一。

首先,是一个专业的气吹。

第二个,是专业的镜头笔,选择一端是碳粉头,一端是软毛刷的那种,对于处理油膜、油点这种油性污脏来说是利器。

第三个,是专业的镜头布,不会掉毛屑,可以有效的避免二次污染。购买时要购买大品牌或专业品牌,独立包装的。

如果是无尘清洗真空封装的镜头布,用一片新的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二次污染,使用时也可以分区使用,全脏后就可以抛弃掉,如果要清洗后再使用建议不要再用来擦镜头,可以擦机身或者屏幕。使用镜头布时,最好是配合着专业的清洁剂来使用,效果最佳。

东西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清洁了,注意,上面三种工具在使用的顺序和使用手法上有讲究,不注意就可能会对镜头产生损伤!切记!

第一步,用气吹吹,把所有能吹掉的浮尘吹干净。注意,在使用前,先不对着镜头,在空中空吹几下,将气吹内可能有的灰尘吹出,避免二次污染。

第二步,用镜头笔上的软毛刷将吹不掉的大颗粒灰尘沾走,注意沾一次就用手弹干清,然后再沾第二次,绝对禁止连续不断的去沾灰尘!

直到所有吹不掉的灰尘沾干净,然后再用气吹吹净一次。

第三步,用镜头笔的碳粉头平平的压在脏处,以画圈的方式,将油点油膜擦去,在将所有油污去净后,用气吹吹净遗留的浮粉。

第四步,使用镜头布擦拭,最好不要干擦,配合使用专用的清洁液。

沾取少量专用清洁液

方法是用一根手指,顶住镜头布的一小块面积(注意要避开上次擦拭时使用过的地方),沾取少量专用清洁液,顺一个方向擦拭,将镜片全面擦拭一遍。

用一根手指压住,顺一个方向擦拭

到此,一支镜头就轻轻松松,简简单单的清理完毕了。

清洁保养,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说说自己的经验吧:



一、镜片污渍

1、灰尘:

先用气吹吹,不行再用镜布擦:



擦镜片有两个提示,一个是一定确认镜片上没有沙粒等高硬度杂质,二是使用专门的镜头布或镜头纸,可以将对镜片的损伤降到最低,特别是后组镜片,划伤对成像影响很大。

2、起雾

去海边或者高湿度的地方,镜头有时会起雾,只要不是浸到了水,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要在干燥的地方静置,一般会自行消除:

如果起雾比较严重,可以放置到干燥箱,或者用乐扣盒加干燥剂自制干燥箱,效果也不错:




3、发霉


这个比较麻烦,因为发霉一般都是在镜头内部,如果发霉不严重,不影响成像,可以注意存放条件,避免霉菌继续生长,如果发霉严重,一般就没有太大的修复价值了,一是拆卸可能导致光轴偏移,影响镜头精度,二是使用强氧化的洗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腐蚀镀膜,而更换镜片往往价格昂贵,得不偿失。

二、镜身污渍



相对镜片,镜身的处理就容易多了,一般用柔软的布擦拭即可,如果不好擦,可以使用一点清水,擦干净后在干燥处放置即可,注意如果有沙粒一类的杂质,要当心嵌入到变焦环或对焦环中,造成不当磨损。

三、日常护理



一是不使用时最好放置在可以控制湿度的干燥箱内,或者自制乐扣干燥箱(湿度表加干燥剂),避免发霉。特别是湿度比较大的南方地区。

二是尽量不要在下雨天使用,减少进水和起雾的机会。

三是注意风沙或海沙的侵袭,在海边不要将相机放置在沙滩上,很容易划伤镜片或感光器。

四是养成定期清洁的好习惯,确保器材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如果有相关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言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的。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欢迎交流,共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佳能   镜头   相机   套筒   碳粉   光圈   镜片   变焦   螺丝   灰尘   清洁   干净   表面   塑料   地方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