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请了整月事假,当月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单位怎么交社保?

员工请了整月的事假,当月没有工资,单位怎么缴纳社保?大部分人都有请事假的经历,这个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也很常见。实际上:只要你弄清楚国家关于事假、社保的相关规定,灵活运用,就不会出问题了。下面结合问题,做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一、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计算事假工资?

导致不明白事假工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 公司负责薪酬计算的工作人员不懂政策。

2. 公司薪酬计算的工作人员没有给职工讲清楚。

3. 职工自己没有听明白。

实际上: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了负责薪酬计算的工作人员身上。其实:关于事假工资和社保缴纳等问题,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和指导意见,但有些公司的人事工作人员由于不懂政策,仅凭个人喜好办事,才会造成这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很多请事假的员工也经常摸不着头脑,一是不知道人事是怎么扣减的工资,二是担心公司会不会给停缴社保。

二、如何计算事假工资,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事假:事假就是因个人原因请的假,一般以私事休假为主。

2.然后,要搞清楚事假的特点:事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属于无薪假。因为请事假的职工,没有提供正常劳动,所以公司在职工事假期间,停发对应休假天数的薪酬类工资。

3.最后,要搞清楚事假工资的限制条件:主要有两个限制条件。

(1)事假期间,只要没有出现解除(中止)劳动关系或者办理中止社保手续,事假期间的社保费用是必须要缴纳的。公司要正常缴纳统筹部分的社保费用,同时要在职工的应发工资中,为职工代扣代缴社保。

文件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2)事假期间,公司应正常扣减对应休假天数的工资。如果非全月事假,一般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超出部分递延至下月工资中继续扣除,直至扣完为止。如果是全月事假,则至少要保证应发工资足够支付个人社保费用。

文件依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事假工资计算标准:应发工资=月工资÷当月实际计薪天数×(当月实际出勤天数+当月法定节假日)

1.全月事假,即实际出勤天数为0天,应发工资=社保公积金等费用,实发工资可以为0元。公司要确保应发工资满足代扣代缴的社保费用,否则就会造成个人社保费用断缴。

2.如果该职工家庭平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那么,还应确保实发工资不低于当地的低保,以保障职工的正常生活。这部分费用先由企业垫付,待职工上班以后,在后续工资发放月份进行扣减。

总之,无论怎么计算,职工社保是一定要缴纳的。

三、事假工资扣的太多,怎么办?

1.用加班天数来抵消事假天数。这是比较简单、性价比最高的抵消方式。

2.用带薪休假天数来抵消事假天数。因为带薪休假有工作年限要求,最少5天,最多15天,并不是所有的事假都可以用带薪年假抵消。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第四条规定: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3.如果同时符合事假和病假要求,一定要优先休病假,后休事假。病假工资一般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而事假是没有。

写在最后:

回到今天的问题:全月事假,当月没有工资,社保怎么办?

1.实际上:全月事假,当月应该有应发工资,可以没有实发工资。社保中的企业统筹部分,企业应正常缴纳;个人部分,应先由企业先垫付,代扣代缴个人部分,然后递延至以后月份,从个人的应发工资中进行扣减。

2.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搞清楚事假和社保有关政策,不能在涉及职工和公司问题上拍脑门,随意计算事假工资。如果不缴纳社保费用,不但给个人造成断缴,还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有的单位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强制安排职工上班,一旦请假,扣除三倍工资。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问答,感谢您的阅读!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评论、转发、点赞、收藏呦!

我是@人事通 ,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




何南回答

你好

不知道你是问单位该怎么办还是员工该怎么办?

简单回答吧。

每月社保局都会从单位的基本账户中扣除单位申报社保名单中人员的社保,这个跟单位员工是不是在单位有没有工资没关系,甚至跟在不在职都没关系。

我们平时员工应承担的社保金额是单位人资计算后自行扣除的,换句话说扣不扣人家社保局不管的。

所以,如果你是单位,你们的员工如果请假一月没有薪水,则在他回到岗位后,在第二个月累计扣除就行了。

如果你是个人,那你也要做好回岗位后被扣两次社保个人应承担部分的准备。

最后提醒:如果单位注销或者合并,一部分人离开公司了,一定要去社保局注销单位社保帐号或解绑社保扣费,否则社保系统会持续的扣下去,不管你单位是否存续。

笔者遇到的一个例子:某地产代理机构解散,其董事长去别的集团做项目总经理去了,某一日忽然收到了人社局的通知,他任法人的公司社保帐号欠费47万元,当时他找到了我,我去人社局协调后依然毫无办法,最后还是他任职的单位为他垫付了该笔扣款后才算结束。

我是何南,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您好,员工请了整月的事假,当月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单位怎么样交社保呢?这种情况是这样的,员工请了当月整月的事假,那么也就是说他没有一分钱的实际工资的收入,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因为员工和工作单位没有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下,作为工作单位来说依然需要承担员工当月的社保待遇,所以说企业单位应当继续承担员工的个人社保,这个是没有任何的问题,因为劳动合同毕竟还没有解除。

但是到下个月开始员工就正常的工作了,所以说员工在正常工作以后,那么个人所承担上个月社保的费用,应该说从上班以后的当月工资当中,同步来扣除,当然企业单位所承担部分的比例就不应该由员工来承担的,这一点是需要明确的,所以说只要员工从下个月开始继续上班,那么一次性就应该扣除两个月自己所承担社保的费用。

这样的话就是对于企业单位包括他员工本人来说,都是比较符合规定的,所以说一般情况下作为企业单位来说也是这样操作的,但是有一定的风险,它的风险就在于员工请了一个月的事假,当一个月之后不一定工作,所以说提出辞职,所以这个一个月的社保待遇,尤其是个人所承担部分的比例,那么就只能够通过扣除他原有的工资来进行了,所以说一般企业单位,那么在发放工资待遇的过程中,是需要将这个辞职员工的工资相应拖延,以备员工辞职所带来的麻烦。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主要是一般公司不会给员工一个月事假,一般也就是十天半个月左右,病假另说,因为病假国家有规定的医疗期期限,这个不是单位能克扣的。

既然单位给了人家一个月事假,人家也是在职员工,按理说,单位应该正常缴纳社保,员工承担的部分从下个月工资里扣,单位承担的部分还是单位承担。这样也显得单位大度不是。

像这种情形,如果单位事先和员工说清楚,事假期间不出勤,无工资,社保费用需要由员工自己全部承担,我想员工也会同意,毕竟请一个月事假都准了,这单位已经很不错了。有些单位不能请长时间的事假,员工遇到棘手的事情,只能离职,等事情处理好了再入职。

反正,法律上对这块没什么说法,但是事假期间没有工资,这个法律上是有依据的。所以这种情形,还是以协商处理为好。

如果协商不成,我觉得单位就不斤斤计较了,毕竟你单位事先没说清楚,这次就这么过去,后面可以在人事制度里补充上相关规定,例如请事假多少天以上的,单位承担的社保应该如何处理等等。弄得太急,容易失人心。




缴纳与交纳的区别。

缴具有被强制性,缴纳是履行某种义务或被强制性交纳。而交纳则没有强制性。

就社保而言,这是单位为员工应尽的一种义务,即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具有强制性。所以,题目中的“交社保”应该写成“缴纳社保”。

单位如何为员工缴纳社保?

每个单位在所属区域的人社局,都有一个社保帐户。员工转正后,单位都会为其办理社保帐户,缴纳的基数和比例同时生成。

单位必须保证社保帐户中,有足够的缴纳金额。每个月到缴纳时间时,社保中心直接从单位的社保帐户中扣除,属于单位缴纳的部分进入社保统筹基金;属于个人缴纳的部分进入个人帐户。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名字在单位的缴纳之列,社保中心不问你上班与否,照扣不误。同时,属于你个人缴纳的部分,也是由单位先行代缴,然后再由单位从你的工资中代扣。

你请了整月事假,当月没有工资,你与单位如何厘清帐目?

首先单位用人是有成本的,只要你与单位的劳动关系还在,那么单位就应该承担为缴纳社保中的单位部分。

至于单位为你代缴的个人部分,由于你当月没有工资,单位如何扣回呢?很简单,如果你是正式员工,从你下个月的工资中扣回就行了。当然,如果你不喜欢拖帐,直接把个人承担的部分,及时还给财务也行。

现在生活中,员工请整月事假的并不常见,除非是家中亲人外出求医或需求住院陪伴等。另外,单位也不喜欢员工长时间请假。所以,能有办法克服的就尽量克服吧。




谢谢邀请回答:我来说说我所知道的:员工请了整月的事假,当月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单位怎么交社保?

事情是这样的:我单位一同事得了重病,很长时间不能上班,我们在去看望她的时候呢?她说:现在经济很吃紧,很多进口的药品医保也不报销,我用以前的积蓄付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事假   当月   社保   实发   代扣代缴   工资   员工   单位   病假   天数   考勤   职工   费用   制度   社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