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事业身份,有机会从市直到乡镇党委任副科级干部要去吗?

一定要去,机不可失

1、身份转变

你这种情况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副科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调任行政编制,直接由事业身份转变为公务员,是一个跨越式的转变,现在公务员队伍逢进必考,再有一种方式就是调任,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2、发展空间

随着现在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的职能已经越来越弱化了,把行政职能回归到行政机关,只剩下了服务职能,职权范围极大削弱,未来的事业人员发展空间已经极大被压缩。行政编制在福利待遇(车补、绩效奖)、工作职权、工作调转、晋升等等都有极大的空间,非事业人员可比,不是一个档次。

3、不要犹豫

年龄已经不小了,马上就不再允许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再说你能调任行政编制,说明工作能力和社会背景都还可以,进入行政编制之后工作的调转就容易得多,现在事业编制跨地区调转比行政难得多,另外进入乡镇之后,因为乡镇行政人员严重断档,有一定背景晋升还是非常快的,几年任职党委书记也不是没有可能,再进一步成为副处也不是天方夜谭,所以纠结回不回市直没有意义。

祝好运。




我的建议是去!

从事业身份到副科级也是大的跃进。另外在乡镇是很锻炼人的,几年之后工作能力肯定有大的提升。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人的一生要有丰富的经历和阅历。提高了工作能力,有了丰富的经历和阅历,对以后发展空间自然有帮助。

至于以后还能不能回到市直这可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必须去。象你这种情况去乡镇任职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帮你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目前你是事业编制,事业编制转行政编制公务员有两个途径,一是考公务员,要参加国考。二是提拔任职,自然转成公务员。毫无疑问,如果你想转成行政编制,现在就是个很好的机会。

第二,乡镇只有党委,不设党组。乡镇副科级一般分为乡镇党委委员(包括副书记)、副乡镇长,就你描述的情况可能是任副乡镇长,暂时进不了党委。通常情况下,初到乡镇任职,一般都从副乡镇长开始,然后进党委任委员,也有一些根据工作需要直接任委员的,两者在级别上没有差别,只是一个属于党委序列,一个属于政府序列。你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任职顺序。

第三,就发现前景来看,35岁晋升副科级别属于正常的年龄段,而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处事能力积累,既有年轻人的冲劲又处事稳重,到乡镇任职正好提供了一个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应该说是在合适的年龄遇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只要把握机会好好努力,进党委、任委员副书记甚至主要领导都有很大可能。

第四,农村是个广阔天地,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优秀的年轻干部到农村去摔打、去成长,建议美丽乡村,致富广大农民兄弟,契合时代发展,顺势而为是智者所为,而且,凡是在仕途上有做为的人,必有乡镇任职经历,所以,乡镇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有更为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




35岁了,市直到乡镇连个副书记都捞不到,你告诉我你去乡镇干嘛呢?平时在市直清闲惯了,把脑子闲傻了吧!
一、35岁了,才有机会到乡镇提副科。直接说了吧,你根本就没什么背景和人脉!别说一般副科,就是副书记,以后也基本没机会调回市直了,能在乡镇混个正职,临老回市直弄个副职就是烧高香了。一般副科,你这辈子就彻底交代基层了。
二、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你一天天混市直的,压根没在基层干过的人,根本不了解基层是个啥状况,不知道基层的工作有多复杂,一点经验没有,去了后,三几年能熟悉就不错了,干不出成绩,你凭啥和人家基层干出来的以及背后有人的去比拼?凭你35岁才有机会到基层提副科吗?拉倒吧!
三、基层一年的工作量是市直十年的工作量。自从十八大以后,基层工作负担是一年比一年重,你一市直单位,就算是这几年最热的市扶贫办的工作量也见乡镇的工作量差的远的多,其他市直单位的工作量也许十年的业务总量可以和乡镇一年的工作量可以比比,现在普通的市直单位去乡镇,只有脑子被驴踢了才会有这想法!
综上,你这年龄还是老老实实在市直单位混吃等死吧,真有关系,还不如到市直二级机构当个负责人有存在感!现在的乡镇,实在是没什么干头!除非你有人有钱,下去就是镀个金,方便你以后往上走,才有必要!但是那样的人,二十多岁就已经下去了,三十露头就已经主政一方,打磨履历了!35,还是安顿过日子吧!这个一个在乡镇拼搏了半辈子苦逼的忠告。




如果家庭有人帮衬着照顾,特别是孩子上学等问题不耽误,影响不到家庭稳定和团结,个人认为可以尝试去乡镇。去有三个明显好处:

第一,解决了身份。在市直是事业编,去乡镇党委任副科级领导,意味着进入了乡镇党委班子,无非是党委副书记、组委、宣委、纪委书记、政法或统战委员,无论哪个职位无一例外都是公务员,公务员之于事业编的优势,不用多说了吧。

第二,打开了空间。事业编受身份和平台等影响,晋升空间相当有限,哪怕是在市级部门。公务员则不然,干好了一步步往上走,科处不是梦,没有实职也能走职级并行路线解决待遇,优势相较于事业编不是一点点,这也是很多事业编争先恐后要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原因所在。当然,乡镇毕竟是科级单位,平台局限性较大也是事实,可对比事业编,公务员在身份和晋升方面的便利,无形中给了自己心理优势。

第三,提高了待遇。市直部门工资核发执行市级财政标准,一般来说工资待遇要高于县乡,特别是年终绩效奖这一块,市级部门优势非常明显。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央自上而下为基层减负、政策向基层倾斜,乡镇工作补贴标准的提高,乡镇公务员的待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年收入实际上已经不低于有的甚至高于市县公务员。乡镇公务员高于机关公务员,这也是全国各地近几年的大趋势。

第四,得到了实惠。到乡镇当副科级领导,进入乡镇党委班子,有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大小是个领导,掌管着乡镇全局的某项工作,在乡镇一亩三分地上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市级部门的一个事业编,看起来高高在上,多数是普通工作人员,要权没权,要人没人,享受的尊重和地位与乡镇党委领导不可同日而语。

综合分析,个人建议去。当然,个人不想太折腾,家里离不了人,也可以考虑留下,毕竟市里的软硬件环境有优势,家在市里有很多便利,有时候不是简单的职务晋升所能替代的。




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兼党政办主任,后来调到市直机关。我的衷心建议是:①如果题主有官瘾,事业编置换为副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编,绝对是划算的,应该大胆地去;②如果题主没有强大外力支持,不能帮助你进一步提拔晋升,或者调回市直单位,那么,35岁这个年龄到了乡镇,90%的概率都是别人的垫脚石,意味着你将会在乡镇副科级职务上原地踏步、终此一生。

一、题主目前的现实身份

题主目前是市直事业编人员,有机会成为乡镇副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可以判断,题主大概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第一种:成为“五类人员”(指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然后直接参加乡镇换届选举,成为乡镇副科级领导职务。

第二种:成为事业编副科级干部,即管理岗8级。然后调任乡镇,提拔为副科级领导职务。

二、题主目前的焦虑

题主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云南省绥江县财政局股长拒绝了提拔为乡镇副镇长的要求,最后被组织处理,并调离县财政局。

市直事业单位不是公务员编,如果是在市直机关当副科长,既可以将事业编置换为公务员编,还可以不离开交通便利、教育医疗资源较好的城区,题主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根本不用去征求别人意见。但现在是提拔为乡镇副副科级,可能还是偏远的乡镇,心里有3个疑问或者是焦虑:

一个是市直事业编,工作地点在城区,生活便利,可以按时上下班,每天可以陪伴妻儿子女。去了偏远乡镇,就意味着两地分居,长时间回不了家,不知道值不值得

二个是到乡镇当副职,不仅条件艰苦、工作繁忙、亚历山大,而且还要离开条件较好的县城,不知道值不值得

三个是乡镇工作直接和群众打交道,要求更接地气基层工作方法和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在县城工作久了的自己,恐怕难以适应

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当过党委委员和党政办主任,工作内容和副镇长没有什么不同。我深知基层工作的不易,很理解题主的疑问和焦虑。乡镇副镇长,属于乡镇领导,分工分管较多,可能既分管农业经济,也分管扶贫工作,还会分管卫生健康,这是固定的分工;临时任务那就更多了,只要书记镇长安排,随时都会安排你牵头负责某项重大任务,比如拆除某个村的违建,负责某个村的一群人闹事,某个村的山林防火、春根秋收等等。别看是个副镇长,其实下属部门可用的人不多,很多工作需要自己亲自写方案、写报告,简直就是个大干事。副镇长责任大,只要工作除了差错需要处理领导,副镇长首当其冲,肯定跑不了,因为你是牵头组织人。 这是工作的事。

生活方面。很难照顾到家庭了,这和云南省绥江县财政局股长拒绝了提拔为乡镇副镇长理由是一模一样。我在当党委委员期间,我们乡镇周六是要上班的,周日虽说可以休息,但是几乎都会有上山下乡、走访驻村,一年到头几乎休不了几天假,1/2个月回不了家是正常的事。这与题主在县城,每天回家吃饭、每个周末陪伴妻儿子女,是完全相反的。

说那么多,绝不是吓唬题主,这绝对是事实。

三、对于题主的疑问,我的建议是

①如果是组织动议,而不是征求你个人意见,那绝对要服从,不能说半个不字。虽然乡镇艰苦,但至少也是提拔。

②如果仅仅是组织征求个人意见,自己年龄又超过35岁,我觉得可以委婉拒绝,千万不要用很强硬的语气拒绝组织。说句实话,如果题主没有强大外力支持,以题主这个没有优势的年龄,90%的概率都是别人的垫脚石,意味着你将会在乡镇副科级职务上原地踏步、终此一生。另外,为了一个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公务员副科级,离开妻儿子女,放弃了孩子重要成长阶段的陪伴,或许你还下辈子回不了市直城区,工作家庭来回跑,题主不嫌累吗,开车风险也大?我觉得真的不值得。

③如果题主有官瘾,事业编置换为副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编,绝对是划算的,应该大胆地去。

④如果有选择,建议继续留在市直事业单位,很多乡镇公务员宁愿放弃公务员编制也要调到市区,而题主是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为了那般呢?

以上是一名老乡镇的衷心建议,祝福题主。




其实不用纠结,客观地分析一下,就能知道值不值得去。

首先,身份问题。

到乡镇任副科,可能你的身份不一定能转成公务员,现在事业单位身份要转公务员是很难的,或者说除过考试,基本无路可走。你下到乡镇当副科,估计也就是事业编制的副科级领导,而不是所谓的公务员。一旦你的身份转不过来,那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仕途不会走多远,将来可能级别上能达到正科,但是不会有啥职务,用时间换个职级并行的一个正科。

其次,年龄问题。

年龄是仕途的一个关键,同样的情况下谁年轻,谁就有很大的优势,以前经常会有领导年龄造假问题,这都是为了给自己竞争增加筹码,当然现在肯定不存在年龄造假了。35岁成为副科,而且还在乡镇,晋升空间可想而知,现在有些乡镇的镇长,党委书记差多也就36、37岁,你根本没有任何的优势,年龄确实偏大,发展空间受限,这是硬伤。

还有,吃苦问题。

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强度能不能适应?在乡镇像这种状态,那都是家常便饭,这还只是工作时间的问题。在乡镇的工作量也非常的大,非常的繁重,需要劳神费心,很多工作都需要亲力亲为, 这都是乡镇干部的一个日常写照,其实说是下去当个副科,大小是个官,其实就是个加重干部,你如果不身先士卒,光想着动动嘴、动动笔,估计就领导不了干部,最后就剩你这个光杆司令了。

最后,平衡工作和家庭问题。

等到了乡镇,你就知道,想要回归家庭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有时一两个月见不上老婆孩子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与乡镇离家的远近没有关系,它与乡镇的工作性质有关。如果你到乡镇去,大概率会担负不起家庭的责任,必须由父母和妻子全部担起来,时间一长家庭矛盾就显而易见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拙见,可见去的话是弊大于利。如果有高见的朋友,也可以给予其更好的意见,或者指出我给出建议的不足之处,总之就是想给题主一个将来不会后悔的建议与意见。




是不是当副书记?如果是,就去!而且做好长期任职的思想准备,其实最好也就是在基层长期干,干出一番事业。5到8年内干成大乡镇的党委书记,深刻体会党政一把手的感觉!副乡长建议不去,除非当地有承诺,有资源!




这个最好要考虑清楚!首先是身份!事业身份:其次是年龄!35岁了起步稍微有点晚了!




副书记就去,转任公务员,下一步还有机会胜任镇长。如果不能就别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副科   身份   事业   工作量   乡镇   事业单位   基层   公务员   年龄   优势   领导   行政   乡镇党委   建议   机会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