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等级划分很乱,高端、中端和入门相机的严格区别是什么?

目前来说,只有佳能,尼康,索尼,拥有最完整的产品线,对于相机的档次划分,也最为明晰,因此,我们可以看看佳能,尼康,索尼这三家是如何划分相机档次的,并且总结出共同的划分依据。

佳能单反,产品线很完整

佳能单反,产品线很完整,而且低档的佳能单反,也已经足够好了

由于时代在发展,相机也在不断进步,因此,以下的分析和研究,都只是针对近期的现状,还请大家理解:

一、佳能的数码单反,目前,其实有6个档次:

A,最廉价的入门级单反,佳能1000系列,四位数编号,目前有佳能1300D,据说2018年要推出佳能2000D了。

B,传统意义上的入门级单反,佳能100D系列,三位数编号,目前有佳能200D,800D,据说2019年要推出佳能900D吧。

C,传统意义上的中端单反,佳能10D系列,两位数编号,目前有佳能80D和77D。

D,传统意义上的入门级专业单反,目前是佳能6D2。

E,传统意义上的高端专业单反,目前是佳能5D4,佳能5DS,佳能5dsr。

G,传统意义上的体育用途专业单反,目前是佳能1DX二代和佳能7D二代,据说,2018年要推出佳能7D三代。

小结一下:应该说,佳能的产品线,划分真的是非常细致了,而且佳能一贯的做法,是新机型问世之后,立即停产停售老机型,这样让大家不至于纠结。

二、尼康的数码单反,目前,其实有6个档次:

A,传统意义上的入门级单反,尼康3000系列,目前最新是尼康D3400。这个系列,定位比佳能的最廉价的入门级单反要高。

B,非传统意义上的入门级单反,尼康D5000系列,目前最新是尼康D5600,这个系列对应佳能200D和800D、77D,功能和性能,没有佳能划分的好。

主要的特点,就是B都是可以旋转的液晶显示屏了。

C,传统意义上的中端单反,目前是尼康D7000系列,目前有D7100,D7200,D7500三款型号。新机型上市了,老机型也不停产,这是尼康的做法,搞得尼康粉丝很纠结。

D,传统意义上的入门级专业单反,目前是尼康D620和尼康D750,不过,据说2018年要推出尼康D650和尼康D760了?

E,传统意义上的高端专业单反,目前是尼康D810和尼康D850。这个系列,和佳能没有可比性了,佳能适合人像,尼康适合风光,真的是没的说了。

F,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摄影用专业单反,目前是尼康D5和尼康D500,据说2018年要推出尼康D5S了。

以上基本罗列了佳能和尼康的产品线,大概都是分为6个层次,那么,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具体我来终结一下:

一、最最入门的层次,这个的功能和性能,最最基本。

二、入门的层次,这个主要是比上一个层次,增加了可以旋转的液晶显示屏,人性化设计稍微好一点。

三、中端的层次,这个比上一个层次,最高快门速度从1/4000秒提升到了1/8000秒,自动对焦系统得到了较大的增强,操控更加专业化(按键设计更多更专业,具备肩屏显示),抓拍能力更强,提供了耳机监听的接口。在成像质量方面,目前来说,也基本上和上一次层次基本上是一样的。

四,入门级专业单反,这个就从APS半画幅提升到了全画幅了。

其实,这个系列的机身的性能参数,往往还不如上一个层次。比如说,大多数的最高快门速度仅为1/4000秒。

以上是佳能6D2的快门速度的性能,快门速度,往往是衡量档次的一个重要依据

专业单反,机身密封性更好啦

专业单反,快门寿命更长

五,高端专业级单反,这个不仅是全画幅,而且最高快门速度也是1/8000秒,操控性和扩展性都很完整,五棱镜取景器也是100%,自动对焦系统和连拍性能都很一流了。

这类机型,机身往往也是全金属了,散热性能更好,防水防尘也更佳,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能力也更强了。可靠性和耐用性,也更好。

六、体育摄影的专业单反,这个的最大特点,就是像素较低,高ISO感光度的画质更好,自动对焦性能和连拍性能很强悍。

总结一下:其实,现在的数码单反,或者索尼的微单,无论低档还是中端或者高档,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差不多的。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真正可以区别出不同档次的区别。

其实,如果是自己用,我觉得低档就可以了,真的是可以了。如果是营业用途,那还是要尽量购买高档的。

另外,虽然高档单反或者微单,在往“高速”的方向狂奔,但是,其实对于大多数人和大多数拍摄题材来说,并不需要那么“高速”,比如说尼康D850和索尼A7R3,这种兼顾了高画质和高速度的机型,虽然说是一种新的突破,但是,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速度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




谢谢邀请!

相机等级划分以前就没有统一的标准。现在也没有。以品质来划分的话,我个人认为只有两种相机。

专业相机和业余相机的区分。

这个还是从佳能F1尼康F2时代一直传下来的传统。


从佳能新F1和尼康F3开始,佳能、尼康这两个厂家的标准划分就定的很明确。

在胶片时代,一般相机的快门寿命只有1万次,而新F1和尼康F3都是确保10万次的。在这2台相机的内部,除了镀金触点和优良的PCB设计之外,都进行了外壳防水处理。这在80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技术。所以这2部相机区别与其他相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高可靠性。而这2部相机的用户,主要是面相职业记者或职业摄影师。这2部相机均在历年的战争中久经考验,可靠性有口皆碑。

从此,大家就有了“专业机”这个概念。所谓专业机就是高可靠性。纸面的性能上未必是最强的。

此后,奥林巴斯也出过OM4TI。宾得也出过LX。这2台相机在功能上也各有特色,但是始终不能取得市场上的认可。为什么?就是可靠性还无法和新F1、F3抗衡。二手市场上一台用的很烂的尼康F3现在还能值点钱,就是这个道理。

相机和汽车是类似的,二手价格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真正的质量。

所以,佳能和尼康很好区分。除了最贵的那台是专业机之外,其余都是业余机。

不要不服气!

举个例子!

我在石利洛担任经理的时候陪一位朋友去哈苏展示中心试试新到的蔡司电影镜头。我随身带了1DS MK2。结果电影头往上一装,立刻报警出错。

我那位朋友是业界高手,一看,说,拿5D2来试试。一试,果然OK了。

原因是:1DS MK2内部多2个触点,检测镜头用的。当没有检测到合规的镜头,立刻锁死相机。这就是专业机的设计态度。


哈苏、徕卡这类顶级相机算不算专业机呢?

我很负责的说,它们都不属于专业机,尽管它们很贵。

回忆一个实际的例子,99年的时候,我们北京的办公室有台快门测速仪。同事不会使用。我正好在别的公司学习了一下,所以我会操作。

之前在上海训练的时候,我试了EOS1N RS和 EOS50两台相机。我告诉大家结果:

EOS1N RS的快门从1秒到1/8000秒。几乎没有误差。只是1/8000略微出现一点误差。快门精度曲线几乎是贴着标准数值走的。我这台相机可是已经达到8万次快门运行的老机器。

EOS50在1/15秒一下,误差较小,1/15秒以上几乎忽上忽下,不但误差大,而且非线性。

这个就是专业机和业余机的差别。当时EOS50也要4000多。属于中档价位相机吧!

OM4TI我也测过,高速时误差也比较大,但是误差偏移比较线性(这种偏移都是偏向于过曝,也就是快门速度达不到指定的数值)

结果在北京再次测试佳能和徕卡R8、徕卡M6TTL两部相机。这两台相机当时的售价都超过2万。绝对是奢侈品的价格。

结果:M6的快门很不精确。和佳能EOS1系列是没有办法比的。和EOS50有一比,但是低速快门的稳定性不好。也是非线性的偏差,忽高忽低。机械机,可以理解。

R8的快门很精确,很线性。在1/1000秒以下同样几乎没有误差。但是和EOS1相比仍然有一些小小的差距,尤其是在高速的时候,1/2000、1/4000、1/8000都不如EOS精确。不过论可靠性,R8的用家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多不点评了。


回忆完胶片时代的事情,说说数码时代的事情。

其实还是一回事,只有佳能和尼康有能力生产真正的专业相机。每家公司1个型号。最贵的那个系列。

其余都是业余相机。当然,价格高的业余相机,比如EOS5D MK4,也有很高的快门寿命。但是快门寿命仅仅只是一方面。专业机肯定有很多高过5系列的数据。只是这些数据一般的人看不到。但是我上面讲的故事,大家联系起来想一想。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现在业余相机,快门寿命也很高。因为已经考虑到我们会不停的按动快门。所以一般也能用很长时间。现在普及型相机至少5-6万次快门寿命啊,其实比尼康F3厉害多了。

除了上战场的摄记需要顶级专业机之外,其他人士真的没有必要再去买专业级相机。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提议。大家有没有必要去买中价位的相机?

我个人是不太建议买中价位相机的。

这几年,我自己用的相机不断在降级,不太再去买专业机。因为没有这个需要。我自用的不过EOS100D、富士XE2、奥巴EM5,很简单。我的一位好朋友,摄影高手,隐士,也是EM5,现在要悄悄买了台EM10MK2。就是这么简单!

不好意思,我自己还是买了2台中价位相机。考虑点是我毕竟拍的比较多。中价位的相机总让人放不下。自己也很难避免。理性思维敌不过非理性思维。

买单反、买微单,如果是业余爱好、家庭拍摄,越便宜越好。

如果是专业的摄影师或工作室,EOS5D/6D、尼康850之类的相机就很好。索尼6300也不错。我们小编就买了一台。我们也买了索尼A7R做实验用机。



本文由91拍照网创始人齐晓东老师亲自回答。

齐晓东 老师

1995年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摄影系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在富士、兴华、腾龙等公司任职多年

从事环保行业多年

出版有多本照相机专业著作

2015年创办《91拍照》网

大学毕业早期曾担任《瑞丽》杂志及欧莱雅指定摄影师。精通广告摄影与平面设计,而入职摄影器材行业。从摄影出发,横跨数个不同职业领域,身为职场精英,工作之余不忘拍照,尤其喜欢人文风格的随机摄影。摄影即心性。

出版的著作有:

《135旁轴取景相机》

《大画幅相机》

《135镜头攻略》

《120镜头攻略》

上述著作皆被列为各大高校摄影专业指定教材。

随手拍摄,随心拍摄,享受碎片时间的拍摄乐趣!请来《91拍照》看看!顺便来看看我们的职场小蝙蝠摄影包!




以目前佳能单反相机为例,做纵向比较,从其命名规则来看井然有序,新旧有别。

Canon 是数字+D,尼康反之

四位数的如1300D,代表入门级,后续型号就会是1400D(未发表)。

三位数代表初级,这一级有两个系列100d及其后续200d主打'最轻小单反'。700d后续机型性功能更全点,机身更大些。

2位数代表中级,如80d,功能更丰富,连拍速度更快,等等。新出的77的个人观点更像是介于800与80之间,尽管以前这一位置是800系列当家,似乎佳能有意更加细分C幅单反相机市场。

7系,6系,5系,在佳能官方均定义为准专业级。7系虽然是半幅但是在他的专业领域无可替代,但绝不是某些人说的中端级,他是佳能任何半画幅的旗舰,对标尼康d500。机身6系适合对于预算有限,有高感需求,什么都能干但干啥都不精。与7系算得上鸡头凤尾。5系自从14年5ds/sr发布,就意味着佳能有意将5系拆分为两大系列,正统依然主打 均衡,s系主打低感,高像素。这三个系列新旧区分如5D,二代就是5D Mark II依次类推。

1系没玩过,定位旗舰级。据说最早分好几种,主打视频的,高像素,采用H幅的,后来整合为1D系列兼具像素,连拍,据说主打视频的还会有继任者?

从参数上看,快门速度,像素,连拍速度,画幅,操控设置,防水滴防尘性能,小主体材质,外壳材质,不同定位,等级都有差异。(注意这是仅从单一品牌的角度来说)如果你做横向比较的话,我认为意义不大,即使你不是某一品牌拥趸。

说点题外话,我不认为佳能这种挤牙膏式的升级不厚道,相机的功能发展并非如今的智能手机一样每一次更新换代差异巨大,虽然新款发布,老款依然不显得很落后。诸如索尼一样刷机身,可能新老机身性能有些许差异,价格差异巨大就真的符合你的预算?尼康从3600万像素一跃至4500万难道你不需要升级电脑,存储,镜头?就算你都不升级,新老差异如此巨大难道你不纠结?机身不用求新,你拿钞票的速度快有新机发布快?有你出好片的时间快?

举个例子,就个人体验,尼康810,索尼r2虽然至今看起来各种参数都不落后,某些方面如像素数量还略微领先佳能5d4,但是对焦却显然不如后来的5ds靠谱。再比如5d4对比前代画质飞跃,这种飞跃有多大呢?看你如何评价前代画质。




相机等级的划分其实并不混乱,只是很多人把画幅作为等级划分的标准之一,才让相机等级的划分变得混乱。实际上,相机的等级划分跟画幅并没有任何关系,跟等级有关系的其实是相机的性能。

我个人比较惯常将相机等级大致划分为旗舰、次旗舰/中端、入门三个等级,这三个等级就是明显的性能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其中次旗舰/中端这个等级,主力画幅为全画幅的厂商往往会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造出均衡和高像素两种机器。

正是因为相机等级跟画幅没关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入门全画幅相机在连拍、最高快门速度、对焦系统等方面很有可能不如旗舰级APS-C 画幅相机。

按照这样的划分,相机等级就相对地比较清晰了,相机的定位大致上就是等级+画幅。如佳能1DX MarkII ,就是旗舰级全画幅;7D MarkII 就是旗舰级APS-C 画幅机器。

另一个让消费者觉得混乱的地方,那就是定价。虽然相机的等级与画幅没有关系,但画幅却跟定价有着直接的关系。更大的画幅意味着生产、研发的成本越高,所以更大的画幅售价也会相应地更高。

我们经常会看到入门级全画幅相机与旗舰级APS-C 画幅相机价格相仿的情况出现。尽管国内的环境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信奉“底大一级压死人”,但“术业有专攻”才是这个价格区间上要考虑的。

总结下来,相机的定位与其他产品不一样,并不能单纯靠价格来体现。这是因为相机的定价大致由画幅+性能两者结合来决定的。由于画幅本身有其具体的专有名词,所以一般表达都是直接给出专有名词,而性能的话并没有一些具体的词汇来表达,故此就采用了诸如“旗舰”、“次旗舰/中端”、“入门”这样的词汇去表达。

所以相机的定位应该是由等级(性能)+画幅两者加起来才能够精准地划分。至于在这三个定位以外的定位,大致上都是穿插在这三个定位之间,只要找到那些机型的上下两个等级,就可以大致预估到该机型是什么等级了。





等级划分主要是以价格为参照了。当然,在这个透明的市场,价格自然也决定了相机的素质。

一般来说,要从相机的底,也就是cmos的大小,来划分相机的等级。

有残幅相机(售价3000-10000元)

全画幅相机(售价7000至50000元)

还有中画幅相机(售价80000至50万元)

当然还有更贵的大画幅相机。

一般来说,底大一级压死人。7000元的全画幅相机在成像效果、画质细节的获取当面,肯定是强过1万元的残幅相机。当然残幅相机卖这么贵,肯定是有其原因的,例如在对焦速度上或者高感的颗粒降噪方面会好一些。

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建议买入门的全画幅相机,而不是顶级的残幅相机




有人喜欢把不同价格的相机分为高端,中端和入门,这种划分其实挺无聊的。对于摄影人来说,同一时期的相机的所谓高端,中端以及入门相机的区别,不过就是价格很贵,一般和便宜的区别。而且拍摄风景或者人像,以及花草一类的静物。普通相机都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摄影上有区别的,只是入门和专业的技术。再贵的所谓专业相机,也没法让一个不懂摄影的人拥有专业技术。目前来说买相机的,绝大部分人的摄影爱都是业余爱好,即使作为职业摄影而言,大部分的拍摄工作,也无需高端相机。况且低投入高收入更是创业者的基本准则。



某些用于拍摄一些特定场面的相机,比如高速运动时刻的物体时,快门的连拍和存储速度,要比普通相机更快。所以需要更高强度的机械结构构件,以及更快的处理器和传输速度,因此导致一台相机生产成本的升高。售价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但这只是拍摄的需要高,而不是相机更专业。







相机分级其实一直很清晰,并不乱。不过高、中、入门这种分类不太科学。根据用户不同,改成业余、发烧、专业比较合理。

当然,在这些之上还有两类。一是中大幅相机,二是奢侈品相机。

业余相机价格最便宜,现阶段没有全幅品种,各种功能也多有阉割。适合尝试摄影或者一般家庭使用。

发烧或者资深爱好者相机,往往具有某项突出优势,或者是像素高,或者视频能力强。适合具有一定要求的爱好者使用,价格区间较大。

专业相机则已经成为生产工具,对稳定性要求很高,要求强悍的防水防尘性能,体积和重量不太在乎,性能也在一流水准。

这类相机主要面对的是专业的企业用户,价格较高,因此一些小公司或者个人工作室会选择第一档发烧级产品。

对于还对这个问题有疑惑的人来说,业余级相机已经足够用了,没必要多花钱。




高端的全副传感器,金属机身,肩屏,双卡,1/8000快门,顶级的还支持竖拍手柄。某些入门全副,只有1/4000快门只能算中端。残幅中端的标准是有1/8000快门,肩屏和金属机是身以前的标准,现在不一定有。以上特征都没有的只能是入门级别了。还有最简单的方法是看价钱,新机一手机身超过1万5肯定是高端。5千到1万2之间的都是中端,4千以下就是低端了




三类等级高端、中端和入门相机够具体,严格意义上说单反是分为四个等级区分:专业、准专业、高端、入门。笔者大致的把区别方法分为了三种,在市场中尼康、佳能为多数,就那他们举例。

一、看单反相机外观就可分辨。

单块屏幕一般单反相机的特征

两块屏幕(后背一块,右肩膀一块),高级

三块屏幕(后背两块,右肩膀一块),专业级单反非它莫属,初学者没必要败银子买这款。




谢邀!不过我虽然在视频领域摸爬滚打了一些年头,但对于单反的研究还无法做到,用很多的数据与参数来回答你的问题。

下面说说我的感受吧,佳能与尼康大抵上好像是用数字的位数来区分,比如1位数的什么1d、5d、6d啥的,算是专业级的机器。

但我个人更是认为:不用去刻意追求所谓的专业机器,能满足自己的机器就是好机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尼康   入门   佳能   等级   相机   画幅   索尼   误差   快门   机身   区别   性能   传统   系列   价格   数码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