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足球守门员都要戴手套?

足球守门员戴手套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主查为了防滑,特别是在球场场地湿滑的情况下,更能有效的防止守门员捕住球后再脱手;另外就是护指,缓冲球速的力量,保护指关节不会被外力冲撞扭伤。但也有很多守门员不用手套的。

我也是一个足球迷,分享一下守门员手套的保养:

1. 用清水轻轻小心的冲洗,水流不要太大,舒顺一些就好,洗好之后放到阴凉处凉干,切记不得烘干或晒干,更不能烤干,不然过高的温度会损害手套的皮质,容易起皱褶破损。

2. 比赛和训练后就要立即清洗手套。水的温度不要超过30摄示度。用海绵清除表面污物,但不要磨损掌心胶质。得用洗涤剂。如果场地特别湿滑,赛前练习应使用旧手套,比赛时再换上新手套。值得注意的是,训练时可以使用旧手套,比赛之前要根据场地的情况和天气条件,或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换旧或新。  

 

3. 赛前使手套掌心湿润,利于提高接球效果——想必您看了那么多的比赛,当本方禁区前有直接、间接定位球危险时,或对方准备将要发点球之前,守门员都会习惯的吐些口沫在手套掌心上以湿润,增强摩擦力和阻力,达到控制球的力量和力度的阻击,保护手指,降低手的伤害程度,更好的完成对球的防守。注意在雨天比赛时,守门员一定要带上毛巾,在本方大举压上进攻或中途比赛空闲时,擦拭保护好手套,保证手套清洁




国际足联貌似没有明确规定“守门员必须戴手套”,记得早期的足球比赛,很多门将就没有戴手套,一直到2004年欧洲杯葡萄牙队与英格兰队的淘汰赛,葡萄牙门将里卡多在点球大战的阶段,就脱掉手套,不但扑出英格兰队的点球,而且自己也打进点球,堪称神奇。

可见,守门员不存在“都要戴手套”的说法。

至于大部分门将都选择戴手套的原因,不外乎就是以下几点,冬天怕冷,怕手指关节冻僵,影响扑救时的反应。

再者,戴上手套,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滑,增加门将扑救时手部与足球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脱手的可能。

不然的话,一旦门将手掌出汗,个个都可能变成“黄油手”。

还有一点就是,门将手套,还能缓解对手大力射门的力度,人的手掌比较薄,硬接对手的射门,属于硬碰硬。而门将手套上有弹性,接到对手大力射门时,可以起到“卸力”的效果,让门将更好控制住足球。

你看看像C罗,卡洛斯,阿德里亚诺或者巴蒂斯图塔这些“重炮手”射门时的力度如何?足球飞行的时速那么高,直接用手指硬接的话,相当于遭受了一场小型车祸!

所以,手套的保护手部功能,也能避免门将手指过度弯曲,减少门将受伤的可能。

除了以上几点,门将戴手套的原因,还有哪些?欢迎一起讨论。

绿茵守望者,一位讲情怀的足球写手,不懂得当标题党,不会写梅罗撕逼的内容去吸引眼球。咱们能做到的,就是快乐评球,您的点赞,回复或关注,是我发文的最大动力!




手套主要有以下作用:加大摩擦、防滑和减震。

1、不会踢球的,球是直直的飞出,但是会踢球的人踢出的球是旋转的。当手接触到球的时候。旋转的球会顺着手掌按着原来的旋转轨迹继续旋转,进而脱离守门员的掌控,这是很危险的。守门员的手套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再通过摩擦缓冲球的速度。还有一点就是皮球沾水后更容易打滑。足球比赛雨天比赛还是很常见的,另外在场地大量浇水的事(俗称菜地)也时有发生。球员在抛界外球的时候用毛巾,即使没毛巾也用球衣擦一下,以防抛球的过程中出现球打滑的现象。就防止打滑这一点来说守门员更应该戴副手套。

2、射门的力量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些脚头硬的球员。正面伸手接球的情况会很多(参照少林足球,魔鬼队的守门员接球方法,当然影片有点夸张),手掌和手臂呈90度,接球的时候没有缓冲,很容易挫伤手腕戳伤手指。(守门员就是靠手吃饭的,一旦手用不上力,比赛就打不成了)有个手套缓冲就不一样了,手套是有弹性的,能卸掉球的一部分力量。可以拿生活中的常识做个参考,跑步摔倒,不戴手套和戴手套疼痛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守门员高接抵挡,有副手套保护手部很重要。

3、这个没有验证过,扩大手的接触面积,有些射门,可能就蹭这么一下就能改变球的方向或者说使球的运行轨迹发生一点偏移。可能就这么一点,球就进不了。




足球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守门员不戴手套,戴手套时间应该是1963年左右吧,戴手套是为了不伤及手和身体,产生一种缓冲作用,应该是足球运动成型的时候就有带手套的习惯啦

守门员戴手套是减少足球对手的撞击,增加接球的稳定性。另外,在手套的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具有防止球脱手的作用。特别是在雨天,手套的作用就更明显了。

现在球员能力越来越强,C罗等一踢球就100多公里时速,没点东西保护手的虎口真的会直接被震开。





没有任何比赛规定守门员必须要戴手套!足坛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不戴手套扑点球的例子,比如2004年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里卡多就有不戴手套扑点球,中超的王大雷也有不戴手套扑点球的经历。

但个例毕竟是个例,守门员为什么要带手套?还是先从手套的作用说起。首先第一个作用就是保护作用,一次高速的射门,足球飞行速度最高可达200多公里每小时,可想而知足球与手接触的刹那,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有多么恐怖,带手套与不戴手套的感觉完全是两个等级的概念。本人有过客串守门员的经历,没戴手套,当对方大力射门的皮球接触到手掌时,手掌瞬间麻木了。但戴了手套,足球接触手掌的感觉完全没有那么强烈,而且守门员手套的设计本身就是本着保护手掌缓解摩擦力等作用的。

第二,守门员戴手套,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更好的防守,也就是能扑出更多的射门,高速运转的足球在没戴手套和戴了手套作用力和作用面完全不一样。举个例子,不戴手套基本不可能扑住射门的,因为你的手掌皮肤很难经得起那种高速摩擦力,但戴了手套,面对飞驰而来的皮球,只要你判断方向正确,方法标准,技术过关,你完全是可以稳稳将球没收,当然现实比赛中,为保险起见,一般面对稍微用力的射门,大多数守门员都是首选将球击出或者触碰皮球使皮球改变运行轨迹远离球门的。

所以说现实比赛中,虽然没有规定守门员必须戴手套,但所有的门将都会戴手套的,既保护了自己的手掌,又能有效的防守和扑救,也完全不能逞能不戴手套上场!




虽然在足球规则中,守门员佩戴手套这一条的历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是在足球比赛中不佩戴手套的守门员大有人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那时的足球守门员流行徒手或者带光皮的手套来出战比赛。而那时守门员的手套在场上的主要作用可能你都想不到,主要是用来御寒的。以前守门员手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基本上就是俱乐部给运动员钱,由他们自己去买,有的守门员回忆,一双手套他们可以使用一个赛季。以往守门员佩戴手套为了更容易抓住球,会在比赛前在手套上涂抹一些树脂。而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种网眼手套,这比以前的手套更容易抓住球。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手套已经成了守门员上场比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少守门员认为有了手套可以抓球更稳,尤其是在湿滑的比赛场地中,没有手套,漏球的可能性非常大。

现在,对于足球守门员手套,世界各大体育品牌也都做了专门的研发,一方面增加了更多的摩擦条和摩擦区域,另一方面通过厚度和材质的变化保证击球的力量,而形成特定区域的摩擦条,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皮球击出方向的正确性。还有为了加强对足球的缓冲,还在一些地方使用了乳胶。现在的足球联赛中,守门员的手套不会像以前一样,一双手套使用一个赛季了,在欧洲的顶级联赛中,一般每五场比赛换一双手套。(W)




守门员是球队的最后一道防线,守门员可以利用位置优势呼叫队友进行布防。一个好的守门员能抵半只球队,而且守门员的职业生涯相对而言比其他位置的球员来说是非常长的,好的守门员可以踢到四十岁左右比如意大利国家队队长布.冯。

守门员戴手套主要是为了防滑,防止球脱手造成球队丢球。第二点是为了保护守门员,防止守门员的手指扭伤。因为球场上在运动中的球具有很强大的冲击力,如果不戴手套的话别说扭伤了,骨折都不是没有可能。




很简单的道理,足球的冲击力是很大的,手套可以有效保护。同时,门将出击的时候,是用手去对抗其他球员的头、脚,手套可以明显提高安全性。




在最早的足球比赛规则中,并没有要求门将戴手套,事实上早期的门将也确实不戴手套。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前巴萨功勋门将拉马列茨,拉马列茨1946年到1962年间效力巴萨,5次获得最佳门将,帮助俱乐部拿到6次西甲冠军、5座西班牙杯(国王杯前身)冠军。拉马列茨的一大习惯就是,不戴手套。还有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法国队门将夏依里古埃,也是一位宁愿光着手而不戴柔软的毛手套的门将。当然,“二战”以前,手套对于门将的主要作用是御寒!

南斯拉夫门神贝亚拉是足球历史上第一个在正式比赛戴手套的门将,而国际足联在1963年才“建议”所有守门员在比赛中使用手套。不过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已经不需要国际足联再“建议”了。因为在比赛中,门将“不戴手套”无异于自寻死路,尤其是在现代足球比赛中,足球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将近200公里/小时,不戴手套扑救两次试试。

不过门将手套也历经了一个“进化”的过程,早期的门将手套并没有被专业化的,什么园丁手套、厨师手套都被门将尝试过。那是这些业余的装备,缓冲作用和防滑作用都有限。尤其是在雨战的时候,手套则会让门将更容易脱手。随着门将手套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进行手套研究。

乳胶泡沫的引入是门将手套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后来就是乳胶泡沫也发展出了不同的细分种类。同时,还有手套的手套的剪裁方式。门将手套发展至今已经衍生出多种剪裁方式,平掌剪裁、内缝剪裁、管指剪裁和混合剪裁。很长一段时间,平掌剪裁是门将手套的标准类型,直到今天,这种剪裁方式仍受很多顶级门将的青睐。




足球守门员必须得戴手套,因为首先守门员手套是守门员能用手碰球的一个标志。另外还有一些原因。

1.守门员戴手套是为了防滑,不管多么出色,多么出名的守门员,出现黄油手都是非常丢人的,守门员手套能大大增加球与手指间的摩擦力,尽量保证不脱手。守门员在紧急时刻喜欢往手套上吐口水就是这个原因。

2.保护守门员。守门员在做出扑救动作时,手部往往容易受伤,守门员手套的材质首先就属于耐摩擦的材质,也能一定程度上保护守门员的双手。但这也不是万全的,国足守门员王大雷就曾经晒出他的双手,基本没有不变形的手指。可想而知,没有手套多危险。

基于这几点来说,足球守门员佩戴手套是必须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守门员   国际足联   手套   足球   摩擦力   球员   剪裁   防滑   皮球   门将   点球   手掌   摩擦   手指   作用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