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出现后,"985,211"余威还能持续多久?

谢谢邀请回答

大学/双一流/985

双一流(Double First-rate),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2016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被认为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进入这些未来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将取代985/211,成为衡量高考成绩的又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今后广大高中生选择大学和专业的重要依据!下面一起来看看(点击标题下蓝色字:自主招生,关注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河南:10年投入31亿元打造世界一流学科

目标:到2024年,全省5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行列;10个左右学科进入国内前列,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进入前1%,或在权威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十名或前5%。

资金投入:2015年~2017年安排10亿元;2018年~2024年每年安排3亿元;总计31亿元。

2016河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广东:3年安排50亿元用于高水平大学建设

目标:“十三五”时期进入国内一流高校前列,进而建设成为“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资金投入:2015年-2017年,广东省将专门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为重点建设高校。

2016广东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河北:每年支持5个亿,连续五年

目标:到2020年,3所左右大学达到或接近国家一流大学水平

资金投入:从2016年起,“十三五”期间每年增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专项资金5亿元给予支持,连续五年。

2016河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山东:重点扶持6所左右省属高校和20个左右优势学科

目标:“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6所左右省属高校和20个左右优势学科,争创国内一流。重点建设10所左右应用型高校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继续实施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2016山东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山西:重点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目标:3年内,力争建成国内高水平大学1-2所,重点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按照国务院“双一流”建设精神率先发展。

此外,3年内还要建成2-3所区域或行业高水平大学;8所向应用型转变试点本科院校取得明显成效;6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内一流优质高职院校行列。

2016山西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江苏:15所以上高校进入全国百强,10所进入前50!

目标:到2020年,全省15所以上高校进入全国百强,其中10所左右高校进入前50名;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到2030年,江苏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等教育强省,支持2所左右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资金投入:对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省财政自2017年起统筹新增教育经费加大投入,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每年每校给予1亿元左右资金支持。

2016江苏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北京:投入近百亿实施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目标:与其他省份不同的是,北京大手笔实施高精尖创新中心。首批有1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得认定,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第二批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等6个。

资金投入:每个建设周期为5年,每年每中心给予5000万至1亿元的经费投入。其中,人文社科类中心每年5000万元,自然科学类中心每年1亿元经费。目前已认定19个,未来的北京市在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投入将接近100亿,堪称超大手笔。

2016北京市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上海:投入36亿元打造高峰高原重点学科建设

目标:到2020年,力争使上海高等学校学科整体实力达到一个新水平,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资金投入:上海市正式开始实施高峰高原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第一阶段为期三年,投入36亿元。

2016上海市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贵州:5年投入5亿元冲刺双一流

目标:推进区域内大学和学科“双一流”建设

资金投入:“双一流”建设将分为2个周期,一期为2016年至2020年,二期为2021年至2025年。其中,一期将按照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标准投入建设扶持资金。

2016贵州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湖北:每年投入10-20亿支持高校学科建设

目标: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群

资金投入:每年计划投入10-20亿元,不分省属部属高校,全面开展学科群建设。

2016湖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湖南:力争2050年4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

目标:2020年努力使4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5个左右的学科进入全国前10%;50个左右的应用特色学科进入全国应用学院同类学科的前列;50个高职特色专业群进入全国高职学院同类专业群的前列。

在此基础上,争取3所大学进入国家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特色大学行列;5所大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或国内特色大学行列;5所学院进入国内一流应用学院行列;5所高职学院进入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行列。2030年和2050年的目标是引导性的目标,排名稳步推进、数据不断提升。

资金投入:进一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实施“双一流”人才计划、创新团队计划、学科(专业群)建设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科学研究计划和产学研平台计划等六大计划。

2016湖南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安徽:投入超70亿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目标:支持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建成高水平大学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共分两批入选,第一批入选高校为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四所原省属重点大学,第二批入选的高校为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和安徽中医药大学。

资金投入:安徽支持地方高校总投入接近70亿元。其中安徽大学投入10亿建设,安徽农业大学投入12.7亿,安徽医科大学投入15.1亿元,安徽工业大学投入7.55亿,安徽理工大学投入6亿等。

2016安徽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甘肃:支持兰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5校建设高水平大学

目标:支持兰州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支持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建成国内同类院校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50个左右学术水平较高、优势特色明显、服务能力强的一流学科。

2016甘肃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内蒙古:2020年4到6所高校初步建成国内一流大学

目标:到2020年,全区有4至6所高等学校初步具备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基础条件,内蒙古大学争取在2025年率先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到2030年,内蒙古大学争取进入国内一流大学前列,有2至3所高等学校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到本世纪中叶,内蒙古大学争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再有2至3所高等学校达到国内一流大学水平。

2016内蒙古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重庆:2020年2-3所高校跻身国内一流大学行列

目标:力争2-3所高校跻身国内一流、行业一流大学行列,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流学科。

2016重庆市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网友一:

我就说一句,好的大学不分什么211985,双一流,这不是985211的余威。以前出了211985,清华北大在第一第二,现在出了双一流,清华北大还在第一第二,以后再出什么建设世界顶尖名校,清华北大还在第一第二。你可以看看,双一流中间的学校,绝大部分还不是原985的,增加的那几所又有多少人?无论怎么变,中国的一流名校就是985那些了,以后也是一样的。现在还不如看看一流专业会不会对企业招人和研究拨款有好处。我是C9学校毕业的,一句话,985往上,大学好不好和你关系不大了,专业好不好,导师牛不牛,自己学了多少做了多少才是最有用的。

网友二:

毕业5年,如果还看学校,那只能说公司有些问题了。我在跨国外资上班(500)强。常春藤研究生很多。985多如牛毛。211几乎没几个了。校招根本不去非985去宣讲。但宣讲完发卷子,笔试,面试我们根本不管同学们是不是本校的。但从能力上差距真的很大。有些985的学生。

真不夸张的讲比某些偏远院校的博士都要好。这也是企业对第一学历的要求。但是!等招聘高级工程师的时候,我们只要本科以上都可以来面试。毕业3年左右7:3左右了。到5年招聘比例6:4 5:5都有可能了。例如2.3本刚刚毕业你进不去大公司,你用3-5年的时间去弥补,其实还是希望很大的。我这个例子只针对企业。其实例如国内大企业,华为,中兴,这类的很看中学历的公司也是2.8定律。211本科工作2年,普通本科8年。说到底还是要看自己努力。

网友三:

难道双一流名单会把985学校排除在外?985(一期34所二期5所)全都是211(100所),可是211不一定是985。可以这么理解,985是211的一个子集;天猫不是就属于淘宝嘛。考研的时候都是自主划线,不走国家线,一般来说分数线要高于国家线。

双一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而不是非要跟985一较高下论长短,更不是要在网络平台上争得乌鸡眼似的。实力提上来了,应该积极去和哈佛牛津剑桥麻省理工等华山论剑,而不是窝里斗。

网友四:

不好意思,真的没有深想过这个问题。211是邓小平同志搞的,985是江泽民同志搞的。现在又推出了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只能说我国在大学教育方面,一直在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机,提出不同的任务,找到新的目标。而要咱们自己去思考985,211的余威还能持续多久,就可以去了解双一流的时刻表。大概2020年一个目标,2030年一个目标。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到了2030年以后,985,211的含金量就有可能大不如双一流了。

其实我们普通人不需要去考虑那么多,我的孩子明年高考,我告诉他在没有考完之前,连专业都不要想那么多,计划赶不上变化。普通人只要掌握一个规律就好了:多去看行业的兴衰规律。

网友五:

无论是985工程,还是现在搞什么双一流,都只不过是财政拨款的一个明目而已,相对有钱的学校还是有钱,没钱的还是没钱,看河南十年投30亿建双一流,分到几所学校一年顶多就几千万,别说清华这种预算200亿一年的学校,就双一流给的这些钱都没一个大牛一年的经费多,对大部分原来的985/211高校来说这笔钱有更好,没有也就没有,根本无所谓。

网友六:

按理说不足为虑。“双一流”这事尘埃尚未落定,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能代表一所高校综合水平和知名度的,主要还是“985”和“211”这块招牌。从网传看,绝大多数985进入了首批双一流,其余211们也绝不会放弃这个再洗牌的机会,都在努力争取。较之以前,未来的总体格局不会大变。

这个过程中,当然会增加一些新贵。看首批名单就知道了,新贵新贵,新疆地区得有吧?云贵川地区得有吧?所以首批增加了一“新”、一“云”。回到“余威还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上来,一是谁也不可能说清楚,二是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没必要说清楚。再者,即使真的没有余威了,不是还有一句话嘛:江湖已老,传说犹在。




不好意思,真的没有深想过这个问题。211是邓小平同志搞的,985是江泽民同志搞的。现在又推出了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只能说我国在大学教育方面,一直在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机,提出不同的任务,找到新的目标。

而要咱们自己去思考985,211的余威还能持续多久,就可以去了解双一流的时刻表。大概2020年一个目标,2030年一个目标。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到了2030年以后,985,211的含金量就有可能大不如双一流了。

其实我们普通人不需要去考虑那么多,我的孩子明年高考,我告诉他在没有考完之前,连专业都不要想那么多,计划赶不上变化。普通人只要掌握一个规律就好了:多去看行业的兴衰规律。




我就说一句,好的大学不分什么211985,双一流,这不是985211的余威。以前出了211985,清华北大在第一第二,现在出了双一流,清华北大还在第一第二,以后再出什么建设世界顶尖名校,清华北大还在第一第二。你可以看看,双一流中间的学校,绝大部分还不是原985的,增加的那几所又有多少人?无论怎么变,中国的一流名校就是985那些了,以后也是一样的。现在还不如看看一流专业会不会对企业招人和研究拨款有好处。我是C9学校毕业的,一句话,985往上,大学好不好和你关系不大了,专业好不好,导师牛不牛,自己学了多少做了多少才是最有用的。




按理说不足为虑。“双一流”这事尘埃尚未落定,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能代表一所高校综合水平和知名度的,主要还是“985”和“211”这块招牌。

从网传看,绝大多数985进入了首批双一流,其余211们也绝不会放弃这个再洗牌的机会,都在努力争取。较之以前,未来的总体格局不会大变。

这个过程中,当然会增加一些新贵。看首批名单就知道了,新贵新贵,新疆地区得有吧?云贵川地区得有吧?所以首批增加了一“新”、一“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农业大学   安徽   北京   行列   资金投入   学科   一流大学   多久   目标   排行榜   高校   计划   学校   国内   大学   专业   科技   余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