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见过哪些军盲?

因为军事知识普及工作及刻意的弱化军事爱好,其实社会公众绝大多数是军盲,所以这个词不是贬义词,只是形容军事常识缺失。这里想起一件往事。我老叔是退伍军人,曾经参加过全军大比武的老兵。九十年代初有一次他夜里下班后坐末班公交车,车上只有他和另外一个人。那个人走过来,突然掏出一把手枪对他说:“把钱拿出来!”昏暗的灯光下,老叔看了看他的枪,微微一笑说:“没钱,你开枪吧”。那人一愣。老叔撩起衣襟说你看这个,里面是一把六四(我老叔是保卫干部)。那人立刻怂了,被扭送派出所。老叔给我讲的时候说,那人的“枪”就是个打火机,“枪”口的加热合金丝都能看见。

当时我觉得特别佩服。后来我爱好军事,浏览了《轻兵器》、风语论坛等大量杂志、网站,开设合法的真人CS基地、参加民兵训练打了上千发子弹,对各类枪械有了一定的常识,结果我也能像老叔一样,认出摆在眼前的“枪械”的真假。


这就是我对军事常识普及的认识。堵不如疏。正因为视军事爱好为洪水猛兽,才有什么水弹枪打苹果、仿真枪打死野猪、一经改装能打钢珠、一旦流入社会被不法分子利用…之类的荒唐新闻。所以军盲其实不是哪个人的悲哀,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而媒体除了制造那些荒唐新闻陷害军迷误导群众之外,还不遗余力拍摄神剧,用各种童话一样的剧情蒙蔽欺骗公众。常见的恶心段子有:

一、二战抗日战场大量使用狙击步枪?



要知道,在整个二战期间没有一张照片或一份文字材料证明我国军民曾在战斗中使用过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只有一张缴获日军狙击枪的照片和一张军校训练发放毛瑟猎枪的照片。所以神剧里出现的我方狙击手就是诋毁先烈,因为先烈要是有这么好的装备,鬼子怎会如此猖狂?我军使用带瞄准镜的可靠记录与影像是在对越反击战期间,那已经是八十年代初了。

二、黄油枪与司登。因为在1945到1949的战争期间,这两种武器被使用,神剧导演就误以为这是我军一直以来的制式装备。其实这是二战后期和结束后才流入我国的装备,源于常凯申运输大队长和缅甸军,红军、抗日期间出现这两种武器就像56冲锋枪出现在二战一样的荒唐。




这两种武器在神剧中的出现,只能提现导演和剧组对观众的不尊重。但是话说回来,有几位观众能懂这个细节呢?因为军盲居多,所以笑话剧组的只是少数懂行的,足够他们维持脸皮。

所以,军事知识的普及是好事,否则,那些任由孩子拿着玩具枪指着小伙伴的军盲家长,那些把天津大妈判刑的军盲法官,那些说玩具枪能危害社会的军盲记者,都是在给“军事知识普及”抹黑罢了,和广大无辜被蒙蔽的军盲没什么关系,因为后者不危害社会,而前者真的是木桶最短的那一片儿罢了。




不过,或许还有另外的令人愉快的解决方案?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有一次播出某地挖出一处红军长征时期遗留的枪支,照片上显示是那个时代的木托步枪,很多木托腐烂,看着基本都是步枪,未见机枪,主持人说了句“红军时期的自动步枪”,不知道播音员为什么用自动步枪这个词,那个时期还是栓动步枪。

第二天上班和小伙伴说起这个新闻,认为是播出事故,一个40多岁的杠头子,马上叫唤起来,央视还能说错?说是自动步枪就是自动步枪,怎么不能打连发?嗓门特别大。

这种人就是精神有问题,凡是喜欢抬杠争个对错的都是精神有问题,情商极低




我老婆就是,多年前看抗日剧,日本人在步枪上安装了刺刀,准备冲锋。我媳妇问我“是不是一开枪那个剑就射出去了?”




看抗日神剧就行了,那真是天雷滚滚啊,可以说最大的军盲就在影视圈。

看看现在的抗日神剧里面,哪一个没有日本女军官?好好的抗战剧,非得拍成恋爱偶像剧。并且在真实的历史中,因为日本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社会,所以日本军队里面是不可能女性指挥官,特别是一线作战部队,更不可能有女性。

更让人无语的就是“枪斗术”了,这电视还专门给出了枪斗术的理论,这真是要气死牛顿的节奏啊。只能说,让子弹拐弯,导演你真棒。

还有这部神剧,八路军什么时候这么阔过?这么多的92步兵炮,还只是八路军的一个团,怪不得有人说日军是在中国被虐了八年。并且将这么多大炮集中到这么密集的地方,这是生怕别人一发炮弹炸不完呀

更奇葩的就是包子雷、尿壶雷,特别是包子雷,能吃还能炸,我只能说,这科技是越来越退步了啊,恐怕现在的军工厂也生产不出来这种能吃还能炸的包子雷啊。

还有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等雷剧,真的必须说下,最大的军盲就在影视圈,还是抗战剧的影视圈。




国军一词源于北伐战争,

用来区别于北洋政府军!

其作为国民政府的称呼,

已成为中国历史一部分!

显然不适合新中国社会!

称为国民党军队较合适!




1.步枪防空打飞机,这个很多人是被电视电影宣传误导了,并且至今坚信不疑。

这个放在五六十年代及之前存在一定的可能性,放在现在基本不可能。步枪的有效射程一般800M,狙击步枪射击距离2Km,现在3代飞机都是超视距了,能达到比被雷劈的几率还低。

2.海军都会游泳,海军规定一般不强制所有人会游泳,真的到大海上了,发生事故了,不管会不会游泳的,还是要乖乖穿好救生衣等待救援,大海情况非常复杂,巨浪,鲨鱼,低温等,没外界救助的情况下,纯粹的会游泳的生存几率基本上和不会的差不多的。

3,隐身战斗机,飞行表演时肉眼可见,说不隐身,在现在超视距的空战条件下,隐身战机是雷达隐身。






记得读高中时,部队派来了軍事教员,学校发有卡宾枪,步骑枪,中正式步枪,每周有两节軍事课,学习軍事知识,讲解軍械,练习折装。十分有意义,最后还要实弹射击,列入升学成绩。其实这种形式对学生很有意义。也就不会成軍盲了。




最典型的就是认为“辽沈战役主席要打锦州,林彪偏要打长春”的人。因为长久以来的宣传,大家对于这个观点深信不疑,其实这是不符合史实的,下面一一梳理。

‬关于国军撤兵问题的判断

2月7日,随着冬季攻势顺利进行以及敌我力量的此消彼长,主席担心国军从东北撤兵,于是电告林彪“封闭蒋军在东北各个歼灭”,并提了两个作战方向,他认为其中一个方向对应付国军撤兵更加有利,即打阜新、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等地之敌。

其实,这是主席对正在进行的冬季攻势的建议,他以为冰期还有2个月,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攻打这些城市,应付国军可能的撤兵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锦州并不在攻击范围。

2月10日,林彪回电赞同在东北全歼国军,并告诉主席冰期只有20天了,并不是他以为的还有2个月。

同时,林彪判断国军不会从东北马上撤兵,他认为吉林、长春敌被我抓住和未歼灭前,沈阳的敌人是不会退的。事实证明,林彪对东北国军撤兵问题的判断是正确的,国军主力自始至终都在沈阳。

‬冬季攻势后的计划

2月25日,我军攻克沈阳以南的鞍山、营口等城市,切断国军海上撤退路线。此时,林彪也未执行主席建议的两个作战方向的任何一个,而是回头打四平,将东北国军压缩到锦州、沈阳、长春三个互不相连的地方。

同时,林彪计划攻下四平后,将部队摆在四平、吉林、长春之间,引敌人出来打通沈阳、锦州的交通,分散对方兵力。

应该说,林彪的部署非常有针对性,即趁对方为保障从沈阳撤兵到锦州,出来打通交通线时,歼灭外出之敌。并且,他计划下次作战或者回击北宁线,或是攻打长春。

试想,如果林彪攻占鞍山、本溪、营口后就打阜新、义县、兴城、山海关等地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此时,四平尚未解放,沈阳和长春的国军可互相支援,那冬季攻势结束后讨论的就不是打长春还是北宁线,而是打长春还是打四平了。

主席当即回电同意林彪的计划。冬季攻势结束后,主席在给全党的通告中指出,东北野战军现进入修整,等修整完毕后,或者打长春,或者打北宁路上之敌。

可知,冬季攻势结束后,主席对下一步的作战还没有明确的倾向,无论是长春或者南下北宁线,都是沿袭林彪2月25日的思路。

北宁线指的是北平到沈阳的铁路线,沿途经过天津、塘沽、山海关、锦西、锦州、沈阳等,所以打北宁线不能简单理解为打锦州。还有,东北国军在北宁线兵力最多的地方不是锦州,而是沈阳。

‬打长春问题的讨论

4月18日,林彪向主席提出先打长春,并认为目前只能打长春,其他方向都不合适。

4月22日,主席回电同意林彪打长春的计划,并认为打长春更为有利。但是,主席不认同林彪说的打其他地方特别不利,或者有不可克服的困难,提醒林彪不要失去南下的主动性。

我们不妨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你(主席)、你孩子(林彪)、打长春(语文)、打锦州(数学)、入关(英语)、沈阳附近(综合科),你孩子说目前只能做语文作业,其他的作业都不好做。

作为家长的你,同意先做语文作业(打长春),但是你肯定会提醒他,不要强调其他作业难做(锦州、入关作战等),毕竟完成语文作业后,其他的作业还是要做的。难道完成语文作业后,其他作业就不做了吗?

此外,整个1948年,主席在7月30日才首次提出攻打锦州。在林彪建议全主力南下华北,目标直指北平、天津,引起东北、华北一同解放后,主席为保障我军在华北的作战,让林彪首先攻打锦州到唐山一线,防止卫立煌、范汉杰在北宁线一同增援傅作义。

‬结论

综上所述,在打长春这个问题上,主席和林彪并无分歧,更不存在“主席要打锦州,林彪非要打长春”这回事。




一伙穿迷彩服假冒军人卖望远镜的,到空军门口穿着陆军迷彩服冒充空军。。。这是我见过最有趣的军盲了!

卖望远镜的冒充军人,大家应该都见过吧!

前几年街头经常见到有四五个年轻人,穿着迷彩服,开着越野车,兜售望远镜,他们一般都说是部队后勤上的,处理一些积存的望远镜!

其实就是利用老百姓对军人的信任,高价售卖劣质望远镜!

那天我就遇见了这么一伙人!

我们这驻扎了空军某师部,该部相当一部分专业到了当地,老百姓对空军的着装太了解了!

我们这驻扎了空军某师,很多专业干部也是在这个师服役的,在街上也经常遇到外出办事的军人,所以附近居民对空军还是挺了解的。

那伙年轻人穿着陆军的迷彩服,开了一辆军绿色的越野车,还说他们是空军后勤的,望远镜都是空军专用的,质量特别好!

他们不说是空军的还好,一说是空军的,大家都不相信了,空军迷彩服啥样,我们天天见,能不知道!一看他们的衣服就不对劲!

我们都明白他们是假军人了,因为很明显,他们的迷彩服没有任何建章、臂章之类的东西,车子也不是军牌!我就知道他们该倒霉了!

因为隔壁不远就是师部,这附近经常有部队的纠察来回检查。

果然没多久,一辆军车路过,看到了这几个年轻人,就下车问他们是干嘛的。

他们也不敢说自己是军人了,就说是卖望远镜的。

军车上的领导见到他们销售的望远镜上有解放军的标志,且越野车也喷涂的有军旗,当即就通报了辖区派出所,请派出所派人前来调查。

一会儿功夫,民警赶到把他们带走了。。。

这是我见过最傻的军盲了,冒充军人也不看看周边的环境,跑到人家师部门口干坏事!!!




中国电视剧里,相当一部分都是军盲。

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包子炸弹,石头打飞机,一排马克沁,红军用AK47,奇侠用M16,自行车单兵飞行器,八百里外一枪打死鬼子机枪手,谢尔曼M1每分钟射速几百发,抓着捷克式枪管冲锋,冲锋枪各种腰射,锉刀锉炮弹,摩托车架加特林,手榴弹扔200米……

这种很明显的军事常识错误,真是太多了。

这里要讲一句,一窝蜂冲锋不能算常识错误。因为如果真的拉开散兵阵,互相距离20米,那一个镜头里没有几个人,不好看。炮弹火光冲天也不能算错误,虽然炮弹爆炸火光就是闪一下而已,但是那样拍出来不好看啊!开枪从不换弹匣是错误吗?这事因为道具问题,不能发射子弹。因此不光不用换弹匣,而且不用跳弹壳。

还有一些伪军迷,靠着断章取义,不知道从哪里看来的知识,找一个解说,就敢做军事营销号。认错武器型号的,曲解军事理论的,歪曲解读军事人物的,多的很。

比如说,有一个UP主,他说榴弹炮主要靠破片杀伤,哪怕155毫米榴弹炮,只要距离爆炸点超过十米,只要不被破片击中,冲击波杀不死人,然后还套用一个公式,算出来炮弹装药量没有那么大,不会对十米以外的人产生多大伤害。

还有人经常问,AK47最大射程800米(我也不知道800米这个数字从哪里来的),那么我站在801米,能抓住子弹吗?

这不都是军盲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北宁   山海关   锦州   自动步枪   迷彩服   作业   长春   作战   国军   步枪   望远镜   空军   军人   主席   社会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