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灶王看见锅,来年欠债多”,灶王是谁?小年到底是哪一天?

祭拜灶王爷也有讲究,无论贫富都要记住“1忌3不忘”,是哪些呢?

再有两天就过小年了,离新年越来越近了,北方多地的农民已经农闲了,开始置办过年的一些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借这篇文章再次提醒河南、河北的农民朋友,通过前段时间到小麦田里观察,今年小麦红蜘蛛普遍发生,特别是河南地区的冬麦区特别严重,年后有高发趋势,农民朋友抓紧去自家田间看看,发现症状要抓紧防治,以免造成减产!

发现田间红蜘蛛危害小麦,建议农民朋友每亩选用1.8%阿维·高氯乳油(50~80毫升)+高纯度磷酸二氢钾(100克)+水(20~30公斤),可快速控制住红蜘蛛的蔓延。

回到今天的话题,在农村一到了小年,过年的氛围就越来越浓了,集市上也是非常热闹,很多人都在置办年货。一到小年,各地风俗有所不同,但是有一个风俗比较统一,就是会在这一天祭灶。

祭灶在民间是有很多传说的,版本很多,据说祭灶最早是出现晋朝的时候,每到年底的时候“灶君爷”就会到天庭跟玉王大帝汇报人间的善恶作为,作为玉皇大帝奖惩人间的参考。这事后来被人间知道了,就想做点什么,让“灶君爷”在天庭上多说些好话。

有些地方的农村会在灶台上面贴上灶神的图片,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去祭拜。当然,一些做过坏事的人也会躲过灶神摆放的位置,不让灶神看见。一般人家会在祭拜的时候做一些好吃的供灶神享用,争取留点好印象。

人们都认为灶神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神仙,一年长时间的待在我们家里,只有年底那几天才会回到天庭述职。

那么你知道传说的灶神是谁吗?传说他是道教中的神祇,名字也很长叫“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君”,我们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个资历比较老,会打小报告的神!

那么你知道“灶神”是男是女吗?唐代大文豪李贤注引《杂五行书》中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从文中能够看出来“灶神”是个女的。而在清代的《敬灶全书》中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谁说的对咱也说不准,反正灶神相片上是两个人,一个男的一个女的,至于这两个人谁才是灶神,就留给文化领域的人来回答吧,作为一个农民,我是无法说清楚了!

民间祭拜灶王爷也是有讲究的,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都要记住“1忌3不忘”,是哪些呢?我们来看看民间老人的总结。

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这是在过去民间的一个说法,现在农村也没有这些讲究了。这句话里有两个节日,一个是中秋,一个是小年。意思是说,在中秋祭拜月神的是女子,男子不能祭拜,到了小年祭拜灶神的是男子,不允许女子祭拜。

民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其实,是有点封建迷信的,在古代民间认为男的是一家之主,而灶神也是“一家之主”,所以要男的来祭拜。同理,古代民间认为月神是女子,男女有别,自然要由家里的女子来祭拜。

二、三不忘

1、不能忘记给灶王爷供奉酒水

古代民间认为灶神会记录家里一年所做善恶的事,上天庭之后会汇报给玉皇大帝作为奖惩的参考。所以,每家祭拜的时候都会做一些丰盛的美食和烈酒供灶王爷享用,留下点好印象,这样灶神喝得高兴了,就不会打小报告了。

2、不要忘记给灶王爷的嘴上抹融化的糖瓜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想让上天庭述职的时候,嘴甜一点,多说点好话,祈福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不要忘记将灶王爷的神像焚化

民间在小年那天下午6点祭灶之后有焚化掉灶王爷神像的习俗,意思是表明灶王爷已经离开了,不要随手丢弃到厨房的垃圾桶里!

这些都是民间老辈人的一些习俗了,只不过是一种信仰和祈望罢了,不用过多去解读,也是年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灶王看见锅,来年欠债多”

到了大年初五的时候,在民间家里还要摆上贡品,贴上新的灶王爷的画像,因为这一天灶王爷要重新回到家里,代表着“回宫降吉祥”。

在古代民间认为,这个新画像挂的位子一定要低于锅平与灶台的高度平才可以。也有的地方认为,小年这天炒菜下锅之前要用冷布把菜盖上,尽可能不要让灶王爷看见。

那么在民间为什么说灶王爷看见锅,来年就会欠债呢?

大概有两点原因,一是在过去农村家里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平时很少能够吃到肉,就过年的时候能够吃上一点好吃的,怕让灶王爷看见产生误会,误认为这家人很富有,这样上天就不会降很多吉祥给这家人,那么到了来年这家依然还是会很穷。

另外一个原因是故意不让灶王爷看到贡品,如果灶王爷看到自己的贡品不丰盛是不好的。

四、小年是哪一天?

这个其实古代文学中有相关记载的,在《风物志书》中说:“故先一日祭之白一岁事,谓灶神翌日上天祭灶,腊月二十四日夜”。你看自古就是在腊月二十四这天,那么为什么北方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过小年呢?

都是因为,到了清朝的时候,一些帝王家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来举行祭天大典,这天完事第二天还要祭灶就感觉时间很紧也很麻烦,不如都在一天省事。所以,北方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

以上,这些都老辈人的一种信仰和祈福,也是古人的一种文化,有了这些习俗年过的才能更有年味。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就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灶王是谁?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排到人间,专门管理各家各户饮食起居和日常生产生活的使者。每家每户各分排一位,他代表着玉皇大帝来监督、记录这个人家的一切事务。

每到腊月廿三,灶王爷吃罢晚饭,就起身赶往天庭,向玉皇大帝回报这主家一年来的所作所为,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王爷的回报,对这家人家的行为规范做出总结评比。再按得分多少,将不同的财富和吉祥,由灶王爷带回主家,供下一年度分享。所以,灶王爷有一家之主的称谓腊月廿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民间称为祭灶辞灶

为啥说:"灶王看见锅,来年欠债多?"人们都是把家里最好吃、最甜蜜的东西,拿来供奉灶王爷,鸡鸭鱼肉锅满盆满。让灶王爷吃的满嘴流油,乘兴而去,在玉皇大帝面前好为主家多说好话,才能得到上天更大(财富、吉祥)的恩赐。如果锅里饭菜较少,灶王爷还没吃饱,就露出锅底了;等见到玉皇大帝时,自然也会流露出不满之情,玉帝分发下来的财富也就相对较少,导致来年庄稼欠收,债务也就多了。

在我们北方(山东省)农村,小年祭灶是同一天,都是腊月廿三。




祭灶节,俗称小年。其实从传统意义来讲,到了小年就算开始过年了。但是现在人们一般把除夕那天才算过年,小年那天出门在外的人还没有回来,而到了除夕,才基本都回家,和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灶王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灶王节是在农历腊月廿三,今年祭灶的公历日期是2021年2月4日。这一天灶王要上天向玉帝禀报人间功过,人们为了让灶王替他们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就会准备许多甜食,还要放鞭炮,恭送他们上天。

灶王称号的由来

自古以来关于谁是灶王的说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个说法是厨房帮工。传说,玉皇大帝的一个女儿非常关心民间时事,有一天从天上往地下看的时候,一眼看中了一个烧火的穷小子,当时就决定嫁给他。玉皇大帝不同意,俩人大吵一架。小仙女毅然到了凡间,和小伙子住在了一起。这时候王母看不过去了,从中调和,让这个穷女婿当了个灶王爷。玉皇大帝还是要保持一下自己的脾气,只允许他们一年回天宫一次。

小年祭灶的传说

祭灶这一民俗活动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在最开始的时候祭灶的日子并不是在小年日。郑玄注《礼记·记法》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这说明至少到汉代,灶神已经具有侦查人民的过错并进行报告的职能。同时也暗示出,当时人们祭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民间活动。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




蜡烛来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与大家共享!

灶君,俗称灶神、灶王、灶公,道教中称“九天司命定福东厨烟主保灶护宅真君”,简称“司命真君”,又有尊为“九灵元王保灶护宅天尊”、“九天云厨监斋使者”、“九天香厨妙供真君” 等,是中国神话中主掌厨房和饮食的神,另有专司监察民众善恶与防备火灾的职能,大部分人认为其为男性神。

关于灶王爷的形象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灶王爷其实是女性,庄子《南华经》中说“灶有髻”,晋朝司马彪解曰“着赤衣、状如美女”。灶君是昆仑山上一老母,俗称为“昆仑老母”;道书《敬灶全书·灶王经》中称其为“云种火老母”或“种火老母元君”(“元君”是道教封女仙所使用的尊称),她麾下有五方五帝灶君、曾灶祖灶、灶子灶孙、运火将军以及进火神母等三十六神。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她主管人间饮食,专门为天庭督查人间一切事物,还能操控一家人的生死祸福。后世民间大概觉得红衣美女的形象不太稳重,后来便用灶神奶奶将其取代,并与灶王爷并肩而坐。

第二种说法,也是我们普遍接受的说法,认为灶王爷是男性。而男性灶王爷有如下说法:

一是张单。东汉许慎《五经通义》曰: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其妇姓王名搏颊,字卿忌(一说为郭丁香)。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灶神名唤张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个女儿,皆名为察洽。

扶鸾信仰尊张单为张恩主,台湾鸾堂中常将张单与关羽、吕洞宾共同祭拜称为“三圣恩主”,或者另外加上岳飞、王灵官两神成为“五恩主”、“五圣恩主”,著名的台北行天宫,即祭祀五恩主。也有搭配文昌帝君、玄天上帝等神祇组成四恩主、五恩主的。故灶神为张单,为民间最普遍的说法。

二是张宙。古时一人名张宙。因吃喝嫖赌耗尽家产,将妻卖与他人为妇,亦不堪支用,终成乞丐。一日乞讨至一富人门首,即该妇之户。妇招宙入,以给饭食,不巧主人归,主人命妻烧水。张宙恐主人误会,为保妻名节,奋身入灶而烧死(一说撞柱而死)。后妻每晨昏皆于灶头设香案祭祀,主人问,则谎称“人以灶烹食为生,不敬灶神,将谴”。附近人家效之,遂成祭祀灶神之风。

关于小年的日期,我们这里最普遍的认知是腊月二十三,不知道你们那里是不是呢?




我们老家灶王称呼为"火炉姑娘”,年二十四过小年晚上把"火炉姑娘"送上天去述职,年三十又把她请下来继续看管厨房。




灶王是中国民间传统中的神袛也是道教的神,至于他是谁则众说纷纭,一个是男是女都始终搞不清的神,真不好确定他是谁,不过多数民间传说灶神姓张。

灶王爷,本姓张,一碗清水三柱香,今年小子没混好,来年再吃关东糖。

灶王爷爷本姓张,摇摇摆摆下了乡;白天吃的油盐饭,夜晚喝的烂面汤;岁末上天言好事,年初回宫降吉祥。


不管灶王爷是谁,在老百姓心目中他是不能惹的大人物,民以食为天,灶王爷不仅掌管人们的饮食生活,最要紧的他还记录考察每家人的善恶行为,好事、坏事他都一个不漏地记下来。

小年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日子,人们为了让灶王爷上天后多说自己的好话,别告自己的状,都会供奉些又甜又黏的麻糖、糖果、糕点等。

其实一家人的善恶行为灶王爷都有记录,腊月二十三这天就像交年总结一样汇报上去,人们各种示好临时抱佛脚只是一种心理作用。

至于说“灶王看见锅,来年欠债多”,则是提醒人们在贴灶王爷时,一定要注意位置,千万不要贴高,低于一米就可以,就是不要让他看到锅里做的菜。

红尘饮食难免大鱼大肉,不知灶王爷看到会不会记一笔杀生太过,所以不要让他看到锅里做的饭菜。

万一他看到锅里什么菜不高兴,上天去打个小报告,来年家里的日子就不好混了。

按理说灶王爷应该是贴在厨房灶台旁边,但现在用灶台的太少了,都用天然气,煤气炉,如果将灶王爷贴抽油烟机上明显不合适。

建议在餐厅或厨房墙上贴灶君像,灶旁边最好,平日灶王爷前面可以放一些供品。

贴灶王爷时早注意,不要犯这几点错误:背光、阴暗潮湿、面对着厕所、墙(最好是面对室内)。

最后祝愿这个小年,大家都能把灶王爷哄的心花怒放,来年能够过上好日子。




祭灶、送灶神、送灶王,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每到这一天,各家各户还要烙些包芝麻糖的烧饼,名曰‘祭灶火烧”,或者备灶糖,灶王爷要在这个时间上天,去向天皇人帝汇报工作。给灶王爷吃了嘴甜甜的,人们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俗语“灶王看见锅,来年欠债多”中的“灶王”是我们老百姓说的“灶王爷”“灶神”“灶君”,南北方人的叫法不一样。老百姓认为他是民间最接地气,能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饮食需求的神仙。每年祭灶王爷的讲究是一样的,大多是在灶台上摆上贡品,点上一柱香,把旧的老灶爷的像烧掉,代表是去天上“言好事”去了。到过了新年后的初五再在灶台上贴上新的老灶爷像,意思是“回宫降吉祥”来了。

为什么“灶王看见锅,来年欠债多”呢?过去,家家户户都很穷,老百姓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就是填饱肚子。所以,无论北方的小年夜腊月二十三,还是南方的小年夜腊月二十四,小年就算是过年了。因此总要在这一天吃点好的,不舍得买的肉再贵也要煮上一锅,其他的食物也会相对丰盛些。

如果这些丰盛食物被灶王爷看到,会造成一种假象,让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认为这家人的生活水平挺高,上天汇报后就不会降下更多的吉祥,也不会在来年里得到上苍更多照顾了。所以,让灶王看见你锅里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来年再不会有再多的福气降临你家了。因此,有俗语“灶王看见锅,来年欠债多”的说法。是这种传说吧?欢迎讨论。




灶王爷是谁我不知道,但我小时候我家就供奉灶王爷,在灶台上,每年腊月二十三日这天晚上发灶王爷,吃饺子,饺子还必须是肉馅的,说阎王爷是吃荤的神仙,所以祭奠灶王爷也要荤饭荤菜。




从年末23日开始,灶王爷上天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小年   来年   玉帝   道教   灶君   灶王爷   灶神   灶台   玉皇大帝   天庭   腊月   俗语   哪一天   吉祥   说法   家里   民间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