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相声演出时观众强行接话茬的行为?

相声不是背词,不是背词,不是背词,重点说三遍。

相声是曲艺里最简单的一种方式,早先的相声艺人带张嘴出门就能挣钱,凭什么?凭的是手艺和急智。

后来为了丰富节目效果增加了道具,也不过是扇子手绢醒木桌子,而且多是抽象代替,扇子可以是刀也可以是枪,扇子打开是书信合上就是笔,手绢一包代表化妆,桌子一搬就是前后场。艺人跳进跳出扮演人物,用语言构造出一个让观众相信的场景。

既然是角色表演,肯定会有部分喜欢较真的观众进不了戏,在他看来根本不像,那么必然会打断表演节奏,艺人怎么办?这时就需要抓现挂,就着观众打岔顺水推舟使个包袱,让后面的表演继续。

演员和观众是斗智斗勇的关系,演员绝不能让观众猜到意图,就算猜到也要及时化解,这是基本功。大家都会说话,凭什么你说几句话,观众就得花钱呢,对不对。

说个相声圈的故事,马志明有次上电视台录节目,因为当时是挤掉了别人上的节目,在马志明看来自己是凭业务实力上的,可被挤的不这么想,认为马志明抢了自己出名的机会,于是他就去录制现场坐在台下刨活,台上马志明要说什么包袱,他先给刨了,马志明没办法临时改包袱才将就下来。

所以说相声不是背词,现场随时出现各种情况,演员要做各种准备。这点来说郭德纲于谦真的很强,看似两人在台上胡说,其实他们很善于抓现挂,有些是善意的开玩笑,他借着调侃几句;要是你恶意的捣乱,他可以让全场人都看你的笑话,存心臊臊你。




既然能接话茬儿,就说明不是晚会或电视相声,是剧场相声。因为这是特色。



既然用“敢”,一是说场所条件允许。二是说明观众放松,愿意表达互动的愿望。三是对演员有好感。四是认为演员有现挂的能力,希望欣赏不一样的效果。

对于观众的信任和赏识,演员要感谢,更要有所回报。这就是小剧场表演的魅力所在,更是演员展示能耐的机会。




今天,看了一位相声老艺术家的表演视频。在这段视频里,老艺术家在给观众托付,说为了保证艺术的完整性,请大家不要在他们说相声的过程中,搭下茬,为此还跟搭档给观众致谢。我看了以后,感触很多。

曾几何时,相声在我的印象里,一直就是两个演员在一块表演。

台下的观众除了鼓掌,没有别的声音发出。可自从看了德云社的相声,才知道原来相声自创立以来,就有观众搭下茬的传统。

有懂行的观众,下茬搭的那叫一个舒服、得体,不仅不会破坏相声本身的完整性,还对相声的感染力起到了锦上添花的奇妙功效。

一般遇到这种懂行的观众,台上的演员不光不会恼,还会为他的奇思妙想鼓掌相庆,台上台下互动的气氛也很热烈。

如果一位相声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有很多观众搭下茬,那就说明这名演员的人缘不错,大家愿意跟他互动,更加说明演员的表演功底很深厚,舞台经验较丰富,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

因为你不知道台下的观众会搭出什么样的下茬,你不仅要在第一时间接住观众的话,还要用适当的话语来迎合他。

只有这样,才能把舞台气氛烘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大家才会更加地喜欢、热爱这名演员,演员的能力同时也能得到提高。

那些怕观众搭下茬的演员,无非就是怕观众一出招,他接不住,丢丑而己。

再就是,他表演的这段相声不是常常根植在他的脑海里,成了他自己的东西,而是像小学生背课文一样,死记硬背,这样的演员当然怕被观众打扰,因为他会卡壳,并且他们没有处理舞台突发事件的能力。


郭德纲 张云雷



郭德纲 张云雷 孟鹤堂



万一接不住观众的下茬,那不就崴泥了?




接话茬是现在非主流剧场相声的一种现场互动,已经俨然有成为文化的趋势。

题主所说的强行接话茬,一般出于不经常听剧场相声的观众之口,像郭德纲于谦合作的相声,郭德纲真的可以做到在什么时候让观众安静,什么时候让观众笑,哪一个空当是留给观众接话茬的,也就是互动。整段作品节奏之好,就是观众想强行接话茬都插不进去嘴。

说实话,强行接话茬是一件挺尴尬的事情,特别是在不恰当的时机说出不恰当的话,不仅证明演员的表演有问题,还证明这位插话的观众是个血外行。但德云社这类事情经理的不是少数了,即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能很快的做出反应并化解,而且还让观众显得很有面子。这真的需要很多历练。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发言时的情景吗?因为自己紧张说错话后下面一片哄笑时,自己的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吗?

我真的觉得剧场说相声不容易啊,没有纠错的机会,都是现场直播,郭德纲常说:平地抠饼对面拿贼。要的是真功夫,反观那些15分钟背台词的程序化主流相声,熟好熟坏孰强孰弱,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是呐喊,大家喜欢我说的,请给点个赞,谢谢。




小剧场演出时,演员和观众互动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而且也难以避免。不过,作为一个相声迷,我个人是比较反感强行接话茬的。

说实话,小剧场演出其实非常考验演员的应变能力和基本功。台底下每天坐着不同的观众,每个观众的脾气秉性不同,没准儿可能出现什么突发情况。而有时一两个强行接话茬的人,不仅会影响其他观众欣赏节目,也会打乱演员的思路。

不过,剧场中人员混杂,真有这样的人,倒也不好强行制止。这个时候就要考验演员的能力了。面对喜欢接话茬的观众,无外乎有三种应对方式:

  1. 置之不理。有时候个别观众初次进剧场,听相声比较兴奋,会有忍不住接话茬、喊话的情况。面对这样的人,其实不搭理反而是好事,因为他(她)喊两句没人搭理他(她),自己也会觉得尴尬,自然也就没什么劲儿头了,会很快安静下来;

  2. 简单应付几句。演出时真遇到话痨,特别是那种带有些“疯”的人,动不动就嚷嚷着要给演员生猴子,你要不搭理,她还真能一直喊下去。这时候如果演员能简单地调侃一两句,照顾下她的情绪,这种观众也能慢慢平静下来。不过,这样的对话更适合在节目开始时进行;

  3. 适时利用,与观众互动。经验成熟的演员,其实往往能够掌控剧场的情况。真有观众喜欢喊话,偶尔与之互动一番倒也无妨。而且如果能抓住机会,顺便现挂出一两个包袱,反而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三种情况,主要是对比较理性的观众所用。至于真遇到了那种喜欢爱出风头,故意抖机灵,抢在演员前头喊包袱的,其实最为可恨。因为这样的人直接影响演出,对演员和其他观众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遇到这样的人,就更加考验演员的创作力和应变力了。在演出时,随时调整包袱,让他(她)的机灵抖不起来,“打”他(她)几回脸也未尝不可。总之还是一句话,听相声就踏踏实实地去欣赏,觉得可乐就放肆地开怀大笑,在剧场里强行接话茬、抖机灵,并不是什么好习惯,而且遭人烦。




观点:接下茬没问题,刨活儿的讨厌!

分享个好玩儿的:有一次烧饼在小剧场说《打灯谜》,问小四,吃什么会变丑?全场安静。忽然角落里一女孩儿怯生生来了句:“烧饼!”爆燃了!

这才叫会搭下茬!没这水平的观众最好还是闭嘴吧,不然大家都尴尬就太尴尬了!




这个叫做刨活,因为相声不是高产的东西,有好多都是观众熟悉的,所以有的观众就起哄把下面的话说完了,如果是那种说对口词的估计得下台,但是小剧场就是锻炼的地方,三言两语就把话头转过去了,主流(姜昆)的不存在这种,因为观众只是看的,不允许说话啊,鼓掌都有人带领




相声不是背词,看下德云社的相声吧,这叫互动,





说句实话,这才是相声的本来面目。相声本就不是那种站台子上背写好的词儿就可以了。相声本就是这样台上台下互动来着。春晚那种形式的相声把相声带死胡同了。老郭存在的合理性就是这里,和什么俗不俗关系不大。反对老郭的人反对的地方错了。老郭的相声上春晚也是不咋好笑的原因就是这里了,没了互动说那些包袱就这么多了,听多段子的人当然感觉不好笑。




这个分情况去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观众叫好,也就是与演员互动,相声不是死的,我们业内管一段相声叫一块“活”,所以现挂也是考验演员的方式。另一种就是刨活,业内人不能去这样做,但是一般观众有的会,不是很道德,但也说明了演员会的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话茬   相声   观众   演出   扇子   包袱   台下   剧场   台上   尴尬   演员   评价   节目   能力   情况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