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本人青岛本地土著,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青岛目前的大规划很多,新机场、西海岸、高新区、蓝谷三湾三城战略、地铁布局等等,有许多报道介绍,不一一敖述,刚刚过去的六月又举办了上合组织会议,目前可以说风头正劲,很多人看好青岛,唱多的占多数,但是本人在此唱唱反调,客观的分析一些青岛的不足和短板:

1、青岛人口老年化严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全国前几位,影响青岛的活力,对青岛将来的发展形成拖累

2、现在高铁线路经过多的城市发展潜力更大,青岛虽然生产高铁,但因地理位置原因,高铁线路不发达,并不是高铁核心线路城市,在国家下的这盘大棋下掉队了

3、青岛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淡水资源有限,几乎年年抗旱,加上房价也处于全国二线城市前列,这两个条件注定青岛将来的人口净流入数量会受限

4、GDP对房地产依赖度过高,并且高房价像一道壁叠把人才挡在外面

5、本地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互联网业发展远低于南方先进城市,中小企业数量本身就少,而且产业结构不合理,赢利能力弱,生存困难

6、青岛前几年引以为豪的本地名牌大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前途不明朗!这一条可不要看青岛新闻,而要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海尔一向自称世界白电第一品牌,但一直被格力、美的压制,海信自2016年以来利润下滑严重,青啤近几年来利润也不容乐观,至于澳柯玛、双星,都临近下课的节奏⋯




青岛前景十分光明

偶然一次和南方的朋友聊天,得到了一个领我感到震惊的概念,他们竟然一直把青岛和秦皇岛当成同一类城市,认为青岛只是一个海滨旅游小城……

然而事实上青岛有着北方第三城的称号,经济规模、城区规模、建成区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北方前三,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品牌之都称号的城市,也是北方地区唯一一个获得过全国最佳宜居城市称号的城市。

青岛有着背山面海的城区,市区内有60多个3A及以上景点,有十几个沙滩浴场,每年游客接待量位列全国前十,被当做旅游城市倒也没错。但如果认为青岛是靠旅游发展经济,那就错了。

青岛港位列世界十大港口第七,是世界第一大无人港。此外还拥有海尔、海信、青啤、澳柯玛、双星、利群、国信、北船重工等一众明星企业。全国高铁车头、地铁车头有一半都产自于青岛的中车四方机车厂。有16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落户,有17家外资银行在青落户,此两者数量均为北方第二,全国第五。

青岛是承办国际级会议第三多的城市,你没看错,是第三,仅次于京沪两市。

近十年来,青岛相继举办过奥运会帆船赛、帆船世锦赛、世界园艺博览会、APEC高官会、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世界海洋大会、上合组织峰会、海军70周年大阅兵、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大会……

前几日又有自贸区落地,叠加其计划单列市属性,被赋予的定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青岛今年有了“学深圳,赶深圳”的口号,有些人对此却一番嘲讽,认为这是东施效颦。青岛的确没有深圳的地理优势,也没有倾国之力打造的时代优势。但这至少说明青岛知道了自己的模板在哪里,这是一种新的精气神,是奋发向上的驱动力。

成长总归需要时间,深圳也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就算青岛几年后才能赶得上现在的深圳,那也是值得肯定的。

这里说青岛前景好,不是指一定要超过十强城市中的哪一个,而是相对于大区域范围内的龙头指数。青岛总归是第三经济大省的龙头城市,是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重镇。基础和定位摆在那里。不然也不会把这么多的重磅会议以及重磅经济规划放在青岛。相比于北上广深、苏蓉宁杭,青岛的核心价值的确没那么高,毕竟不是独大省会也不是长三角珠三角,所以在同类城市当中已经是实力很出众的,潜力值也是很大的。




青岛未来发展肯定更上一层楼。

目前,青岛不再局限镶着金边抹布,而且展翅高飞,形成了东部老城区、西部西海岸、北部新城(高新区)局面。环湾发展,犹如雄鹰要展翅高飞一样。

而且大家讨论的青岛市政府迁移问题,个人认为肯定会转移到红岛区域的跨海大桥附近,政治中心肯定会转移到北岸新城,因为北岸新城才是青岛的中心点,老城区已经没有发展潜力,但北岸新城,必将成为青岛再次发展起高的支撑点!




很多人印象中的青岛是一座旅游城市,但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肩负着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任,旅游业可作为青岛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不应该用来定位这座城市。



国家对青岛的发展也是寄予厚望的,给了很多政策支持。青岛是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后来又被设为计划单列市,拥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山东自贸区三大片区青岛有其一,目前山东省政府也正支持青岛申报国家中心城市。因此旅游城市不是青岛的发展方向,青岛是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

近年来,青岛就提出了“学深圳、赶深圳”的目标,正经历一场城市升级战。虽然青岛与深圳相比还远远不及,但提出这样的口号并付诸行动,可见它的决心。相信未来青岛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青岛城市很尴尬,你说旅游城市吧,那就不发展工业,可旅游一年时间就那么几个月,能带来多少收益。高科技吧,都在深圳杭州上海等,青岛偏安一隅,人才进不来,就业主要是山东人,新思维新见识少,也没啥模式创新。所以,青岛靠啥发展是个大问题。还有前面有人提到,青岛和北京一样,缺水,没水发展个啥工业啊。

所以,如果房地产熄火,外地人不来买房了,青岛咋办,GDP考啥?




青岛!那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那是一个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迷人城市,那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尚城市,那是一个风景诱人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是青岛的支柱产业之一,那是无烟的绿色工厂,旅游业对青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青岛还是副省级城市,还是计划单列市,还是中国北方经济第三城(北方第一第二分别是北京、天津)。青岛还拥有国家级新区,还是国家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还是国家海洋发展先行区,还是金融财富管理示范区,还是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国家战略),还是中国唯一的上合组织示范区(国家战略,国之重任),还是自贸区(青岛的自贸区承担着整个山东片区百分之九十五的试点任务,面积是山东其它二个自贸区面积的总和)。将来一旦中日韩自贸协定落地那对青岛的发展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青岛港是北方最大且最有潜力的常年不冻不淤的天然良港,还是世界最大的无人港。青岛飞机场是山东最大的面向国内和日韩的4F级枢纽机场。青岛还是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城市(山东仅仅青岛和临沂在列而且青岛是综合性多功能物流枢纽)。青岛是经济名列全国第三的山东省的经济龙头城市。青岛还是中国品牌之都和电影之都。青岛引进世界五百强企业多达169家,预计很快将突破200家。青岛海陆空交通发达,地铁也在如火如荼地突飞猛进地大力建设(已经开通3号和2号和11号等等线路)。青岛作为胶东经济圈的龙头核心城市,青岛正在大力建设通往兄弟城市的高铁和告诉公路。青岛的理疗系统也很发达,近几年先后引进多家三甲医院还有日本的顶级医院。青岛这几年大力引进985和211名校,各个重量级的高校争相落户扎根青岛,这为青岛的后续发展储备了大量难得的人才(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中国康复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等都是国字号级别的)。青岛很注重高新企业的引进,截止目前已经有三千多家高科技企业落户青岛。青岛还有极具发展潜力的蓝色硅谷和世界级的动车小镇。如今的青岛正在学深圳!赶深圳!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一定要做到!这是青岛全力冲锋的号角!正如青岛市委书记所言: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青岛正在展翅腾飞!让我们在一起期待!一座最最最美丽的国际化大都市必将呈现在世人面前!青岛!我的最最最美丽的家乡!我爱你!




青岛所处的山东板块位于我国南北两最大直辖市为核心的大城市群中间地带,一条胶济铁路贯穿起济青为两端的经济文化隆起带,把青岛与中国这两大城市群相连。以海空运输通联世界,这造就了青岛区域核心和枢纽角色。

未来这方面的地位还会继续加强,南北沿海铁路填补了青岛历史上的一个大的短板,带来了青岛西站这个可以始发终到的大站。航空会在胶东机场使用后快速强化枢纽作用,海运也不会落后,排不到第一也必是前列,公路自不必说,早已成枢纽型。

青岛不光拥有湾岬相间、散罗众多沙滩和小山的唯美前海主城区,还独自享有一个中小型的海湾——胶州湾,和一条十分曲折的海岸线。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把这一切都充分纳入,发展空间完全打开,有条件吸纳大量人口和资源。一座海湾型城市前景是可以预见的。

产业方面,青岛历来有积极培植制造业的传统,也成功一些,形成一批有一定特色的,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和产业。重工业一直是相对短板,也在逐步补齐。未来在科技创新和奢侈品开发方面应该加强,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中国人有了更高的物质需求和对外辐射影响力的能力,奢侈品也是品牌化的产物,需要精尖制造。这方面南方城市无疑有更大的优势,过去的山寨,现在的A货都为他们打下了基础。

文旅业一直是青岛较为著名的,将来会继续走唯美与文艺路线,随着老城区的整治和开发,将为来青岛发展和旅游休闲的人们端上一桌十分优美的大餐。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慢行系统的建设,会使青岛成为一个特别亲海的城市,海景房不再稀缺,大不了想看海,走两步。

说了这么多,都是个人感受,没有数据资料的支撑,还是得更专业的人士来回答。你觉得青岛未来发展趋势会怎样呢?




青岛报着红瓦绿树几十年的今天落后了几十年,老中山路繁华地段没了,今天的台东步行街也快了失去了。破烂的老建筑和卫生脏乱差都影响青岛的大发展,交通方面台东一路常年堵车严重,台东开车的就没有愿意去的地方,严重影响消费。




老沧口和栈桥附近的环境相似 有青岛北站 胶州湾大桥 西海岸线 还有地铁一号 三号 八号线 老沧口却被李沧区政府建设成了一个大乡镇 李沧区政府站的不够高 看的不够远 步子迈的不够大 发展的魄力太小 创新的胆子太小 期盼能有个国际化大都市管理水平的区政府 少一些臭鱼烂虾




从几个方面说一下青岛发展

一、自然优势。

青岛无矿,无主要河流,地形又不平坦……气候对于一个该问题跨度太大,所以咱们不具备任何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好了,分析完毕。。

卧槽一个城市竟然不具备任何自然区位优势,这城市怎么发展起来的。。。

稍安勿躁,现在咱们社会这么发达,社会经济区位影响一个城市将会更加明显。我们最常举得例子就是上海无铁无煤却有钢铁工业~~啊呀,不要打我啊,我不是要让我们青岛高攀你们上海这样的超一线城市啊

那么二、社会经济区位优势

人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他们想开发哪里,就可以开发哪里。但是咱们发现,随着咱们的城市发展,城市中心的压力太大了(什么,你没有感受到城市中心的压力,那么你可以看看早晚高峰时的马路)

一期东西快速路,自东向西,额,怎么说这个路段儿呢,前面就是十五中。

如果你还感受不到城市压力,那么你知道房价是什么东西么,,不,你们不懂,只有想我一样处于适婚年龄但是结不起婚的人才有资格说什么是房价!我是青岛土生土长的,一开始没有感受到房价,只知道别人说很高,知道我去黄岛一趟,才知道两边房价相差很大。我们路过的时候,同事指着当地一处不错的房产,很使劲的说:这一片房子,要一万一平米!。。。当然,这是说话的时候,现在,房价已经变了,等你看着这评论,房价又变了。

除了房价和交通,其他的方面不胜枚举,于是我们只能选择向外发展。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呢?在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中,交通因素是重中之重。咱们城市的交通,以市区为大致的中心,分为三个主要的方向。向北,向西,向东。从这个方向您就能判断出规划者为咱们青岛已经筹备好了未来。

那么沿着什么交通呢?公路?不,各位看官,我更多指的是地铁。

向北,李村-城阳-即墨这个地方。不用我说大家都能看出来这里近几年来在飞速发展。举个我生活中遇到的例子,我以前是五十八中的,现在去五十八调研。。。以前我高中的时候,学校周围那个破啊,我始终自我调节:好学校都是在城市周边的,少诱惑。结果过些年过去一看,周围高楼林立,青岛像软泥怪一样把五十八吞到肚子里了~~~~~为什么先向北发展呢,注意我说的是先昂。咱们可以分析一下利弊。

随着城市的长久的发展,青岛的市区北边,由于跟青岛市区在陆地上是连接的,又没有起伏地形阻隔,再加之环湾高速和铁路途径,因此顺利成长的先发展起来。许多工业选址都在北边。机场也意料之中的坐落在这个方向上。是城市的很“应该的”(reasonable)发展方向。

但我们不能不顾及弊端。。。。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向北发展有什么弊端呢~~~卧槽,我不是在上课,严肃起来。。。。随着城市发展,大多数工业厂房和公共设施都要外迁的,这一步一步被赶着往外什么时候是个头。还有啊,可别忘记了,咱们的城市特色,咱们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港口啊。向北发展,则越来越离开海岸线的优势。

小结:

向北发展的优势:①地域开阔较为平坦 ②陆地相连 ③有机场、铁路等人流集散枢纽

向北发展的劣势:①失去海岸线优势 ②伴随工业与城市发展矛盾

向西(西南):没有地图炮的意思,原来本的黄岛在我看来,是海外~~可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像两条大动脉一样把市区he黄岛联系到一起。你可知黄岛到处都是停车位!你可知黄岛南岸是一溜宽阔的大马路和公园!这在市区都是难以想象的!越来越低的过路费,越来越低的门槛和生活成本,成为黄岛发展的决心。

这里的港口与市区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转自齐德龙东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胶州湾   青岛   台东   区位   山东   枢纽   深圳   中国   市区   房价   优势   趋势   国家   城市   经济   旅游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