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说过,巅峰邓亚萍在他手下根本不可能及格,男女乒乓球选手间实力差距真这么大吗?

王涛的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而且是越品越有味道!我认为男女乒乓球选手之间差距确实这么大。具体原因请看下文:

乒乓球奥运双打冠军王涛在电视节目中如是说:“邓亚萍和我打,单局根本不可能得到10分!(当时是21分制)”。

很多人觉得这是王涛在调侃邓亚萍,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因为邓亚萍贵为大满贯,而王涛仅仅是双打世界冠军,堂堂一个大满贯居然打不过一个双打世界冠军,这怎么可能?

其实这在当时还真就是事实。后辈的另一大满贯得主兼国家队教练孔令辉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男女运动员之间的巨大鸿沟,他举了个例子说到:我看王楠、张怡宁哪都是漏洞,他们要是和王励勤打11分,我估计得让4、5个。从力量到意识再到技战术使用,差了好几个级别。

王涛所言和孔令辉之说如出一辙,第六人觉得男乒运动员本身就没有可比性。要知道,男子运动员在速度、旋转尤其在力量方面能甩女子好几条街。

下面我们仅仅从力量因素剖析下,据说王励勤天生神力,其卧推力量高达106公斤,而一般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卧推力量40-50公斤,可以想象,一个卧推力量106公斤的男选手正手拉球之力量高出后者2倍还要多,这仅仅是卧推力量这一项,如果加上其他力量构成综合力量后,其击球力量远远高于女子选手,所以说,王励勤也好,王涛也好,他们拉(打或弹)的力量高出女子太多,对方根本防不住!

以上仅仅是从单一力量因素分析,如果再加上速度和旋转等因素的叠加效果,击球质量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所以说真的是没法打。

事实上,从男女运动员内部比赛的成绩上看,也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当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国乒为了检验女乒主力的战力,安排男二队的几位选手跟她们过招,结果出现一边倒(王楠2-3阎安、郭跃1-3方博、王楠0-3方博、李晓霞3-1宋鸿远)。

可以看出,只有李大锤赢了当时只有15岁的宋鸿远,其他女子选手均惨败男二队,之所以没有安排她们跟男一队过招,估计也是考虑不影响当时女子运动员的信心和士气。

综上,男女运动员的差距确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然比较的前提是两人都是同时期的巅峰级运动员。但坦白讲这本身没有比较的意义,因为两者在先天生理上就注定了力量的特殊差异。就如同你让女足去跟男足去踢场比赛,女足同样没戏一样。你说呢?

以上是我的回答,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何看法?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这还真不是王涛吹牛逼。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后来当过女乒主教练的孔令辉也说过这么一段话:


看王楠、张怡宁哪都是漏洞,他们和王励勤打11分,我估计得让4、5个

可见男女乒技战术水平差距之大。王涛时代,乒乓球还是小球21分制,圈内默认单局21分拿到11分及格。孔令辉说王励勤打女单二后得让4-5分,这属于保守估计,应该说和王涛打邓亚萍的差距没两样。

其实为了提升女乒对抗能力,国乒内部经常会拉男队给女队陪练,不过多是拉男乒二队。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国乒女一队和国乒男二队之间就有过一场性别大战。结果如下:

王楠 2-3 阎安、郭跃 1-3 方博、王楠 0-3 方博、李晓霞 3-1 宋鸿远。

结果上来看,无疑是女一队完败于男二队,郭跃刚拿了世乒赛冠军,可以说正值巅峰。唯一赢球的是李晓霞,她的对手是当时只有15岁的宋鸿远。至于此次没出现的张怡宁,在更早的2006亚运会热身时,和同样15岁的胡冰涛交手,可以说打的难解难分。




男女乒球员的差距是全方面的。很多人误以为乒乓球对体能、力量要求不如足球、网球等剧烈运动高,其实这是个误读。孔令辉接受许戈辉采访时说,“从力量到意识,包括战术的使用,都差了好几个级别。

早年《乒乓世界》杂志做了一个调查,结论认为两性之间在乒乓运动的差距是1/3或10年,意思就是打21分制得让7分,女乒采用的技战术都是同级别男乒10年前玩剩下的。




王涛确实在电视节目中说过这句话,当时是21分制的时代,王涛的原话是:“邓亚萍和我打,单局根本不可能得到10分!”那是21分制的时代,11分算是约定俗成意义上的及格分。


王涛从未当过中国乒乓球男队的一哥,邓亚萍却是女子乒坛四海臣服的初代大魔王,他们之间的性别大战都有这么大的差距,或许这真的可以代表男女乒乓球运动员之间不可抹平的实力鸿沟吧!

王涛的实力很强,是中国乒乓球史上极著名的运动员之一,但事实上,他并未建立起过一段属于自己的统治王朝。邓亚萍的实力和成就不须多说,她在巅峰期的垄断力现在为止依然无人敢称超越。


然而,按照王涛透露,在国家队内训练时,自己压根儿就不爱和邓亚萍玩(指打比赛),“太没意思了,她连10分都得不到,还打个什么劲儿!”王涛是个实在人,不擅炒作标榜自我,所以,他说的肯定是大实话,这方面的真实性不需要怀疑。

那个时代,乒乓球还是小球时代,21分制,无遮挡发球规则尚未面世,比赛双方每5分交换一次发球权。因此,男选手在体能、速度、力量和旋转上的优势累积起来,就是女运动员无法逾越的一座大山,男女之间进行性别大战,属于无原则、无必要、无意义的无厘头行径,这就是王涛说的“太没意思了”的原因所在。

不过,随着时代的前行,乒乓球的规则和用球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改为11分制,2分一换发球,改成40+的大球,并且严格规范“发球无遮挡”和“抛球无弧线且有一定高度”之后,男女选手之间的实战差距便逐渐缩小了许多。

再加上,最近20年来,乒乓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阴盛于阳的周期内(主要指代表世界乒坛主旋律的中国队),中国女队迎来了百花竞艳的灿烂春光期。一批又一批的天才、天后级选手不断涌现,她们不但一点点把乒乓球“女子打法男性化”革命演绎的淋漓尽致,更是引导出了当下被男子乒乓球努力效仿的“近台高速搏杀”新潮,所以,男女乒乓球选手之间的落场战力对比,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国乒队内,丁宁、李晓霞、刘诗雯等女队主力,基本上都可以轻松虐杀男队的二线选手。她们即使在男队的王牌高手面前,也有非常充足的一战之力,完全可以做到微处下风的互有胜负,像王涛所言的“不可能打及格”的状况,在当下的国乒男女队性别大战中,几乎是不可能再存在的情形。

这个变化反映出的,并不是男运动员退步或止步不前了,而是女运动员在时代变革中,通过更努力更专注的拼搏,深度挖掘和升华自身蕴藏的潜力,从而收获了更大幅度的提涨。

尤其是,国乒女选手在“击球质量”上的追求,现在恐怕已经凌驾于许多男选手之上了,这是导致性别大战的差距飞速缩小的核心原因之一,也是当下国乒女队整体外战实力大大优于男队的关键原因所在。

总之,这个话题挺有趣的,如果细细品论,还是挺有嚼头的。您有何感想呢?




一代大满贯王者邓亚萍,曾连续统治女子乒坛两个奥运周期,长居世界第一宝座8年,与男队王涛交手根本不可能及格。这个事实在当年应该是真的,但随着女子技术男性化的发展,男女乒乓球选手之间实力可真就没这么大了。

小球时代,男子速度、力量、旋转跟女选手相比,都不是一个级别

邓亚萍以近台凶狠进攻著称,反手长胶拨、打、弹、拱、磕、挡等技术运用自如,正手反胶拉、冲、爆拍等力量十足,但就是这样的扣杀对于当时的男子运动员来说,杀伤力完全不够。小球时代球体小、速度快,男子力量足,拉冲过去的球又快又转,几乎是沾台就飞,女子运动员脚下步伐慢,控台面积相对较小,不但难以防住男子的扣杀、拉冲,而且一旦角度撕开,可能女子选手能够摸到球都非常困难。

我曾仔细看过当年的混双比赛,以邓亚萍的进攻实力,她还是在近台用长胶等手段,为后边的男队友创造进攻机会,而不是以她猛冲猛打为主;相反,对方男队员拉冲过来的球,邓亚萍也很难抵挡得住。小球时代,可以说女子在速度、力量、旋转跟男队员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大球时代,女子技术男性化,每局让2分,女队主力能拿下男队员

国际乒联在推行40+球之后,乒乓球球体增大,球的速度和旋转较之前明显减弱,但力量的优势依然不减。由于国家队一直在推行女子技术的男性化打法,鼓励和提倡女队员同男选手一起练习。在先前,有“李大锤”之称的李晓霞就曾赢过二队男选手。为了增强女子对抗性,刘国梁在2019世锦赛前将男女队混合在一起训练。在每局让2分的情况下,刘诗雯战胜了男选手,陈梦则拿下了樊振东;这里边或许也有偶然因素,但偶然里边也有必然。

刘诗雯虽然在力量上不及男选手,但她近台的摆速是女子球员中最快的,她的速度也牵制了男选手在力量上的优势。而陈梦则是李晓霞的翻版,在女队也以力量和旋转著称,在对抗起男队员来也不是很下风。像新生的王曼昱、孙颖莎更是男子化打法的代表人物,她们这批小队员,接发球也像男选手那样台内直接反手拧拉,而不是再像丁宁、刘诗雯等老队员那样搓一板或者摆短。随着女子选手在力量、速度方面的提高,现如今的每局11分,也不像原来每局21分那样,缩小了高手与普通选手的差距,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在大球时代,女子选手爆冷拿下男队队员也不是特别稀奇了。

球友们有何高论,请在下方留言、评论吧!




老马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候中考已经有体育了,总分是60分,所以我们对于体育也是比较重视了。

考试科目一共是三项,男女是不完全一样的。男生科目是立定跳远、1500米长跑和引体向上。女生的科目是立定跳远、800米跑和仰卧起坐。

我的身体素质是相当差的,尤其是1500米长跑,基本上每次都是倒数第一,总分是20分,我也就能拿到12分左右,基本上是及格分。我们一般都是晚上练习,白天的时间都用来上课和学习了。

有一个女生叫小赵吧,每次都是女生第一,牛气的很。有一次她说我太笨了,我反驳说你们800米,我几乎是你的两倍了,要是你跑1500你还不如我呢。

她也气不过,说有本事咱们俩比一比。很多人起哄,我也下不来台,当然也害怕输给她,那就太丢人了,会成为大家的笑柄啊!但是这个时候也不能退缩啊,只好答应了下来。

我的一个同学体育很好,偷偷地给我出谋划策,说你一开始就乏力,她的体力肯定不如你,耗尽了体力,最后你就稳赢了。

还真有一些人捧场,我们俩真比了一场,当时也有十几个同学作为见证人。我遵照同学的策略,开始就跑的很猛,她也一直跟着我,上了我的当。我们学校的操场是200米的跑到,1500米要跑七圈半,前四圈她还可以跟上我,第五圈就慢慢落后了,但是我确实越战越勇,慢慢拉她越来越远。

我知道女生一直是练习800米,身体好的到了1000米也是极限了,而我们1500米到了1200才是难关。后来我赢了,虽然我最后几乎是在走了,但是小赵已经捂着肚子跑不下去了,跑了六圈就自动认输了。

那次跑步我创造了自己的纪录,后来中考的时候也没有跑出那样的成绩。




男女运动员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力量、速度和耐力等方面,而且男子竞技与女子竞技在技战术方面也不相同,而且在绝对力量面前,不是说技术可以弥补的。

2003年6月,在上海东方绿舟足球场,中国男乒与上海SVA女足进行了一场足球友谊赛,国手王励勤着实过了一把足球明星的瘾,一人独中六元,率中国男乒8比6战胜对手。


王励勤更是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出任高中锋的他,硬是头顶脚踢打进了6粒入球,小将郭谨浩和邱贻可各打进一球,特别是郭谨浩在30米开外一记大脚冷射破网,堪称“世界波”。

其实男乒队还是放着踢的,因为不可能和女队员贴身紧逼等动作,如果真的是放开了踢,比分差距肯定会更加的大。




一般来说,对体能力量要求大的运动,比如足球篮球排球的,对于成年女队员,只能和职业队的U15进行比赛,17岁的孩子力量已经很足了,女队基本上赢不了,只会打击自信心,基本上没有训练的意义。

1999年女足世界本,美国对夺得了冠军,中国队是亚军。美国队备战世界杯之前,找的热身队伍都是国际上一些女足强队,几乎每次都是大胜。后来他们有些忘乎所以,想找男队练一下,提高队员的对抗能力。

当然职业队是不敢找的,当时找的是德州不知名的业余球队的二线队伍,而且都是年轻队员和梯队的队员,结果一开始三十分钟,男队已经进了六个球,女队连半场都过不去。后来教练一看没法踢了,只好草草结束。

美国网坛名将威廉姆斯姐妹,在女子网坛算是神一般的存在,尤其是小威,她职业生涯获得了23个大满贯单打冠军,14个大满贯双打冠军。但是她和男选手比赛会怎么样呢?

有一年,国际女子职业网联(WTA)还真的给大小威姐妹安排了一场跨性别的表演赛,姐妹二人轮流对阵德国选手布拉奇,布拉奇在男子网球世界排名203名的。结果是布拉奇6-1战胜了小威,6-2战胜了大威,拿走了比赛的胜利。



更可气的是,布拉奇赛后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上场比赛前喝了很多酒,并且上午还去打了一轮高尔夫,因此消耗了一些体力。他说自己在场上并没有认真打球,而是更看重比赛的娱乐性,只打出了世界排名600的选手的水准。

而至于大小威姐妹是否能打过男子选手,布拉奇表示姐妹俩对阵世界排名前500的男子选手都没戏。美国网球名宿麦肯罗,他对同胞小威廉姆斯在当今女子网坛中的地位大加赞赏,不过麦肯罗同时表示,如果小威参加男子比赛,世界排名估计在700位左右。

后来小威在采访节目中说:男子网球和女子网球是两种几乎截然不同的运动,如果和安迪·穆雷打比赛,我在5到6分钟内,也许是10分钟,就会以0比6败北。男子选手速度要快得多,而且发球、击球都更有力。我喜欢女子网球。我也只想和女性对阵,因为我不想自找尴尬。

对于中国乒乓球选手来说,张怡宁这样的顶尖女乒选手,和国家队男子二队比也是没有胜算的。如果和省队男队员对战,还是有一拼的,当然对阵的不能是很强的省队,因为很多省队的一线队员不次于国家队的队员。

所以说,竞技体育男女差异还是很大的,即使是国足,参加女足世界杯,夺冠那是妥妥的,每场进上10个球也是很轻松的。




王涛,1967年出生,曾经是中国乒乓球队男队的一名悍将,他职业生涯没有获得过三大赛的单打冠军,最好的单打成绩获得过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当时输给了刘国梁。

王涛的双打能力特别强,连续三届世乒赛搭档刘伟获得了混双冠军(1991、1993、1995),连续两届世乒赛搭档吕林获得男双金牌(1993、1995),两人还获得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男双金牌,王涛打团体赛的能力也很强,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他在男团决胜盘击败瑞典的佩尔森,为中国乒乓球男队打了翻身仗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涛虽然比邓亚萍大6岁,但是两人的巅峰期基本重叠,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王涛应该是对邓亚萍比较了解。他在接受某个节目采访时说,邓亚萍和他打根本不会及格,他能当着全国球迷说出这样的话肯定不是开玩笑信口开河 ,应该是可信度比较高的,也基本是事实。

如今是信息时代网络非常发达,乒乓球又是国球关注度比较高,大赛前除了经常搞直通赛和模拟赛直播外,队内也经常会举办男女对抗赛,但是每局都会让几分,也会直接从关键比分打起,不管何种形式的男女对抗都会让分,这充分说明男女主力队员不是一个档次,尤其在力量、速度、旋转以及步伐的灵活性都差距很大,这是性别的差距没有办法。

女队主力队员和男队二线队员之间差距不算大有的一拼,但是比赛结果也基本是男队员获胜,可以想象男队主力如果真刀真枪的和女队主力进行比赛结果会如何,这还得把和女队交手时手下留情的因素考虑在内。所以男女队主力之间差距非常大,通常女队员一般防守好,可是在男队员的攻击力面前形同虚设。




谢谢邀请 “开球网”作答


男女乒乓球运动员肯定是有一定差距,但差距绝对没有王涛 vs. 邓亚萍 (21:10)这么大,我认为如果同为世界冠军级别的运动员,11分的话,男子运动员应该高出3~4分。

举例说明:

1)李晓霞 战胜了 任浩, 奥运会之前的热身赛,但明显是任浩相让。

2)张怡宁在美国一个友谊赛中战胜了雷振华+欧洲一位著名选手。

但为什么邓亚萍打王涛会很难呢? 很简单,男子选手,特别是快攻型的王涛 打 反手长胶的邓亚萍,具备一定的天然优势。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同意我观点的请点赞,不同意的可以在下方评论,说出您的想法。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哟~




一般来说,男子的竞技水平,比如说足球世界冠军,乒乓球男单冠军,就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水平,女子因为生理原因,其竞技水平,要明显弱于男子,尤其在特别需要力量,速度,爆发力,身体强对抗的项目,比如足篮排3大球类运动,男女竞技水平的差距就更大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抛开单纯为国争光,家乡地方倾向观念,纯粹从球迷欣赏球艺视角看比赛,男子比赛,要比女子竞技,引人入胜得多,在体育方面,厚男薄女是世界性的常态,由此带来的商业价值,经济收支,都是赞助商,电视台选择传播的考量之一。

由体育竞争男强女弱,可引申出2个思考

1:为什么中国体育比赛成绩,大多呈现阴盛阳衰的状况?

2:为什么电视传播,却倒过来?




王涛确实说过这话,但不是吹嘘,也不是骄傲狂妄或看不起贵为初代大魔王的邓亚萍,因为这是铁打的事实,男女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差距是无法忽视的,邓亚萍想在他手里拿10分很困难。


王涛在一次节目中说过,如果邓亚萍和他比赛,邓亚萍在他手下根本不可能及格,更不可能取胜。当时是21分制,及格也就是拿到11分,王涛言下之意邓亚萍最多一局能拿10分,连及格都达不到。


很多球迷听到这话可能会觉得王涛在说大话,看不起邓亚萍,但是很不幸,这是事实,王涛并没有吹嘘夸大。


也许你很诧异,王涛不就是平平无奇的乒乓球选手吗?就拿过几个双打世界冠军而已,这样的人国乒一抓一大把(国乒不缺乒乓球高手)。而邓亚萍却是国乒首位大满贯选手,被誉为初代目大魔王,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真可谓一代“乒乓女皇”。


那为何面对同为国家队却成绩一般的男选手时,如此不堪一击?连及格分都拿不到。

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男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真不是女子运动员可以比的,在身体条件方面,男人的速度和力量天生就比女人强,尤其是在竞技体育方面,男女身体素质差异更加明显。


身体素质是运动员的先决条件,这表现在比赛时的移动速度、反应速度以及进攻扣杀时的力量上。同时,男运动员的应变能力也普遍比女运动员强,抗压能力和心态也是一样。

国乒另一位大佬,乒乓球大满贯孔令辉也曾说过,他看王楠和张怡宁的比赛全是漏洞,但王楠和张怡宁同样是大满贯,在女乒中几乎找不到对手,这就很尴尬了。


拥有19个世界冠军的大满贯张怡宁曾坦白,她连国家队二线的男子选手也打不过,勉强可以击败省队男选手。


由此可见,即便邓亚萍、张怡宁、王楠等人在女乒界各自引领一个时代,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但面对同为国家队的男选手时,根本不可能取胜,甚至连拿个及格分都很困难。



同理,中国女排世界第一,享誉世界,而中国男排的表现可就一言难尽了。如果中国女排和中国男排对抗,其结果可想而知,可能男排一个发球就能定胜负了。再者,虽然中国男足臭名远扬,被各种调侃嘲讽,非常不争气,但是打败中国女足那是没有悬念的。这就是男人与女人在竞技体育方面的差距。


其实,无论是在什么领域,从事什么职业,最厉害的一般都是男人。即便是妇产科医生,最牛的依然是男医生。

当然,事无绝对,在花样滑冰、花样游泳以及跳水等领域,女子运动员比男子运动员还是要厉害一些的。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答案是肯定的,差距巨大!乒乓球运动依赖于速度、旋转、力量,男女性别大战中,女子除了落点变化外,和男子几乎没法打,男、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就是有这么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深刻影响了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历史,直接导致了男、女两线职业选手的主流技术打法发生变化。先看看不懂球的胖子、孔令辉他们专业人士怎么说:

刘国梁:以前刘国梁在综艺节目里被问到做运动员时能让杨影几个球(21分制),刘国梁当时比较谦虚的回答五、六分吧。当时杨影的反应有点生气:“什么,五、六分?”(杨影当时的想法是每局只让我得五、六分,太狂了吧)。刘国梁解释道:“一局只能让五到六分。”这时杨影明白过来,也谦虚地说:“不会的,至少得让我八分。”从这个对话分析,国家队男队与女队水平差距,11分制的时候至少是让四分球。

刘指导戏耍刘诗雯

孔令辉:有一次‬孔令辉‬接受记者采访时很自信地表示:像王楠啊、张怡宁啊,一眼看去哪儿都是漏洞!没法打!

事实证明,郭跃、丁宁、李晓霞也与波尔、佩尔森、马琳半娱乐地比过,根本打不穿对方。先看看历史上的几场性别大战:

1、2008年国球大典的时候郭跃挑战波尔,郭跃的正手爆冲力量在女选手里是出类拔萃的存在了,然而波尔全部稳稳接回去,毫无压力,感觉像练球一样。两局比分为11:6、11:8。

2、前几年‬,36岁波尔和17岁小将孙颖莎在去年底的PK视频,孙颖莎毫无办法。当然,这个有些欺负人了,波尔虽然年纪大,但去年世界杯还赢了马龙、林高远,今年欧洲杯又赢了奥恰洛夫。而孙颖莎虽然势头猛,但目前显然还不如刚提到的那些前辈们。

3、2019年中美性别大战中,孙颖莎2比3负于美国队的NIKHIL KUMAR,对手排名200位以外。

4、2019年,中国乒乓球队内部展开了几场别开生面的“性别大战”,结果女队核心主力选手丁宁、朱雨玲、孙颖莎、王曼昱等人都被男队选手给打败,只有刘诗雯一人拼下了18岁的男队小将徐瑛彬。

为什么男女队实力差距如此巨大呢?

大球让女性在性别对抗中不占优。技术时代使用的是38mm小球,注重速度、节奏、落点,由于男女生理差异,女队在绝对力量上不如男队,但可以通过速度、节奏、落点来得分,男女队的差距不太多。在40mm大球时代,力量越来越重要,核心动力三要素:力量、旋转、速度在乒乓球运动中所占份量越来越大,在40+球时代,加上无机胶水的使用,单板质量大大下降,要打出质量的球,没有强悍的身体素质是无法做到的。在力量时代,女队的劣质就突显出来了,再也无法跟男队相抗衡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男队   波尔   乒乓球   选手   差距   男女   女队   巅峰   中国   手下   运动员   队员   实力   男子   速度   力量   女子   时代   财经   邓亚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