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有多少是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但并不是学校的全部工作。

前些年,学校里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说法。就是说,除了直接的教学工作之外,还有间接的为教学、师生服务的管理工作、后勤工作。这些工作是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保障的,同样是学校整体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学校育人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学校还有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实践工作、体育锻炼、艺术课程、劳动课程等等,这些构成了大教育教学的范畴,同样是学校整体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作为社会中极为重要一环的学校,参与社会管理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像安全工作、卫生工作、环保工作、社会公益,等等,相继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最后,学校还承担着一些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检查、评估、评比、竞赛、统计等方面的工作,一些来自地方有关部门安排的检查评估、活动组织、扶贫帮扶等工作。这些工作,有些是必不可少,但有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校和老师们的负担,影响教育教学的进行。

总而言之,学校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与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有些直接相关,有的则是间接相关,这些工作都要做好。同时,受外部环境影响,学校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教学的工作,这些在今后应当着力避免。




在学校,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太多。1、学校工作的实质。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学,教育教学需要特殊的环境与气氛,这样才能让老师静下心、沉住气,认真地研究教学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研究学情……同时,研讨、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而不断改进、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也只有这样,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2、学校工作的现实情况。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目前应对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多如牛毛,且都是硬性任务,费时费力,极大地挫伤了个体的工作积极性,也伤害了作为教育主体的情感。如扶贫、植树、集会等。另外,应对各种层次的检查评比。




我是阿凡提秀,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学校是一所成立不到十年的城乡结合部的初中学校,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天降大任于是教职工也,特殊的使命感让一线教师认真无奈地承担着与教学无关的任务。与同类城里的老牌学校及乡下偏远的初中相比,所做的杂务真是比上比下都绰绰有余。

比如迎接上级多如牛毛的检查,老牌学校要么经验丰富从容应对,要么才大气足不屑于或无暇于应酬,乡下偏远的学校也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检查团和观光团不太喜欢到偏远地区。就因为城乡结合部优越的地理位置,每次上级检查必被点到。

举例:餐厅本来是学校后勤应该管理的,因经费紧张外聘人员少,教师不得不参与管理,凡是检查团来了,每次都要教师轮番上阵。

还有市里举行的大型活动需要观众互动撑场面,就要抽调部分老师支援。比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残疾人艺术节,也要抽老师去捧场鼓掌,其实从公德从职业道德来说,应该去献爱心,可是一线老师太忙呀。

还有市里创文工作,这也是好事,自己居住的城市拿到双创名片,人人脸上都会添光添彩。就需要老师义不容辞去入住小区当志愿者,挨门挨户的讲解创文知识。可是老师毕竟精力有限啊。

至于说扶贫入户跟访,这个就不用说了,因为是天下为患了。还有普法知识答卷、关注一些官方平台的公众号等等。

不过现在值得高兴的事,政府非常重视给学校减负,除了不让表叔表嫂来学校随随便便走访做客,也不让会妹会弟频频约会,外界不得随便扰校,学校应该是安安静静教书的地方,教师的精力应该放在教育教学上。

当然,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教师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每一个人都应该与社会融为一体,我们学校也鼓励年轻教师或党员做志愿者,发挥自己光和热,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转递爱心。年轻教师也踊跃报名参加,比如说疫情防控志愿者、学雷锋纪念日志愿者,还有参加市举行的马拉松比赛志愿者活动等等,为转递正能量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弘扬了社会正气。广大的同志仁们,你们都做过哪些与教学无关的杂事呢?带来哪些欢乐和烦恼呢?欢迎一起来吐槽啊。




在学校,其实每一件工作都与教育教学有关或影响教育教学,只不过因为官僚体制,人浮于事,政出多门,重复劳动让人深恶痛绝罢了。

每年基教科,人事科,财务科,都要搞个人情况统计,姓名、性别、学历、个人简历,毕业学校……,一年总要统计过四五次,上面换人了要搞,长级升职了要搞,每次大伙找照片,找各种普通话证,资格证,职称等级证,各种奖励证书,又是复印又是打印,忙得不不亦乐乎。我就奇怪了,去年弄上去的资料你们都给当废纸卖了吗?

拿这次疫情防控工作来说吧?教育局办公室对校长有套方案,教育局安全科对学校安全主管有一套方案,局党委对学校支部有一套方案,局基础教育科对教育教学校长也有一套方案。其实学校干同一件活,要按教育局不同的部门的名称、格式各报一份,既浪费财力又浪费人力。

晒一下我写的一个资料清单(学校一个部门):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预案;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方案;3、春季开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预案;4、春季开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方案;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应急预案;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突发情况应急预案;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措施。

再晒一下学校日常安全工作:《xx教育局安全常规检查记录》《Xx教育局消防检查记录》《××教育局安全台账》《消防安全台账》《×x教育局安全教育记录》……

学校有很多工作不是无关,大部分是小题大做、重复劳动。




既然是在学校,不论是根据政府或主管部门安排的工作还是按照学校自身的条件设计的校长文化、校园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等的落实。大象无形,平时有些看似以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才以及学校的发展无关的事情,往往却是方向性的关键大事。大都认为学校只要搞好教育教学,把学生分数提上去就行了,却不知“教育是一项治心的艺术”,人不是机器,才不是分数。所以简单点说,只要是在学校,我相信一切工作都应该是有效工作,都应该与学校有关。




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确实不少,耗费了教师不少的精力。

首先是各种会议多。有的领导很喜欢开会,领导不上课,不知道上课的老师有多忙,但是却喜欢通过经常开会来给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提工作要求、对老师进行思想教育等,不但要常开会而且还要开长会,短则个把小时,长则两三个小时。开会的人早已心不在焉,他还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唾沫横飞。似乎不开会他就不知道干什么,就没有存在感,通过开会,就可以经常在全体老师面前露面,可以刷足存在感!这样的领导其实没有认真想过:是不是这个会一定要开呢?是不是开了会就一定会落实得更好呢?是不是老师开会就一定会认真听并铭记于心呢?

开会一定要有时间观念,想好了开多久就要守时。讲话的人要提前准备好讲话内容,重点突出,话语简洁,不啰嗦。开会的氛围要尽量轻松,要严肃庄重,但不能凝重,凝重的氛围会让人心里压抑。

其次是表格与材料多。有的学校管理理念落后,不管什么工作都要上交各种方案、过程记录、总结等。举个例子,班主任召开一次班会课,先要设计一个班会教案,再做成PPT,班会过程要拍照,上完后还得写个小结反思。如果一学期上18次班会,得花多少时间精力。开班会与教育教学有关,但是不是要这样繁琐呢?大可不必,关键是看活动的效果怎样。教育孩子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一点一滴,慢慢变好。而不少的管理者,总是那么的急躁,急功近利,缺乏耐心,似乎立根杆就想见到影。

第三,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多。教师除了要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带班工作,组织学校的各项活动开展,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考核。有的甚至层层加码、扩大范围、增加环节、延长时间。老师们苦不堪言!

第四,非教育部门的工作进校园多,增加老师负担。什么卫生,交通,食品,妇联,扶贫等等,都要拉上学校。有的工作学校可以协助一下,但不能成为教师的工作任务。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希望能有所改善。






没有哪一件事与教学无关,它们样样重要。扫黑除恶还教育一方净土;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文明城市创建,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指数;卫生城市创建,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法制进校园,培养学生从小要有法律意识……作为教育,我们都要笑纳。




浏览了一下网友们的答案,有的说都是有用的,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有的说占几分之几。我认为这样说都是不客观的,不同的区域情况是不一样的。就我县的情况说一说都有哪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

1.一年一度的防火宣传。

注意不是给学生的防火安全教育,是老师接到的任务。每名老师承包一定的家庭数,拿着宣传单,下到村里入户,找村民讲解。必须有村民的签字回执,还得填写活动效果等栏目。

2.每年至少两次的扶贫。

类似防火,每名教师也有承包的户数,下村入户,村民得签字,填写表格。这个最讽刺了,我骑着破电动自行车,给有轿车的家庭扶贫,我家是50年前的破房子,扶贫对象是二层楼房,家里还有养猪场。当然也有确实困难的。

3.扫黑除恶。

大家肯定看过在幼儿园扫黑除恶的报道。有网友调侃“扫黑除恶从娃娃抓起”。

我觉得这些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毫无关系,你们说呢?




您好,我是空文,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现在在学校最让我头疼的扶贫工作,我们这每周要下村扶贫一次,每次早上八点下去,下午两点才能回来,午饭都没有得吃。这扶贫工作,真的是很可怕,很累,很折磨人,我们每周六下村,那每周五学校的老师就感到特别的不安,因为做不好就要被通报,扣绩效,甚至有更严重的处分,所以大家都不敢懈怠,都会很仔细很认真的弄材料。很希望我们这能够早点脱贫。

说实话,能帮到贫困户我是很乐意的,但是真的没有必要让老师花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搞这个,老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难道把学生三观扶正了不也是一直“扶贫”吗?

在学校的其他工作,我觉得都是为了服务学生,我可能会有抱怨,但是不后悔。




有三分之一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冠状   工作   教书育人   班会   肺炎   教育局   志愿者   精力   老师   情况   教师   方案   学校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