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真的取消了教师职称评选,对教师的积极性有影响吗?

如果有一天真的取消了教师职称评选,对教师的积极性有影响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大家只要看私立学校就知道了。

私立学校的老师几乎没有人去考虑职称的问题。为什么?职称对于私立学校老师的收入几乎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别的地方不太清楚,但在我们这里,私立学校老师的工资基本上由以下几块组成:

1.基本工资。由工作年限和上一年的绩效来确定多少,差距不大。

2.课时工资。多教课,多拿钱。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激励老师多承担工作。

3.岗位工资。班主任副班主任、年级主任、干事、教研组长等教育教学不同管理岗位的工资也不同。

4.绩效工资。根据每月教育教学任务完成等各方面的情况来评估。体现“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

5.特殊津贴。为学校做出特殊贡献的老师可以拿。

私立学校没有职称工资,老师就没有积极性吗?恰恰相反,老师的积极性会更高。因为每个月都会考评,你就算是高级职称,不上课或者干不好,收入反倒没有低职称的老师高;而职称低的老师,只要多干活、干得好,一样比职称高的拿得多。

职称,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工资制度怎样才能更合理,越合理,教师的积极性越高。




老实说,评职称就是个负担(尤其老教师)。若参评,影响工作,找人、准备资料等也让人心累。若不参评,影响收入。有些人教学不咋地(甚至不代主课或不代课),还比你职称高工资高,心理肯定不平衡,影响积极性。

总之,如果职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制造了不公和腐败),必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取消职称评选,当然对老师积极性有影响!

长期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一旦抽身出来,必先翻几个筋斗云,腾云驾雾一番,然后回来感谢师父搭救之恩。

职称评选真的取消,老师们必将奔走相告,欢呼雀跃,顿感一身轻松,再也不用为论文而操心,再也不用为应付评委狂补几年的备课笔记、学生作业,再也不用做假大空的事情了,想想也幸福。

孙悟空的兴奋劲没过多久,又被戴上了紧箍圈,取经路上,怎可允许猴儿无法无天,肆意妄为?

取消职称评选,大快人心。但取消后如何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充分调研后,新的充满生命力的制度必将取代旧的广为人诟病的职称评聘制度。

笔者认为,教龄十绩效是一种可供探索的切实可行的做法。

按教龄自然晋级工资,可激发教师长期从教的热情,增强职业幸福感。

而绩效工资的实施体现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可充分调动教师干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人人要事做、抢事做的良好氛围。

教育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们有决心,不畏难,定能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师评聘制度。

2019年,是充满希望的改革之年,让我们撸起袖子,大踏步向前逐梦去!!!!





谢谢邀请,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师,九十年代前,没有什么所谓的职称,教师们欧心沥血,任劳任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特别是有了教师节,教师法,三五七十的教龄津贴,教师们更有奔头,寒门学子优秀生读师范的多,他们早日想解决就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考不上师范的读高中。所谓的一等二等读师范中专,三等四等读高中,末等去打工。八十年代末评职称,是初次,对二十几年的老教师优先,比如,文凭(初中文化),没有论文,只要教学质量优,政策就放宽,晋升小学高级。几年评职一次。第二次评职,要交350元的评职费,必有论文在报刊杂志发表,或有县(区)市级优秀证书。名额限制,当时的月工资才是120元,评上是万幸,如果评不上,负债不说,精神压力大,怕字当头。九十年代中期才兑现职称工资,教师们知道职称工资差距太大后悔。这个时候校长的权利最大,几年评职一次,预先想给谁,优秀证书这个硬件就给谁。有的老师神通广大,提前打通人脉经络,论文自然冒出在刊物,你校长有口难言,认帐,打乱校长计划。一线教师你在怎么优秀,只好排队待着。如此下去,教师们勾心斗角,平时大家都好,一到评职,拉小圈子,有的往上找靠山压下。特别是期末教学质量评比,以学生考试分数的成绩为准。全乡镇教师交叉监考,(五十岁以上的老师得照顾不监考,不改卷),教师监考之严格,有的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不读题,小学生看不懂题。评卷是教高年级的评低年级的,交叉评卷。没有评卷的老师不知改卷内情,听天由命。等到学期结束学校开总结会,教导处公布教学质量,第一二名的奖多少元,倒数一二的罚款多少元,这就是几十年来的教学常规。评卷人非常关心自己教的学生成绩(他没有资格改自己的试卷,但信息灵通,随时都可以查自己学生的卷子,及时纠正更新分数),所以,我曾叹曰:年近半百体质虚,顺其自然是规律,养生之道做善事,何必与人争高低。岗位设置害死人,一线教师教师苦命人,年老无用欺负你,年轻有为晋级人。

如果教师工资按照公务员的政策执行,取消职称评选。教师们就没有顾虑,不费心思去巴结其人。反而教育更忠实,但国家要有新的规章制度,教师们一心扑在教学上,教学质量与绩效工资挂钩,教师们的工资差距缩小,优秀学生报考师范的就会逐年增加,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要教师的工资真正被人们眼红,羡慕,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国家就真正强大了。




现在的职称评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老师的积极性。评上的大多有背景,并且高职称大都在二线;而广大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晋级无望,还是默默的奉献着。要说影响积极性,恰恰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现象导致的!广大教师还是具有高尚的师德的。




不但不会受到影响

相反 只要工资待遇跟上了

老师更会安心从教

真正静下心搞好教育

做有教育情怀的教师

而不会再把时间精力耗费在准备假材料 想方设法跟领导套近乎

跟同事同行相互设防挤兑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总之 绝大多数老师还是愿意认真教书的 不要让不公平的职称评定伤了老师的心凉了对教育的热情




我觉得不会。最近这几年到是因为职称的评审打击了好多老师的积极性。

我记得我们刚开始上班时,教师没有职称评定一说,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都也挺高的,大家主要精力就是在教学成绩的较量中。大家敬佩的,羡慕的都是那些成绩优秀的,课堂教学效果好的,学生喜欢的老师。

90年代才开始有了职称一说,刚开始职称的评审还是比较有原则性,公平公开公正,大部分老师都是比较认可的。

后来随着好多老师都有资格参与评选,一些老师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一些私下交易就开始了。尤其是后来评选条件又加进了许多不太现实的硬指标,比如:荣誉,论文,课题,作课等,对于普通老师来说,这些都太难实现了,所以就有了掏钱买论文,掏钱买课题,走后门弄荣誉等一些做法。

一些长期在一线的老师,因为没有途径取得荣誉,参与不上课题,发表不了论文等等原因,以至于正规科班出身,教学成绩一直很优秀的老教师,最后都以一级教师的身份退休了,而一些刚上班没几年的年轻教师,因为会来事,又熟悉网络,会发表论文,会参与课题研究,也会在作课时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所以很快就晋升为高级教师了。

多少老教师为此郁郁寡欢,更有甚者因此而生病了。

所以要是取消了教师的职称评审,这一切的麻烦就会随之消失。老师不再把精力都花在一些对教学成绩没有一点实际作用的事情上面。只要是对老师的评价有一个公正的规则,而且对老师的工资和一些硬性的指标多挂钩,让人们不用任何手段都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就可以。

好多人想尽办法评职称,大部分都是为了报酬,只要报酬上去了,谁还在乎是什么职称。




职称不会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恰好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众多老师的积极性。当老师干的是一份良心活,工作肯干的人,有没有评职称这项措施,对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太大的影响。大多数人要求取消职称,是因为评职称这项措施对众多老师或多或少都是有伤害的,其中还包括获得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既踩着同行的肩膀往上爬,又还担忧随时滚下来。僧多粥少,暗箱操作的情况不是完全没有,这也引起众多老师的对这项措施的反感。若要提高老师工作的积极性,我个人认为,教师工资级别自然晋升,奖励部分国家财政另行拨款,多劳多得,教学成绩优异的得到更多奖励,其他教师可以参照同级同科最优秀的作为参照按百分比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工作积极性不就提高了吗?大家应该没意见,因为奖励部分并没有从“羊”的身上“剪羊毛”,而是付出的回报,老师怎么会有意见呢?职称把老师分成三六九等,职称让老师们相互猜疑,职称严重挫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职称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弊大于利,取消大快人心!




如果有一天真正取消了教师职称评选,对教师的积极性有影响吗?

最近看到报道日本就没有教师职称的评选,难道教师没有积极性,教育搞得不好?我国过去也没有教师职称评选,教师没有积极性?反观现在,搞了教师职称评选,是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还是挫伤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我说答案是后者,恐怕没有多少人反对吧?一线教师有几个是高级职称的,高级职称教师都在干什么?这也恐怕正是大家诟病教师职称评选的原因吧。

我是八九年进小教一级(那时分三级、二级、一级、高级)的,直到2014年好不容易才得进十级。前些年在乡村小学任教,十多年没指标。2011年进中心校,指标有了又要让资格老的,临近退休的。论教学,我连续五年代毕业班,成绩不比别人差,可是评职称的候,这原因,那原因,就是排不上我。你说这个职称是调动积极性了吗?

取消教师职称评选,或者改为按教龄晋级法更公平公正。




如果取消职称评定在教师队伍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多年来的职评在教师心目中产生了难以释怀的矛盾。既想评上职称,按自己的资历与水平确实够上某个档次了,希望名符其实的获得这份荣誉。同时又怕评职称,不仅要准备大量的基础材料,论文等,最关键的由于有指标的限制,在专业技术等级所列条件以外,又加了一些与职称评定毫无关系乱七八糟的条件,使职评走了样。职称在老师心目中既爱又恨。如果真的取消了肯定会影响老师的情绪。毕竟教了多年书,一定的职称也是教师专业水平的体现,也是辛苦努力的结果,也可看作是一种荣誉。所以不要取消职称评定,而应该完善其评定方法,不要下指标,不要附加额外的条件,够格的都给予相应的职称,再不要让老师们在职称评定上纠结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积极性   职称   教龄   教师   多劳多得   职称评定   绩效   私立学校   天真   荣誉   工资   成绩   优秀   老师   论文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