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户外旅行者不喜欢结实耐用的军用品,而要买贵的野外装备?

想起一位长者的话,他是位老兵,看着我全副“武装”准备去登山,他说以前侦察兵就背个挎包,解放鞋,一身服装,指南针,刀,武装带,水壶,指南针,几块干粮,就进山了,一进山就是一个多月,这让我颇受震动。户外服装的兴起,大多是源于厂家的宣传,以及消费者自我的心理暗示,觉得出去野外,徒步,不搞一套装备,似乎有点不合规矩似的,但这规矩是谁定的呢?肯定不是自己,而是无形之中的宣传。以我的经验,户外旅行者选择户外用品,要以实用和性价比为标准,不要以品牌为标准。我从三个方面讲一下这个问题(以下称军迷户外或战术用品):

户外旅行者装备有哪些?有什么军迷用品可替代?费用几何?

鞋,外套,裤子,袜子,背包,登山杖,护膝,护踝,手套,指南针(非穿越不用,可以看手机),这些是必备的,顶级的户外装备鞋加上下衣,以攀登系列为例,全套下来最少要1-2万元,再加上,一根手杖几千的都有,鞋至少要2000元;一个背包3000-5000元的都有,还有户外表10000元起;这还不算其它的替换装备,春夏装与秋冬装,内衣类等等其它的。如果一个户外“达人”,不差钱的,在这方面的投入要10万元计。那么军用品是否可以替代呢?我觉得,除了除了登山杖、鞋子外,其它都完全可以替代,我举几个例子。

裤子,以前有一条品牌户外裤子在山上被树枝刮烂了,我现在就是军品的工装裤,微弹,侧面有兜兜,穿了快3年了,属于耐操抗磨型,到山上往岩石上一坐一躺,下山时,擦着地滑下来都没问题,洗了之后就更朴素了,卡其色的,178元,以前那条品牌的还是夏季的800多元;

户外军迷裤

背包,品牌户外背包,看得上的要2000-3000元;而军迷背包是仿制战术背包,主袋,副袋,暗袋,辅助袋,悬挂袋圈,织带扩展带,防水耐磨,诸多外挂;价格500以内可以买一个很不错的;而且在实用方面,军品背包更为实用。

户外军迷背包

冲锋衣及软壳。这类的军迷户外或战术外套,大致国产的在几百到1500元左右不等,国外的就比较贵。这一类的更多地考虑到是实用和许多的外挂,耐磨抗风轻防水,都有侧袋,胸袋,臂袋,重型冬季大约1200元左右,春夏季的如M43(美制军装户外1943年版型)大约600元左右。这个外套部分,如果身材高大的适合穿,因为比较厚不那么熨贴,如果身材矮小的,尤其是穿上冬季的,显得特别厚,就象有层铠甲,面料也比较的硬,不那么美观。

客观地讲,军品户外服装在轻量化,美观化上确实不如品牌户外,而且军迷户外用品,我不建议选择鞋,军用品在鞋的外观上确实是低调了点,有点象钢厂的鞋。实用性上是一样的,性价比高。另外,军品户外服装也要看国外的还是国产的,我建议是国产的,性价比超高。

户外军迷鞋

为什么户外旅行都不穿军迷用品?

本文开宗明义就讲了,大部分人以为自己有自主性,实际不是的,是被宣传的,他们没有试过军迷用品便直接去选择了户外品牌,而且现在许多的户外旅行者喜欢加入什么群,什么圈子,那圈子里互相比较,讲品牌来历,尤其是一些女性的户外旅行者,把这里当作一个展示的舞台,都让这本来应该是最为朴素的野外与自然接触的一项活动,成为了一个秀场。而穿着军迷用品似乎与这个场合格格不入。

另外就是,军迷用品在实用性上不缺,只是军迷用品在美观性,轻量度不如品牌户外用品。,尤其是知名度上,无法加诸给穿它的人以光环,所以选择军用品做为户外服装的人少之又少。

以下是经验,本篇回答的额外赠送

摆脱装备之后,户外旅行者应具备的技能!!!

户外旅行都似乎有一个误区,以为装备在手,天下我有,真正到了野外,无人地带,遇到迷路,失去同伴,找不到方向,就会惊慌失措,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记得,最有用的还是自己的头脑!以及你日常积累储备的经验和知识!比如说,山上穿越经常有出事的,还有不得已求救的,他们在这个时候像个走丢的孩子,别看穿着几万元的装备,没给他什么帮助。所以,一个户外旅行者,有几点要记得:

一、无论何时,都要记得来时的路!

在拐弯转角处,做一个记号(雪地里可以折个树枝,或者带个记号表),如果这些都不会,最起码戴一块有轨迹溯回功能的表。在走错路的时候,不要强行往上爬,尤其是荆棘林中。大家发现没有,一座山,你远处看时,觉得路从这条线上,上山脊,沿山脊走,从另一侧下,好像这路很明显,但你真正进入山里,才发现,你看不见路,甚至看不见太阳,所有的地方都差不多,有的人这时候便开始慌乱,以为往上爬能到山顶,就能看到路了,实际上你爬不上去,全是荆棘,即使你千辛万苦地爬上去了,才发现是一处悬崖,根本没路,你想退回来,茫茫一片荆棘,根本不记得来时的路,此时累饿交困,尤其是恐惧,让你无路可走,崩溃。

记得来时的路

二、一定要摆脱跟户外团,平时多积累些经验

这是户外旅行者的大忌,这就和旅游跟团一样,你的大脑某部分根本不运作,到了?好到了,走这条路?好,走这条路。一路从哪进山的,从哪出山的,都全然不记得。而自已独行,脑子里的小马达便会突突突地运转,快速地进行运转,分析和记忆。你可以从初步锻炼,比如你跟某个户外团走过一次,那么要暗中记下,然后自己再试着走一回,试着找路,辨别方向,学会在叉路怎么分辨,看路上的痕迹哪条是有人走的哪条是无人走的,平时多看看这方面的纪录片和书,并在脑中演练一遍。

户外登山团

三、无论何时,要保持冷静

只要你穿得暖(户外装备的作用),有食物(永远要在下山到人间之前留一点食物,哪怕一根巧克力棒),有水(永远在下山到有人烟的地方之前留一点水,快没有的时候抿着喝),那么你就不要害怕,除非你摔断了腿。在户外旅行的人,大多不是缺于装备少,而是死于害怕,惊恐而让自己失去了在城市人群之中那种安全氛围之中的判断力!有许多事例是这样的,带着帐篷,却出了事故;身上各种装备齐全,食物和水都有,找不到路惊慌大哭,开始求救。这事即发生在荒无人迹的野外徒步线路,也发生在城市中的小山,比如在青岛市中心有一座浮山,山上都是驴友来回踩出的山路,在坡顶也有许多叉路,天气好的时候,经常能遇到人,有一次,一个女的,背着包,快快乐乐地上山了,但是突然下雨了,就傻了,找不到路了,瞎跑,一边哭一边瞎跑,居然跑到了一处断崖那里,身心完全崩溃了,最后打电话求救,看到救援队就象亲人一样。这也提醒我们,在户外,不论看起来多么平常的路,也要敬畏,那座浮山有次下大雪我去爬过,风雪漫天时,路确实很难分辨,但走错了,我就又顺原路回来。

前年青岛浮山登山遇大雪

我们要相信装备的作用,但永远不要迷信装备,这和武人一样,你拿把利剑,要会应用,让他与你合为一体,为什么许多户外旅行者好多年就那么一套装备,用熟了,所以,无论是品牌的户外用品,还是军用品,根据自己的实用性以及性价比来,不要慕恋虚荣和买一堆不实用的东西。

毁我塑我 原创




还真研究过,抛砖引玉。

大量装备部队的第一耐用性,并列第一的是经济性。有一句话叫一等品外销,二等品内部交流,三等品大批量列装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大家大业的,装备需求极大,不能不算计着花。

因此,军用品是好,但达不到舒适的要求。

再一个军品考虑的是怎么隐藏自己,都使用迷彩或近乎环境色的绿色。而驴友的需求则则正好相反,需要在受困的时候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自己。所以专业的户外装备大多使用红黄橙等比较艳丽的颜色。试想一下户外登山掉沟里了,无力呼救的情况下。穿一身丛林迷彩爬那像一堆草似的。眼睁睁的看着救援人员从身边路过,越走越远越走越远……什么心情




户外活动,看的个人素质和野外生存知识,而不是装备。

前几年来我们大山登山的一个团,大概七八个人,碰巧我在山里溜达,就请我做向导。

他们登山服,手杖,手套,一应俱全。我穿的迷彩服,迷彩帽,高腰解放鞋,手里就一把砍柴弯刀而已。

一路攀爬,大呼小叫。山峰上有几个独立岩石,他们开始测算,用岩钉啊!登山绳固定啊,好多方案。

我说坡度不大,咱们徒手爬不行吗?说完我第一个带头徒手爬上去了。有几个上来的,其他的还要打岩钉,我说你们可别!这种红色石头风化,易碎,你打钉子可能固定不住,更危险。

傍晚,他们要宿营,我说好吧!他们要直接砍伐松树,被我阻止了。松树下面干枯的枝条有的是,干松树叶也有的是。每人采了一小背,强行带领他们下山。因为山里严禁明火的,选择山脚下一块儿庄稼地头,扎帐篷,生活,取泉水,做饭。

他们要尝尝刚采的蘑菇,我说你们采的蘑菇没毒,但新鲜的蘑菇外皮一定要撕下来,黄蘑菇更要去除海绵阻止,另外,能晒干食用最好,新鲜的容易中毒。

后来我去村里买了一只鸡,一些鸡蛋,带领他们偷了一块儿玉米地和红薯地,其实是我家的,他们认为很兴奋[捂脸][捂脸][捂脸]后来我说是我家的,他们反而不好意思,付了钱。

他们做饭装备很齐全,那天晚上做了烤鸡一只!烤玉米三十几穗!烤红薯十几个。熬了一锅野菜汤,煮了二十几个鸡蛋。吃的尽兴!

所以我说,户外,除非专业登那些大山的,普通一两千米海拔的山,离人家不远,根本不需要携带那么专业的装备。

不信你看看山区采药的,采蜜的,采松塔的,哪个穿户外装备了?




一般军品的性能没有专业的户外装备好,军用服装为了耐磨耐穿,做的比较厚重。德国军用风衣都用了高泰克斯膜,英国特种部队都穿的始祖鸟的T恤,造价都太高了




国产军用品的标准太低了,美军的军用品标准和户外产品的基本一致甚至更高。

户外鞋的要求是防水透气加防滑,国产的军靴基本没有防水透气的功能。

户外背包要求有背负系统,能根据人的后背高度进行调整背负,把背包的重量分配在肩膀,背部,腰部来减轻对肩膀的压力。另外,




也是一名户外旅行爱好者,谈谈个人的看法,的确也是每次参加户外徒步,大家都着上五彩缤纷的装备,我偶然才会有遇上使用军用品(警用品)的个别小白,分析下来有五个原因:

1军用服装户外用品,色彩沉闷。军品因为战争训练的需要普遍做成了绿色迷彩蓝色,男同志还勉强对付,在生性爱美的女同志眼里,这弊端太多了!色彩不好看,搭配户外用品是也是短板。

2军用品材质普遍厚重,军用品主要供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使用,要考虑作战时野外的保护,兼顾天气保暖性,对耐磨长期使用性要求高,颇具有一定“盔甲”的属性,如果用料轻薄,哎,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军人手里使用,翻山越岭,磕磕碰碰,那还不几星期弄成碎布条,而专业的户外用品不同,分类季节性,主要考虑的是休闲一路,季节性偏温暖,这天气一冷,很少驴友有出去旅游,用料要上轻薄结实舒适,这样军用品普遍显得比较笨重。

3设计的理念也不同。军用品将就伪装,容纳军用器械,统一制式大规模生产,如野外训练服,外挂点比较多,而户外如冲锋服,速干衣,设计理念上色彩鲜艳有利于辨识和施于救援,更具备旅行的实用性,可以试想如果身着从林密迷彩服的小伙伴在徒步晕倒在树丛中,要发现他简直就是躲猫猫,捉迷藏,简直是让人抓狂,而一件身着黄红色的登山服,很容易就找到,优劣高下不是立刻就出来了吗?

4使用军品,客易是“撞衫”。这个时代尤其户外运动,很讲究个性,大量使用军品,大家一起撞衫,不是觉得挺尴尬,尤其女士们,失去了活泼的的属性。

5户外活动使用军用品,设计理念比较落后,军品从设计,定型,生产,出厂,装备,大规模使用,这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周期在设计上偏向保守,还是容易过时,多数的军用品如帐篷,雨鞋,雨衣,工兵铲,吊床……,更是上一代的产品,最新的设计,市场上少有,而且发现市场上居然没有军用的登山杖,如果你装备上老款式军品,在户外,有点像一个老古董的存在!当然也有一些军迷爱好者,适当用心搭配使用,效果也还蛮不错。

而民用户外用品就不同了,虽然贵一点,只要是懂行的,贵有贵的道理,贵有贵的质量,各种国际品牌设计理念先进,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加上电子计算机辅助研究开发,研发周期短,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快,广告做得好,宣传效应突出,电商采购特别方便,物流的速度快。只要稍微懂一点,肯定就是不会用军品户外装备了,我们登山的团体里,偶儿有新来身着军用作训服的小伙伴加入,但很快也就换装了。

最后,当然使用现役军品有时还是有踩红线之嫌,国家对军警服装用品,有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普通人还是不宜使用,新时代登山的小伙伴更喜欢流行色彩,流行设计,符合自己的个性和爱好户外装备,化作一阵风与风景美好的山水拥抱。而喜欢军品的时代是中国六七十年代当时的年轻人,对于军人的向往和荣耀,绿色曾经流行于中华大地,而时代毕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没有专业的户外服务,而今天,每一座大城市都有这样的团团伙伙,虽然每一个是普通人,但是绚丽多彩的户外服装,又让他们变得那么不一样……!




很多驴友不喜欢结实耐用的军用品,而是要买贵的野外装备,只能说他们相信这五个字——术业有专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户外运动,向一些简单的徒步、露营,这些普通人都能参与其中。而一些极限运动,比如爬山、攀岩等,就需要一些必备用品,否则人身安全会受到影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军用装备比如服装等,只是结实耐磨,穿上后的保暖度和舒适性和专业的户外服装不能比。户外装备毕竟是专业的用品,有它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这点一般的用品是不能和它相比较的。

有一次,我们几个同事相约出去野炊,到了山中的小溪旁边,大家纷纷去捡柴火,捡的过程中,看到另一个地方也有几个休息的人,人家穿着冲锋衣,地上放着一个大号背包。水边还放着瓦斯炉和便携气罐,人家做饭时可真是便利,羡慕的我们几个不断的惊叹。

咱们再拿绳索举个例子,绳索有很多种,包括鱼线,打包绳,登山绳等等。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是山地,登山绳就显得相当重要。而普通的绳索在爬山时,总觉得安全系数相比登山绳会差一点点,这也是玩户外的人青睐专业装备的原因。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普通人去户外游玩,一般不需要专业装备,而一些户外发烧友,他们的装备都很齐全,毕竟老手经历的多,经验丰富。




军用品从立项研发试用到定型生产装备要经过很多部门各种环境严格把关和反复论证,并且还要吸取国外的经验和优劣参数,结合本国国情及特点,尽量做到因装备造成非战斗减员,实用和保障部队生存及战斗力,且能及时投入战斗才是主要目的,质量也是体现国家实力的好产品,单说雨衣就具备多种用途和功能,这是民品不可比的。




现在流行叫“户外轻奢”,一般来说正规军品价格高还不一定好用。以前人们轻便好拿使用问题不大,看的是性价比。现在大部分都是装个x,比的是品牌,看谁的贵,装的的是“情怀”,不在树林子里喝个咖啡就要死,烧个开水不用钛合金的壶就要中毒,这几年放着气罐不用,点火必须的是柴火炉还得是进口的。




因为军品和户外产品的追求不一样,户外产品追求的是鲜明显著。军品追求的是伪装,保护自己。曾经有北京女网友死于户外户外水沟旁边,而按照户外搜救人员记录,曾经有三队的人,从他身边路过都没发现。最后还是一名取水人员下水之后才发现他的尸体。如果他穿的是标准的户外服装,别人在几百米外就发现他了,而不至于死于户外搜救人员路线三天才发现。而且军品考虑的方向不一样,户外产品考虑到的多功能。价格比较贵,材质比较好,军用往往价格低,但是质量很一般。

还比如像户外登山包,拥有背负设计强大的多种绳扣,方便携带各种物品。并且有背负,能够有效减轻负荷,加强散热。军品那只能呵呵了。如果按户外标准精品的人机,效果很差,与户外携带比较重的装备的时候,人很难受。

还有一点户外产品都有很强的功能性,比如一个稍简单的鞋子就要和好的防水,透气减震等功能,军品基本上对此基本无任何的考虑。

所以我在户外中严禁参与人员使用军品服装,除非有户外救援证或者领队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旅行者   军用品   浮山   野外   户外   装备   军品   耐磨   耐用   实用性   结实   背包   户外用品   用品   服装   品牌   时尚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