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能听到有自杀的孩子,现在的孩子们怎么了?

今天刚听说我们市实验中学有个高二的孩子跳楼了,因为期中考试没考好压力大。这是这两年第四例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朋友孩子的同班同学也是仅仅因为平时考试的失利跳楼了,留下一封遗书说不怨学校不怨老师不怨父母,只怨自己不争气觉得太累了想休息一下,16岁的好年纪就这样走了。还有朋友学校有个学生学习非常好,上课看小说不听课考试也能第一名,但不知什么时候患上了抑郁症,有一天中午在学校午休时跳楼了,因为家长知道孩子患病,并没有过多追责。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压力太大了吗,家长的望子成龙,老师的殷殷期盼,同学之间的竞争导致的么?可能吧,现在找工作没有文凭不行,有些工作即使有了文凭不是重点大学也不行。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的给孩子报各种班,拼命的给孩子灌输自己的理论,所有的压力都压在孩子身上,心理素质差的当然就崩溃了。




刚看到一个博主写的市实验高中高二学生跳楼,吓得我一下子站了起来。因为我家小儿子也在市实验。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人有目标有追求。比如,80年代以前,人们还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时期,人们为了吃饱穿暖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去河里摸鱼去人家收过的地里捡漏下的红薯或者豆子,有时候还会半夜三更去偷人家院里的青菜。大清早去树下扫落叶上树上扳断树枝,更有甚者,去人家棉花地里偷摘棉花。生活那样困难,人们极少有想不开的,即使有,大多是老年人,他们往往得了重病又没钱医治而选择轻生。

到了90年代,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饭吃了,吃饱穿暖已经不是必须,温饱思淫欲,那时候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婚姻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开始追求自己所谓的爱情。为了爱情,年轻人和父母做斗争,旧的婚姻观和新的爱情观发生激烈的碰撞,有许多美丽的姑娘选择喝农药自杀,从而轻掷了自己的生命,虽然确实换来了很多父母的觉醒,从那以后坚决阻止儿女婚姻的变得很少了,她们有自己的生命为后来的年轻人带来了自由恋爱这个新颖时尚的新词。

但是逝者已逝。

到了2010年以后,经常传出年轻人自杀的消息,郑州某小学就有四连跳的,就是每年都有跳楼的,连续四年,每次听到这些都让父母们吓得心惊肉跳。


为啥?

有吃有喝,有高档玩具,大多独生子女得到父母祖辈所有的宠爱,他们还想要啥?

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对物质的需要已经满足后一定是爱的需要,可是,父母为了生存,为了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常常忽略了爱的陪伴。

这是其一。

90年的时候,河沟里流的还是清澈见底的水,短短15年,河沟填平了,因为没有水了,即使有也是臭水,孩子们不能像过去的孩子那样三五成群随意的跳进水里释放自己全身的邪火,那时候,人们从土里扒拉一块红薯用手擦擦就咔嚓咔擦吃起来,现在孩子们想去玩,成本很高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还有玩的地方吗?地里食物你还敢不削皮吃吗?孩子们就是通过劳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抗挫折能力。而今,这些都没有了

这是其二。

过去,需要很多大量的低学历工作者,现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大量的工作被机器取代,整个社会都是恐慌的,人们普遍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考上好大学的好专业才能找到好的工作,这种情绪通过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层层内卷造成孩子们压力很大,特别是人口众多的高考大省

这是其三。

过去,即使有孩子自杀的,传播速度慢,消息是在极小的范围内扩散,影响不大。现在,网络太快了,真是赶上光速了,偏远山区旮旯的小事一不小心就可能马上传遍全球,人的模仿性是很强的,特别是不知生命为何物的孩子们。

这是其四。


怎么办?

说起来很老套,无非是

1.从小培养远大理想,一个人不能光纠结于个人的恩怨情仇,要心怀天下,。这种情怀不是几场谈话几场爱国教育可以搞定的,需要家长寓教育于无形,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情操、远见。

2.增加体育场地,增强体育锻炼,多让孩子们出一些臭汗,在锻炼中碰撞,在锻炼中接纳自己和别人,这样,累得要死,四肢发达了头脑简单了不胡思乱想了,知道地球不是围绕他一个人转的了,心胸也就开阔了。

3,人口越来越少,工作机会越来越多,只要人不懒,踏实肯干,就没有过不去的,我们有必要非逼着孩子们一直内卷吗?佛系一点,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吧,别让孩子承受他承受不了的压力。

4.媒体少报道这些负面新闻。那么多好的人好的事不去报道,专门去找这些博眼球的噱头,引起社会的焦虑和年轻人的模仿,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平庸,社会不能善待弱者,两极分化严重,攀比之风盛兴是导致青少年抑郁,自杀不断增多的拫本原因。人人都做人上人是一件永不可能的事,是一道无解的题。孩子脆弱的生命无法承受,也不应承受整个社会的残酷竞争压力,特别是那些学习能力弱的孩子,人与人不同本是一个事实,可我们的专家和大多数父母偏偏不承认这一事实,不接受因才施教,不接受层级化分,非要逼所有的孩子都去学同样的东西,并要达到统一的要求标准。让猪和鸟一起比飞,猪岂能不被逼死。所以,以某个角度讲,是这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和那些总望子成龙的家长一块作妖,逼死了那些无辜又不幸的孩孑。




如今孩子都是父辈爷辈两代人的掌上明星,家家望子成龙,户户盼女成凤,普遍娇生惯养,饭来张嘴,衣来伸手,缺乏抗压能力,缺少逆境教育。

孩子在校学业负担重,思想压力大,外加不少家长不惜一切代价,为了小少爷、小公主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参加各类特长辅导班、课程补习班,累的小孩们喘不过气来,而家长们往往又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家长们之间拿自家孩子互相攀比、互相较轻。

而部分孩子逆反心理强,而且脆弱,遭到小坎坷,遇到小曲折,就容易冲动,头脑失控,并且行事不计后果,稍有不寸心就离家出走,略有不如意就拚死拚活,甚至自杀走极端…




朋友是个小学老师,她班上有个孩子总要自杀。不是要喝药就是要割腕,在学校总要跳窗户。好在学校的窗户都封死了,根本跳不了。否则她的心一天得提溜着!她了解过孩子,孩子最常说的就是活着没意思。他和奶奶住,妈妈爸爸离婚了。妈妈再嫁没有音信,爸爸另娶,也不管他了。可以说他是妈不疼,爸不爱,奶奶又溺爱。所以,他总是缺爱和溺爱中失衡!

所以,大部分自杀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庭的原因,即使在学校遇到了校园霸凌,只要父母关爱,也不会让他们失去了活得热望。所以,那些自杀的孩子家长总是强调孩子学业重,老师逼迫的,学生欺负的……只要父母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陪着他们一起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我想孩子不会决绝得舍父母而去的!

还有现在的媒体实在是太先进了,只要有孩子自杀,天下皆知,但又很少为此对未成年人进行教化,总是推波助澜,引起舆论哗然,弄得孩子们以为只要自杀相逼,父母就会退步,问题就能解决。

所以,孩子们自杀绝对不是只是一个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孩子   河沟   望子成龙   溺爱   红薯   总能   家长   年轻人   父母   压力   能力   老师   生命   学校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