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和黄芪都补气,但禁忌各有不同,如何用才健康?

西洋参和黄芪都是很好的补气药,但一温一凉,有各自的特点,正确使用才能发挥它们的补益作用,不可不知。

西洋参是凉性的补气药,既能补气又能生津,适合于气阴两虚的人,气阴两虚的人既有气虚的症状,如少气懒言、精神疲倦,易疲劳等,又有阴虚的症状,如口干、咽干、大便干,由于阴虚又容易产生内热(火),因而还会有失眠、多梦、心烦、盗汗及手足心热等症状,这类人群还表现为舌红苔少,脉细数,如果有这些气阴两虚的症状是最适合用西洋参的。



黄芪则与西洋参不同,它是温性的补气药,能补气升阳,但黄芪不能直接生津,这与西洋参不同,它适合气虚而兼有阳虚的人,临床上除有气虚的症状外,还主要表现为怕风或怕冷,自汗,易感冒,四肢凉等。黄芪通过其补气作用,可以用来生血,即补气生血,用于气虚血虚的患者,如当归补血汤;也可以补气活血,用于气虚血瘀的患者,如补阳还五汤;还可以补气利水,用来治疗水肿,如防己黄芪汤。因此,黄芪补气作用十分广泛。



虽然都是补气,但一温一凉,使用时一定要区分它们的适应症,如果用得不对或用反了,不仅不能补气,反而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气阴两虚的人,你用黄芪来补气,那越补越口干、越补越上火;如果是阳气虚的人,你用西洋参补气,就好比怕冷的人你再给他泼凉水。所以中医常说“人参也可杀人”,千万不要以为补药就很安全,可以随便滥用。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补气药用量一般要从小剂量开始,不可急补、蛮补,“欲速则不达”。我们在用补气药的时候,为了防止补气药壅滞,常常要加一点木香、陈皮之类的行气药,以使补而不滞,更好地发挥补气药的作用。



西洋参与黄芪,一个价格便宜,一个较贵,但还是那句广告词: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关注小柴胡沈大夫,了解更多中医知识。




西洋参又名花旗参,原产美国、加拿大,价格小贵,目前国内亦有栽种。黄芪在我国种植广泛,价格适中。这两味中药既可药用又可用于保健食品,不管是在临床还是保健方面都应用广泛。两者都有补气的作用,但在应用和禁忌方面却有不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性味归经

  • 西洋参:性味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

药典推荐日服用剂量为:3-6g。药用一般要求另煎兑服(单独煎煮,然后与其他兑在一起服用)。

  •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痿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药典推荐日服用剂量为:9-30g。

禁忌

  • 西洋参:

  1. 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如:面色苍白、面浮肢肿、畏寒怕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男子阳痿、早泄、滑精忌服;女子痛经、经闭、性欲淡漠者忌服;感冒咳嗽或急性感染有湿热者不宜用西洋参。
  2. 慢性乙肝患者不宜用,不利于疾病恢复。
  3. 服用西洋参期间忌咖啡、茶、萝卜,会降低疗效。
  4. 过量会有不良反应:胸闷、烦躁、口干腹胀腹痛等。
  • 黄芪

  1. 黄芪性温,味微甘,能补一身之气,阴虚发热时不宜服用。
  2. 但服用过量易导致胃肠胀气和腹泻。
  3. 黄芪服用期间忌饮茶,忌食水果、海带等碱性食物,会减弱药性。
  4. 对黄芪过敏者禁用:有报道口服黄芪导致皮肤过敏、咳喘加重等不良反应。甚至引起剧烈肢痛等毒性反应。

西洋参和黄芪虽然既是中药,有可作为保健食品来服用,但是也要结合自身情况和其他影响因素来合理使用,中医中药也讲究对“症”,但更要对”证”,用之前最好找个中医号个脉或问诊确下,看是否适合服用,切不可盲目使用,更不可滥用和过量使用,用好了可以防病治病,用不好往往事与愿违,其他中药补品也是一样。




这里首先要提醒一下各位。不管西洋参,还是黄芪,这些都是中药。一定要记住,是,不是食物。把这些中药定为所谓的药食同源的东西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错误。

使用中药调理身体,第一个前提就是要用药对证,如果不符合气虚的问题,就是不适合用。

西洋参的作用是补气养阴,生津止渴。这个药是偏凉一些的,所以如果是虚寒的症状表现比较明显的话,相对来说,不太适合用。

黄芪的话,应用的范围比较广,主要的作用是补气健脾,固表止汗,升阳止陷,还可以托毒生肌,利水消肿。这个药物偏于甘温,所以,如果偏于热性的疾病,不适合服用。

当然,这里指的是单独使用的情况,如果组成复方的话,要根据相关的病情,具体判断才可以了。

另外,如果出现了急性外感疾病,多数情况下,还是建议要先把这类疾病治好后,再考虑用补药调理身体。




这个我们中医学老师给我们说过,她是自我调理的好手。对她的影响就是手捧一个泡着几片西洋参的保温杯,还有她那自己不说自己马上六十岁了,我们都以为她才四十来岁的外表,中等的身高她,上课时候发出雄厚的声音,感觉总有连绵不绝的精气神一般的神韵,搞得我们课堂上都不好意思无精打采。


好的中医老师并不会与你多说中医如何好,她自己就是中医学习最大的受益者,她只要自己站在那里说自己是搞中医的,你就能联想到原来学习中医人是这样的,情不自禁的就想要跟她学习中医。很明显我们这位中医老师就是这样的人。说到这里你或许和我有一样的疑惑,她的精气神是不是因为经常泡西洋参呀?开始我们都以为如此,但是偶然的一天我们发现她的杯中并非一直都是西洋参,也会有黄芪。这个疑惑在后来的学习中也被她解了惑。今天我就给你以我的理解来转述一番,对你区别西洋参和黄芪的使用想必也是很有意义的。

为什么老师要泡西洋参喝?不是黄芪?

要说补气,黄芪肯定更胜一筹的,毕竟黄芪被李时珍称为“补气之长”,可是为什么我们老师经常以西洋参泡水呢?这就要从补气特点来说了,这西洋参的补气效果并不差,只是它来得柔和,而我们正常人也都并非都要大补气的,所表现的气不足也都只是因为日常的工作消耗所以觉得疲劳,无力而已。


比如老师们费气的就是上课时候要大声说话,而自己本身没有问题,气是很足的,而需要补充的就是消耗的气而已。虽然消耗的气是可以通过休息来恢复的,只是想要不消耗的太过,一直能够有充足的精气神,西洋参当是首选。

不仅补气,说话多了容易口干舌燥,要保持嘴巴湿润其实我们需要一些滋阴、生津的,西洋参刚好也有这样的益处,西洋参本就是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这对老师或者平时说话多,疲劳的人来说西洋参更为贴合需要。


什么时候选择黄芪呢?

再来说说黄芪,有时候老师也会泡黄芪喝,一般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或者是冬天的时候她就会泡黄芪,或者在西洋参中加上一些黄芪,这有什么好处呢?

黄芪可能更适合因身体疾病而导致的气血不足,比如脾虚的出现,容易让人的身体出现疲劳,脸色发黄以及大便糖稀的现象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会导致身体免疫力出现降低的情况,从而更容易出现身体虚弱的情况,如果自个儿的身体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么,黄芪对你的作用或许会更好使。


而我们也知道黄芪还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比较容易感冒,泡一些黄芪来补气,让护卫身体的卫气,而提高抵抗力,这样就不容易感冒了。所以在季节交替,或者是天气寒冷的冬天老师就会加入黄芪来泡水喝。

黄芪的主要功效则是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而在运用上更多的用于脾气虚,肺气虚,气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再次简单来总结两者的用处,西洋参更多的作用就是日常疲劳、补气,而黄芪更多是帮助气虚所致的各种问题进行调理改善以及预防的!

西洋参和黄芪各自的禁忌

是药三分毒,就算是补药那也不是越多越好,身体健康那也不要徒增麻烦吃这喝那个的,特别是对自己体质和药理不清不楚的人。

就西洋参来说:

  • 首先,需要注意是一些人吃了后可能会出现体温下降,腹泻,食欲不振和一些过敏性的反应,四肢发痒,水泡等异常反应,这时候应该立即停用,马上到医院进行处理。
  • 其次,西洋参属凉性,补气养阴,如果有咳嗽有痰,水肿者服用后有加重可能。
  • 寒性体质者更应该避免食用西洋参,以免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



再来聊一聊黄芪:

黄芪适合气虚脾湿的人,就是那些看起来就是身体虚胖,肌肉松弛,挺着个大肚子的人,相反若是身体瘦而结实的人就不宜吃黄芪了。


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所以,对于中药的运用来说我们需要搞清楚中药药性,药物我们体质是否相符,如此才能清楚用这个药对我们是否有好处,每个人的体质身体情况是千差万别,这也是中医常说的同病不同方,根据体质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搭配来进行调理,若是身体无碍也不要寻思着拿药胡乱来吃。

总结

关于西洋参和黄芪都是不错的补气药,简单总结就是如果平时觉得劳累疲惫,说话多的人,嘴巴干的人可以尝试泡一些西洋参来喝效果不错。若是有气虚脾湿的问题则建议用黄芪,最好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身体体质搭配其它药物来帮助改善。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如果觉得不错的话请给我点个赞再分享出去,要是还能给我个关注的话,我认为一定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谢谢!




黄芪与西洋参同为补气药,没有高下之分,西洋参性味甘凉,即可以补气还可以养阴,适合阴虚火旺的易上火人群食用,不易上火;而黄芪性味甘温,可以在补气的同时补血,适合体质寒凉的人群,两者的性味功效以及对应症状各不相同,各有好处,大家应该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适合的补气药,毕竟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贪哦。




西洋参和黄芪都能补气,但具体的功效特点不一样,适应症也不同,应该如何区分使用呢?我们就来说说这两味补气药。

西洋参的药性是偏寒凉的,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的作用;而黄芪的药性是偏温热的,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的作用

一个寒凉一个温热,所以用的人群差不多可以说是相反的。

西洋参适合容易上火,或阴虚火旺的气虚体质,舌头一伸出来,舌质比较红,舌苔比较少。一般适合经常讲话的老师、主持人、业务员等等,他们更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体质。可以用西洋参配枸杞、菊花一起泡水喝。

黄芪适合容易怕冷,气虚、疲倦、乏力、懒言的人,一般舌质偏淡,舌苔薄白或白。比较适合经常坐办公室,不太喜欢运动的人饮用,因为他们更容易出现气虚脾弱的体质特点。可以用黄芪配当归、枸杞、红枣一起泡水喝。

除了补气方面的不一样,这两味药还有其他的区别。

西洋参不仅能补气降火,还能够养阴,对于气阴两伤出现的口干、口渴、神疲、气短、心悸等比较合适,可以搭配五味子、麦冬一起,补气养阴效果更好。

黄芪除了补气外,还有升举阳气、利水消肿和托疮的作用,对于气虚下陷出现的内脏下垂,气虚水停出现的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气血不足,疮疡内陷出现的溃久不愈等都适合,所以相对来说黄芪的作用会更好广泛。

此外,西洋参和黄芪在服用方法方面还是有所区别的。

西洋参一般以舌下含服吸收的效果最好,速度也快。当然泡水喝,效果也不错,用量一般不大,3~6克左右。

黄芪则需泡水喝,或炖煮,其药效才更能发挥出来。用量相对较大,平时10~15克,重用的话可达30~60克

至于如何用才健康?

这个的话,主要还是适合才吃,不适合就不要吃。但是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觉得什么东西好,我就吃什么。因为总觉得这个是好东西,多多益善。西洋参和黄芪一般情况下两者使用的人群完全不一样,但有的时候,为了加强效果,两个会同时使用。比如气阴两虚的人,气虚明显时,可能西洋参和黄芪一起使用,只是黄芪少用点,或者搭配了其他滋阴降火的药物,让整个方不会热,这样就适合气阴两虚的人吃。

还有一点,就是感冒、发烧期间,或者有湿热、实热病证,最好不要服用补益药,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关注医路19秒,学习更多简单实用健康知识!




黄芪西洋参都属于补气药,都可以补气,这是从总的方面来说,但药有偏性,虽是补药,有温补,有凉润,不能一概而论,所以用药重点要分清寒热,辨别虚实。

《黄芪》

性味甘温,归肺,脾二经

可以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用于脾胃脾虚,中焦失运,出现的纳呆食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中气下陷,脏器脱垂,出现的久泻久痢,腹泻不止,胃,子宫,肛门脱垂等。肺气虚弱,出现的咳嗽无力,声低气怯,语声无力等。表虚不固出现的自汗,盗汗,易感的。气虚水肿,气血亏虚出现的疮口不收,久不结痂等。

《西洋参》

性味甘,微苦,寒。归心,肺,肾经

可以益气养阴,清火生津,用于肺气亏虚,久咳,咳嗽无力,干咳少痰,咽干咳血。热病伤阴,烦倦口渴,少气乏力,体倦多汗,口舌干燥。肠燥津亏,便秘等!

两药虽都可以补气,西洋参性味苦,寒,那么中阳虚少,寒湿内阻等一切实证,不可以使用!黄芪性味甘温,表实邪盛,内有积滞,湿热,阴虚阳亢,疮疡不收口的阳证,不建议使用!

使用上面,可以黄芪配西洋参,一温一凉,互相制约,黄芪甘温可以制约西洋参苦寒,一起使用,可以更加有效健康!






我个人认为:西洋参偏凉性,而黄芪是温性;前者既补气也补阴,而后者不但补气,还有温中散寒暖胃补肾作用(有饱腹感),况生产成本与大众使用成本均较低廉,在相同相似的医疗中,应用较普遍。




西洋参与黄芪都可以补气,但是西洋参价格过于昂贵,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负担,但是黄芪补气的效果好,价格又便宜,是补气的佳选,因此本篇亦只讨论黄芪的药用价值,以及禁忌情况。

黄芪补气的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以比人参还要好,但是因为人参可以大补元气,而救人于元气大脱。这一方面黄芪不如人参,但是如果不是用于急救,黄芪的补气功效一点也不输给人参。这么好的选择,无愧于“耆老”之称。

黄芪可以益气健脾,使脾胃的功能加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脾胃功能增强,则人体的消化功能便会增加。消化能力增强,则气血化生就会源源不断,因此脾胃是人体气血的发动机,有了充足的气血,人体就会充满力量。

黄芪还可以补肺气,肺是人的呼吸器官,与人体皮肤相互通应。肺气充足人就不会怕冷,出汗也会正常。不会出现咳嗽、短气,呼吸不均匀的情况。有时候,在下班回家后也会出现短气,这是时候煮点黄芪水喝,不一会就会满血复活。

当然补气是黄芪最重要的一个功效,黄芪还可以升举阳气,何谓升举阳气?就是将气提升,就像是动力不足,起重机不能将重物提起,黄芪即补充了动力,又使起重机可以将重物提起。

正是由于黄芪可以补气、可以提气,因此黄芪可以用于气虚导致的疮、痈、肿、毒久久不能痊愈。这就是《神农本草经》说的:“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广泛用于多种外科疾病,效果良好。

黄芪味甘,性温,对于气不虚者,自然不能使用,如果气不虚,就服黄芪就会上火,不但起不到补气的作用,反而会伤及人体的气,这就是“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上火之后,反而伤及了正气。阴虚火旺者,更加不宜服用黄芪,既不能补气,反而更加伤害人体的津液。




西洋参与黄芪虽都是补气药,但是性味归经有所差别,所以功效与服用禁忌也都有所不同。

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归心、肺、肾经。主要功效是补气养阴,淸火生津。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主要功效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人体内,肺主气。西洋参和黄芪都是以善于补气而为人所熟知,所以二者均入手太阴肺经。

但是西洋参还入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能够养阴生津,清心火。平时容易口干口渴、咳喘,痰中带血等阴虚火旺的人,可以酌情服用些西洋参。

但是西洋参性寒凉,容易损伤阳气,阳虚则湿盛。所以平时脾肾阳虚或者脾胃湿寒的人应避免服用西洋参。

而黄芪还入足太阴脾经。脾者,中州之官,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所以平日气血不足、抵抗力差、乏力、自汗、便溏等脾虚的人倒是可以服用些黄芪。

于西洋参正好相反,黄芪性温而升阳。与脾气上升相合,所以像胃或子宫下垂、脱肛之类疾病,一般也会用到黄芪来治疗。

性温助火,火大就容易耗散津液,所以阴虚阳亢或体内热毒炽盛的人应避免服用黄芪。

黄芪补气之力量很强,又能固表止汗。所以体内湿气重的人切伴有气滞或者感冒的人不宜服用黄芪。

辨证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所以在自己对寒热虚实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建议咨询正规中医后服用中药。

当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自己多了解、钻研中医药知识,总会做到用中医药养生事半功倍的。

@头条健康情报局 @头条健康

正心诚意,分享专业的中医药知识。

喜欢就关注见微养生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西洋参   补气   黄芪   咳喘   健康   生津   脾胃   湿热   气血   体质   禁忌   功效   中药   中医   身体   作用   适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