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健身APP“keep”?

本人在健身行业从业8年,目前从事跑步的创业,对于健身不能说多牛逼,但至少略懂。公司开发的跑步app,用户基数没有keep那么大,也没有拿到那么多风投,但就跑步和健身app里面的专业而言有很多相似和共性的地方。

我的日常工作是将之前8年健身训练的专业知识、大量的实践经验变成系统的算法,经过产品经理的处理然后工程师以代码的形式最终变成跑者使用的跑步app软件,基于又这样的背景对于keep软件的用户体验、产品风格、内容做的都是非常好的,相比于同内的健身软件要强很多。

keep上面的健身知识,个人觉得非常专业。

ps:有些老铁可能会喷,我平时怎么怎么练,教练怎么怎么教,应该用什么什么超级组、胸背腿肩部、二头三头等等。。。。你说的也没错,但是人家设计出来的app就没打算给你用。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刚开始健身的小白来说,苦于各种原因不能开展健身,那么keep绝对是一款适合你的运动app。里面的训练内容非常实用和靠谱,足够满足日常的训练需求,而且app里面动作有解释、有视频教学、有鼓励机制、组间休息有提醒,对于常见的训练困扰有深度干货讲解。

Keep作为一款健身app,为广大用户提供免费的健身教学与指导,用户体验又好、不受时间约束、想练的时候打开软件照着就能练,并且对于每一次的训练都能够记录下来变成自己的数字资产,对于这样的一款健身软件而言提供的功能、专业水平绝不亚于一名初级私人教练。




Keep是北京卡路里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推出的健身APP。 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无数用户的喜爱。 而它的创始人王宁也是一位实打实的九零后。

王宁创建Keep,部分是出于偶然。他是一位运动爱好者,同时也是减肥成功者。 他从180斤减到了130斤, 但在当时他作为一名运动者,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没有一个系统的运动教程,总是容易误入减肥的歧途, 所以他希望可以通过“ Keep”帮助更多的人爱上运动,科学运动,改善人们的运动生活方式。

2014年11月初,他们写下了Keep的第一行代码。 3个月后,Keep在App Store上线,此时团队已经扩张到了10个人。 4月27日,Keep发布安卓版本。 5月份,用户突破了100万,在之后每百万用户的时间也变快了。 从最初的105天到后4天,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直到2016年,保持在线用户已达到3000万。 成功升级为E级移动互联网俱乐部梯队。 在中国数百种健身APP中,Keep用户数已突破1亿,成为中国最大的运动健身平台。2018年7月10日,Keep宣布完成1.27亿美元的D轮融资。

融资之后,keep朝着线下实体店发展。 但即便打造线下市场, keep健身也并未以盈利性结构去运营,反而深思市场缺点,颠覆了传统健身房模式, 打造了小团健身课程,平均实体店面积只有一百平米左右,除了前台就是运动大厅。 降低客户健身费用压力,来获取更多的客源,更是以满课率、复购率来衡量自身的发展水平。

在产品内容方面,keep实行互联网+的内容形式,集合了健身教学、跑步、骑行、社交、健身饮食指导、装备购买为一体的运动应用服务。

app内容针对用户指定专业化的训练计划,将用户了类型进行分类,使用户懂得如何正确坚持、达到健身效果。 它还将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为有需要的用户提供健康的饮食计划和健身课程计划,以便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找到相关的课程。 即使你是健身小白,当你遇到不同阶段的健身课时,你可以快速成长并获得更快的锻炼。

在社交方面,保持健康已融入我们的生活,社区可以打开,供用户分享他们的健身视频,情绪,健身和干货。 实现每个人的参与,适合所有人,让用户自己充分参与和成就感,并参与他人共享的故事, 它能够更好地激发自我维持的运动,并促使彼此前进。




接触了好几款健身软件,其他软件跟着练了一两次就不想再练了,唯一keep用了快一个月了。

29天,没有一天休息。

从最开始一天只能做一套燃脂进阶就累的不行,然后慢慢增加强度。到现在一天两套燃脂强化,一组腹肌撕裂者进阶,一组腹肌撕裂者强化,一组拉伸。

小白入门之必需呀,要求简单,一张瑜伽垫足矣。

这里有人给你鼓励,有人分享经验,没必要总是羡慕别人,通过自己努力我也可以。




Keep作为健身APP里的佼佼者,几乎是人手必备,尤其是一些需要锻炼和减肥的健身小白。目前已经完成了C轮融资,3200万美元。

Keep的创立,可谓是抓住了用户的痛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士越来越多,而大家也都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个时候,去健身房请私教一方面贵,另一方面担心不靠谱,网上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健身知识,不能系统的学习和运用。

这个时候keep出现了,解决了这些用户的痛点。不能去健身房就想锻炼个十几分、二十几分的,拿出手机,拿出瑜伽垫,就可以开始。不仅动作库,还可以定制运动计划,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提高的部位推荐运动类型,更会提供一系列健身知识,给用户提供交流分享平台,没有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也没有做着做着就开始卖东西,卖课程了。

其实keep出来的那会,也有几个健身的APP,目前都没有keep运营的好,所以说keep能成功,除了天时地利,也与他们不断创新进步有关。

总而言之呢,keep可能更适合那些不能去健身房锻炼或者说健身需求较少的人,不适合那些需要锻炼大肌肉的人,这些人去健身房可能更加合适。不要指望通过练几天keep就能像施瓦辛格了。

而且经常跟着keep来锻炼,也难免枯燥偷懒,去健身房健身的类型比较多,加上人多,气氛的感染,能让锻炼更高效。不管选择哪个,开心就好。




就课程的专业性而言,keep比绝大部分健身房私教做的要好,我使用至今还没有找到keep有什么槽点要吐。

相反,之前健身房工作时,经常见到有私教瞎指挥的情况,不光瞎指挥还瞎评议,很常见。

但是keep属于线上产品,具有两个天然的劣势,一个是无法监督训练,另一个是无法做到个性化。

所以在keep使用过程中,我有这么两个使用建议。

一、多做基础功课

了解一些健身常会用到的专用词汇,以及常见的人体肌肉,可以帮助你在keep训练中更好的理解它的动作说明。

常见的可信程度比较高的健身书籍有《施瓦辛格健身全书》《运动解剖学》等等,这都可以在聊天界面回复“000”获取电子版。

碰到一些不能理解的专业词汇可以在网上直接搜一下,比如深蹲屈髋不清楚,可以直接搜索“屈髋”。

二、拿一面镜子或者录下来

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现差距很大,有时候你自己觉得做的很标准,但事实上不见得如此。部分动作不能仅仅依靠主观感受来判断正确,所以还需要眼见为实。

通过自我观察能更好调整发力角度,防止动作失误造成的伤害。

以上就是keep的使用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强硬健身,

记得点赞关注和分享喔⊙ω⊙




昨天头条邀请我如何评价这个健身APP,今天我试用了一天,感觉还是不错的。对于经常坐在电脑前码字或者宅在家里看美剧、追韩娱的文艺青年来说,身体总是处在一种亚健康状态,看起来有肉,但是缺少搬动一桶水的力气。下载个这样入门级的健身APP,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提醒你什么时候该起来运动运动了,时间不多,几分钟而已,但效果确实不错。

我用了一天,感觉很棒!




我不知道里面的知识是否专业(不是一个爱好健身的人,但根据市场反应情况来看,应该算是同类产品中佼佼者?),但或许可以说说“这些”健身APP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市场,以及为何keep可以C轮融资3200万美元(现在已经C+了)。首先,中国的健身市场规模200-300亿,体育产业市场规模14年为1万亿,整个健身市场占体育产业3%不到(目前占比多者仍是体育用品制造),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况且《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说,

国家计划实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3万亿和2025年5万亿的产业目标;
且研究人员经常喜欢对标美国,结论就是,国内健身人群渗透率低,行业整体存在很大的增量市场。所以,市场规模是有的。第二,传统行业痛点太明显了。以我个人为例,如果有一个便捷不强制年卡课程训练计划等都规范的健身场所,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健身的,虽然不喜欢运动,但是是有健身需求的!甚至,如果体验足够好,我会多付钱。基于此,中国的健身行业有变革需求。第三,互联网工具是一个快速获得“量”的地方。这种特点完美匹配了增量市场的开发。(之前的“百团大战”中可以看到量的重要性,在互联网创业中,需要融资烧钱的都是风口,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市场,那么谁能迅速铺量谁就是下一个独角兽。)即时没有盈利,在竞争激烈的阶段慢慢走过之后,想怎么收钱还不是自己说了算嘛...好了开个玩笑,转型,对产品收费,或者增值服务收费,或者电商收费,或者最简单的广告收费(要承担一部分流量损失的风险),等等,都是可以盈利的方式。专业人士继续建立个财务模式,就知道这个行业能不能做了。第四,国外有可借鉴的模式呀。而且国外类似的模式中,线上课程都是收费的!虽说国情不同,但商业模式可借鉴,盈利模式灵活嘛。而且国内创业借鉴国外模式是由来已久的,国外走出来了,在国内,时机一到也同样能走出来。第五,是想提醒一下大家,互联网+健身的模式不是只有keep一种,国外的classpass模式也是在同一个时期开始在国内涌现了一批创业公司的,只不过大多数没走出来而已。keep自己做的好,加上其他方面也到位,自然成了独角兽。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我的一个朋友,她曾经问过同样的问题,keep到底怎么样?

针对那次提问,我有很认真的去研究了这个软件,然后有以下几方面的感触。



1.对初学者非常友好。其实这也是为何keep受众多的一个很大原因,大部分人苦于时间地点的限制,没有办法去健身房接受更多的知识体系指导,但本身又希望可以比较科学的去锻炼一下身体,此时,keep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大部分人们的需求。OK,不需要自己动脑子花时间,keep已经根据你的需求设计好了所有的动作、组数、休息时间,以及下次的提醒,这不就是一个私人教练嘛,从这方面来说,可以keep下去的人一定会收获一个很棒的开始。

2.专业性乏力。所谓的专业性乏力并不是说keep指导完全不对或是怎样,但健身本就是一门学问,是学问那么学生就必定会犯错,keep可能会告诉你深蹲要领,你要注意脚怎么样站,脚尖朝向,膝盖发力方向,屁股怎么往下放之类的,但这种告诉远远不够。就如同一个老师解题,他讲完了我估摸仍有大半学生不会。健身细节非常重要,怎样发力,肌肉募集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体位,都是因人而异的,也是需要深入探讨和不断摸索的,但keep定位也不在此,所以专业性差一些也无可厚非,非keep之过。

3.动力性强。毕竟keep属于客户交互性软件,当有人和你竞争时,自身的锻炼欲望也会随之高涨,也算是变相的让人坚持锻炼,在好友里排名前列也有面儿不是。

总的来说,keep是一个不错的软件,日常的减脂、强身健体都可以胜任。有人说这软件就是不会的看不太明白,会练的不稀的看,不过我觉得,能让大部分人坚持健身了,那便是不错的,没必要诋毁或者成见。




一个个体差异很大的,需要面对面交流沟通发现问题,需定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状态的,被资本搞成了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让我评价什么?反正我不用,谁爱用谁用!




Keep从2018年开始,将不再是一个App公司,而是具有健身房(Keepland),潮流运动服饰(KeepUp)以及智能健身装备(KeepKit)的完整的健身服务生态,欢迎用户尝试和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施瓦辛格   健身房   专业性   融资   很大   国外   需求   评价   动作   模式   课程   时间   用户   专业   市场   科技   软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