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繁忙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地练琴?

我从12岁才开始学琴。现在我用自身经历给大家分享一下怎样平衡练琴、学业和娱乐之间的关系。我不是出生在音乐世家,但是我的母亲非常懂教育规律,以及探求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普遍道理。

首先,我们的重心不应只关注孩子每天练习了多长时间,应把关注的重心放在时间的利用率高不高上。有的孩子每天在琴上花两三个小时,却心不在焉,一会喝水,一会看手机,一会上厕所……等。或是练琴只动手不动脑,老师讲的知识点、指出的问题都不回忆,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练的什么。有的孩子练琴之前先把老师讲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将老师指出的问题加以回忆,在琴前一个小时高度集中精力,排除一切干扰。这就是为什么出现A同学练两三个小时反而不如B同学练一个小时见效快了。再就是作为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老师一开始可不必要求孩子一次练习太长时间,应由短到长、循序渐进。这个时候的重点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树立高效的意识。

古话说得好:“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很多时候,真正拉开差距的,往往不是课堂、不是完整的时间,而在于碎片化的零散时间!这里的“碎片化的零散时间”是指,孩子在不练琴的时候,不等于就没有音乐了。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一种“(于)(习)”的思维,可以在娱乐玩耍之时潜移默化地渗入音乐的元素。作为90后的我们,绝大多数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很多都已经成家并有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在这方面,只要对孩子稍微上点心,应该都问题不大。作为我自己,我是在同龄孩子中学琴起步比较晚的——12岁左右,小学至初中的节点上。由于初中是市里的重点,所以从初一开始抓得紧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为保证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还能保证音乐的学习,除了自己在学校里认真听讲、提高效率外,我的母亲还每天拿出我中午回家吃饭的一刻钟里,专门挑选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如《绿色空间》《探索发现》《国家地理》等节目让我观看。由于这些节目中的背景音乐都是和片中的当地地理相匹配的,这使得我在这些零散时间里,潜移默化地吸收了来自中外各地民族风格的音乐,甚至还会把音符用纸笔记录下来,那些经历,那些旋律,至今还记忆犹新。这些,不仅让我的地理成绩在中学阶段一直保持优秀,而且在后期的乐理的学习上给我提供了巨大帮助。在休闲娱乐时,每听到特殊的声音,我母亲都会引导我听辨出音高和节奏。那段时间母亲对我细水长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及其所学的内容,在当时我是从任何课堂上都学不到、感受不到的。

任何一行,成功除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外,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学习任何知识或技能,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学”不一定就在课堂。更何况器乐类一周也就不过一次课,一次也就不过一小时。对于中小学校的音乐课,按每学期平均19周算的话,去掉期中期末考试,一学期也就不过15节音乐课,每节课也就不过45分钟。同样,“思”不一定就要趴在课桌上聚精会神、苦思冥想,只要有这种意识,处处皆可思!




你现在遇到的问题和我女儿一样。只不过她是初一,还没有你那么忙。你也说了,钢琴只是你的业余爱好,将来高考会不会考专业院校还不一定。即使确定考专业院校,到了高一二开始准备也来得及。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考上一所好高中!进入好高中学习对你将来考大学是一个有力的帮助。且不说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责任心,就说良好的生源带来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对你的学习也是极大的促进!因此你现在应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至于钢琴,可以和老师先好好沟通,一般的老师是会理解你的。至少我女儿的钢琴老师是这样对待中考的孩子的。希望你和家人好好沟通,规划好你的未来,争取达成一致共识,再去和老师沟通。祝你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音乐课   高效   知识点   零散   潜移默化   所学   重心   繁忙   碎片   学业   钢琴   课堂   母亲   老师   小时   孩子   时间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