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重点是复试吗?导师复试看重什么?

考研的重点是初试,复试的重要程度由初试成绩决定;导师看重大学成绩、忠诚度。

考研分为初试阶段和复试阶段:

初试阶段:是全国统一组织的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里面的三科是由国家统一出题,专业课是由学校出题。

复试阶段:是由各个学校自己定时间组织,复试内容由各学校自己来定,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

考研初试的四门课成绩,至少要通过国家设定的最低国家线,然后按总成绩的排名顺序,按比例进入复试,大部分学校的复试比例是1:1.5,部分名牌大学复试比例达到1:2。

♦我的考研经历,初试决定复试!

我报考的是北京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考研总成绩336分,各门成绩都通过了国家线,并且英语成绩通过了学校设置的小线。因为我这个专业属于国家重点,专业报名人数特别多,为了便于筛选,学校单独设置了小线,将英语设为55分,而幸亏我考了61分。

我的考研成绩在当年来说已经是高分了,我记得综合排名在第11名上。总共录取33人,按1.5进入复试,复试人数50人。

当时复试挺紧张的。复试先经过笔试,在经过面试。在笔试阶段,考了英语听力和专业课。我记得当时答的都一塌糊涂,英语听力基本上听不懂,教室音响效果差,并且大部分学生还没到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然后刚打完就开始收卷,感觉考试内容不正规。

后来我才知道,学校的复试时候的笔试阶段,只是一种形式,不作为成绩的参考。然后就是面试阶段,面试阶段还是比较重要的,分两个考场。第1个考场是英语口语面试,一个教授用英语问问题,然后考生用英语回答,我学的是哑巴英语回答的一般;第2个考场是问专业问题,我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三个问题也只答对了两个。

复试结束后,我心里罢凉觉得要落榜了,最后公布总成绩的时候,我居然考了第15名,仅从第11名降低了4个名次。

由此可见,大部分考生都考得不好,因为复试的内容太宽泛了,很多考生都没法准备,如果加重复式的权重,那对很多考生是不公平的。所以复试没有初试重要。

对初试成绩比较好的考生来说,复试只会小范围改变名次,影响奖学金的评定。我如果是11名的话就拿二等入学奖学金,结果综合成绩是15名,我只拿了三等入学奖学金。但对于初试成绩,比较靠后的靠什么来说,复试的时候就看运气了,因为复试很难努力准备。

♦导师看重学生的〈大学成绩〉和〈忠诚度〉

面试前后,可以去找自己的想报考的导师见面聊天,属于一个预双选的过程。

导师会问你大学成绩如何,拿到过什么样的奖学金等等,还是比较看重你的大学成绩的。有的导师甚至对你大学有要求,要求是211重点大学才可以报考。

提前去导师也表明了自己的诚意,同时,这个导师作为面试官的话,会给你一个好的印象分。比如我就在面试的第2个考场里,见到了提前见面的导师,我想他应该给我打一个不错的分吧。

再就是导师会看重你的忠诚度,毕竟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跟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一样了。自己的导师一定要有一定的忠诚度。我在读研的时候,我们老师还经常给我们讲“弟子规”的内容,所以是比较看重忠诚度的。




如果你初试过了,而你报的专业还需要招调剂,那么,恭喜你,复试就是走个过场,导师们会向你嘘寒问暖一番,直接录取了。

如果你初试没过,调剂到别的学校了,那么你就该捏把汗了,复试对你至关重要,所有调剂来的考生先进行笔试,做专业题,然后统一进行面试,面试前先有一个英语口语的测试,然后才是由几名导师面试你,决定录取你否。

研究生的考试是成年人的考试,考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很大一部分考的是选择能力和人情世故。

选择大于努力,我当年就是从一个普通二本师范想考陕师大,结果超出国家线四十分都没进复试,反观不如我分高的同学,报的都是省内的非211本一类大学,也就超国家线十几分,都走了,更绝的是我们一起准备考研的一个男同学,偷偷的报了云南大学的历史文献学(冷门),结果我们所有人笔试成绩他最低,仅超国家线六分,他被录取了,那可是211啊!

说到人情世故,大多本学校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对于本校本科生的报考是优先录取的,不管怎么着,这就是现实,而且报其他大学没被录取的调剂回本学校也优先接收,对于大学没研究生院的学生只能考本校以外的大学来说是不公平的,可那又怎样,现实就是现实。

导师复试看重的不是你的专业素质,本科生能有什么专业素质,无非是面试挑人,看重什么你自己体会,我就说一点,导师们的同学们也都散落在各大学里教书,大家都是同行,难免都有彼此用得着的时候。

复试正在进行中,祝所有考研的兄弟姐妹成功上岸。




考研的重点如果强行分初试是重点还是复试重点没有意义。除了199管理类初试轻松点,他们会提前准备复试外。一般人都会在初试前全身心准备初试,把初试这个第一道关口先拿下。在初试结束后,如果你真的努力,你可以在考完研的第二天就开始准备复试,两者没有冲突。

其次很多学校初试复试可能是同一个科目,或者紧密性很强的科目,这样就要求我们初试就要打好基础。初试就好比入场券,你拿到入场券就离你的理想大学进一步,复试决定了最终能不能进,不过你初试分高,最后的概率会大点。不过还要综合看复试权重与复试比例,复试比例越高,越惨。

至于导师喜欢什么样的不好具体说,基础扎实,英语水平高,项目经验丰富,本科出身好这些都是优势,老师应该会喜欢。没有也没关系,现在培养也很难了。你也可以自己挖掘出自己的闪光点,然后复试的时候展现出来。最后偷偷说一句,可以初试分数出来后,联系导师哦,万一复试恰好是他,会有个印象分的。




考研的重点是复试吗?导师复试看重什么?

考研的重点是初试,只有通过了初试你才有复试的资格,如果初试就没有通过,你就没有机会参加复试了。导师最看重什么?一般情况下,导师比较看重自己的大学学习成绩和自己的项目经验。

考研分为初试阶段和复试阶段初试是全国统一的考试,考试主要包括:英语,高等数学,政治以及专业课。其中,英语,数学,政治是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是报考院校自己命题(也有部分学科使用全国统一命题方式,例如:计算机408)。复试阶段一般安排在3下旬-4月中旬左右,一般985院校复试的会比较早一点,211和其他院校会稍微晚一些。复试主要是报考院校自行安排的,一般都会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构成。

根据规定考研初试成绩必须高于国家线,并且单科也要高于单科国家线,才有机会进入复试环节。复试一般都是差额复试,所以通过初试的同学,同样存在复试被刷的风险。根据教育部规定,院校复试的最低差额是1:1.2 ,也就是说如果专业录取10个人,至少得12个人参加复试,最终淘汰2个。就是差额复试的存在,每年都有很多低分考上逆袭的案例,也有初试成绩好的考生,在复试的时候被刷

根据我个人的考研经历来看,我认为考研初试会决定复试。

当时我报考的是北京某211院校的研究生,考研初试成绩是341分,各个科目的成绩都高于国家线。我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初试的排名是第9名。我们专业一共录取30个人,学校是按照1:1.5的比例进行复试的,参加复试的人数是45人,竞争还是挺激烈的

复试的时候,最新进行的是英语和专业课的笔试,这个阶段的题目都是比较基础的。但是,英语听力答的是非常差,一个都没有听懂,完全凭感觉答题。不过还好,这次笔试只是一种形式,没有计入复试的总成绩。

接下来就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了:面试面试一共分为两部分:英语口语面试和专业知识面试。英语口语主要是本专业的专业英语老师进行面试的,主要问一些专业的基础知识,整体感觉还算顺利。第二场就是比较重要的了,感觉当时还是挺紧张的,老师总共问了我5个问题,我回答对了四个,感觉自己表现的不是特别好。

整个复试结束后,我感觉自己有可能被刷。但是,当最后公布成绩的时候,我的排名竟然是第10名,综合成绩只是后退了一步。看到结果后,我激动的都不知道说啥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反应过来。

通过我的经历可以发现,很多考生复试的时候表现的不好,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扎实,面试的时候过度紧张,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只要我们好好准备复试,综合成绩相比初试成绩是不会差别太大的。所以,考研最重要的还是初试!

一般情况下,如果你的初试成绩比较靠前,复试有正常发挥的话,复试只能小范围的改变自己的综合排名,只会影响到你的奖学金等级。如果你的初试成绩比较靠后,那复试就挺重要了,全靠自己的运气了。

导师到底看重学生的什么?

我个人认为导师一般都会看重你的初试成绩和本科期间的项目经历。

例如:我复试的时候,导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初试成绩怎么样?各科成绩都是多少?尤其是专业课成绩。通过问这个问题,导师能大概猜测到你的学习能力。

第二个问题就是:本科参加过什么项目?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导师问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一下你的专业技术怎么样,如果你就没有什么项目经验,导师会认为你的专业技术不怎么好,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综上:考研最重要的还是初试,只有过了初试才有机会进入复试环节。我个人认为导师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初试成绩和本科期间的项目经验。

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您喜欢我的作品的话,请支持一下哦。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O^

菜鸟觉得题主这样想也是可以的。现在考研复试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了,而且考研成败的关键,越来越侧重于复试环节了。

1.初试是第一关

当然,你想复试。那最先应该做的就是得初试分数线得达到你目标院校的要求啊,这个最低的初试要求如果都达不到的话,那谈复试很明显就是不现实的。还有一点,大家别觉得初试特别简单,每年都有人对初试不是特别的重视,而导致连复试的机会都没有,这个每年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所以,题主虽然说的没有错,但是你复试的前提条件得达到,那就是初试的分数线一定要过。

2.复试难度增大

没错,这几年随着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热门院校的考研人数呈几何式的增长,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对上线人数的淘汰率就增多了。有些被刷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但最主要的几点,菜鸟说一下。一是你的本科院校不太好,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出身不好的一些同学,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这样就很容易被刷掉。还有一些跨专业的同学,这也是被刷的一个重要的群体,这种人因为专业分布的原因,也很容易被刷掉等等。虽说是1:1.2的复试率,但是很多高校都上调了这个比率。

3.导师看重的条件

第一点肯定是出身比较好,而且没有跨专业的情况发生;第二点是看你踏实不踏实,而且尤其是看你有没有一颗搞科研的心态,能否坐的住冷板凳,这是最主要的一点。导师都是喜欢招一些低调务实的学生,关键是学习比较踏实和上进,这样的学生导师都比较喜欢,而且还不用自己操过多的心,这样就最好了。还有一点,就是自学能力要强,没有自学能力,天天围着老师转,这会让导师很反感。所以,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导师也会很喜欢。




老甘闲聊,跟你聊聊

考研的初试和复试都很重要。你初试的成绩不好,复试的资格都没有。

导师复试就看两条,你人靠不靠谱,你有没有科研能力。

关于你人靠不靠谱,只要你在复试的时候,不要搞奇装异服,大大方方地说话,回答老师的问题就可以。稍微有点紧张,英语对答有点磕巴,都无所谓。

至于科研能力,就是比较硬的实力考察了。你本科阶段有没有做过科研项目,有没有发表过科研文章,这些都是在短期内搞不定的。有积累就是有积累,没有就是没有。当然你可以提前调查一下学院一些教授最近在做的研究项目以及发表的论文,谈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也能获得导师的好感。




考研的重点是不是复试也是因人而异、因学校而异的。


考研录取成绩等于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一定规则折合之和,所以考研初试和复试成绩一样重要。

现在绝大多数名校都越来越重视复试,因为复试是面对面的,复试时,老师能全面了解考生的个人秉性和科研潜力,因此很多名校一再提高复试成绩在考研录取成绩中的比重,同时差额复试(复试学生人数:录取学生人数)比例也越来越大,极大地增加了复试刷人的概率。

很多年前,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只要初试上学校录取分数线,就可以自信地说自己已经考上研究生了,因为复试基本就是走过场的“等额复试”,自从实行差额复试以后,考研复试就越来越重要,必须引起重视。


当然如果你报考的学校某学科一志愿考生人数不够,你又上了国家线,那么恭喜你,你的复试就是走过场了。

如果你被第一志愿学习刷下来,需要调剂时,复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复试时导师看中什么呢?

(1)态度

有个别学生自由散漫惯了,复试时穿着、态度非常随意,非常缺乏“仪式感”,给人不重视和“吃定你”的感觉,必然降低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

(2)表达能力

现在科研交流越来越频繁,科研成果不但要做得出来,还要“会表达”说得出来,毕竟研究生必须进行开题答辩、毕业论文预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学术会议报告等等口头表达。

(3)外语

查阅外文文献、参加国际会议,都需要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外语好的学生读研很有优势。

(4)应变能力

临场应变能力当然很重要。不过很多复试都有既定程序,很难考察临场应变能力。这两年采用网络复试,对于临场应变能力几乎不做考查了。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考研的重点当然是初试了

一般来说,能在初试取得高分,复试一般不会被刷,但前提是复试你要好好准备,千万不能觉得初试分数很高,就高忱无忧了。我身边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我是17年考研的,那年我隔壁班有个人考自己学校,初试取得了比较高的分数,比学校复试线都要高几十分,我们所有人包括他都觉得稳了,学校总不能把亲儿子给刷了吧。可是结果,由于他根本没好好准备复试,听说复试只考了三四十分,被刷了。

经验教训啊,惨痛啊,真的很可惜,万里长征最后一步了。

那么复试应该注意什么?

就拿我那时候的复试来说,复试首先是笔试,然后是面试,笔试没什么说的,认真复习就行,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等到复试面试时,首先一定要准备好英文自我介绍,这是开场戏一定要一炮打响,千万不能结结巴巴,给老师的印象很差;其次,在老师问你一些专业问题时,肯定是有一些问题是你答不上来的(大佬自动略过),不能沉默,一定要说点什么,搭点边的也行,最后一定要虚心求教,一般老师不会为难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注意礼貌,礼仪得体,没有谁会喜欢一个邋里邋遢,不懂礼貌的人。

最后祝考研党成功上岸!




首先,重点在于录取。

其次,每个学校的初试和复试占比不一样,初试占比高的,分数高复试你相对而言轻松一些,也只是相对而言。复试占比和初试一样,你分数低也会有翻盘的机会。

最后,关于考研初复试,你可以点击头像关注我,里面有备考经验。




考研的每一步都是重点。初试成绩决定了你能否进复试,复试的竞争力以及后面可能面临的调剂。只有先过好初试这一关,复试的成功率才会高。

复试最重要的是两个字—投机。你面对面试官不卑不亢,自信大方,导师会喜欢你的。只要导师觉得你好你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复试   导师   英语   初试   专业课   笔试   考生   院校   成绩   阶段   能力   老师   学校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