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被动收入40万左右,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可以辞掉工作吗?

我2011年实现财务自由不工作,当时所持现金按保守理财4%年收益的话年收入大概100万。另外广州有4套毛坯房子空置没出租。支出主要是房贷27000一个月,给老婆作为家用零用孩子开销每月20000,其他个人开销每月不超过一万。另外本人是金融专业人士,擅长理财,辞职前是基金经理。这几年我也不是没有工作,我和姐姐有一家小私募公司,怕累不发新基金,就维持着以前发行的老基金老客户,长年累月公司关门上锁,自己在家工作,只投资自己熟悉的消费蓝筹,2011到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5%。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一好友讲给我听的。

他的姐姐每年被动收入就有几十万,她姐姐非常的能干,之前投资了几家美容店,后来便将这些美容店请了专人打理,在前几年的时候房价还没上涨,她买了五个铺面外加几套房子,现在铺面自己租出几间,每年依靠房租就有几十万,不止如此,她还在一家大型的企业当销售总监,收入自然不低,不过比起开美容店与房租的收入差得太多。

那么,她这么高的收入,有没有辞职?当然没有。可能在很多朋友看来,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要是自己收入这么高早就辞职了,过点逍遥快活的日子多好。

我也问过朋友他姐姐这么高的收入,为何还选择上班。朋友回答,他姐姐是一个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的人,就喜欢折腾,闲不下来。

至于可不可以辞掉工作?当然可以,毕竟被动收入那么高,完全可以过得非常好。

辞不辞掉工作之前,需要你衡量以下问题:

一、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哪里

每个人追求不同,自然自我价值的体现也不同。被动收入那么高,到底该不该辞掉工作,其实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个人的追求。

你要是爱折腾,可以不用辞掉工作,要是追求舒适安逸,当然也可以辞掉工作。

二、被动收入的可持续性

被动收入如果能够持续,那么是可以选择辞职的。如果不能持续,有一定的风险,那么可以考虑不用辞职。

一边工作,一边自我精进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即便有一天你的被动收入变少,也不用愁,你的工作依旧会给你一份收入,不至于到时候找工作不适应。即便辞职,也要找一份可以增收的自由职业,比方说投资,微商,精进自己等,只有让自己有本事,最终你才会真正的无忧。




有多少钱才能财务自由,这基本上是一城一价、千人千面。所以具体要看你的生活水平要求。


什么状态算是财务自由呢?


衡量标准财务自由的标准就是:你不用工作,账户里固定到账的收入,能让你和你的家庭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就是财务自由了。


不用工作,还能固定到账的收入,有哪些呢?尽量分得细一点,包括以下几种:


房产租金(包括住宅、商铺、办公楼、厂房等等);

企业分红(投资一家企业,按照股份比例能拿到当年企业盈利的一部分);

股票分红、基金分红(严格来讲,也算是企业分红了,不过这两种分红只有上市公司才有。也是盈利了会分一部分给股东,多买多分,少买少分,但前提是你要持有,不能短炒);

固定收益类理财(比如债券、存款、银行理财产品、P2P产品等等);

其他的还有版税、专利使用费等等知识产权收入;

除了版税、专利使用费这种收入,其他的,都可以按自己家庭当下的生活开支,结合各种资产的平均收益率,去倒推你需要的可投资本金。


我来举个二线城市的例子来分析以下,你可以做个参照:


如果家庭形态已经比较稳定了,比如一个三口之家或者一个四口之家,夫妻二人每人每年的工资收入12万,家庭总收入24万。


那么,把房租、股票基金的盈利或分红、固定收益类的理财、版税之类的收入、直接投资企业的收入,加起来,所有被动收入,能稳定在24万及以上的水平,那就算是财务自由了。


需要有这么多被动收入的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可投资资产。


可投资资产,就是不是你自己用的,而是纯粹用来投资的。比如你自己住的房子,就算值1000万,也不能叫可投资资产,只有闲置的能用来出租的房子,才是可投资资产。


按照中国城市的普遍标准,房屋租金回报率在2%到5%,A股近10年分红最稳定的公司,平均股息率是2-3%,股票买卖获得的收益就取乐观的数字,平均一年15%吧,固定收益理财,取现在P2P和银行固收的平均年化收益率7.5%。


粗略推算一下,结论是:


各项资产投资额都平均分布,想要达到两个人都不工作的财务自由,至少要有330万的可投资资产;如果只有一个人不工作,至少要有165万。而且,前提是,没有负债。


如果有负债,比如100万的房贷,那么还要把这100万也加进去。


嗯,二线城市,先赚出两三百万的可投资资产,财务自由才有可能。


我说的是财务自由才有可能,而不是已经实现。为什么呢?


首先,这些收益大部分要用来生活开销,比如全家一年开销16万,就只有8万可以用来继续投资,会让你的资产增值慢,复合增长率低,未必能跑得赢印钞机,资产要贬值的。


其次,因为算的是静态水平,没有考虑变动。当你遇到租房收益率下降,未来P2P的收益率也是下降趋势,股市下跌,孩子大了,要花得钱更多了……这个资产门槛还要往上抬。


怎么办?要有更多的资产,或者有既高又稳定的投资收益。


当然了,三四线以下城市,如果家庭工资收入比一二线减半,那么资产门槛也相应降一半。


上面这几个,并不是精确的数字,只是大概算出来有个概念。


总之,你可以结合你现在家庭消费水平等情况,粗算一下,就知道能不能实现财务自由了。


一般达到这个财务自由标准的人,其实很少完全闲着不工作的。


但他们工作的心态就会比较从容,能摆脱生活的压力、摆脱拼命加班升职的旋涡,用大部分时间去思考和观察,反而更容易发现高效率的赚钱方式,赚更多的钱。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有其它问题,欢迎给我留言。




坐标武汉,好多年前村里拆迁,私房加土地赔偿六套还建房和1100多。别人家都是我家几多倍。自己家买了套商品房花了200多,买车50。还剩800多都买了银行理财,理财每年30多加上五个房子房租。一共一年有40多吧。我真心不敢财务自由,看到村里不上班滴人各种糟蹋钱,攀比,炫富,赌博等等。最后结果就是败家了。我也有大半年时间冒上班,屋里呆的除了花钱找乐子就没事做。因为不想步别人家后尘,还是上班吧,虽然自己现在做司机,这两年慢慢跟老板学会了低调,特意去买个国产车去公司。每个月4000块也够我自己花了,一直告诉自己毕竟自己赚钱能力只能这点。我觉得财务自由不是不用上班吧,上班至少有个人价值,不会整天想着享乐乱花钱吧。个人觉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控制自己欲望,提升自己能力,这样才有幸福感吧。




上次看到新闻拥有7栋房,月入60万却因为太空虚而选择开出租车,这位房东姓杨,是一位拆二代

他家里有7栋房子收租,是继承父母的房产。随着深圳的房价水涨船高。他靠着收租也成为一个月入60万的有钱人,即使是在深圳这样的城市,月入60万也是非常大的一笔数目。更何况他还不需要为买房发愁可以说是许多人非常羡慕的生活但他却说我拥有7套房,收入60万但却感觉人生毫无意义,开出租之后,他感觉自己的生活很充实。每天都有事情做,虽然不缺钱,但是精神上有了依托。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了5个档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自己已经财务自由了之后,短期内肯定是非常满足的,但是时间一久没有工作了就会非常无聊了,就得去追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像我们公司也有个富2代,在深圳有房有车有存款,有房子收租,他父母的财产不算,他自己在多地都拥有房产,收收租也有二三十万,闲暇炒炒股、做做投资、买买理财也能赚个不少钱。为什么来做“金融民工”也是因为无聊。如果说他不工作的话,生活上也完全没有问题。来工作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还有一句话说是“我不出来工作,炫富给谁看呢?”.自己有但是不出来显摆那不就好像“锦衣夜行”。一旦衣食无忧之后,人的追求就变了,得升级追求新的实现。

所以还是建议不要辞职,有个工作,有个事做,至少不会空虚,不会无聊。人一旦闲下来,失去了精神寄托,很容易“垮掉”




朋友们好!

每年被动收入40万左右,如果有房子的话,只要是稍微省一点,这个肯定是能够实现财务自由的,如果真是不想干了,想辞掉工作的话,也是可以辞掉工作的。

1

年入40万的概念

每年40万的被动收入,如果有房子的话,只要是稍微省一点,足够生活了。一年40万的被动收入,平均一个月有3.333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可以说是相当的高了。

根据全国2018年分地区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看,全部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68380元,每个月平均税后收入大概在4500元,全年税后收入在5.4万元。

如果你拿到40万元被动收入的话,基本上相当于全国平均工资净收入的7.4倍了,这样的收入水平,当然是相当高的一个水平了。

这样的收入水平可以说只要是省一点,肯定是足够过上较好的品质生活了。

2

足够过上较好的品质生活了

一年40万元的被动收入,平均每个月3.333万元,这样的收入只要是稍微省一点,可以说足够过上相当好的品质生活了。

一般来说,每年生活费用有5万元也就基本上够了。然后就是每年的买衣服等费用,省一点,5万元也基本上够了。

你可以一年拿出来10万元作为旅游基金,一年两个人可以出国游玩一两次,然后国内游一两次,这样的话大概10万元也就够了。

然后还有20万元,你可以自由支配,可以偶尔去吃一顿大餐,也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因此,可以看出来,一年40万元的被动收入,足够过上相当好的品质生活了。

3

如何选择呢?

是否辞职,主要看你的想法了。每年被动收入40万元,只要是有房子,稍微省一点,是足够过上相当好的品质生活了。

如果你想过上闲云野鹤的悠闲生活,这样的情况下,你是可以辞职的。

如果你还想过上更好的生活,想过的稍微奢华一点,那么一年40万元的被动收入可能还是不够,那么你还是要继续努力工作赚钱的。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一年被动收入40万元,算是比较高的收入了。至于判断是不是财务自由,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财务自由理论上讲是指——被动收入能够覆盖日常消费支出。

一年被动收入40万元,如果一年的消费支出不超过40万元的话,应该是符合财务自由的标准。

假如,一年的消费支出大于40万元,那就还不能算是财务自由。

而一年的消费支出,到底是低于40万元呢,还是超过40万元?以及40万元是不是让题主感到随心所欲?这个只能由题主自己说了算。因此,是不是财务自由也只能由其本人来决定。

不过,从我的观点来看,财务自由从来都不是一个客观标准,而是一个人自己的主观感受。有的人年入百万千万,仍然感觉自己是个打工仔一样疲于奔命;有的人年入十万八万,照样小酒小肉感觉快活得像神仙。二者相比,到底谁算是财务自由?

至于题主想不想继续工作,那要看你按照上述标准如何回答财务自由问题,以及每年被动收入40万元是不是可以长久的持续下去,以及货币的购买力是不是长久地保持相对稳定等等。总之,我的意思你不必猜,我是不主张有工作能力的人、应该工作的人不工作的。




辞职的前题是要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即你的被动收入与原工作的关系是不是直接必然关系,存不存在必要的因果关系,如果你的工作与你的被动收入一点关系都没有,可以辞职 ,如果你的被动收入与你的工作存在内在的关系,包括隐性关系,那你都不具备辞职条件;

这个原因很简单,打个比方,身边的策划师每年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公司的品牌资源,都悄悄的可以被动收入几十万,可以接私活;就以为自己很牛了,但一旦辞职后,前一年还勉强,但以后因为自身影响,特别是公司直接公告:此人已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关系,自己的关系资源不断的减少,现在又回归到同行,但没有人再继续重用;

还有一些在某大型招商平台负责项目,以为自己的收入很高,自己可以创业了,可一旦离开原有公司,其实你啥也不是,关系都是动态的角色关系,你的角色决定了关系,而不是你的价值,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这个:价值,你是靠价值收益,还是靠角色收益?

如果你的被动收益可持续,并且是依靠你的价值,比如你自己靠写书、做自媒体,不依靠于其它第三方,或是靠其它可持续收入,那你可以思考辞职。我们辞职的背后一定是要有:更持续的收入,更高收益的收入,更自由价值的收益。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我是孙洪鹤,《新商业大智慧》创业教科书主编,孙洪鹤每天都给大家分享教材的短视频,每天都有更新,大家可以关注孙洪鹤。




我很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一个三口之家或四口之家,在所谓一线大城市生活,每年被动收入40万左右,够不够花?我的答案是够了,足够了。

一线大城市,主要花费是住房,除了住房,其它花费并不大。不细说,每年40万左右足够花了。

一,吃饭,五万,二,穿衣,两万,三,杂项,两万,四,机动,一万,五,住房10-15万。

五项相加才25万,还剩15万左右。

。。。。。。。。。。。

如果有人认为不够花,我感觉他就是在吹牛。有的人没什么钱,但是,特别能吹牛。

我对北上广深的物价是非常了解的。

最后还有一项,就是医疗保险。需要多少钱,我不是很清楚。我想大约一人一年3000左右吧。




那你辞职后干什么呢?想好了没?

如果没有想好自己要干的事情,就想着天天泡茶看花,一开始两三个月还会觉得很舒服,但基本超不过半年,整个人就会觉得很空虚的,会开始向往忙碌!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说的很明白,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等级的需求,就是做自己最喜欢做的,而且自认为能够实现自己最大价值的事情,比如马云为乡村教师代言。比如梁建章放着好几家上市公司董事长不做,非要天天熬夜写关于人口的论文。


你每年被动收入40万,如果没有贷款和奢侈性消费,且不养一大家子人的话,理论上完全可以财富自由了。当然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对工作没有兴趣,感到工作很痛苦的话,完全可以辞掉工作的。


但辞掉前一定要考虑好两个问题,第一就是被动收入是否稳定,不要今年40万,明年可能就没了。其二就是自己的价值何在,也就是说辞职后你想干什么,总要找点事做,天天闲着享受生活,用不了几个月就会很痛苦的,因为你感觉不到自我价值。


所以核心点就在一个,你喜欢做要什么,要做什么,只要是自己真正发自内心喜欢的并愿意为之付出精力的就可以。这样你辞职后,依然会有自己稳定的圈子和充实的生活。满足自己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

世界500强全国培训经理,20年老职场,只讲升职加薪的实在话,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收入   财务   自由   工作   收益率   收益   平均   房子   资产   需求   稳定   价值   关系   标准   财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