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电脑病毒少了?

文/小伊评科技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记得在笔者上初中和高中那会,电脑病毒那是层出不穷的,甚至有一次笔者在用杀毒软件杀毒的时候竟然检测出来的100多个病毒,并且在熊猫烧香肆虐的时候笔者的电脑也中招了,最后不得不抱到电脑售后处理,花了将近50块钱才搞定,那在当时可是相当于笔者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啊。然而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电脑病毒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原因是什么呢?笔者来说一说。


1.黑客也是要吃饭的,现在做电脑病毒挣不了什么钱。

做电脑病毒的初衷是什么?大多数都是为了挣钱,在早些时候,由于技术的不完善,电脑病毒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间,比如有一些专门用来窃取账号信息的木马病毒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盗取你的游戏账号,QQ账号甚至银行卡信息等等,以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然而现在不同了,所有的账号信息基本都是和手机号挂钩的,就算窃取到游戏账号信息也没啥用,因为最后一步基本都需要手机验证信息。

所以既然挣不到钱,谁还会闲着无聊来做病毒?为了兴趣和爱好?那可是要吃牢饭的亲,谁也不傻。


2.病毒的传播途径越来越窄

病毒是怎么传播的?无非就是几种途径,非法网站挂马以及光盘带毒,然而随着中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这几种途径基本都被锁死了。

现在绝大多数的网站想要上线,都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备案,而且目前绝大多数网站采用的都是采用的云服务器,所以基本上没有挂载病毒程序的可能性。而且还是那句话,现在想要建设一个网站成本是很高的,大家建设网站的初衷都是为了挣钱,谁还吃饱了撑着没事挂病毒呢?甚至就连一些“特殊”网站现在都已经开始对病毒严加防范。

而光盘这种传播途径目前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了,因为光盘已经几乎没有人用了,甚至有些电脑压根连光驱都不具备。


3.杀毒软件免费,产业链消失

在笔者小的时候,譬如瑞星杀毒,江民杀毒,卡巴斯基杀毒等等杀毒软件都是要收费的,而且价格不菲,一款杀毒软件的价格甚至高达三四百元,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可真不是一笔小数目。那么这些售价高昂的杀毒软件如何才能撬动人们的钱包呢?那就是病毒啊,所以当年有很多病毒基本都是这些杀毒软件自己故意搞出来的,毕竟有病毒的威胁才能促使消费者为此买单。然而随着360免费杀毒的出现,付费杀毒时代彻底结束,那么既然无法通过售卖杀毒软件来挣钱,那再生产病毒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了,虽然目前病毒是越来越少了,但是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2017年的勒索病毒事件还是给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所以笔者也提醒大家,电脑尽量不要裸奔,安装一个常用的杀毒软件或者安全助手也是有必要的,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电脑达人的。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开个玩笑,360免费杀毒软件的出现不仅仅杀死的是杀毒软件的付费模式,甚至包括了各类光怪陆离的病毒。这里不由得令人遐想,杀毒软件公司与病毒之间真是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究竟是病毒成就的杀毒软件公司,还是杀毒软件公司造就了病毒呢?

好了,玩笑归玩笑,一起来分析看看为何电脑病毒基本不见了呢?


电脑病毒越来越少的真正原因

一、为何会存在电脑病毒

除了少部分人是为了彰显技术外,电脑病毒的产生主要目的依然是为了盈利。

病毒、木马的运作模式无外乎那么几种,一种是将病毒机器变为“肉鸡”,以供背后的黑客完成一些非法的操作;一种是套取用户个人数据信息,通过贩卖等赚取利润;一种是盗取银行账号、机密文件、非法入侵更改程序操作来谋取暴露。

随着系统安全等级的提升,这一难度变得更大。特别是免费杀毒软件的普及,人人都用得起杀毒软件,病毒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二、系统安全等级的提升

早期操作系统漏洞较多,整体安全性并不是很高,导致病毒较为猖狂。

现如今Windows 10系统的安全等价较高,系统出厂自身就安装了Windows Defender杀毒软件。即便用户不安装任何杀毒软件,病毒也无法攻入系统。并且Windows 10的系统更新较为频繁,系统的漏洞和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得到修补。

Windows 10的系统更新频繁到甚至会令用户感到厌烦,病毒已经很难再入侵系统。

三、网络监控的增强

工信部、运营商也在加大互联网的整治力度,规范各类互联网接入准则。

各类网站域名管理变得更加规范,没有备案的网站将不会允许在互联网上运行,这样极大的降低了钓鱼类网站的存在。并且个人宽带用户管理增强,基本上家宽网站80端口已经关闭,个人无法通过IP地址的方式来建立临时网站。

网络大环境的改善,导致病毒、木马的生存越来越困难。当然,病毒和木马并不会完全消失,只不过对于我们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


关于现在电脑病毒、木马越来越少的问题,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我是2007年买的第一台电脑,那时候上网最怕的事情就是中病毒。所以新电脑第一件事就是安装杀毒软件,当然这些杀毒软件都是需要钱的。

当时有很多杀毒软件,比如金山毒霸,江民,瑞星,卡巴斯基等。那时候360还没有出杀毒软件,只有一个杀木马的360安全卫士,主要的作用就是清理下垃圾文件,杀杀木马,当年杀毒软件配一个360真是绝配。

虽然那时候杀毒软件百花齐放,各个杀毒软件公司实力都很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病毒木马层出不穷。就算你安装了杀毒软件,电脑中病毒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帮人专门在制作病毒。

突然有一天,各个收费的杀毒软件公司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足以动摇他们生存的根基。360杀毒软件出现了,而且它是免费的。

一直以来,杀毒软件收费是各个杀毒软件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现在有人打破常规,开启免费模式,这是颠覆性的事件。虽然当年各个杀毒软件公司极力贬低360杀毒,他们的理论是免费的东西肯定作用不大,可是却阻挡不了大家安装360杀毒的热情。

大势已去,终于大家扛不住了,那些老牌杀毒软件公司最后终于纷纷开始免费。说来也奇怪,等大家都免费以后,网络中的病毒木马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现在我的电脑就是裸奔也很难再中病毒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你品,你细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近些年来,很少听到电脑中病毒的新闻,而实际上电脑病毒真的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脑病毒是怎么回事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

可以看出计算机病毒和我常说的生物学上的病毒并不是一回事,计算机病毒是一组指令集或者程序代码,它感染的是计算机、网络、手机等电子产品类的东西。

而我们生病感染的病毒是一种生物,其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含有DNA或RNA,它寄宿在人体、动植物细胞内,通过血液、飞沫、水、食物等方式传播。

无论是计算机病毒还是生物学意义的病毒,都具有很大危害性,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电脑病毒是如何产生的呢?

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病毒是研究人员为了计算出当时互联网的在线人数,而编制了一种程序,然而它却自己“繁殖”了起来导致了整个服务器的崩溃和堵塞。而之后人们才知道存在电脑病毒这种事物,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电脑病毒。

电脑病毒的产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一些天才程序员,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出于炫耀的目的,从而编制了电脑病毒,用于在网络上传播;
  2. 为了报复,基于对公司、社会、上司等的不满,而编制的电脑病毒,进行传播;
  3. 为了利益,电脑病毒可以被一些人或者利益集团利用,用来进行破坏、谋利;
  4. 涉及政治,军事,宗教,民族等方面的因素,电脑病毒成了“武器”,进行网络破坏。

著名的熊猫烧香病毒

2007年元旦,很多人打开电脑,发现电脑中病毒了,电脑屏幕出现满屏的熊猫,还举着三根香。无独有偶,企业、政府的电脑也同样出现了这种情况。

短短几天熊猫烧香病毒感染了数百万台电脑,公安机关内网被黑、高校局域网瘫痪、企业内网瘫痪等等,一时间政府、民间、企业纷纷束手无策,那么各大杀毒软件又如何呢?

号称国内市场第一的“卡巴斯基”上阵,结果几分钟后熊猫还在烧香,卡巴斯基先走一步。而金山、江民、瑞星等全部败下阵来。

熊猫烧香病毒之所以这么厉害,是因为它首先是感染exe文件,并与.exe结尾的文件捆绑在一起,然后开始进攻web文件,web文件负责网页功能,至此开始了网络传播。不仅如此,熊猫烧香把自己自己放入注册表,设为启动项,开启双进程功能,感染游戏软件,盗取账号和密码。

熊猫烧香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与.exe软件捆绑,杀毒软件查杀时候,会把文件也删除,最终把杀毒程序也删除了,而且其通过.exe捆绑传播、U盘传播、感染asp传播、网站传播、弱口令传播、auto传播等全方位的传播。

2007年2月12日多地公安机关联合侦破了制作传播“熊猫烧香”病毒案,抓获病毒作者李俊(男,25岁,武汉新洲区人),他于2006年10月16日编写了“熊猫烧香”病毒并在网上广泛传播,并且还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卖的方式,在网络上将该病毒销售给120余人,非法获利10万余元。

李俊也因此被判刑4年,出狱后的李俊“弃毒从良”,办了一家网络公司。

熊猫烧香成就了一个名叫Killer的的团队,其研发的超级巡警杀毒软件,完美查杀了“熊猫烧香”病毒。一战成名后,加入了腾讯公司,可谓功成名就。

电脑病毒突然消失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崛起,搭载安卓和iOS的智能手机代替了一部分电脑,至此全面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甚至一周、一个月都不会碰电脑,而手机却一直拿在手中。

电脑病毒消失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免费的杀毒软件,如今的360、瑞星、QQ杀毒等杀毒软件全都是免费的,但是你想不到的是十几年前,杀毒软件可是需要真金白银购买的,几百到几千不等,软件免费了,制造病毒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2. 利益链断裂,制作、传播电脑病毒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链条。而杀毒软件、网络监管、移动互联网联合摧毁了电脑病毒利益链,利益链断裂,电脑病毒也就会大大减少;
  3. 智能手机时代,智能手机代替了MP3、收音机、游戏机,现在也开始逐渐替代部分电脑,电脑少了,手机多了,黑客们自然把注意力转移到智能手机上了;
  4. 隐藏性高,现在病毒越来越多,隐藏性极高,完全能够绕开杀毒软件,而且病毒不会造成电脑和网络瘫痪,仅仅是得到一些信息即可,很多都不是开机时运行的,而是激活后运行。

结语

如今是信息时代,网络已经必不可少。无论是电脑病毒还是手机病毒,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危害性,网络安全刻不容缓。

我国是一个网络大国,我们的网络安全也面临很多问题,层出不穷的病毒、防不胜防的黑客,数据被盗取,电脑、手机被破坏,给个人、企业、国家造成了很大损失。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刻不容缓,网络安全需要你我他共同努。

我是科技铭程,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电脑病毒是什么?首先病毒是一段程序,当运行时完成一些恶意的动作。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段程序能够修改其他程序,将自己的恶意代码伪装成正常程序,完成扩散和传播。

从修改浏览器主页加广告,到加密文件勒索,恶意软件依然存在。但是无一例外地,每次运行恶意代码,都需要用欺骗的手段诱导人完成点击执行,而传统意义上能够通过修改其他程序或者系统文件自动扩散的病毒已经消失了。

其主要原因是操作系统软件和处理器硬件的进步。在dos年代,用户程序的权限和操作系统是平级的,只要恶意代码被运行,整个电脑都归它控制。就好比皇帝把金印虎符都交给大臣去办事,约好了事后归还,结果交给奸臣就谋朝篡位了;而后来的操作系统就保留了一些高能操作,不交给用户程序了。就好比皇帝规定金印虎符不出大门,大臣只能请求皇帝盖章,一旦行为不轨马上拿下。

在处理器层面,引入了内存管理单元和内存保护单元,每个用户程序只能看到硬件限制下的内存空间,dos年代用户程序任意访问全部内存,修改中断向量表等骚操作彻底没戏了。

在操作系统层面,所有系统文件都加入了sha1校验码,如果有人能修改文件内容而保持sha1校验码不变,那就不用搞恶作剧了,图灵奖菲尔茨奖他不香吗,或者直接抢银行更赚?

总结,过去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实际是不设防的,基本没有考虑到被恶意使用的问题。病毒实际是用合法的系统功能和硬件资源,完成恶意代码的复制传播。经过多年的发展,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基本堵死了这条路,要想在没有用户配合的情况下完成复制和传播,必须靠找到系统软硬件漏洞才行。而这机会比漏洞本洞的dos系统,是小多了。




电脑病毒是一种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并且杀毒是被创造出来的需求。这一点看McAfee的创业过程就很清晰了。也正因为windows系统这种兼容电脑的缘故,所以各种元器件供应商分散的经营,包括电脑软件的分散经营,造成了利益上被人有机可乘。所以我们看到电脑病毒更多的是存在于windows系统的电脑当中。

电脑公司也是聪明的。他们发现电脑病毒是有人制造的,所以他们对在系统中的应用程序进行严密的控制,来杜绝病毒的出现。最早这样做的就是苹果电脑。后来扩展到苹果手机,苹果iPad。而后谷歌的应用商店也是这样,对app进行严格的审查。

今天在电脑上出现病毒的最大来源就是在网上下载的所谓免费软件,和收费软件的绿色软件,免注册免交费的软件。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免费的东西是最贵的,你看是用一个简单的下载,解决了1000块钱的软件问题,但是却把1万块钱的电脑送进了坟墓。

我们那些热衷于免费软件的人们,他们想我在电脑上安装了强力的杀毒软件,比如说某个360之类的,那么,使用那些所谓的免费软件就不会中毒了,而实际上他们是一个相安无事的状态。谁都不揭谁的老底,然后,有些人的windows电脑就变得很慢,还经常的跳出各种各样的窗口。常常电脑在关闭或开机的时候,会有很长时间的更新,这些更新你稍稍注意一点,就会发现它在把整个硬盘给你读一遍,翻写一遍。所以一旦安装了这种免费的软件之后,我们会发现电脑有一种主动回避某些网站的能力,我们的电脑会有一种主动降级的能力。

的确,世界不会天下无毒,只是它也有毒,你也有毒,谁都不说而已。




很多人有这么一种认识,杀毒软件免费了病毒也就没有了。这种认知不科学,最关键因素病毒的入侵机会越来越低了,说到杀毒不能不提到360,360是专业的安全防护助手,真正让各个应用厂家重视安全杀毒应该从2010年9月发生的3Q大战,让全国人民一下子认识了360,腾讯公司被逼的用了最狠的招数,QQ和360不能同时共存,最后两家以和平告终。但是自从发生这件事情之后各个企业都开始重视软件安全这块了,腾讯和百度更是推出自己的杀毒业务,到现在的腾讯管家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一定的份额,腾讯做这一块并不是期望能够占据多大的市场,主要还是给自己产品保驾护航,曾经在3Q大战的时候马化腾就说到360就是一条军舰,而腾讯的QQ就是一个普通的商床而已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为什么电脑病毒少了

软件本身内置杀毒模块。现在很多软件在研发的时候,直接把杀毒模块内置进去,当然这种内置不是装一个杀毒软件进去,主要针对这些软件针对常见的病毒或者木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一些重型的软件都有一定的防御措施。像大家经常使用的浏览器,本身的在安全防护上能力也增量了许多,国际上也专门对浏览器的安全级别进行认证,推动浏览器厂家不停的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同时也更快的修复已有的漏洞,浏览器上网是一个非常大的用户操作入口,堵住了这个口就能阻止很多病毒的入侵。

操作系统防护能力。微软新的操作系统版本在之前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工作,针对之前的漏洞做了大量的修复工作。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电脑上网的概率已经在大幅度下降,之前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大家网络休闲的时间基本都集中在电脑上,但是现在电脑除了在工作中使用,在家庭中打开电脑的概率已经在大大的降低,手机至少已经取代了电脑上至少50%的功能,现在家庭中打开电脑只能是手机无法完成的时候才会打开。手机系统防护能力远高于微软的桌面操作系统,像大家使用比较多的安卓手机底层属于linux架构,本身就有很强的安全防护能力,即使被攻击了也是因为给应用放开的权限太高了。

杀毒软件能力提升。现在的杀毒软件都是联网方式,只要一个病毒被发现很快就会以广播的形式更新到病毒库中,发生病毒直接就能点杀了,不像传统的杀毒软件每次更新需要大规模的安装,操作步骤繁琐,现在的杀毒都是采用网络查杀方式,发现问题直接散发广播解决。未来安全领域的级别也在提升,不仅仅权限在电脑或者手机方面,大的网络安全监控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从360发展大的方向看,已经和政府部门建立密切的关联,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能从网络环境上规避病毒。

网络安全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只要联网的地方理论上都不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只能是最大程度的避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攻击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攻击者暴露的可能性也是越来越大,网络攻击的成本也是越来越高,希望能帮到你。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当时的人们确实都是谈“毒”色变的,很多人也都经历过账号被盗、电脑被黑的情况。但近些年来“电脑病毒”确实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很多时候人们都已经想不起来“电脑病毒”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呢?其实无外乎就是一下几方面的原因:

制造病毒很难再快速地“赚”到钱了。

在互联网开始流行的时代里,由于一些技术还不够完备,制造电脑病毒是很容易获取“不义之财”的。无论是套取账号牟利,还是通过病毒威胁个人用户付款,亦或者是盗取重要隐私资料转售等等。当时的这条“灰色产业链”是相当成熟的,很多人也借助相应的非法手段获取了巨额的财富。但伴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在的账号安全性已经非常之高,手机号的绑定也让“黑客”无法最终获益。同时软硬件的技术也日趋成熟,电脑病毒的“杀伤”能力也已经大不如前。

杀毒软件行业整体萎缩。

要知道以前的“杀毒软件”基本都是付费模式的,盗版软件的杀毒能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里边可能就有一个“双面性”的问题存在了,是否有一些病毒的制造者就是杀毒软件厂商自己呢?当然,这只能算是一个猜想,也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其真实性。但事实就是,由于免费杀毒软件的崛起,很多传统的付费杀毒软件公司已经无力再去支撑运营,而伴随着杀毒软件厂商的不断消失,电脑病毒真的就是越来越少了,这也就难免让人会产生一定的瞎想了。现在看来这些也都不重要了,实际情况就是“电脑病毒”已经越来越少了。

相关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由于互联网刚刚盛行的阶段,相关的监管力度及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也就给一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伴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强,包括很多案件的不断侦破,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病毒的制造。而且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制造病毒的专业“黑客”是有着光明的工作前景的,他们的那些技术完全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也就没必要在去铤而走险研究“电脑病毒”了。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不严格地来讲,我也当过黑客,黑过网吧的计费系统。经常给自己和同学在网吧免费上网(一块钱本来只能玩半小时,但我能玩一天)。当时我有有两种搞定网吧计费系统的方式。一种是开机进入安全模式,这样就不启动计费系统,一种是开机后下载专门工具,挂起计费系统的相关进程。不是关掉进程,进程关了机子会重启。

现在工作也跟网络、政府有点交集,我来讲讲吧。

总的来说,现在黑客们要么是给菠菜、色情网站做事,要么搞区块链割韭菜,要么就做游戏外挂去了,谁再执着于攻击个人电脑,早饿死了。

1.非正规网站(黄色网站)盈利模式成熟,很少再挂病毒

以前黄色网站是电脑中毒一个主要源头。此类网站盈利主要是靠页面挂木马,盗取访问者游戏账号、装备进行变现。现在这类游戏已经没落,且防盗措施升级,盗号行不通了。但随着网络菠菜产业崛起,以及国人付费意识提高,现在黄网的盈利主要是靠付费内容以及站内菠菜广告,这两点都需要给访客提供安全良好的访问体验,而不是攻击访客电脑,所以现在黄网病毒越来越少;

2.网络监察越来越严格,正规网站更不敢乱来

现在所有网站都需要给工信部备案,虽然挺麻烦,不过也确实把责任落实到了具体个人,现在没有哪个站长敢乱来,除非他是租了境外服务器,无需备案。

网络监管这里讲两个实例:

A网站,代理了杂牌化妆品的微商的,页面里有极限词,且涉嫌夸大产品功效,工商局罚款5万元。

b网站,本地微型教育类企业的,僵死状态,平时压根无人访问,网站由本地科技公司托管。后来网站被黑,加了病毒和境外菠菜网站链接,被监察到了。公司老板被警方传讯了解情况,并罚款2万。

所以现在正规站点的站长不敢乱来的。目前但针对防范薄弱的小网站的攻击还很多,都是想把网站访客引流到菠菜网站或是色情网站

3法律环境完善

2006年的高中时我也痴迷黑客技术,原因是当时比较火的一本合法杂志叫《黑客基地》,我经常去报亭买。里面专讲如何破坏pc系统、网站,以及黑客工具、病毒的下载、使用、评测等等,他们还有网站,黑色页面,绿色字体,里面全是各种黑客工具、病毒,供你下载使用。我还给网吧机子装过一些木马,再在这台机子登我的qq后,木马确实会把记录下的qq号和密码以txt格式发到我的指定邮箱。不过只是实验性质,毕竟网吧有还原精灵,一重启就没了。当时很多网管装机时都直接给系统里装点木马,再让还原精灵保护起来,以便盗取他人游戏号。

搁到现在,你敢出杂志教如何盗取他人qq、游戏账号?教别人如何盗库,如何抓肉鸡搞ddos攻击?你看你吃不吃牢饭就完了。

昨天还去看下黑客基地的网站,洗白了,白色风格,发的都是安全文明文章,和曾经的黑色历史泾渭分明。

4.技术门槛提高

网络技术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2006年名动一时的熊猫烧香病毒作者,出狱后再去应聘,被人嫌弃技术陈旧。

以前你木马记录下别人的游戏账号密码,就能上去盗装备,我以前的大话西游账号就被洗劫一空,现在你有别人密码又有屁用?你搞得定各种验证吗?

这就是个技术博弈的过程,从xp、vista到win7再到win10,从账号密码直接登陆到手机、邮箱各种验证,安全的围墙只会越垒越高,也需要盗贼的身手也要越来越好。

5.盗取不到有效利益

以前木马病毒成疯,也是因为利益缘故。很多被盗取的q币、qq号、装备、游戏账号直接就被拿去淘宝上卖。现在,淘宝不让卖了,防盗措施越来越完善,单一获取到别人的账号密码也没什么卵用。

而且这类装备交易的游戏自身也没落了,少人问津。现在最主流的几款游戏,王者、lol、吃鸡等等,黑客登不上不说,就算登上了,哈哈,没有交易系统,这个号上的东西一辈子就跟这个账号绑定着,怎么偷?

6.杀软公司集体没落和360的降维打击

马路上的钉子谁洒的?补胎的撒的。付费杀毒软件公司当年就是个造病毒的大户。当年一套杀毒软件一年都得200多元,而且电脑经常中毒,没装杀毒软件谁哪敢轻易上网?但随着360的降维打击,杀毒软件溃不成军,病毒制造大户没落了;

7.互联网环境改变,移动互联网崛起

现在很少有人转钱还用得着pc,你就算费劲吧啦地攻入他人电脑了,没有能变现的东西。移动互联网时代了,大家平时用的都是正规app了,基本的个人信息这些app可以合法获取,pc时代那一套玩法早过时了。




手机的强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电脑越来越多成了一种摆设,使用率的降低,让人们中毒的几率也降低。其次现在的网络安全很到位,各种软件都是要绑定,即使知道了账号密码也要手机发验证,而且各种实名制,东西转入你的账号也能追查的到,往往不是不能,而是没人敢了。

木马大多数只是满足一下个人的偷窥欲好奇心,玩多了也就没啥意思了。从早一点的流光,到后来的灰鸽子,从悄悄下载对方电脑的文件照片,到开摄像头。这些东西其实小白也都可以操作,没什么技术含量,真正的开发者不是金盆洗手就是改邪归正做安全了,比这个赚的多。

我大学时候学的就是计算机网络,那时候属于网络安全的一个空白期,虽然后来普遍加强,但也不是那么到位,个人也钻过很多空子,大部分都是为了玩儿,自己也写过病毒和恶意代码,除了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满足虚荣也就那样了。后来参军退伍后发现,网络发展的速度太快了,学的那些东西基本上都过时了。

从红客联盟到黑鹰基地,中国鹰派还有X档案,黑鹰站长大米06年锒铛入狱,标志着我国对这一行业的监察管控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随着其他网站纷纷转型,小白可以下载到的软件越来越少,所以电脑病毒现在也很少再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电脑病毒   熊猫   网络安全   软件公司   杀毒软件   木马   账号   病毒   感觉   程序   系统   电脑   手机   科技   网络   软件   网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