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个城市对你有过最大的回忆是什么?

王永康书记让西安复活,让西安人有了信心,让西安有了城市自豪感




1976年4月13日,在西安喝的第一瓶汽水,叫冰峰;1981年还是4月份,在西安吃羊肉泡馍,学会了掰馍就是把未经发酵的饼子掰成黄豆大小的颗粒,才能吃出羊肉汤的香味。几十年过去了,冰峰汽水还是那样畅销,羊肉泡馍还是那样飘香。




城市就是一盘磁带,社会是一台录音机。装上了 磁带,无论你愿不愿意,知不知道,它们都会合伙记录你的一切。

小学的时候,也就八几年吧,父亲每年过年前都会用自行车驮着我去西安买年货。

那时候的城市,到处弥漫一股烧煤的味道,这是和玉米杆最大的不同,这种味道会让我感觉到高雅而紧张。

买年货的地方就在小寨,小寨的军人服务社,那是多么亲切时髦的地方呀!我至今记忆深刻,还有小寨十字西北角卖羊肉串的,真香!

后来98年时,我们高中,我家住南稍门的一个同学还有一个韦曲的同学,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坐在永宁门前广场的花坛上,一人一瓶啤酒,喝着,喊着,那时候豪情万丈,心胸是开阔的,心儿飞出身体,飞到高高的城楼顶,静静地看着这座城市。

1998年到2001年,我在西安上学,我们选学课是摄影。我不知道跑了多少次西一路,我的凤凰相机和镜头就是在这里买的,富士、乐凯、柯达,慎之又慎地一次次按下快门。我记着这里几乎每家摄影器材专卖店……

那时候,我们都去雁塔路上的野玫瑰电脑城,在那里学习电脑DIY,在哪里勤工俭学。我们喜欢漫步者,记着爱国者,了解了七彩虹显卡,羡慕着美格显示器……我记这这条路上的一切……

再后来,我工作了,谈了一个女朋友,她在西安南郊工作,住在紫薇旁边的双桥头村,我经常过去看她,哪里有她几个朋友,有广东的,有东北的,都是挺不错的人,热热闹闹,艰苦奋斗,朝气蓬勃。我至今不能忘怀那个村子……

我是长安人,也算是半个“西安市”的人,不同于西安成立真正的城市娃,不同于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司空见惯,又不同意两眼一抹黑的外地人,不同于他们狭窄的视角和偏颇的认知。对于西安城,有新鲜的好奇心,有不至于好奇心爆棚,所以,没有“最大的记忆”,只有“一段段现货而充满时间味道的记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网友所有,谢谢支持!)




最大的回忆就是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抗日英雄,陕西占一半,国难艰危,挺身而出,生在陕西,死在山东,13勇士,独守玉门,颜卿故里,苏武牧羊,热血儿郎,西北大汉。




西安看似与其他省会城市没有很大不同,实则乾坤锦绣,表里山河。

一是骨子里的宠辱不惊、云卷云舒。几千年来,这里风云激荡,存浩然正气者书写了大气磅礴的史上志,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奠定大唐七百余载之帝国基业;如二虎率城中妇幼誓死保古城,同仇敌忾卫家园;如七贤庄红星连接延安,红色中国孕育黎明前。灿若星辰之史诗皆发生在这篇土地上,这里的炎黄子民行端思正气度不凡。

二是民风淳朴饮食繁华。西安人厚道,甚至有点木纳,不畏强势不肆张扬,一句你咋极具威慑力,不诺诺呈媚态,更对趋炎附势者以脚后跟怼之。饮食很接地气,没有什么全席也没有吓人招牌,每一道吃食起自土地稼禾,培根守实直达肺腑,看似普通简单,过后皆心念之。




西安最大的回忆,就是有一次一个记者街采,地点是大雁塔那里。看那样是随机的。被采访人是个中年男人,记者问他对西安怎么看,他一脸不屑:这烂怂大雁塔有什么好看的。后来记者告诉他,这是电视台采访,大哥立马呼噜了一下头发,用饱满的热情介绍起了西安的名胜古迹。当然也包括那个烂怂大雁塔。并无比真诚和热切的邀请去西安做客。这一幕就深深印在脑子里啦。[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因儿子在西安上班,我退休后常去那里逛。最大的回忆就是:活人多,死人也不少。活人不干活,全把死人靠。死人不吃饭,却为活人的宝。

西安建都时长,甚多的古坟墓和古建筑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国内外游客观光游览。看几个土坑和几个古人骸骨或陶瓷片片就化好多钱,再加上吃住行等的消费,就让这座古城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很是繁华的旅游城市之一。活人竭力保护和挖掘着死人的潜力,死人死死的养活着活人。正如人们总结的一样:北京看墙,云南看石,西安看坟。很是经典!




对我最大的回忆是太唐不夜城步行街,五彩缤纷,灯火辉煌,节目表演,精彩极了。特别是地面,干净极了,环卫工人用拖把把地面拖得跟镜子一样明亮,能照出人影。




在西安上四年学,后面又回去4次,包括三次旅游和一次聚会。上学四年,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学费基本都自己挣,因此除了在学校上课以外,就是勤工俭学、当家教啥的,因此对外面,并没有太多的印象。除了学校的美好记忆和西安美食的记忆,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好印象。目前有印象的,一是报道的当天,(2001年)就被出租车宰了,出租车表跳得飞快,又没有啥社会经验,跟着一个高中同学,看到表那么快,就在中途下车了,被要了120块钱(对于当时是巨款了,一个月才300块的生活费),我想这个事情这辈子都忘记不了。二就是头一次在西安出游就是去了兴庆宫(就在学校北门),门票好像是15块钱,但是当时还是湖水水质比较差,现在应该好多了,后来就是在碑林、回民街、大雁塔、东大街。当时去得最多的就是这几个地方,但是在学校期间出去的次数有限。三是在骡马市那边挨了一个不良商家一拳,在试衣服的时候,觉得不合适,商家就强卖了,直接把商标剪掉了,硬逼着要钱,忘记多少钱了,好像是60还是80块钱,但是当时康复路应该30块钱就能搞定。没有黑西安的意思,那时候毕竟是20年前。但可能人对这种不好的事情都会记忆深刻。也有好的回忆,比如biangbiang面,油泼辣子面,哨子面,肉夹馍,羊肉泡馍(手掰馍),烤馕,大盘鸡,太多太多好吃的了。玩的后来陆续去了华山、陕西历史博物馆、兵马俑等,第一次去华山也是爬了很久,不过当时确实体力好,3个小时好像就爬上去了。然后就是学校的花花草草,学校的美好回忆,好像回到以前去好好学习一下。




家的感觉呀

毕竟陕西人,在西安上学上班

一切的一切总是辣么熟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西安   华山   西安人   都会   冰峰   勤工俭学   陕西   块钱   活人   不同于   这个城市   羊肉   死人   记忆   美食   学校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