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很多中小企业生存周期只有3到5年甚至更短?

中小企业的生存期普遍较短,个人认为国内的中小企业生存期非常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性就是生存期短。中小企业的特点就是投资低、规模小,转型便捷。当市场发生变化或自己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由于其投资比较小,参与的人数比较少,所以很容易就出现关门倒闭的情况。相对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倒闭对投资者来说损失不是很大,受到影响的人很少。因此中小企业倒闭是一个很普遍的情况。根据相关研究,95%以上的中小企业最终的结果是关门倒闭。只有极少数的中小企业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型企业。

第二,宏观经济环境处在低谷。大的经济环境不太好,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导致我们国家的出口受到影响,其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沿海的中小企业。这使目前中小企业的经营普遍遇到了很大问题。

第三,我国处在重要的经济转型期。这一转型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整结构、提升质量的转型期,同时还伴随着全球性的信息革命和技术革命。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根据大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利用新出现的技术平台,以及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去改善自己的经营,中小企业很容易在这样的信息变革技术变革之中被淘汰。因此,目前出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倒闭的情况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1.企业商家老板的商业理念和管理思维没有及时转换

核心本质还是在于原来的商家老板没有跟着时代的步伐真正成长起来,导致他们的企业生存周期不长。短的、倒闭的、裁员的企业商家老板都是这个现象,他们拒绝成长,他们拒绝付费学习,他们做生意的手法、策略、模式还停留在80年代初的阶段,坐等顾客自己进店消费的生意模式。

没有顾客进店消费,没有源源不断的进店客源,企业就会面临不赚钱的死循环中,而他们还不自知,把这些现象归结为市场大环境,是互联网的冲击。他们常常自我安慰的一句话:不是我家生意不好做,是全国境内所有实体生意都不好做。反之,那些经过成长的企业老板们每年在付费学习21世纪新策略新模式,学习优秀的能提供产品价值的企业管理模式,他们乐于奔波在去往各个会场的路上,因为他们知道,不是实体生意不好做了,不是生意不赚钱了,不是没有进店消费的客源了,是社会发展的越来越智能化了,消费人群更趋于智能化消费了。

2.部分中小企业商家老板的短视

当代社会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利益的相互冲击,这种现象很容易扰乱中小企业主的眼光和决策,往往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忽视了企业长远的发展。试问如果你有一家企业,你是想一年挣够钱关门,还是让企业永远经营下去永远为你带来收益呢?所谓行稳才能致远,很多时候,企业需要牺牲短期暴利来换取企业长远的发展。中小企业因为规模的限制,导致成本无法最大化的分摊到每个产品上,所以短期的暴利确实也容易吸引企业主,这是时代和企业本身共同选择的结果。

3.产能过剩,单一的卖产品已经过时,企业应该要重视生态内部建设。

4.融资不易,从银行贷款不易,主要靠外面高利息或者高利贷周转,融资成本高了,利润微薄。

5.小企业很难留住人才,往往是为大公司培训人才。老板格局不够,也很难吸引高技术人才。





为什么中小企业生存周期只有3~5年?这个问题非常好,值得深层次的思考,并且要找到它的客观原因。本人从事传统实业经营20年的企业,经营互联网公司7年。期间创办实业公司最长的16年1个,5年的两个,2014年实体破产转型互联网公司参与合作经营的三年的一个。一年的一个,现在正在经营的视商互联网公司己过了两年。本人除了自己实体经营公司之外,也不断的在研究为什么,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3~5年,互联网企业更短,主要是如下几个元因导致,最后一个最重要。


第一,企业经营在中国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开始大家都没有经验,那个时候鼓励大家下摆地摊也能赚钱,导致很多人在那个时代赚到了第1桶金,有一部分人也逐步的学会了企业管理,大部分都是家族式的管理,一大部分家族企业导致企业的破产,被淘汰是必然的。


第二,三五好友拍脑袋似的创业,前期的股权设计的不合理,利益分配,后续的管理理念分歧。导致内部出现问题,分家导致企业破产。


第三,互联网兴起,导致很多年轻人涌入互联网创业,国家又鼓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学校刚刚出来,根本就没有商业经营经验 ,不成熟的创业导致公司破产。

第四,经营者不懂金融,盲目融资、投资贷款,特别是多种原因,银行抽贷等形成民间高利贷,加速了企业的破产我经营的16年一个行业龙头企业就是这样被搞死的导致破产,我相信经营了十年以上类似这种情况破产的企业占了比较大的比例。这种企业创始人一般都是有情怀的,把企业当孩子养总想救,最后搞得自己倾家荡产。


第五,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创始人经营企业周期率破产,创始人占了99%的原因,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一开始设立的时候创始人的基因已经决定了。企业的生命长短。创始人的盲目自大,自以为是,把企业当成是一个人的,一言堂。这种创始人可以把企业做到一定的规模,但是不会超过20年。


特别是当今时代,技术突飞猛进,运营商业的思维和传统的思维完全不一样,这几年很多传统企业都面临转型的困难,实际上是创始人的思维很难改变,又没有科学的接班机制。还是靠创始人的思维决策顶着,最后只有死死了一条。


在当今时代要突破这个魔咒,创始人要非常清醒的认识,一个企业的成败是靠创新的组织,让人才不断的更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这样的机制,类似于像华为一样的,又让优秀员工不吃亏类似一项集体企业,让更多优秀的员工持股,用基本法来管理治理公司,董监事会换届制创始人不一定是要董监事会成员,创始人要重新定位,他的使命是找到合适的人来经营管理这个公司,而不是自己干,当然有能力可以自己干,没有能力一定要找更合适的人经营管理这个公司,让董监事会有换届的制度,把公司建设成一个共建共享,共赢共富的公司,叫共生体公司这样才能符合当下时代的发展。最终创始人的使命是监督核心经营层是否按公司的基本法再经营管理公司,这才是创始人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公司的周期率死亡的魔咒。……


以上是我的观点,也是经营传统企业到互联网公司27年的经验总结分享给朋友们,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有所收获,让你少走一点弯路就是我的使命!还有不同的观点,在留言区互动探讨,





在这个渐渐变凉的天气里,首先非常感激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其次让我带领着大家一起走进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希望以下为大家分享一这个问题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希望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国内小企业不能长期存活的原因如下:

1、现金断流式

企业遇到亏损并不可怕,因为这还有希望可以挽救;但一旦企业出现现金流断流,那就危险了,就算你资产再多,也可能马上崩盘。死于现金断流的企业并不少见,比如巨人当时缺乏危机意识,使得一笔笔钱在阳光找不到的地方流失了,最终现金断流,走向毁灭。

2、自然衰老式

就像人一样,企业也有生命周期,会经历新的生长和老的灭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延缓衰老期的到来,否则,企业会快速衰老,直至死亡。比如曾经红极一时的李宁公司,因为时代的变迁,品牌老化,公司走向了衰退。

3、信誉毁坏式

企业只有在产品和服务上让消费者放心,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发展壮大。然而现实中,有不少企业因为失去信誉从而走向了灭亡,典型的例子就有三株和三鹿。所以,一定要维护好企业的品牌,同时也需要维护企业家品牌。

4、四面楚歌式

有些企业家取得一定成功后,就开始自我膨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于是到处盲目投资、搞多元化经营等,最后失败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只能选择破产。当年的春都火腿肠就是因为盲目扩张,最后因失去主打市场,资金被套等而埋葬了自己。

5、环境突变式

外部环境也是影响企业生死的重要因素,典型的案例就有,受八项规定影响,公款消费的相关企业纷纷倒闭。

1、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中)小企业的范围和特征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相应地确定中小企业的概念。对小企业的界定因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我国界定小企业的标准是依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

2、随着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创业方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IT业的崛起,令创业模式层出不穷,出现了网络创业、兼职创业、团队创业、概念创业、内部创业等多种创业模式。

3、小企业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如何从理论上解释其生存和发展的规律也成为各国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问题。经济进化理论、不完全市场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业(行 业、部门)分工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小企业的运行规律进行了归纳和解释。

我是郎涛铭,上面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最后在这里,祝愿大家都有一个好的心情,明天有一个好的开始,愉快的上班,升职加薪在等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转型期   小企业   创始人   实体   使命   周期   中小企业   思维   生意   老板   原因   环境   时代   国内   经济   科技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