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阶段能学到什么硕士学不到的东西?

老甘闲聊,跟你聊聊。我对这个问题颇有感触。我觉得博士对于硕士而言,确实很不相同,无论从科研上对问题思考的深度,还是项目管理能力培养上,博士阶段的要求都远远大于硕士。

博士阶段不同于硕士的是,并不是写几篇小论文发发就搞定了。博士需要从一个更深的角度思考问题。硕士阶段,针对一些小问题小应用,做一些小的科研项目就能达到要求。博士阶段,需要从一些根本的科研问题上进行重新思考。想在已经有了10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典问题中找到新问题,谈何容易?所以当把几年的科研成果融汇到一篇10万到20万字的博士毕业论文里,没有三年四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这个工作量远远超过了硕士发几篇小论文的工作量。

博士阶段的学习是进入专业科研领域的第一步,硕士还是属于预备阶段。博士阶段开始,就要培养一个科研项目全程管理的能力。硕士只是辅助导师工作,博士则是需要尝试自己完成一个独立的科研项目,包括提出问题,文献学习,项目实现与管理,以及论文专利的发表。当经过博士培养阶段,达到一个博士的基本要求,才算正式进入专业科研领域。




作为一个博士生导师,我们是怎么来评价一个博士的?

博士最关键的一个点就是有创新性。也就是说他做的东西基本上世界上研究相关的东西内容很少,或者说没有,他是第1个。要达到这么一点点实际上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让大家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确认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

从这点可以推出来,博士的思维形式工作模式,包括他的最后创造出来的产品,都多多少少应该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导师会给博士生更多的自主性,独立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这都相当于学武术。你跟着一个师傅学螳螂拳,把整个套路都学了。能把它都打下来,这基本上就是一个硕士的水平。

博士的水平是知道这个套路里边,哪一招最独特,可以一招制敌,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这只是一个方面,仅供参考。




老博士来答一下。

很显然,不同的专业学到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因此,我想这个问题回答某某技术,某某技能可能是不合适的,我就从博士和硕士之间的差别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我觉得博士和硕士的区别除了学识上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今后的人生规划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思考。

人生规划能力

很显然,书读到博士这个阶段,基本上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面,而且博士读完之后,年龄也不小了,换专业跨领域工作不是不行,而是成本太高,而且读博所积累的知识和资源不好好利用是在是浪费,因此,读博期间,博士生们一定会认真的规划未来的人生道路,确定一个未来发展的方向,明确一个目标,甚至制定×年工作计划,而这个能力,或者说这个洞察力是硕士普遍不具备的,当然,硕士生的人生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他们更有朝气,有体会更多不同人生的机会和勇气,也不太需要过早的过度的思考这类问题。简言之,在读博阶段可以学到(往往是自学)对若干年事业发展,生活重心选择等重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和科学构建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

另一个不同我觉得是读博期间会学会时间管理,我读的是中科院的理学博士,相对来说要求能更高一点,但我想其他学校的博士也不是那么好毕业的,做实验,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阅读大量的文献,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会看到博士生频繁的参加社会活动的,反正我读博期间几周才去一次超市,因为真的没有时间,可见时间对博士生的宝贵,因此,博士生必须具备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对事物的主要矛盾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可能影响到毕业的任何事件做好预案,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积极投身到有意义的事务之中,是一个博士生基本的素质。




1. 独立科研的能力老板大概率没空指导你或者不懂你做的细节实验室师兄师姐各自忙着自己的paper实验当自己还是菜鸡的时候没有有会对你的科研(进展)感兴趣

除了你自己


2. 与孤独为伴的能力全世界可能只有几十个人懂你在做的东西而他们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自己研究课题这条道路上你可能需要3-5年与自己为伴自己挖的坑

再深也要跳下去


3. 抗压能力Paper deadlines毕业无望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奔3了还没钱谈女朋友

同学的都要生二胎了!?


4. 写作能力写paper是写推文、作文、日志的高级版需要讲好story给读者娓娓道来任何知名科学家/学者

首先是一个好的作家


5. 接受平庸的能力硕士期间对科研、读博充满着无限幻想随着时间的推进如下图是时候接受自己科研上的平庸学会与自己妥协读博需谨慎[博士]文件夹里或许有你感兴趣的内容以及,入坑前找 @DIY飞跃计划 同专业(海外)博士学长/学姐聊一聊专业前景和未来职业规划可以避免不少不必要的弯路




博士和硕士的区别理论上讲是科研能力上的不同,但目前普遍的现象是相当一部分博士(真才实学者不在此列)除了多上了几年学,多了个毕业证学位证之外,并没有什么区刿。




谢谢邀请!欢迎大家关注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来交流几点我的看法,并以此展开博士群体和硕士群体的主要差别。

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方面。博士要求对某一领域有较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基于此提出新的科学问题,采用有一定创新的方法手段解决问题,达到一定的效果。博士对特定领域的知识积累会明显多于硕士。

2)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是博士最重要的能力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博士独立研究研的能力远胜硕士同学。为什么呢?因为攻读博士过程本身就是需要你在一个没有教科书式的答案的环境中提出问题提出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过程中很可能没有人能直接帮到你,因为这个子领域这个科学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探索。这个过程压倒不少博士研究生。而硕士阶段,大部分同学并不需要如此深入研究,而且多是在导师心中有一定答案的课题,硕士只是学会了如何在导师或同门师兄师姐的指导下做一些心中有结果但没有做的工作。工作的创造性对个人而言远不如博士。

3)心里承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方面。由于博士阶段的工作量明显多于硕士,工作难度也明显高于硕士阶段,这个过程能攻克下来,说明博士已经经历了压力山大,情绪低谷的艰难时期,再次面对新问题新困难时候,其内心是更强大的,心中有了一套解决困难的经验,思考问题的思维,知道如何开始,从哪下手,等等,因此心里承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信心都会明显增强。

我暂且说这几点。当然了,这是博士群体与硕士群体的比较。放到个人,会有一定偏差。谢谢!




眼光或眼界不同。读博就如同电脑中的系统不一样,这样形容,可否?或者站的高度不一样,看问题就不一样。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硕士阶段偏应用,基础性知识不作很深奥的要求,拿给你,你能准确理解,并结合你自己的理论构想,得出结论,难度适中,所以,硕士阶段,学到的是,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博士,都是面向每个专业,基础理论研究的,即基础理论创新,难度提升了很多,对个人和基础要求很高,能够学到的是,看问题的深度,很深,这是很广,能够给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博士的过人之处。




是的,硕士能看个热闹,博士能学个门道。

硕士走了一遍科研工作的流程,很熟悉都有哪些环节,并且能够辨别出科研成果的好坏。熟悉实验室的运行机制,熟悉科研圈的学术情况。

相比之下,博士生锤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寻找将科研的各个环节做到优秀的方法,想方设法地为自己的简历添彩。博士生具有更加深入的科研能力和抗压能力,更能体会峰回路转的心境。

博士生的科研思维更加固化,寻求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生是从大学阶段刚刚过渡过来,学习方法从大学时学习教科书的思维开始向以问题为导向,从海量信息中提取知识的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是痛苦的,因为自己的完美主义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会成为很大的阻碍。博士阶段已经不会受到教科书式学习方法的影响,更加专注于问题本身。




作为大学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硕士和博士属于研究生的两个顺次阶段。单从学习内容而言,两个阶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集中于学术研究。这使得两个阶段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现在的很多学校里,两个阶段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以至于硕博连读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推广度越来越高。尽管如此,博士阶段作为研究生的高阶学习阶段,其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在学业方面,博士阶段的学习要求远高于硕士阶段。对于硕士而言,由于其刚从以书本学习为主、以考试成绩论高下的本科生阶段转入到崭新的科研学习阶段,因此在学业上的很多方面都需要重新培养,诸如科研思维方式、科研工作方法等。这导致很多硕士研究生都需要花费或长或短的时间去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状态。而且,硕士研究生学制较短,一般2-3年。在此状态下,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要求往往会低一些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在毕业的时候能够具备基本的独立科研能力就不错了

相比较而言,对博士研究生的学业要求甚为不同。由于博士研究生入学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科研学习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对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要求较硕士研究生要高出很多。具体而言,博士研究生需要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而对硕士研究生一般没有设计实验方案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实验更多地强调完成能力;博士研究生要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实验内容。这种所谓的独立性表现在博士研究生不仅要自己安排好实验进度,而且还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实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这方面,尤其是实验困难的克服方面,硕士研究生由于独立研究能力差一些而会得到很多来自于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博士研究生需要独立完成数据的总结和学术论文初稿的撰写。这可能是博士与硕士研究生之间最大的一个差别之一。由于硕士研究生的学制较短、受到的学术训练有限,其学术论文,尤其是英文学术论文的撰写能力和水平往往比较有限。相比之下,独立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并根据导师的意见修改成型、定稿,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则是基本要求。也正因为此,博士研究生一般要有学术论文发表的硬性毕业要求。

除了学术研究,博士研究生们还要在其他方面较硕士研究生承担更多的责任。例如,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博士研究生作为师兄、师姐,要帮助导师们管理好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并协助老师对师弟师妹们的实验技术等方面的学习进行指导。此外,对于实验室的日常业务,诸如报销、购置设备或者导师的基金项目的申请书、结题报告等文件的整理、撰写等诸多事宜,博士研究生也往往会被要求。因此,在这些方面,博士研究生甚至更像一个“小老师”,较硕士研究生拥有更大的权利和义务。

由于不同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的具体要求差异较大,因此在不同研究组中博士研究生的责任范围也有所不同。但是不管如何,博士研究生一定会比硕士研究生承担更多的学习和实验室日常管理任务,也因此一定会比硕士研究生面临更多的困难,更会因为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一定会比硕士研究生达到更高的学术高度、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硕士   博士   阶段   学术论文   博士生   导师   博士研究生   实验室   科研   独立   领域   东西   能力   时间   更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