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轮学科评估C+值得读吗?

能参与学科评估的高校只能是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拥有硕士学位点的高校都无权评估。这样来说,学科评估为C+的学科值不值得读,心理应该有数了吧。

学科评估为C+的高校大都是重点大学和优秀的一本大学,这样的大学,不读就亏了!

首先要提醒的是提问者是高考,还是考研,如果是高考C+一点问题没有,如果是考研C+,那就凭实力讲话了!

高校学科实力:

我国一共有本科院校1200所左右,能赋予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不超过400所,而这400所之中,师范类,工学类,理学类,艺术类,医学类,经济类,管理类各高校学科实力参差不齐,各有千秋,以评估高校最多的工学类和经管类来说,其每个一级学科评估最多的高校也就不到120所,其C+的评估结果,说明其学科实力占在所评高校的学科中上等水平。全国那么多所大学,某一学科排在50到60名之前,学科实力已经很不一般了。

高校实力: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科评估在C+学科中的,有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这样的985大学,也有湖南师范,南昌大学这样的211大学,更有河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这样的一流学科大学,还有安徽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这样的好的一本大学。但是大都都是末尾的211和好的一本大学,这样的大学在本省乃至全国来说都非常好,如果能考上,实力足够再去想更好的大学。

不论是考研和高考,这样的大学都是不错的大学,是很值得考虑的。




对于成绩普通的考生来讲,评估为C+的学科,还是很值得读的。作为普通的考生,切忌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有的考生志愿报的很高,最后录取很差,后悔莫及。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是在2017年公布的。这次学科评估,参评院校至少要拥有该学科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才行。也就是说,只要是参评院校,全都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实际情况中,我国相当一部分本科院校,连硕士学位权都没有,或者没有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权。

我国的本科院校有1200多所。能够参加这次学科评估的,共有513个单位(包括16家科研机构和5家党校)的7449个学科。实际参加第四轮学科评估的院校,还不到500家,约占全部本科院校的40%,应该也是全部本科院校中排名前40%的院校。

这一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创新性的采取了评级制,而不是以往的赋分制。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将排位在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

前2%(或前2名)为A+,

2%~5%为A(不含2%,下同),

5%~10%为A-,

10%~20%为B+,

20%~30%为B,

30%~40%为B-,

40%~50%为C+,

50%~60%为C,

60%~70%为C-。

70%以后的院校不予评级。

评估为C+学科,实际上在参评院校中,排名为前40%~50%。举个例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参评院校为238所,评级为C+的院校,有若干是211工程大学。

比如图中,就有郑州大学、南昌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这些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至少要一本线上50分才有可能录取,难道不值得读吗?

其实很多985工程大学,也有学科评级为C-。这样的学科,并不能说不值得读。要知道在C-以后,还有30%的院校没有获得评级!所有获得评级的学科,在全国来说,都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大学了。大约有700所大学,没有参加或者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学科评估。能够参加学科评估的大学,让已经是大学中比较好的大学了。

最后结论:对于普通考生来说,评级为C类的学科,都是值得报考的;对于各种层次的学霸来说,请随意。





有人问:学科评估为C+的大学是否值得读?


志愿填报3要素:学校、地方和专业。重要的事重复三遍:学校、地方和专业!学校、地方和专业!学校、地方和专业


里面并没有学科评估这一项。如果有人填报志愿只盯着学科评估,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大家随便一想就明白了。



志愿填报


比如,清华大学,它的大气科学和交通运输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都是C类,问你,值得读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是A+,西南交大的交通运输也是A+,请问,大家究竟是选清华大学,还是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或者西南交大(这里假定分数都是够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清华的例子太极端,再换一个例子。在计算机专业,长春理工大学的评估结果是B,长安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的评估结果都是C+。请问,大家会选择哪个学校的计算机?


还有,兰州大学的草学是A+,生态学是A,信息与通信工程是C+,请问,大家去兰州大学,是愿意学草学或者生态学,还是信息与通信工程?


因此,我们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应该关注学校、地方和专业这三个方面。当然,这三个方面对于不同的人重要性不一样。

北京邮电大学


我自己认为,对于普通人的一般情况来说,专业最重要。一个大学里面有很多个专业,如果考分绝对高,那么我们可以选择最好的学校,最好的专业。比如,清华的计算机系。如果成绩不够好,这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清华不太好的系,像化学系、生物系等等。还有一种还是选择计算机,但不上清华,上北航或者北邮。


关于在清华读生物,还是去北邮读计算机,我曾经写过文章,结论是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上北邮计算机的结果要好于上清华生物系。


如果这些计算机的好学校都上不了,那怎么办?还是应该去类似上海理工大学这样的大学去读计算机。



学科评估和志愿填报

长春理工大学


为什么我们不要太关心学科评估呢?


原因有三个。第一,学科评估确实是教育部对一个学校的专业打分和排名。但是,这主要考察的是一个学校在这个专业的科研水平,有多少师资,多少实验设备,实验平台如何。这里面涉及到一些研究生培养的内容,但本科生涉及的内容很少。


因为本科生的大一、大二大部分都是公选课,像大学英语、大学数学等等,这些课基本都是学校的英语系和数学系的老师来讲,讲得好不好,要求高不高,主要是学校的层次和学风,跟学院和专业的关系不是那么强。


第二,本科生一般说来,专业水平一般般,不会做太强专业性的工作。在招聘的时候,大部分人只能分清学校的好坏,根本搞不清某个专业哪个学校好,哪个学校坏。如果学校名头大,大家自动认为这个学校的学生好。


事实上,这么理解也没太大错。比如,长安大学是211大学,录取分比长春理工大学要高,大概率长安大学毕业生要好于长春理工大学的毕业生,虽然长安大学的计算机评估不如长春理工大学。

长安大学


第三,评估结果为C+并不是那么差。按照评估评分标准,C+表示在参评学校里排名40%~50%,而参评学校一般是有博士点或者有硕士点的学校,本身这些学校的实力就强于没有硕博点的学校,因此,虽然是C+,也是全国高校里面中上的水平。


当然,学科评估不是一点用都没有,学科评估好的学校,总体来说,教学质量还是好一些,在应聘工作时,毕业生的能力应该比相同层次大学,但评估结果不好的学生要高一些。



总之,快要进入高考季了,家长多了解一些大学的知识是好的,但一定要注意,了解什么是重点,什么不是重点。有关大学的信息非常多,如果没有主次之分,不仅自己搞得非常劳累,而且可能会方向搞错。




上大学,选好大学,这一点已经成为家长和考生们的共识,那么什么是好大学呢?都知道211/985是好大学,当然现在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是好大学。

那么好大学,不一定所有专业都是好专业,不少考生也逐渐知道学科评估这个事情了,也知道学科评估是对大学学科实力的的一个检验和体现。

学科评估牛的学科是学校的王牌学科,全国都很有名,一般学科能评委A类学科都是全国知名。

这个主要是要区分几个概念:王牌专业,热门专业,好就业的专业。

基本上学科评估好的专业就是王牌专业,当时王牌专业不一定是热门专业,很可能是冷门专业,冷门专业虽然实力很强,但是就业估计就难了。

比如兰州大学的草学,中山大学的生态学,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科学技术,哈工大的力学这些学科是他们的王牌专业,但是这些学科就业就不行了。

当然有一些大学,他们的王牌专业也是热门专业,那么就可以放心的读,比如北邮的通信计算机,电子科大的通信电子计算机,既是热门专业,又是王牌专业。

大学选专业

大学怎么选专业呢,我个人建议,你不要看他什么大学,不用管这个大学的学科实力到底咋样,你只管按照热门专业进行选择就不会错。

比如理工科专业,你就选计算机,电子,通信,不用管这个大学的这些学科实力到底如何,那么实力再差,也值得学习。

选大学

有的名牌大学,也有一些c类专业,但是你只用看他热门不热门,不用看是不是实力行不行。

比如清华北大都有c类学科,比如清华大学的大气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心理学,这些专业,你能说没人报考?

当然清华大学太牛了,北京大学也太牛了,这个例子有点太厉害了,那么咱们给一个普通的例子

这些211重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都是c类学科,你说你报考不?肯定报考啊,这些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基本是工科里面的最高分,北京化工大学的化工专业分数不一定比计算机分数高。

最终选择方法

第一选大学要尽量选好大学,尽量选211/985,第二选好专业,选热门的专业,具体实力强不强那是上面两个原则情况下再考虑。

比如考清华北大,然后尽量选计算机电子,然后再说其他的

考211,非211都是这样选择,他们的王牌专业,热门了肯定选,冷门了就不选,就这么简单。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C+属于普通二本学校里面的优势学科了,甚至是差一些地区二本学校的最好的学科。

要知道很多学校差的学科根本没有拿去参评,拿去参评的学科也有很多没有入围。

当然如果你是985,211出来的可能看不上。




第四轮评估C+还好,值得读,而且国家马上进行第五轮了,我们都是值得参考的




值得,理由如下

首先,学科评估中C+的学科乍一看是出于第三层次也就是末流,但需要知道的是,愿意申报或能够申报该学科参加评选,几乎已经是较为优势的学科。

举几个例子

以中国大多数高校都有的法学一级学科来说,永远该学科的高校数百所,参加学科评估只有百所。

因此即使是C+学科,也是代表着全国法学50名至80名这个层次。

况且其中还不乏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及上海大学这种名牌高校,学校本身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当然过于冷门的C+学科慎重考虑

在一些冷门领域,行业认可的高校可能就那么几所、十几所,因此选择了一个C+学科,几乎带不来你想要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学科   清华大学   清华   冷门   硕士学位   王牌   理工大学   考生   实力   院校   高校   计算机   学校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