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身体有副作用吗?有什么副作用?

对于中药是否有副作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是副作用?

副作用的定义是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由此可见,其实副作用有时与治疗作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当药物的某一效应作为治疗目的时,其他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也就成了副作用。



跟西药相比,中药的成分往往要复杂一些,其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当利用其中一个药理作用时,其他的作用也就成了副作用。一般来说,副作用比较轻微,且多数是可以恢复的。当然,我这里说的副作用,可能比人们常说的副作用范围要窄一点,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的副作用范围可能比较笼统。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其实并不是说中药就没有副作用的,实际上中药中也有很多毒副作用比较强烈的药,所以说如果真的需要治疗疾病,而自己又不是很懂的情况下,就不要真的随便跑到山野里去挖几棵药用植物,就给自己开始治疗了,且不说治疗疾病需要辨证论治,而中药有时也需要经过炮制才能使用,万一误认了,挖了一株有毒的,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一来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二来因人而异(和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随着人们对用药安全的不断研究和关注,中药安全无毒作用的说法也逐渐被打破,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们都知道西药的成分是明确的,作用机制也是明确的,一些与用药有关的副作用一般都是明确的,并都写进了药品说明书,虽然也因人而异,但是服用后可能会发生的副作用是可以预见的,大都有明确的解决办法,并想办法对不适用人群进行规避(做皮试啊、用药经历啊什么的),大夫可以趋利避害,选择使用。比如:我们服用感冒药后都嗜睡,青霉素需要做皮试,阳性就不能用,从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等等。


而中药成分复杂,虽然近年来发现并明确了一些中药的毒副作用,肝肾功能损伤是目前吃中药最主要的副作用。例如:关木通含马兜铃酸,肾毒性;何首乌可致肝损伤等等。但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是多种中药组方一起服用,副作用的发生也是各种各样。

  • 对于成方制剂中成药而言,处方是固定,对于发生的副作用有些可以判定与药物有关,但具体是方中哪一味或哪几味药物的哪类成分引起的却不得而知。
  • 对于可加减的汤剂,大都是经验用药,很多药的有效成分分析尚在探索中,更别说对副作用的研究了。也只有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中药的加减过程中方能了解可能是哪一味中药引起的(去一味或减减量,如果缓解了就知道是哪一味的问题,如果未缓解继续换,直到解决了,也就大概直到怎么回事了,有的实在找不出,直接换方了),即使直到是哪些中药引起的,但具体哪种成分引起的也是不得而知的。
  • 中药毒副作用发生因人而异的偶发性更高,有些方子好多人用了都没事,突然就有那么一人就出问题了,而且副作用的类型也不一样,同一种药或同一个方子,有人过敏起红疹了、有人胃疼,有人头晕、恶心,有人休克等等。而且有些副作用发生了,根本无法判断是疾病本身所致还是药物所致,大多就自认为是疾病本身的问题,而不了了之。在临床研究或实际应用中那种偶发型的都不具有代表性,大多都无法判读是否与药物有关,只有多发且有代表性的才会写进说明书或引起重视。
  • 不懂中医理论,胡乱使用中药,往往适得其反,加重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也是导致中药副作用频发的关键,所以国家现在提倡中药需由中医开。就拿人参来说:高血压患者属肝阳上亢者,不宜用人参,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而虚寒的高血压患者则可适量使用;但当收缩压大于180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失眠、烦躁属实证者不宜服用人参, 否则睡眠会更差等等。


所以,中药副作用肯定有,具体是什么副作用还要看什么人用,用量大小,时间长短等等。即使是已经发现有毒副作用也不是绝对不能使用,就跟西药副作用已经明确,但大家都还在用一样。其实现在中药的不良反应、副作用大多也与长期、大量、不合理的使用有关,何首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有些人为了延年益寿、乌发长期大量使用而引发肝毒性。总之,中药也好、西药也好,副作用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都需要规范使用,对症使用方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我是宋药师,如您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欢迎留言讨论!




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43万份,中药引起的占16.9%;其中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中药占比10.4%。

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先后通报了清开灵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十余种中药注射液的严重不良反应。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肝肾功能损害、呼吸困难、剥脱性皮炎等。部分中药注射液生产企业使用劣质原料,擅改工艺,质检不规范,而且多为西医生开具。因此,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值得关注。

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中药里毒性品种共有83种,其中大毒10种,有毒42种,小毒31种。大毒药品毒性剧烈,治疗量和中毒量相近,容易致人中毒或死亡,要严格控制用量。 临床常用的毒性中药有苦杏仁、川乌、草乌、水蛭、蜈蚣、土鳖虫、全蝎、苍耳子、马钱子、附子、蟾酥、罂粟壳、蒺藜、木鳖子、制干漆等;还有含有朱砂、雄黄等中成药,朱砂主含硫化汞,雄黄主含硫化二砷,两者易在体内蓄积,对肝肾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含有朱砂、雄黄等中成药不能久服或过量服用。

以下逸仙药师整理了易致肝、肾损害的中药:

肝毒性中药:菊三七(土三七)、雷公藤、何首乌、黄药子、川楝子、千里光、艾叶、苍耳子、乌头、附子、朱砂、雄黄、青黛、山豆根、黄独、补骨脂、斑蝥、蜈蚣、麻黄、贯众、常山、泽泻、芫花、大黄、姜半夏、天花粉、金不换、白藓皮等。

肾毒性中药:含有马兜铃酸成份的中药主要包括关木通、青木香、防己、细辛,朱砂莲、天仙藤、马兜铃、淮通、寻骨风,乌金七、金耳环、山慈菇、杜衡等。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较多,一般不能长期或超量服用,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更应该慎重,在服药前看是药品否含有以上含马兜铃酸成份的中药。其他中草药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益母草、大黄、斑蝥、草乌、细辛、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土牛膝、棉花子、巴豆、甘遂、朱砂、升汞等也可引起肾损。




中药博大精深,调和阴阳,维持人体功能平衡。缺啥补啥,多则减之,重在调理预防,避免病毒入侵,加一道防火墙。




俗话说:“逢药三分毒”,中药也是这样,是有副作用的。中药多数为配合使用,如配合适当,可加强药效,或监制毒性。如配合不当,会减少药效,或产生副作用。概括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

中药的毒性及副作用举例如下:

1.半夏有毒性,须生姜制之(相畏)。2.巴豆有毒,绿豆杀之;南星有毒,生姜杀之。(相杀)

3天花粉恶干姜。(合用致疗效下降)属配伍禁忌。

4.甘草反甘遂。(合用致毒副作用)属配伍禁忌。

因此,医生须牢记十八反药歌与十九畏药歌及妊娠用药禁忌(包括巴豆,芦荟,芫花,甘遂,大戟,瓜蒂,三棱,莪术,阿魏,干漆,水蛭,麝香,地龙,蜈蚣,穿山甲,水银,轻粉,雄黄等有毒药要禁用;以及泻下药,通淋利水药等也要慎用)

5.中药学中有的药名中注明有小毒,请注意。

6,在学术交流中,有报道“连翘引起过敏性皮肤病一例”;本人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烏蛇止痒丸引起固定性药疹一例”,等等,中药引起有过敏性体质病人产生过敏性皮炎方面也应该引起重视。

附:现代西药在说明书中也注明详细副作用,请注意。

以上供参考。





中药到底有没有副作用呢?

说起中药,很多人对其印象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安全可靠”,殊不知“是药三分毒”,中药并非如我们大众所认为的安全无毒。古书《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这个“毒”指的是中药的偏性,可以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已经认识到了中药是有副作用的。我们所说的中药副作用的专业术语是中药不良反应。

近些年,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治疗便秘,患者出现砷中毒症状:皮肤发黑、疲乏无力、腹腔积液;龙胆泻肝丸导致肾衰竭,严重的导致尿毒症事件;土三七致肝损伤事件;何首乌致肝损伤等中药的不良反应/事件层出不穷。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成药的品种、剂型层出不穷,很多中成药(OTC-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自行选购。经济水平的提升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很多人经常自行选服中成药并长期服用;也有部分爱美女士为了减肥、美容服用不明来源、无正规厂家生产的中药。以上都有可能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何避免或减少中药副作用的发生呢?1、在正规医院、诊所就医,不轻易相信江湖游医。2、拒绝服用不明来源、非正规厂家、三无产品中药。3、辩证用药,如自行选药,要注意说明书上的症状描述,如不能判断请求助于医生、药师。4、中病即止,病好了及时停用中药,不要长期服用中药。如需长期用药,请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5、按照说明书用法用量用药,不自行加减剂量或疗程。6、服药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我手上有2个吃中药很长时间的患者,一个是脑鸣,在省人民医院做了3次磁共振,显示是脑萎缩,在我这吃了近2年的中药,这两年期间,感冒咳嗽3次,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发作1次,便秘发作1次,基本上是3.5服药缓解,然后就一心一意治疗脑鸣,现在的结果是想起来就有点脑鸣,不想起来就不鸣了,晚上也不鸣,每年做体检,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均正常,血压也正常;一个是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以前基本每年要住2次中南医院,来吃中药的时候,血小板20个单位,空腹血糖7.1,还有眩晕腰酸乏力心悸等症状,吃了3个月中药,症状全部消失,空腹血糖5.3,然后再吃了8个月,血小板达到95个单位,正常是100-300单位,也做了体检,肝肾功能、血脂等都正常。

我以上的表述,并不是说中药没有副作用,主要是说中医看病,最主要是要辩证,调和阴阳,以平为期。




普通病症对症用药没有副作用,特殊病症用中药有"治一经损一经"之说,于病患来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再者,中药用药过量或用药不当会有副作用。




中医中药是我们老祖宗在长期对抗疾病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学。在保卫中国人健康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总的来说,中医中药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国家近几年大力推广中医中药也是期望祖宗的瑰宝能够为健康中国做出更多贡献。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部分中药的确存在一些副作用,且容易被人们忽视。本文,“问上医”就为您介绍一种目前已在医学界广为人知的中药副作用:强效致癌物马兜铃酸。

不少中药含有马兜铃酸,它是亚洲人民肝癌高发的重要诱因!在我国,马兜铃酸导致肾损害事件在2003年就被媒体爆出,打破了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有了一个较大的转折,医学界开始重新审视中药的安全性。


马兜铃酸:强效致癌物

2017年,一篇关于马兜铃酸的重磅论文,登上权威医学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科学转化医学)封面。研究显示,含马兜铃酸的草药,是导致亚洲地区肝癌的罪魁祸首!

研究者对亚洲各地肝癌样本做了基因检测发现,中国大陆47%,中国台湾78%,东南亚56%的肝癌样品都明确显示与马兜铃酸诱导的细胞突变相关。

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欧美地区肝癌少,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非常多。


马兜铃酸的强致癌性

马兜铃酸是存在于一些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它能够紧密结合在以T、C、G、A四个碱基编码生命的DNA上,导致在细胞复制时,容易把T变成A,A变成T,形成所谓的“马兜铃酸突变”。

台湾科学家发现,由马兜铃酸引起的尿道癌中,平均每100万DNA,就有150个突变。相比之下,吸烟引起的肺癌,平均每100万DNA仅有8个突变!长期从事马兜铃酸致癌性研究的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郑敏展教授指出,马兜铃酸可以占据当下最强致癌物质的榜首!


马兜铃酸并无安全剂量可言

有的人说,我只是偶尔吃一次,这应该没有问题吧?不是常说“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吗?错!这种1类致癌物,诱变DNA损伤是没有所谓安全门槛的。

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dA-AAI可以跟人体DNA形成加合物,而只需要一个小碱基被纠缠上突变了,癌症就会发生!说简单点,吃下去会不会出问题,拼的是概率。

摄入得越多,肝癌爆发的可能性就越高。有病例显示,病人摄入马兜铃酸草药20年后,活检仍能找到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可谓贻害无穷。这跟黄曲霉素、重金属损伤等还不一样,后者的致癌都有量的积累。所以,含马兜铃酸的药能不吃就不吃!


马兜铃酸的强致癌性早已发现

实际上,马兜铃酸的安全性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受到比利时研究者的质疑。当时,一些服用了减肥药的女性发生肾衰,而这些减肥药是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

至2000年,比利时有超过100名患者在1990年到1992年证实服用同一家诊所开出的植物成药,至少有70个病人需要肾移植或做血透治疗。经医学界确认,马兜铃酸是导致肾癌的元凶,并找到诱发癌症的突变基因p53。基于此,马兜铃酸被各国列为1类致癌物,包括欧洲、美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纷纷禁止了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的使用。例如:

  • 1997年,英国就对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药品进行处方管理,而后完全禁用。
  • 2004年欧盟颁布《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要求欧盟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完成注册,否则不许销售。

在我国,马兜铃酸导致肾损害事件在2003年就被媒体爆出,打破了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有了一个较大的转折,医学界开始重新审视中药的安全性。

2001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下,中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做了含马兜铃酸中药(关木通、广防己和龙胆泻肝丸)的安全评价研究。结论是,所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均应禁用或限用,并积极寻找代用品。然而,2005年新修订的《国家药典》只禁用了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这三种被认为含马兜铃酸较高的药物。其余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则被列为处方药管理,希望借此来减少或规范含马兜铃酸的药物的使用。直到现如今,我国内地许多家庭依然储备了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以用于感冒、止咳等。


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有哪些?

目前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大多是感冒药、止咳药和除湿镇痛药酒。已知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达30种以上。以下是常见的含马兜铃酸的药品名单,如果您或家人正在服用或可能服用,请及时进行处置!

喘息灵胶囊,肺安片,复方蛇胆川贝散,鸡鸣丸,鸡苏丸,七十味松石丸,十三味疏肝胶囊,胃福颗粒,消咳平喘口服液,新碧桃片,香藤胶囊,杜仲壮骨胶囊,杜仲壮骨丸,风湿宁药酒,复方风湿药酒,复方拳参片,祛风除湿药酒,少林正骨精,伤湿镇痛膏,神农药酒,金朱止泻片,保胃胶囊,复方胃痛胶囊,九龙解毒胶囊,三蛇药酒,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当归四逆汤,导赤丸,甘露消毒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橘核丸,止咳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川芎茶调丸,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合剂,猴枣散。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有的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有的是植物的、有的是矿物质的、在有动物的、还有是菌类的只要能有疗效的都统称为中药。中药有相当一部分含有有毒的成份对人的身体的副作用很大的有时能致人死亡。比如中药常用附子、半夏、芒硝、苦杏仁、龙胆、马钱子、猫儿草、等等非常非常多的毒性都非常大。有的没有毒性的中药如果长期或大剂量的服用也会造成对肝、肾的损害程度也很大有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因为中药的确是有副作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副作用   马兜铃   中药   雄黄   药酒   注射液   朱砂   肝癌   中成药   毒性   突变   胶囊   药物   成分   身体   发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