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事业单位做临时工有多尴尬?

我是在事业单位做临时工的,现在就被同办公室的李姐无时无刻的歧视着。

我刚到这个单位一年,刚开始的时候在一个有数十人的大办公室,大家各司其职,情况还好点。现在因工作需要,换了个办公室,只有两个人,真是感到了另一个人的满满恶意。

我知道自己是个临时工,已经谨谨慎慎的在夹着尾巴做人,有什么活都是抢在前面干。

可是与我搭档的同事李姐恨不得把所有工作都推在我身上,她只比我大两岁,经常对我说:“你还年轻,多锻炼锻炼是应该的。"然后,领导一布置任务,她就躲去别的办公室聊天了,估摸着我快干完了,就慢悠悠的回来了。

慢慢的,她成了甩手掌柜,所有的工作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还不忘经常的敲打我一下:"咱这单位,就是干临时工也很多人抢着来,你得好好表现表现。你不能和我们比,我们是正式工,即使领导也得给我们三分面子,而你们干临时工的,只有多干活才不让领导烦。”

就这样,我拿着2600元的工资,无任何保险。八个小时忙的晕头转向。她喝着茶,翘着腿看着我一个人干两个人的事,而她一个月拿8000多的工资。

更绝的是,只要领导一进来,她就装模作样的拿着我整好的材料,表格在领导面前请功,这本来是她的工作,所以领导也深信不疑,决不会想到都是我代劳的。

每当有外来人员来办公室办事,她就拿起了主人的态度,指着我告诉人家说:“她就是个临时工,啥也不敢拿主意,有事还是我说了算。"

她还经常调侃我:“你一个月这么两个钱,连保险也得自己交,混了半辈子咋混成这样,你觉得丢人不?”语气神情是满满的鄙夷。

其实,不用她做任何表示,我们做临时工的已经自觉矮了三分,现在,每天看她高高在上的样子我更觉得心里酸楚了,当她肆无忌惮用语言伤人的时候,我也觉得非常尴尬。

有时,单位分点福利,她一定会拿着在我面前晃晃,然后说一句:"不用红眼,临时工沒有。"

有时候,真想痛痛快快的怼她几句,但我初来乍到,她已在单位工作二十多年,我若与她吵起来,决对会吃亏,只好一忍再忍,况且我已46岁,也需要这份工作,虽然薪资少,但是能养得活自己。就姑且看她小人得志的嘴脸吧。

都说一个人的教养就体现在对底层人的态度上,我们几个临时工与她相比较可以说就是底层人民了,看着她对我们嗤之以鼻的态度,我也只能说,教养是个好东西,可惜她没有。

在我没底气躺平的情况下,劝自己一句,没有不委屈的工作,退一步海阔天空。即使我只是个临时工,我凭自己的劳动挣钱,即使再多尴尬,委屈,为了这碎银几两,我认了。




尴尬谈不上 但是不要冒尖,不要上赶着干活,因为领导没资格提拔你当正式工,也没资格给你涨工资。干活越积极你需要干的活就越多




我2016年副团职自主择业,2018年临聘到一家市直单位从事文字工作,可以说是该单位的临时工。入职3年多来,作为临时工见惯了临时工的尴尬。

一是身份尴尬。临时工为非编制人员,正式人员可一步一步往上走,而临时工永远是原地踏步。正式人员会低看你一眼,谁都可以对你颐指气使,谁都可以向你发号施令,而临时工一般情况下只能低眉顺眼,逆来顺受。有一次一位对我不太了解的正式人员(刚调入不久),自己空着手,竟然要我给他搬桶装水。我装着没听见,他加重语气对我重复了他所谓的命令,我感觉该教训教训他,对他说:你自己没手不能搬?是你年纪比我大、职务比我高,还是资历比我老?我接着说:我虽是临聘人员,但不是请来的搬运工、打杂工。况且从年纪上讲,你应叫你叔叔,从职务上讲,虽是自主择业但从政策上讲还是副处级比你高;从资历上讲,我在部队就干了近二十年。那人被我怼得目瞪口呆。还有一次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我在会场做会议笔记。会间,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突然问我是哪个单位的?单位领导赶快解释:我们单位的临聘人员。那常务副市长接着说:今天会议内容保密要求高,无关人员最好不要参与。我一听转身就走出会场,在部队我什么密级没见过,什么机密文件没处理过?谁稀罕你们的保密内容。从此,我拒绝参加一切市级会议。

二是待遇尴尬。临时工只有一个临时工的待遇,如我所有收入加在一起就三千多块钱,够我一个人的花销。指望这点工资养家糊口只能是痴心妄想。好在我每月有退役金,老婆有工资,不然全家只能张开大嘴喝西北风。单位还有一个和我性质一样的临聘的年轻人,刚结婚生小孩,每月工资扣除社保外,到手就二千出头,小孩的奶粉钱都要其父母赞助。并且临时工的工资不会随着入职年限滚动增加,反而只有减少的可能,一遇到巡察组来巡察,本来少得可怜的一点出车补助、打非补助就停发,到手的就是那点少得可怜的基本工资。

三是处境尴尬。单位一旦有工作失误,临时工随时都有可能被拉出垫背。去年市委巡察组来单位巡查,设立了举报信箱。办公室有两名临聘人员,一名负责办公室的杂事,一名为单位巡察联络人。一个月后,因办公室没有接巡察组要求及时打开举报信箱,被巡察组以对待巡察态度不端正为名进行了全市通报批评,并要处分相关负责人。结果办公室两名临聘人员中了招,负责联络的被开除,干杂事的在全单位干部职工大会上作书面检查,而应该担责的办公室负责人只作了一个轻描淡写的检查。所以,临时工随时都有背锅的可能,处境尴尬。

尴尬的事还多着呢,如心态不好,临时工真是临时工,干不了长久。

当然,临时工也有临时工的好处,于我而言,工作压力较小,想干就干,不想干随时都可拍屁股走人。




不尴尬,因为我进去时就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拿的十分之一工资,一人多职,好事没份,坏是沾边。各种福利,酒桌没有份。领导对临时工就一个态度,好好干活,其他事免淡。所以我就抱一个态度,我是来挣钱来的,不是交朋友的,自己的事做好,别的免谈,铁打的单位,流水的人。[呲牙]




我就在事业单位做了20年的临时工。

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到手1000多点,每天开车往返一个小时。这收入基本上一个月下来连饭都吃不饱。

我同办公室的同事是正式工,我是会计她出纳。我们相处挺好,她常跟我说哪个单位的临时工开宝马奔驰来上班,拿着每个月一两千的工资,连油钱都不够。

我一笑了之,有钱人不差钱家里有矿,就图个好听,有个工作,说出去也是国家事业单位。

我家里没矿,普通老百姓一个,还能坐在这里是无非就图时间自由,能让我有机会带娃,还有五险一金。

每次单位发什么福利奖金同事总要感叹一句,真是太不公平了,临时工工资真的太少了。我估计大概每次发福利我都经手嘛,所以她也不好意思。

我估计她会觉得我心理不平衡,其实我倒没啥感觉,既然自己接受这份工作,也接受临时工的现实。

现在听说会计好像不能用临时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记得有一次工作需要用某钉,我怎么也不能登陆,问人事说临时工不能加。我......

那我就不加了吧,反正我乐的轻松,也免得每天被催打卡什么的。当然最后逃不过,人事还是给我加进去了,因为工作需要。

每次发什么奖励大部分都是我没有的,她们每次发伙食补贴一发就是1000,每个季度一次,我1分都没有。

年底奖金她们几万几万的拿,我也是1毛也没有。去年倒是发了1000多,但那是财政拨给临时工38000一年的钱还有剩,又因为不能用于别的费用。领导就大方的说给足我38000,说明下这38000包含五险一金全部都在这里出。

我从不去单位食堂吃饭,因为要冲卡吃饭,她们卡里每年都有几千块的伙食补贴。我都吃自己的,所以我有时候自己带便当,有时候直接喊外卖。

不过有些工会福利我是有的,比如说有次我住院花了1万多钱,报销了7千多,工会又报销了2千多,算下来自己就花了3千多,我觉得很惊喜。

还有节日的一些月饼啊,生日蛋糕啊!还有旅游我也是有份的,第一年的时候我们领导说给我出一半。后来出纳姐姐说就我一个临时工工资又低,出钱有点说不过去。后来去的时候领导说就免费了。

还是蛮感激出纳姐姐,虽然我不喜欢出门也不爱旅游。

我们单位跟普通单位不一样,不是一开始都坐办公室的,加上同事都是相处几十年的老同事,每个都比我大,我都叫姐姐老师的,大部分对我都挺和善的。比如同事请吃饭聚餐什么的,都会叫上我。估计这也是我能待得下去的原因。

之所以干了这么久还在是因为年轻的时候还有机会转编制的,只是机遇不好,我们那一批都没机会考编。后来因为我兼职着财务,在单位清退所有临时工时我被留了下来。

因为不要求打卡,每月也不需要很多时间上班。觉得工资低点就低点,反正我还有兼职能赚外快。

后来生了二胎,没法子赚外快,就贪图这份工作不打卡,能有更多时间管孩子。

可现在工资没涨几块,却要求你每天上班坐班,并且财务的工作越来越繁碎,况且家有二胎,生活压力大。这点工资真的连喝粥都不够。

最近考虑辞职,可是现在这个年纪不上不下,也不知道辞职后能做什么。




拿最低的工资,干最累的活,这就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做临时工的真实写照!

我们公司也有一些临时人员,这个都是不可避免的,公司定制就是那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因此临时工的到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老张就是公司临时人员中的一个,虽然叫他老张,但是真实年龄也就40多岁!

他主要是负责技术衔接,把公司总部的意思和技术方法传达给基层,然后去基层指导现场,经常驻勤工地,也经常出差,不是什么好差事,因此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按理来说,他是从公司总部下来驻勤的人员,项目领导都应该高看他一眼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临时人员,因此从心里就不重视他,在项目上驻勤的待遇甚至不如新来的大学生!

他刚到我们项目的时候,领导也没特意招待,就是安排食堂加了几个菜,简简单单地迎接了下他,也就是意思意思而已。

因为要长住项目部,肯定是要安排宿舍,由于好的宿舍早已经被住满,最后给他腾出来一间小房子,虽然也是单间,但是里面什么装饰也没有,就一张床,一个桌子,给人冷冷清清的感觉。

可能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也没吭声就住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指导项目实际施工,因为他不太熟悉工地情况,第一次去工地的时候就闹了个满脸红!

我们施工的隧洞较小,常见的大型机械是无法施工的,只能是利用很偏门的小型机械现场操作,效率是比较低的。

他到了现场后,发现了这个问题,建议项目购买一台新型设备,可以作为一个实验点,做好了可以全公司推广!

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但是他忽略了这是谁的主场,项目经理的出发点就是这个项目不要亏损,能又快又好的完成这个项目的施工,至于说什么实验点,和项目经理半毛钱都没有关系!

实验点弄得好了,自然有人摘果子,弄得不好了,黑锅全得项目经理背,因此项目经理就很反感这种事。

因此,他提出这个建议后,项目经理当场就没让他下台,“张总,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实验点弄好了是你的功劳,弄不好了都是我的错,最后项目因为这个事亏损了,我给公司怎么交代?你是真敢想,这么多年了你一直是公司临时工,我当初还替你抱打不平呢,现在看来你也就这水平!”

项目经理这话一说出来,老张满脸通红,临时人员心中永远的痛就是别人说他是临时人员,项目经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他直接就下不了台。

后来,项目经理直接就给公司打电话让重新派个人过来驻勤,说他水平太差,但是公司人手有限,也就没有重新派人。

自此以后,老张在项目部更是没了地位,整天也没人搭理,他只能是每天按时去工地,做好记录,驻勤时间到了,他就回了公司,根本没人搭理!

如果,是公司正式员工来项目驻勤,就算人家说得再没有道理,项目经理也得陪着笑脸给解释这样行不通的理由,而不是直接给怼回去。

临时人员的角色定位本来就很尴尬,舅舅不疼,姥姥不爱,在公司一直都是干着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却拿着最低的工资,处处不得人喜欢,被人看不起。

世人慌慌张张,只不是为了碎银几两!临时人员注定了就是这种尴尬的局面!

我想起一个临时人员给我说的一句话“要不是看在他给我发工资的份上,他骂我,我就直接给他两拳”。或许这就是临时人员心里的真实写照,但在现实的面前,也不得不低下头颅!




真有这样低素质的人吗?真的没见过哦!在机关事业单位做临时工并没有低人一等,就是工资待遇低了几等,同工不同酬。我们对待临时工都是和对待正式工一样,尊重、欣赏、友好,遇到单位发福利,要是临时工没有,我们还会去帮争取,争取不来我们还会凑钱送一份礼给临时工,让他(她)感觉得到来自大家的关心和温暖。和我共事的一位临时工就是一直得到本科室的关心、爱护和鼓励,最终考取了正式工。




我们单位聘过五个,表现可以说五花八门一言难尽!其中一个女的,负责收发文,常常是丢三落四,不是文件找不到就错误百出!这还不算,只要单位大领导哪天不在,她保准这事那事借口这天不来上班,办公室主任说她啥怼啥,另外就是爱穿,天天到单位先问同屋子的同事她的衣服好不好看!讲浑段子黄色笑话太溜了,导致她只要在办公室,总有几个男人象绿头苍蝇天天窜窜门绕着她转,午休办公室睡觉,能脱的只剩内衣,穿的时候不避人,公然的坐椅子上换衣服穿丝袜!死爱占小便宜,买来各种炖锅炖盅,办公室里四五小时的炖养生汤,公然表示家里这么长时间用电可舍不得……是厅里一个领导的机司老婆,也是这领导弄进我们单位的,聘了近十年了,也成了油条,常常是说人家对得起这点工资了,能来上班就不错了!单位多次开会,领导也是正面侧面的点,但依然我行我素,碍于厅领导的关系,也没办法解聘!办公室主任顶着压力差不多弄了一年,去年12月就不上班了,但直到今年5月份解聘4个,其中有她,办公室里总算是安静了,她不在,那几个男人也不来窜了!真不是看不起临时工,她个人素质真的差,十年在这,工作能力没一点长进,还极没责任心




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所限,而工作量较大,很多单位就需要聘用一些临时工或者劳务派遣工,协助从事一些临时性、辅助性和事务性的工作。

在机关事业单位做临时工有哪些尴尬?怎样主动化解工作中的尴尬局面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在机关事业单位做临时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尴尬:

一是正事杂事都得干。如果你在一个机关单位做临时工,一般都会给你安排负责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但是,你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办公室内一些不属于你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你也要主动干、自觉干、多干。

因为,在一个办公室里,也就你一个或者两个临时工,其他的职工,要么是部门科室领导,要么是正式的、在职在编的职工。面对一些工作之外的杂事,你总不能袖手旁观,自己不干,只看着正式职工去干吧。这样的话,无论是从面子上,还是从身份上,或者是从资历上,都是说不过去的。如果你只干本职工作,其他的杂事啥也不干,你不尴尬谁尴尬。

二是同事的话都得听。在机关事业单位做临时工,在一个办公室里,除了你一个人是临时工外,其他的人都是编制内的正式职工。人家有身份、有地位、有晋升机会,今后可以一直干到正式退休的。而你作为一名临时工,干得好可以多干几年;如果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你不满意,你随时都有可能被辞退走人的。

所以,在单位里,在你所在的办公室里,只要是领导和正式职工安排、指使你干什么事,你都得听,都得照办,不能有半点马虎的。在单位里,作为临时工,本来就是被指挥的对象。你高兴也好,不开心也罢,反正你都得干。如果你不干的话,不仅尴尬,还有可能得罪领导和正式同事的,那就肯定落不到好的了。

三是单位福利都没有。每逢元旦、春节、端午、中秋、五一、十一等大的节日,或者年终时,机关事业单位都会按照有关规定,给在职的正式职工发放一些过节的实物、生活补贴、奖金和年终奖金等。

这个时候,单位发放的福利中,很多是临时工没有资格享受的。你看到身边的正式职工领取单位福利时,尽管心里有点不平衡,有点尴尬,但是,你也只有看的份了。

四是受了委屈都得忍。因为临时工本来就是招聘来协助单位工作的,其身份地位与正式职工相比,是不可能相提并论的,这是事实,也是现实。在工作中,当临时工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时,当领导或者正式工同事对其工作不满意时,当工作需要加班加点时,临时工受到批评、受到委屈是常有的事。

每当此时,即使不是你的错,也不能多说,只能当背锅侠;领导和同事指责你,尽管与事实不一定相符,也不好过多辩解;安排你加班加点,不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也不好推辞。每逢此时,你再尴尬、再委屈,都得忍。你不忍的放话,总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辞职不干吧。

五是话语权利都没有。作为临时工,不管你在什么单位工作,都只有干活的份,单位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你只有服从就行了。因为,你的工作本来就是临时性的、辅助性的。所以,在单位里,在同事中,你是没有话语权和建议权的,只有干活的权利。

即使你对工作有什么建议,或者有什么意见,最好是少说为佳。即使说了,大多也会落得个多嘴多舌、不懂规矩的印象和名声。这样的话,反而对自己的工作不利,反而有可能被辞退掉,得不偿失,划不来的。


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怎样主动化解工作中的尴尬局面呢?

一是不忘上班初衷。首先你就要明确一点,你来单位当临时工的目的是什么?你来打工的目的为了啥?其实,你自己心里很清楚的,来当临时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来打工挣钱的。

因此,在单位里,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行,只要单位每个月按时把工资打到你的工资卡上就行。其他的不开心、不愉快都是过眼云烟,不要当回事。如果你一个临时工去计较太多,无异于自寻烦恼,没有自知之明,不晓得自己是半斤还是八两了。这些事情你处理好了,正确看待了,也就不尴尬了,心里也就坦然了。

二是服从单位管理。这些单位聘用你来当临时工,就是叫你来协助工作的,来打下手的,来听使唤的,来帮忙的。所以,重要的一点,就要搞清楚自己在单位的角色定位。

在这些单位当临时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服从管理,就是要听招呼。不听招呼就有可能随时被辞退,连这份临时工的工作都没有了。俗话说,端了人家的碗,就要受人家的管。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坚持吃苦耐劳。作为一名临时工,在单位里,只有干活的份,需要你认真把工作做好,工作上的事多干,一则可以通过工作提高能力,二则可以赢得单位领导和正式员工的肯定和赞许,这对于你在单位长期工作下去是很有好处的。

俗话说,吃亏是福。你工作中多干活、多吃苦,单位领导和正式职工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对临时工有什么好处时,就会考虑到你;如果需要裁减临时工时,就不会把你淘汰掉。

四是待遇不能攀比。这一点也比较重要。因为身份不同,待遇不同,这是很正常的现实,必须正确面对,必须视若无睹。

如果在福利待遇上,你去跟正式职工攀比,你就是没事找事,你就是自不量力,你就是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你只要每个月拿到你应得的工资即可,其他的单位福利,如果给你一部分,就高兴地接受;如果一点都没有,也不要计较,更不能埋怨。否则,你就是自找尴尬和难受了。

五是自觉低调做人。作为单位的一名临时工,虽然说不至于事事小心、处处忍气吞声。但是,也切不可自以为是,经常高调张扬。

因为,不管你能力有多强,你还是一名临时工;不管在单位工作了多长时间,你还是永远也成不了正式职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要明白自己在单位的角色,要尊重领导和正式职工。因为,他们对你的工作有评论权,对你今后是否留用有建议权。




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由于其身份、地位的限制,在工作中,遇到尴尬也是难免的。但是,这些尴尬,主要还是由于自身的原因产生的、引起的。一般情况下,与单位、与领导、与正式工同事的关系不大。

要想自己不去当临时工,要想自己在工作中少尴尬、不尴尬,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己发奋图强,自立自强。

你要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公务员、事业编,成为体制内的正式职工,和他们平起平坐、相敬如宾,得到应有的尊重。要么自己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职业之路。

只有这样,才可以不用去当临时工,才可以挺直腰杆做事、扬眉吐气做人。




坦白说,确实存在临时工被歧视被无视的情况,临时工大多小心翼翼,认真干活,却得不到重用和信任,处处都显得尴尬,时间长了,心态也就崩了。实际上个别临时工的能力不比正式工差,责任心也不比正式工的弱,之所以被区别对待,无非就是缺个编。

记得去年我们这边出现一件大事,印像特别深刻。当时主事的在全县干部大会上大发雷霆,把某单位一把手叫起来训斥。骂道:真是一流的岗位配三流的人,组织上都是怎么选人用人的?你们是怎么走到领导岗位的?再干不了,就让位。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疫情期间,我们这边设了好多个核酸检测点,因为人手不够,就要从各单位抽人,培训合格后上岗。某主要负责卫生健康的单位,他们认为核酸检测是杂事,舍不得自己的人去,就从自己单位临时工里抽了三人过去。指挥部要求他们去五人,他们给了三,而且没有一个正式在编人员,全是单位的临时工。这件事在半个月后县上的例行自查中被发现,检查组就要求他们立即整改。说做核酸采样的,至少得派专业的正式人员吧?弄个临时工算什么?出了问题谁负责?而且这是你们的主业,这么不重视,思想上是不是有问题?

那个单位的领导一听,真的立即整改,把三个临时工换了回来,让自己比较得意的三个正式职工过去了。结果,好家伙,三个人过去学两天都不会,检查组两天后回头看发现他们连消毒液的配比都能整错,一问三不知,手忙脚乱的,还不如之前的临时工熟悉业务。最后他们单位领导被弄到全县干部大会上通报,做检讨!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临时工被正名,还是在全县干部大会上,最后好像给了他们三个临时工的县聘事业编,结局也算圆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临时工   正式工   尴尬   项目经理   福利   机关事业单位   职工   同事   工资   办公室   单位   领导   人员   正式   项目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