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都是技术合伙人被踢出局?

我可以给你解释一下逻辑,首先你拿技术合伙,也就是说你享有股份,你的股份是拿技术换的,没钱没发展起来那会还行,如果一旦发展起来了,那么拿很少的钱就可以请一群技术骨干,他们和你技术一样,凭什么还要每年给你分红和吃股份,所以这帮人顶多赔你点钱把你踢出局,商业资本逻辑是不存在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的




在国内技术真的不值钱,我2次了,都是有收益了就出局,随缘吧




因为技术可以买,技术很少关注合同,国内的版权又不严。基本公司解决了财务问题,都会踢开技术。没钱建设技术团队的时候才会用股份忽悠你。




简单点讲,就是搞技术的斗不过玩人心的。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于创业团队,现在的职场中同样如此,基本上算是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在很多知名公司也是如此。



技术倪光南败于营销

联想的“贸工技”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典型的技术控被营销高手干倒。两人分手之前,还是一起奋战的战友,干出过非常出色的事业。不过在联想有一点起色后,倪光南的观点是想在自研芯片上发力,而柳传志则坚持认为自研成本太高不挣钱,觉得买来组装更直接。

两人意见不合,很快便分道扬镳。你要说柳传志当时错了,短期看好像也没有;说倪光南书生意气同样很草率。只能说两种路线各有优劣,商人的眼光看到的是短期盈利,而梦想家的眼光是无穷无尽的浩瀚星空,谁能走的更远不必多说,但现实却是技术就是斗不过营销。



为啥技术控总是下风

参加过一些技术性公司的会议,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营销队伍都是侃侃而谈,狗屁不通的东西也能讲得头头是道。而那些搞技术的却是气势不足的样子,明明很对的东西却不能有一个很好的阐述。比如看小米发布会技术团队的发言,总是感觉有点苍白无力。

技术型人才大部分时间会花在独立思考上,只有很少的时间会花在沟通交流上,而且他们研究的都是死物(产品技术),以至于某些时候可能有点死板。不像营销人士经常与人打交道,他们善于发现别人的软肋,所以一般只要涉及两派相挣的时候多半都是技术队伍落下风。



技术很容易被忽略

谈到技术,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研发,可研发是要花成本的呀,现在绝大多数公司都在想如何降低成本,花钱自然不是他们想要的。况且现在很多创业公司都有资本的身影,资本大多数时候都是会站在市场一方的,技术研发都是逼不得已才会搞。

而且很多技术控属于直肠子的理想派,不像那些玩人性的那么圆滑,所以在很多公司里面都是这样的情况,如果高层不太重视技术,一般技术派是没有多少存在感的,除非是特别牛的大拿。不然一般都会比搞营销的弱势一些,不过这种现象好不好,也不太好评价。


技术合伙人被迫出局原因多方面,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们对于人性的认识不足,以至于涉及利益相争的时候不得势。


~END

谢谢阅读,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赠人点赞,手留余香。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其实这个就是现实问题了。首先来说,懂技术的人,只要公司开的出价格,基本都能招到符合自己预期的技术人员,一般公司不会需要造飞机,火箭那样的技术人员的。懂技术的人员一般不缺。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公司需要运营下来,需要的是什么?订单,只要有订单公司就能活下去,技术人员也才有事做。如果公司没有订单,技术人员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价值了。公司里面,技术员一般可以随时更换,但是能拿订单回来的人,肯定不可以随时更换的。

合伙生意前期,能拿单的人,不懂技术,找一个技术人员合伙,给到高工资,或则高股份,生意在运营过程中,肯定需要带徒弟,或则需要其他技术人参与进来,因为生意多了,你技术已经忙不过来咯,实际上这个时候已经给技术人埋雷下去了,技术的可替代性已经体现出来了。但是,能拿订单的人,一般情况,根本没人可以替代,拿订单的人前期没有做过技术,或则不懂这个行业,运营一年两年后他也不学习,也会认识同样的技术。生意赚一万你拿走技术四千没问题, 赚十万你拿走四万也没问题,但是拿单的人可能就心里没那么舒服了,赚一百了呢?我另外找一个技术给他一年10不好?随时可以把技术提开。你技术能有多大的招?当然这个是一般的比较普遍的存在。根据行业,公司规模,产品的科技含量会有不同的变化。

一般我们认为的是,懂技术的人大把有,但是懂技术懂管理的人就比较少,这种人不担心被踢开。懂技术又懂管理还懂商务拿订单,自己当老板就是了,不需要合伙了。不管是公司上班,还是合伙做生意,只要自己的可替代性越强就越容易出局。




不一定,看发起人是谁,谁有话语权。

比如我有技术但是缺钱,你可以投资我,等做起来了给你回报。这种情况做技术那个就有话语权。

而事实上大多数都是有钱的想创业,然后找技术做合伙人。是他发起的,他只承诺成了给你好待遇,这种就会被踢出局。

实际上真正牛逼的技术人是懂资本运作的,懂得在公司的发展中维持自身利益。

其实合伙人都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一起打天下的阶段。第二个是共享荣华富贵的阶段。两个阶段两个人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打天下的时候是紧密的合作关系,因为没有做起来,谁都离不开谁。

但是随着公司发展赢利,两人会逐渐发展为几合作又斗争的关系。合作是因为你们还要一起做蛋糕。斗争是因为随着公司发展,你身为合伙人占了很多分红。而他只需要你的技术,他完全可以踢掉你,用更少的钱找技术更好的人。

而在你眼里,技术不技术是另外一回事,你们是一起干起家的,虽然别人技术比你好,成本比你低。但是你的收益其实不只在技术,还有在承担风险上。因为当初一起创业,你也是跟着承担了风险的。

而这部分利益是可能被合伙人夺走的,就看你保不保得住。




我也有过一次经历,虽然没被踢但感觉真不靠谱,人与人之间很难有信任,做技术的应当专注做技术,如果还要去分心想着搞关系那会很累,技术也做不好,有过一次经验之后我现在自己开公司了,技术和业务都我定,也不允许公司搞关系这一套,我只和认同我理念的人合作。

判断一个人是否真心创业有些方面可以直接观察出来,那些跟你夸夸其谈的人谈市场和融资的十有八九都不是真正创业,都是浮躁型的,最好不要和这种人合作,真正的创业者只关注产品的社会价值,哪怕没有资金也会坚持着,也绝对不会把股份等事情常挂嘴边,真做事不会老想着这些搞人的事。

做技术的有必要花时间去学习业务,自己干才是出路,没有什么适合不适合的,你都有把想法用技术变现的能力了,难道搞业务就搞不了?不好好为自己做点什么吗,非去为那些不懂技术的人服务?胆大一点什么都解决了!




那你是没见过技术合伙人出去私下搞项目,反手要将老板的军[捂脸],搞技术的一般都是喜欢钻牛角尖,要不然也搞不了技术,有些技术有了权力后会刻意选择打压一些技术比自己好的影响公司良性发展,有时又甚至以自己持有公司核心技术来要挟,你说不干掉咋办?




因为技术是麻绳,并不会根据公司增涨而增长。业务是皮筋,公司跑多快,他就拉多长。所以,技术合伙人必须要换代,以适应公司发展。小公司不可能一开始就请个阿里的大拿慢慢陪你成长为阿里。但是业务就不同了,比如童文红,从前台跟到最后。




讲道理:技术合伙人是原始股东。比如两个人成立一家企业,甲出资70万,占股70%,乙是技术合伙人,占股30%。实质为乙的技术折价30万,投入企业,因此在没有后续股本投入的情况下,无论乙的技术有没有过时,无论有没有更牛的技术人才加入,乙都应当获得30%分红。

说现实:在甲的眼中,搞技术的乙不是原始股东,而是高级打工仔,所谓的技术合伙人就是忽悠人的幌子。将原始股东当做打工仔,必然发生矛盾。争取别人支持方面,搞技术的不擅长,因此往往是搞技术的出局。

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合伙人   都会   大拿   技术   阿里   打工仔   股东   订单   生意   现象   阶段   感觉   关系   业务   股份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