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工资占比过高合理吗?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原则是缴费年限和缴费数额与养老金领取数额成正比,缴多得多,缴费年限长多领。

企业退休没有身份、职务、职称的待遇,更没有用学历确定养老金之说。




工龄工资在退休工资中占比过高这种说法不准确。首先,退休金的构成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构成,对建立养老保险前参加工作的,一般称之为"中人〃,还有一块过渡性养老金,所以,养老金计算中并无工龄工资这个单元,工龄工资占比过高也无从谈起。工龄只是参与养老金计算的一个条件。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在计发退休金时,决定退体金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当地企业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个人帐户积累额。个人帐户积累就是职工个人每月按个人工资额8%缴纳的个人养老保险费的总和,在计算退休金时除以规定的系数,60岁退休除以139个月。按照这个公式可以看出,个人帐户积累多与少对个人帐户养老金这一块起着主要作用,而不是工龄长与短。比如初中毕业的工人每月工资4000,月个人缴320元,博士生月工资8000,月个人缴费额640元,是前者的2倍,那么博士生缴费30年的个人帐户积累相当于初中生60年个人帐户的积累,他虽然工龄相对短,但退休养老金会超过工龄长的初中毕业工人。当然,在月缴费金额相同的时候,在计发养老金时,工龄长的要比工龄短的高,但不能说明有工龄工资的存在。另外,个人缴费基数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同样影响基础养老金的高低,缴的多的,这块养老金相对也高一些。所以,决定退休养老金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缴费水平和缴费积累,不会出现博士生退体养老金低的情况,除非博士生一直和初中生挣一样的工资。




关于工龄工资影响养老金高低的问题,应该这样理解:

一、工龄工资只是影响养老金的一方面。

一个人工作了40年或者是30年,在其他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养老金的四个计算公式之中的过渡性养老金和基础性养老金两个知道,肯定是工作时间长的人养老金要高。

这也符合“长缴多得”的养老保险原则。但是,养老金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工龄的长短。

二、平时的月工资很高,将来的养老金也有可能非常高的。

比如,一个博士研究生,如果从教的话,直接认定为中级职称,岗位级别最低就是十级,岗位工资是十级工资,是相当高的了。同时,其薪级级别是九级,薪级工资是对应的九级薪级工资。如果工作了30年,他的薪级级别一年一级,就是39级。

而一个人的学历不高,其职称和薪级一般很难达到更高的水平。例如,我的同事,第一学历是高中学历,后来函授中专,他退休时,工作了36年,职称只是二级教师,岗位级别11级,薪级是32级。——他的工龄很长在计算养老金时,工龄的作用没有超过平时缴费工资的作用,其养老金现在是4000元左右,而另一个工龄37年的同事,职称是一级职称,九级岗位。二人的工龄差不多,但是,其养老金比前者多600多元。

所以说,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应该有两个主要原因:

三、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工龄)是影响个人养老金的最主要原因。

在地区相同、单位相同、退休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工龄即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高,将来的养老金就会高。

或者说,单看一方面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题目所问,是指在养老金计算的时候缴费年限占的比例过高是否合理

养老金计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现在参加养老保险的年轻人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比较

基础养老金如果按照60%的社保缴费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基础养老金。

因此,如果是按照60%基数缴费40年,基础养老金是领取32%的社平工资。

可是当缴费基数是300%时,基础养老金只能够领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领取32%需要16年300%基数缴费。实际上差距还是蛮大的,如果300%基数缴费40年,可以领取80%的社平工资。

从这个比较上讲,300%基数缴费是60%基数缴费的5倍,但是待遇却是60%基数的2.5倍。

从基础养老金角度讲,尽管60%基数缴费养老金待遇较为划算,但总体来看还是更高基数缴费的养老金更高一些

尽管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低养老金有可能比缴费基数高、缴费年限短待遇高,但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比较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跟缴费年限长短没有关系,主要跟个人账户里的余额有关。

大家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个人账户,这是相对公平的。尽管养老金的记账利率相同,但是决定个人账户养老金高地的因素还是缴费基数。

同一个缴费年度,300%基数缴费个人账户养老金,肯定是60%基数缴费的五倍。

当然由于过去我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不完善,出现过一些养老保险个人记账利率不高的情况,但是2016年以来都是由国家统一公布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一直在7%~8%以上,还是相当不错的。

养老金的增长比较

退休以后,养老金会年年增长,确保养老金的购买能力水平基本稳定。

但是,养老金的增长,基本上都会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定额调整贯彻的是人人公平的原则,挂钩调整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金水平挂钩,倾斜调整是针对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照顾。

总体来看,在养老金调整的时候,确实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影响待遇的作用可能小了一些,国家更关注的是按工龄(缴费年限)调整。

不过相对而言,养老金高,缴费年限相同、年龄相同的情况下,增加的养老金更多一些的基本原则是没有变的。

养老金调整是大家减小社会收入水平差距的一项重要做法,会促进大家退休待遇更加公平。

综述

我们国家在养老金计算和养老金调整中确实有不少措施,更注重于养老保险缴费时间和工龄的作用,但是也没有忽视缴费基数高低的作用。如果是博士生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高的情况下,即使他缴费只有二三十年,养老金等于也不见的会比缴费40年的低收入水平的劳动者低。




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为解决职工退休后基本养老需求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因为他突出解决的是"基本养老",所以在制度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普遍性、公平性、权利义务一致性。养老保险倡导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单位和个人的缴费热情,促进了养老保险的公平和可持续性。

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最大的优势就是不论身份高低,在养老面前人人平等,不论是博士还是小学文化,养老金计发都是一个标准,这其中可以说缴费年限长短直接决定着养老金的高低。也就是说,缴费年限在养老金中的占比是较高的,附合养老保险政策规定,也附合我们中国的实情,是合法的,更是合情合理的。

博士确实有较高学历,在职时工资肯定是不菲的,但因我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有上限,又不能多缴,所以也只能在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待遇。

题主觉得博士退休工资更低,是期望值太高了。回到现实中,看看身边的老人,有多少为国家建设出力流汗的劳模们,有多少为国防建设流血流汗的英雄们,他们在企业退休后挣多少钱?看了后你肯定就没有这些想法了。




现在有很多初中毕业参加工作,边工作边完成在职学历教育,包括评职称等也因为工龄长而占尽优势,结果是学历越高工龄越短工资越低,退休后工资更低,这根本不合理




多数企业,特別是非垄断性实体制造业,养老金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比较过低的现象产生,并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无轮怎么解釋,都无说服力。改革纠正,势在必行。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现象说明一切。不然,实体经济是国家支柱,还会不弱吗。




应该说改制企业退休“中人”工龄占比过高不合理。养老金计算中虽然沒有工龄这个计算单元,但它隐藏其中。每个“中人”都有“视同缴费年限”吧,你得承养老金计算是有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总缴费年限计算的吧!那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前的工龄呢?工龄参与计算养老金没有呢?当然工龄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参与计算了。今年止,已退休人员工龄最长44年个别45年的,是不是有20年至43年工龄为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呢?(个人账户建立以96年为例,全国各有不同),为什么要定义为改制企业,不包括垄断型的未改制的国企。为什么呢?因为改制企业,改制前由单位缴费时间很短,算实缴年限,即从建立个人账户到改制这段年限,我们这里只4年,即96年至2000年。96年前不论缴与不缴,缴高缴少,缴的再高一律作废,作为视同年限,我省、市规定视同期间一律指数为1计算,即以社平工资为缴费基数计算。2000年改制后“中人”一般40~50岁,不说改制的很少有博士生,确实有大多是本科生,他们再就业打工,我看没有哪个单位愿意替他们买保险的,而且高额购买。所以说一般他们补缴养老金会跟工人一样购买最低的。如果真有人高指数购买,只会吃亏,因多交的钱可能人死了也拿不回来,原因是视同指数规定为1造成的。我曾经计算过,欢迊通过头条搜索阅读。至于沒有改制的国企,如银行,电力等企业是有博士生,他们在2000年以前,人数很少,工资与工人差距不大。因改制后国家开放程度加大,外企、合企、私企、影响了未改制的国企,博士生大都进入中高层高管,他们年薪100万已不稀奇,如按工资基数购买养老金,已超过了规定上限300%,当然个人账户儲蓄额多,个人帐户养老金也多,这些企业的“中人”博士生虽然工龄少算的少,但个人账户额多可冲消工龄少因素。因此此题目必须定义为改制企业,不包括现在的国企。

题主本义是为原改制企业“中人”中,学历高的人,因学龄长工龄短,回乡不算工龄下乡算工龄,造成养老金少,鸣不平!我们为他点赞!




应该这样才合理……





占高合理,占比过低才不合理。原因很简单,我国现行分配制度是实行的按劳分配和较高积累的政策,工龄的长短,能直接反映为社会作出的贡献太小。如果真拿初中生和博士生相比,初中生干43年没有博士生3O年获得的劳动报酬多,但劳动多了十三年,博士生启点工资高,晋升机会大,还能用知识挣工资以外的钱,按现行退休政策计算,博士生多数人比初中生拿的养金多,已体现对知识的尊重,如果工龄工资过低,企业留不住骨干,基层,基础工作会没人长期干,也是不尊重劳动的体现。当然没有占比过高的必要,综合计算,就是占比高一点,博士生人生总收入也会高于初中生,如果占比过低,才是对初中生的不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工龄   工资   养老金   基数   初中生   养老保险   博士生   年限   中人   个人账户   待遇   个人帐户   学历   基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