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首批确定的重点大学是哪几所?现在的实力如何?

1954年,我国的《重点高校工作范围协议》出台,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确立,一共是六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人民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这六所大学为我国的工业、农业、医疗、国防建设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现在仍然是我国大学中排行第一、第二的,集985、211双一流大学的光环于一身,这也是有目共睹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A+学科都是21个,遥遥领先于其他大学,北京大学A档学科11个,清华大学A档学科8个。

哈尔滨工业大学现在也是非常好的大学,985、211、双一流,第四轮学科评估中3个A+档、5个A档、9个A-档,全国各大学排第8位。

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现在同样是985、211、双一流,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A+档、1个A档、2个A-档,在我国农业类大学稳居第一位。

人民大学现在也非常好。985、211、双一流,第四轮学科评估中,9个A+档、2个A档、3个A-档!

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医学类专业在全国仍然非常强大。

综上所述,1954年的首批6所重点大学现在仍然都非常好,在各自领域当中都仍然是领头羊。




教育部说了,“985”、“211”就不要再提了。而在“985”、“211”之前的“全国重点大学”,现在就更少有人提及了。今天缪老师就来说说1954年,以及之后被评定的那些重点大学吧

(缪老师拍摄的清华大学)

一、1954年“全国重点大学”的由来

为什么要建设“重点大学”呢?不得不从当年的社会情况说起。

50年代,新中国建立不久,各方面发展基础都比较薄弱,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教育方面,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做大量的工作,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从政策层面上,需要建立一批重点大学,集中资源进行人才培养。

195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当年的全国性重点大学有六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

(缪老师拍摄的北京大学)

二、六所重点大学的现在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是双一流建设大学,985工程大学)自不必说,两所大学的名称没有改变,都是现阶段国内高等教育的名片。如果要给全国大学的综合实力进行分档,这两所大学无疑是最高的一档,而且这一档里面,没有第三所大学的容身之地。

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985工程大学,现在是全国著名的人文社科强校。虽然在所有双一流建设大学中,开设的学科数量不算多,办学规模也不大,但生源质量却是非常出色。

哈尔滨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大学,985工程大学,现在是全国著名的工科强校。主校区在哈尔滨,先后又开设了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是全国异地办学最成功的大学。在六所大学中,他是唯一隶属于工信部的大学,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巨大。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已经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位列双一流建设大学,985工程大学,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农林类院校。虽说近些年农林类专业预冷,导致农林类的院校整体生源质量下降,但是由于地处北京,学校层次高,中国农业大学依然备受考生欢迎。

北京医学院,1996年通过了首批211工程项目论证,2000年与北京大学合并,并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北京大学一体招生,颁发北京大学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以上的六所重点大学,都属于国内最高层次的大学,不管是坚持独立办学,还是合并了其他高校或者是被其他高校合并。在1954年之后,又有更多的大学被列为了“国家重点大学”。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人民大学)

三、那个年代的其他重点大学

1959年,《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下发,确定了16所学校的研究生招生权,这16所大学也算是那个年代的重点大学,它们分别是:

北京8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学院(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医学院(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上海4所: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并入复旦大学)

东北地区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北地区1所:天津大学

西北地区1所:西安交通大学

华东地区1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9年迁到安徽合肥)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此之后,又有4所大学加入了“重点大学”的行列,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现在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一体招生,但并未并入清华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第四军医大学(现在的空军军医大学)、军事通讯工程学院(现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此,有20所大学进入了“重点大学”之列

1960年,中央再次发文《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又增加了44所高校,共计64所高校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1954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了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国家决定扶持部分高校,这就是我国重点大学的由来。从1954年到2017年,将近6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重点大学由最初的6所到后来的137所,经历了合并,调整,停办,有些甚至消失等过程,也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下面是我国重点大学的大致变迁,请大家参考。

1954年(6所)——1959年(20所)——1960年(64所)——1963年(68所)——1978年(88所)——1995年211大学112所——1998年985大学39所——2017年双一流137所。

1954年我国首批确定的重点大学只有6所,它们当时的名字以及发展现状,请大家参考下面的图片内容。我们看到除了当时的北京医学院合并到北京大学成为其医学部、北京农业大学改名为中国农业大学之外,其他四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名称没有发生变化。

这六所大学目前依然是我国顶尖级别的高校,它们依然是我国大学中的“重点”。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我国的大学双雄,它们高高在上位居顶端,牢牢占据了我国高校的前两名。清华大学的工科实力、北京大学的理学及人文社科类实力那是位居第一的。原来的北京医学院合并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也是我国顶尖的医学院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则是以人文社科类学科为主,它是这方面的实力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则是农林类高校的最好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科实力,如果说仅次于清华,我觉得也不为过。

1954年确定的六所重点大学,发展至今依然是我国顶尖高校的代表,它们在最新的双一流评选中,依然被评为A类大学,无论在一流学科数量还是质量上依然雄踞榜首。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来看,国内对高校的定位或者归类有很多,比如:国家985工程、国家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省重点大学、世界“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等,说到以上高校建设规划,最早的建设支持计划应该算是全国重点大学,最初能入选全国重点大学的高校,绝对是国内一流的大学,无论从实力上,还是从知名度上均属于国内顶尖高校。

以目前我国全国重点大学的发展实际来看,这项高校支持计划是从1954年开始的,已经有近7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全国重点大学这项高校支持计划为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高等教育实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说到1954年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可以说当时列入计划的每所高校都是顶尖的,即使发展到今天,这些高校也是出类拔萃的,至少也是所属行业高等教育中的翘楚。我们先来具体看一下当时具体有哪些高校列入了全国重点大学的范围。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从以上名单来看,显然他们都是目前国内顶尖高校,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中,现在只有北京医学院没有独立存在,成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隶属于北京大学的一部分,不过从目前高校的发展实际来看,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招生分数并不低,而且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招生录取往往是单独的,有别于北京大学,而且他的招生录取情况往往比较激烈,招生录取分数也比较高,可以说他在目前国内医学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堪称国内医学教育的典范。

如今,最初的六所的全国重点大学分别为人大、哈工大、北大、清华、农大,从以上六所高校来看,显然他们都是国内高校领域中的佼佼者,也都入选了国家985工程大学,成为世界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且人大、北大、清华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也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的,北大、清华一直绝尘于全国其他高校,独自成为一个高校团体,哈工大虽然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实力下滑,但是他在工科领域,尤其是在军工专业方面仍然稳居全国前列,农大也是我国实力最雄厚的农业类高校。




1954年到今年的2019年,过去了65年,变化还是非常大的。


现在国家搞双一流工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了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了95所。而1954年,大家知道有多少所重点大学吗?一共6所!


1954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决议》里面宣布了人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6所为全国重点大学。这里面,现在北京医学院没有了,被北京大学合并了,其他还都在。


这是建国后,第一次评选全国重点大学,到1959年,重点大学数量扩充到16所,1960年到44所,1978年到88所。重点大学的概念一直延续到1995年211工程之后,大家才慢慢淡化重点大学说法。


1.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北大、清华比邻而居,并称国内的TOP2。


北大是国内第一所官办大学,也是第一所国立大学。清华曾是留美预备学校,国内三大留美基地之一。在抗日时期,两校加南开成立西南联大,成就了中国高教史上的一代传奇,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很多两弹一星的元勋和院士。建国后,两校也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也是我国科研的一个重要基地。

院系调整之后,北大以文理出名,清华以工科出名。1978年后,两校都纷纷往综合性大学靠拢。现在两校的专业设置数在国内来说,都是数一数二,质量也非常高。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两校的A+数量,也是国内排第一的学科数量在国内也是遥遥领先。在国际大学排行榜上,现在清华、北大也进入了前50名,现在基本可以说是达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2. 人大

人大是一所以人文社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1950年创办,是建国后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0年创办,1954年进入6所重点大学之一,可见人大的地位。


人大在文科领域,是属于北大之下的最好学校。 学校现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得A+数量全国排第四,而且都是非常热门的学科,像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等。在文科学校里排第二。


3.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因为带农业二字,现在不属于最热门的学校,但实力还是非常强的。


中农大是1949年创建的,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北大学的农学院组建而成。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很多专业型大学创建,而中农大在1949年就创建,可见当时对农业问题非常重视。确实,到了现代,我们才解决温饱问题,这期间,农业大学的功劳不少。


学校有6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农大的A+学科排第7位,实力也非常强。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是1920年创建的,刚开始叫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用的是俄文教材,俄国教育体制。抗日时期,又用的是日本教育体制,日语教学,所以哈工大的教学水平在当时比普通大学要高,而且受国外教学体系影响大,1951年被评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样板大学。


哈工大最强的是工科,如果单论工科,它的综合评分就比清华低,在全国排第二。哈工大强的是机械、控制、光学、航天、土木等专业。


哈工大因为在东北,近期录取分不高。不过哈工大在深圳有个校区,受到了大家的热捧,录取线比本校区还高。


总之,这5所大学都是国内顶尖大学,能考上都是非常不错的。


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1954年,我国出台了一个文件:《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这个决议首次指定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医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当年的这6所大学,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下面分别为大家介绍一下这6所学校的变化。

一、北京大学+北京医学院

北京大学与北京医学院放在一起介绍,因为他们已经在2000年合并为一所学校。北京大学在1959年再次成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此后从未离开过全国重点大学的名单。学校在1996年成为首批211工程大学,1998年成为985工程大学,2000年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2017年成为双一流建设A类大学。

北京医科大学在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并且在1997年成为211工程大学。2000年并入北京大学后,改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现在是全国最优秀的2所大学之一,也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大学。学校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共有49个学科上榜。其中有A类学科35个,包括21个A+学科。北京大学A+学科数量在全国所有院校中与清华大学并列第一。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在人文社会学科、理学学科。

北京大学有16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 、地球物理学、力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

二、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1954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之后,1959年也再次进入16所重点大学名单,全国性的重点大学圈子,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清华大学。学校在1999年合并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组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名义上合并到清华大学。学校在1996年成为首批211工程大学,1998年成为985工程大学,2017年成为双一流建设A类大学。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同为中国最优秀的2所大学。也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大学。学校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共有53个学科上榜(不含北京协和医学院)。其中有A类学科37个,包括21个A+学科。在全国所有院校中,清华大学A+学科数量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清华大学的优势学科,主要在工学学科。

清华大学有14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生物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三、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在1954年之后,也一直保持在全国重点大学的名单。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当然也不会缺席,学校也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在1954年之后没有保持小而的办学特点,没有与其他院校合并过。学校的优势专业主要在人文社会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学校有30个学科上榜。其中有14个A类学科,包括9个A+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主要在人文社会科学类和管理学类。

中国人民大学有9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 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 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四、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当年的北京农业大学,已经在1995年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当年就已经很有实力,合并之后保持了中国农业院校中的龙头大哥的地位。也一直保持了各类重点大学的名头。当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光环一个不缺,学校也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大学。学校现在在烟台建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分校区。

中国农业大学特点特色就是农学类专业。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学校有25个学科上榜。其中有9个A类学科,包括6个A+学科。

中国农业大学有6个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农业工程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植物保护 、畜牧学 、兽医学。

五、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当年6重点大学中唯一的京外大学。当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工科类专业方面的实力,是可以比肩清华大学的。哈工大的工科类专业本科生,可以直接授予工程师称号。学校现在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于所在城市和地区,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不怎么好,学校能够到的财力支持有限。近年来发展的速度不如经济发达地区的985工程大学快。但是学校的工科类专业仍然非常强悍,很多人认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共用36个学科上榜。其中有A类学科17个,包括3个A+学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有1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力学。

以上就是1954年中央确定的6所重点大学在目前的情况。当年的全国仅有的6所重点大学,如今实力仍然超强,无论考上哪一所,今后的前途都不中限量。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中国人特别喜欢排资论辈,不论是什么事情都是如此。

大家上大学呢,尤其是喜欢研究学校的各种历史和未来发展状况,甚至觉得这两个缺一不可,不然就不算是好学校。

比如即使现在已经推出了双一流,但是人家照样还是喜欢看哪些大学是曾经的985和211。

我们现在的重点大学有很多啊:

省级重点大学,比如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

全国重点大学,比如曾经的211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等;

部属大学,基本都是现在的985大学,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等。

2000年后,我国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大学有112所;到了2017年,变成了双一流,重点大学变成了140多所。

可是你知道当初1954年,首批重点大学只有6所吗?即使是只有这几个,有的也消失了,有的也改名了。

第一、北京大学

我觉得对于北京大学呢,我们不用说太多的语言,中国最好的高校之一,而且每年考研也都是热门学校之一,长期保持在考研报名前三名。

一流学科: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第二、清华大学

这个学校呢,也不需要说太多的,在世界大学排名上,比北京大学还略高一些。如果说北大是国内最好的人文社科类学校,那么清华就是最好的工科学校,直到现在这个格局也没有变化更多一些。

一流学科: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第三、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确实也是非常好的学校,甚至以前大家在报考完清华和北大后,首先考虑的就是人大和中科大,而那时候还没有浙大什么事,甚至复旦都要往后放的。

人大也被成为中国金融家的摇篮。

一流学科: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第四、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最好的学校之一,也是C9高校之一。这所学校是最早的重点大学之一,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比较惊讶的还有下面的两所学校。毕竟除了他们,当初国内还是有不少曾经的国立大学,比他们实力更强的。我想更多的是当时一个战略的考虑吧。

一流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第五、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

第六、北京医学院(后改名北京医科大学,后来又合并入北京大学)




1954年我国首批确定的重点大学只有六所,这六所重点大学清华、北大当然位居其中,另外四所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六所除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其他五所都位居首都北京,地理位置优越。

那么,这六所大学现在的实力如何呢?不用说,实力还是相当厉害的,六所重点大学中,清华、北大是我国最好的两所大学,其实力和地位远在其他高校之上,没有大学可与之抗衡。清华大学工科实力最为强大,可以说是我国工科第一高校。北京大学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其理科、文科实力无与伦比。

北京农业大学后改名为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农业大学,经过百年的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生态学领域具有突出的影响力。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农业大学有6个学科获评A+,A+学科数量位居高校第六位,综合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中国人民大学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中国人民大学有1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之列,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八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八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人大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获评A+。

北京医学院后来并入北大,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也是北大的一部分。不过,每年的录取分数线比北大略微低些。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工科强校,工科实力仅次于清华大学,位居工科院校第二位。不过,由于地理位置、东北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哈工大近几年的实力有所下降。哈工大现在除了校本部,还有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其中深圳校区发展特别神速,近两年深圳校区的录取分数线已经超过校本部,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可以说这六所首批全国重点大学,现在都位居全国39所985大学之列,也都进入了世界一流建设大学之列。未来,这些大学会越来越好。




从1954年到2017年,中国的重点大学的确定一共经历过合计大小8次调整和优化。1954年首批确定的全国性重点大学一共有6所,分别为当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6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这6所大学至今依然位列中国顶尖大学梯队,按照2017年新确定的“双一流”标准,这6所大学都是清一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具体看看,这些大学包括改名后的大学现在的校名和实力情况。


首批6所重点大学的前世今生

  1. 6所大学里有5所在首都北京,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这1所在哈尔滨

  2. 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在2000年时进行合并,现更名北京大学医学部,所以现在是5所大学;

  3. 北京农业大学在1995年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首批重点大学目前的实力情况

一、综合情况分析

  • 6所高校在985/211评定时期,都位于985工程大学的行列;2017年后,也都顺利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队伍,始终都是中国最顶尖的一批大学。

  • 从入选“双一流”学科数量上看,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合计共有41个专业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清华大学入选数量为34个;接下来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的14个,中国农业大学的9个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7个

  • 从各大排名机构给出的综合实力排名情况上看,也比较清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位列中国顶尖大学排行榜的前两位,接下来是中国人民大学,然后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最后是中国农业大学

二、优势学科分析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并非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偏文科的大学,北大的计算机、数学、材料科学等理工类学科的实力也非常强。从入选的“双一流”学科上看,北京大学的41个学科如下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也并非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偏理科的大学,清华的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文法哲学科实力雄厚。从入选的“双一流”学科上看,清华大学的34个学科如下: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3、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相对而言,确实是一所偏文的学科;在历年报考志愿时,也可以看作是首都北京仅次于北大清华的第三高校。从入选的“双一流”学科上看,中国人民大学的14个学科如下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4、哈尔滨工业大学:

号称“东北小清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上世纪50年代确实可以算得上是跟清华北大齐名的大学,现在也依然是中国最顶尖的10所大学之一。从入选的“双一流”学科上看,哈尔滨工业大学的7个学科如下: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5、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作为以农耕文明下一个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农业是头等大事,农业研究和发展至关重要,这也奠定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地位。从入选的“双一流”学科上看,中国农业大学的9个学科如下: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几个典型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大学多以综合性大学为主,当时的国家重点大学就是国立大学,而省重点就是省立大学。

而且当时国立大学可以变为省立大学,省立大学也可以升格为国立大学。

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城里后,大学开始学苏联。当然大学学苏联的基础是工业学苏联,苏联以重工业为主,咱也以重工业为主,而且大学都要有苏联专家指导。

在1953年中央关于高等教育应坚持“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指导方针下,1954年10月5日,高等教育部发布《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这标志着中国重点大学政策正式形成。

决议指定的6所高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这6所大学,北京占了5所,京外只有哈工大。

《决议》规定重点学校必须具备以下:

  • 第一,师资设备等条件较好;
  • 第二,有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 第三,教学改革有较显著的成绩和经验。


这6所高校,哈工大和人大是学习苏联的榜样。

目前这六所大学,除了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外,其他高校都是985重点大学。

在1959年又再次指定了一批重点学校。

从原来的6所扩展的16所。目前这几个高校都是实力出众

清华,北大

清华北大在民国时期就是著名的国立大学,不过清华北大在明民国时期虽然是在国立大学,但是却不是最顶级的国立大学。当时最牛的的国立中央大学。

建国后,清华被调整为纯工科性大学,北京大学被调整为文理性大学,但是两个大学在建国后受到了大力扶持,逐渐和其他重点大学拉开了距离。

后来北京大学合并了北京医科大学,医科实力大增。在医科方面是远超清华大学的。

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人大和哈工大都是建国后重点扶持成长的重点大学,可以说是这两个大学是最大的受益者,尤其是哈工大。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待遇,当然后来也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实力大减。

这6所高校中一直表现不瘟不火的也只有北京农业大学了。

目前来说这五所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仍然是最顶级的大学。未来会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

北大清华,必须扶持,原因不解释。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是农业大学,必须扶持

中国人民大学,根正苗红,外号是啥大家都知道,必须扶持

哈工大,建国后根北京走的高校。必须大力扶持。

老铁们,我说的对不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北京医科大学   重点大学   农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哈工大   北京   所大学   学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   实力   高校   学校   工程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