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世界有“去全球化”潮流?

很多观察家认为“多极势力”在国际舞台上出现并壮大,为世界秩序奠定了更稳定而持久的基础。然而,21世纪初始阶段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表明,这种乐观情绪毫无根据。技术进步、新的战争形式、核扩散风险以及战争与和平之间的模糊界线,正将多极秩序变成我们眼前这个更加杂乱无章和混乱无序的世界。

表面上,我们创造了高度复杂而理性的世界秩序,包括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还有区域和次区域机构,各机构专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朝着目标不懈努力。

结果,世界上最紧迫的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而且随着乱局加剧,最终不得不屈服于不择手段而又毫无意义的妥协。

世界秩序日益混乱,这与后工业化时代的重大变化息息相关。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见证了由各种经济、社会和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导致的保守民粹主义抬头。不同国家和大陆的社会内部冲突与紧张关系不断加剧,狂热的政客利用这些紧张关系,捞取政治资本。

传统的美式保守主义是一种奇特现象,集国际孤立主义与对他国粗鲁无礼于一身。美国完全有实力把恐惧灌输到美国海外小伙伴的内心深处。然而,这些做法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此同时,过度扩张的欧盟强弱成员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英国的脱欧派积极分子、德国默克尔的右翼反对者、东欧国家的欧洲怀疑论者不断提起历史上的某些“黄金时代”。

事实上,世界趋势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更加注重以国内资源和办法解决国内问题,而不是侧重于同其他国家进行协调努力以及宏观区域化,更不侧重于全球化。就连这个矛盾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全球性的。显然,全人类正在重新调整价值观和优先次序。

总之,当个人、国家和整个人类对未来感到极其不确定时,通常会拿传统搪塞,竖起防御屏障。而这些屏障随后将促使他们表现出危险和警觉感。




西方世界所谓“反全球化”只是一场闹剧,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私利。

感谢邀请,多日未回答,今天简单分析这个问题:

1.“反全球化”积极倡导者特朗普目的何在?

废除奥巴马最大的政治遗产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禁穆令、美墨边界修围墙、跟X省通话、签署售卖武器协议...熟悉国际局势的都知道,安倍晋三、新加坡李显龙都急急忙忙跑到美国去“面谏”特朗普,希望能够保留住TPP,但现实依然给了这两个“跟屁虫”响亮的巴掌!

“让美国再次强大”、“让美国优先”是特朗普的口号,但在英武看来,特朗普在贸易方面的主张:通过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措施,促使资本回流、产业(最关键的是汽车等制造业)回流、工作机会回美国,使得自己竞选总统的承诺能够落地,所以他现在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反全球化”主张,只不过是一种冒险罢了!

2.世界真的能够“自我独善其身”?难!

任何一个想做创业的,都会想到“线上线下”,实体+网络,这就是现实。虽然很多人说:我只是为了能够打开销路,没想过会将产品卖到国外......但说实话,如果有机会,你绝不会放弃走出国门吧?

所以,任何一个想要发展更好的国家或者国际组织,是不可能离开“全球化”的,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趋势。

3.特朗普带领的美国“反全球化”已经有收获!

先说美国,特朗普不会不知道全球化对于美国的意义。远的不说,就从禁穆令开始,很多承办移民美国的组织和抱有所谓“美国梦”的个人,都处于“焦虑”之中,因为不知道特朗普是否还会有新的政策下来。

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包括美国经济唯一的出路,作为总统怎么能够不知道这些呢?

但是美国有美国的优势:一是对于美国经济发展方向,特朗普有自己的主张;二是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使特朗普认为自己有更大的胜算;三是特朗普更是利用这种“冒险”为未来的谈判做准备!

“美国优先”、“美国(经济)第一”的政策,特朗普知道首要的竞争者就是中国,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上,特朗普更想限制中国。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印度能够有“勇气”跑到中国边境“闹事”,然后美国带着日本、印度在搞军演,现在有站出来说要“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和谈......这就是特朗普:先将中国周边搞乱,然后迫使很多国际公司离开“是非地”,跑回美国本土。从特朗普上台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尤其是汽车制造企业在表“忠心”了!富士康刚刚低头哈腰去见了特朗普:

当然,逼迫北约国家“交会费”也已经成为现实,特朗普的观点是:我美国带着你们玩儿,之前老是让我们当“冤大头”,这种情况在我这里不存在,你们必须“交钱”!

做事商人的本性,特朗普认为美国在全球化下“吃亏”了,尤其是所谓的意识形态斗争导致的额外付出,耗费太多财力,所以特朗普认为:过去十年间,太多的贸易协议没有把美国放在第一位(即美国优先),以致于美国本土的大批工厂关闭迁往海外,美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4.北约国家的想法呢?

基本上现在说到西方国家,可以特指“美西方”了。老大都要反对“全球化”,下面的兄弟们自然也的表态了,这也是面子问题。

但事实上,美国、欧盟、北约的格局已经演变成了:美国、英国、欧盟、北约的格局。因为英国的脱欧公投,直接导致这个“传统西方国家”集团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只是因为美国一直在强制拉拢、还有来自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导致暂时不会让北约解体,但欧盟内部的想法却要“多很多”:

现在因为英国脱欧,使欧盟的老大德国、老二法国有点生气,尤其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很上火,但因为美国特朗普站出来又支持英国,直接导致的就是:德国一手打造的欧盟内部,出现了很多声音,甚至质疑默克尔的主张(如难民问题)!

欧盟现在打着所谓“反对全球化”,其实更多的是“反对”美国指使、控制欧盟:毕竟,欧盟众多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国成员!所以,默克尔喊出了所谓的强化欧盟内部团结,很多事情需要“欧盟自己独立完成”的主张。

当然,无论是北约国家还是欧盟成员,很多已经成为中国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所以他们的“反全球化”,更多的应该解读为“态度”!

5.俄罗斯反对“全球化”吗?

客观讲,俄罗斯需要的更为开放的全球化,但现实是:俄罗斯很多方面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现在能够在全球依靠的国家不多不多。

这里需要说明两个方面,大家判断:

俄罗斯想跟中国结盟,但中国坚持不结盟。为什么?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结盟是最可靠的,毕竟结盟了,就会有很多“依赖症”,到时候来个“釜底抽薪”就会出现重大“险情”。其实,当前来说,普京已经在遣返美方外交人员,能够做出下面两点,将是与中国“背靠背”的关键:一是开始所谓的军工领域的技术合作;二是开放远东地区让中国进行开发。

至于说俄罗斯,他是不反对“全球化”的,但自己拥有的资源是能够让自己在“反全球化”浪潮中提振信心的最大物质保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推进的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企业行动全球化两方面的。

从市场环境方面看。在产品市场自由化方面,WTO多边框架成员不断增加,同时区域贸易协定(RTAs)大量涌现。在要素市场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通过WTO服贸协议、各国在区域和双边层次签署的投资协议,也有较大进展。

从企业行动方面看,在中前期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市场全球化闻风而动,不断推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流动规模,波浪式加速增长;后期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也是潮流涌动。

在1980年前后,美、欧国家极力推动全球化,很大程度和当时他们国内各界对自身国家、企业实力和经济体制的极度强势,抱有信心相关联,即他们认为,即使全球市场一体化,发达国家也能持续站在产业分工链条的中高端,发展中国家会相对锁定在中低端,并持续为他们的经济社会提供相对廉价的产品供给,满足他们建立福利社会社会的要求。

但是,后来的情况是,各国都确实一定程度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获益,但获益程度大小不一,获益时间节奏不同,这就导致在不同时间点上,各国国内对全球化的质疑声。

此外,经济全球化已经导致部分发达、中等发达国家的部分去工业化。这些国家内部也会发出对全球化的抵制声音。

特别是,他们注意到,除了韩国、中国台湾省之外,有着14亿人口,有着庞大市场纵深的中国,在越来越多的产业领域,也开始跻身中高端,并蚕食他们原来的优势领域。即使是原来的制造业强国,如美国,也不免有些坐不住了。

未来,全球化仍然会推进,但步伐将大大放慢。全球化的领导者,也将由美国、西欧主导,逐渐向多级引领的方向发展,全球化的风格也会有所变化。

西方出现某些“逆全球化”的声音,也不必大惊小怪。世界潮流,已经浩浩荡荡。人为努力,能够适度改变河流的偏向,但不能改变河流从高到低的基本流向。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商品市场。借鉴历史,未来,全球化对中国仍是利大于弊。未来,中国也将成为推进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应该剥开问题表面,看到问题实质。



全球化原本是西方经济列强倡导的。它们想倚靠自己的技术先发优势,低成本、高速度占领更多更广阔的市场。所以呢,它们动用各种手段,包括贸易规则的制订、联手开展贸易限制性措施,甚至是利用制裁和威胁等手段,逼迫发展中国家,开放国内市场,实行市场准入。

当然,为体现市场公平原则,这些西方大国同时也放心大胆地以开放自己国内市场、降低行业准入标准来诱惑。他们的本意和初衷并不是真正的贸易平等理念和全球化理想,而是给予谈判对手以希望和美好愿景,但前提是优先让西方产品和服务,无障碍通行。

但市场活力一旦被激发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不少国家开始弯道超车,进入经济发展快车道。他们依照全球化贸易通行原则,依照原先签订的经贸协定,顺利进入原先贸易壁垒森严的西方市场,并倚靠自己的价格优势和贸易便利优势,逐步在世界主流市场站稳脚跟,甚至成为主角。



而与此同时,过去的西方强国,由于固步自封,由于高福利造成国内生产效率低下,经营成本迅速提高,最终导致自身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占有率降低,国际影响力也随之迅速下滑。

至此,他们开始警醒。但不思改进自己失误的落后的国内政策,反而错误地认为是全球化给自己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这些原先全球化的倡导者,开始准备开历史倒车,缩小全球化贸易范围和规模,试图重回控制和限制的老路上去。




全球化使原材料、资本、市场、劳动力实现了自由流动,全球商业变得异常繁荣。全球化提高了生产要素和劳动力的效率,却冲击到了西方社会的公平原则。

全球化产业配置把本属于西方国家中产阶层(尤其是蓝领中产)的工作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造成西方社会普通民众总体生活水平下降。与此同时,拥着优秀高等教育(意味着国际化工作机会),跨国资本(意味着全球化资产配置)的富人却在全球化浪潮中强化了其财富积聚能力。

全球化推动的多元化开放思想和意识形态,让非西方的族群和文化受到追捧(尤其在城市中,在年轻人中),模糊了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乡村,中老年人中有着广泛认同)。尤其是欧洲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主流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样欧洲人只能通过支持极端排外的政策来捍卫本国的主流价值观。

全球化也使国家概念不断的模糊化,政府的职能在全球化的冲击下逐渐被弱化。政府职能的弱化,同时又要满足本国选民的现实需求,只能选择强硬的排外政策。

无论对西方国家还是对其他国家而言,最大的问题都是拉大了贫富差距,使富人变得越来越富,穷人变得越来越穷。穷人对政府和国家越来越不满,认为政府的政策更加偏向穷人。“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最为集中的表现。同时,富人也有不满,主要是政府必须依靠政策调整社会中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这样整个社会都对全球化产生了不满,西方社会出现了“逆全球化”浪潮。

对于全球化支持还是反对,体现的是人类社会对于效率和公平的思考。到底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这其实是一种两难,效率优先就可能产生不平等,因而引发阶层固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停滞不前。如果是公平优先,就可能限制人们追求效率和创新的动力,社会在初始阶段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两难其实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一个阶段性难题,需要人们打破传统思维束缚,思考应对的路径。




所谓的“去全球化潮流”是一个假命题,不仅是对全球化趋势的误解,也是对国家自强的误解。

全球化的推动力,是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提升,推到资源和人员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主要是经济层面的全球化。尽管有些传统上属于国家的管理职能也在全球化的推动被下放,但是,这根本不同于政治权力的全球化。政治权力没有、也不太可能全球化。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不仅没有弱化,还在不断增强,人工智能的发展进水进一步推动全球化进程。

美国等西方国家致力于国家自强,退出一些全球化组织,本质上不是去全球化(不排除对全球化进程产生扰动),而是使自己更健康的参与全球化进程,更好的引导有利于自身的全球化路径。例如,美国大规模减税,必将引导全球资本和产业流向美国,这是在引导全球化走向,不是去全球化。

近年来,全球国家的碎片化进程,也不是逆全球化。国家碎片化进程遵从另一个逻辑:随着人权观念和主权观念的持续觉醒,个人原来越政治自主,国家和族群日益寻求政治独立,所以,会有越来越多的组群寻求并实现独立,并以更小的政治单元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库尔德、苏格兰、北爱尔兰、魁北克、加泰罗尼亚等地的独立运动,不是偶然现象,会愈演愈烈。

经济全球化、民族自强化、政治碎片化,三大趋势,遵从各自的逻辑,将继续发展下去,在可见的将来不会中断。




西方世界去全球化?

刚开始,西方世界是用他的坚船利炮打开我们的国门的,要求我们开放口岸。

在上个世纪,是西方世界快速发展的时代,那个时候,天天鼓吹要全球化贸易。谁不支持全球化,就是捣蛋分子,独裁国家,抹黑你。

今天忽然说全球化不好了,为什么?

西方世界,所做的一切都只有一个理由,利益,今天,西方世界面对制造业如此强大的中国,实在是难以为继,有句话说:中国,发达国家粉碎机,什么技术我们突破了,这个领域就没外国人什么事了这谁能抗住。

今天他们面对一个强大的中国,我玩不过你,我不玩了,以前说的什么高尚的话,这个时候再也不说了,因为,这不在为他的利益服务了。

所以:今天,西方的反全球化,实在是一种无奈之举,再不反全球化,以后日子更难过了。




我的理解最简单,美帝及西方国家所推行的全球化是利己损人的实质内容,所以掀起全世界各地人民起来反对全球化。

然而,当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及落实于行动时,中国愿与全世界人民共创双赢的另类全球化的实质内容时,则不断受到全世界各地人民的接纳及各种国积极参与並予以高度评价,这就是中国模式的「“王道”全球化」与美帝西方模式「“霸道”全球化」的分野。

全球化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其内容的实质是什么才是最重要!




全球化本来就是西方国家提出的,规则也是他们制定的。当时他们这些国家的发达程度远远高于第三世界国家,高水平的制造业生产出了诸多剩余产品,积累了很多的剩余资本,他们急于将这些剩余价值输出,所以他们以输出技术为由,打开了相对贫穷和落后国家的大门,赚取了巨大的利润。但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兴起,剩余价值出现了倒流现象,贸易逆差在不断增大,影响他们国内的经济和就业,也就是无利可图了,所以他们要煽自己的耳光,推翻自己制定的规则,也就是“去全球化”。




这是西方面临集体右倾的一种表现,也说明了西方民主正走向退化,但出现这种情况与美国政策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为即便是现在美国也依然掌握着世界走向的三分之二把钥匙,去全球化可另世界经济彻底停滞与倒退,但美国为了维持自身霸权,要的就是这种搅乱世界的效果。中美临界点已是两国无法回避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北约   世界   俄罗斯   英国   美国   中国   欧盟   进程   潮流   政治   政策   社会   国家   国内   财经   贸易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