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PS-C画幅到全画幅单反相机,你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不一样?

我当初从APS—C画幅升级到全画幅单反相机是从佳能60D到5D3开始的,感受确实很不一样,具体由以下几点吧。

1、重量

这个应该是最大的感受。全画幅单反相机拿在手上分量更重些,开始一段时间还有些不习惯。

2、操控

毕竟全画幅单反相机面向的是更专业的需求,在取景、对焦、按键等操控方面会强一些。

3、画质

这个在相机显示屏上看不出来,放到电脑上后期整理照片的时候感受最明显,尤其是那种弱光环境下拍摄的照片。

4、宽容度

同样也是在电脑上后期整理照片时的感受,以前处理大光比照片不太敢大范围调亮暗部和降低亮部。

5、高感光度

这在拍摄星空时感受最明显。同样的高感光度下,全画幅比APS—C画幅噪点更少,画面更细腻。

6、镜头

虽然在佳能单反系统里,APS—C画幅单反相机也可以配全画幅相机镜头,但是一般用APS—C画幅的不太会这么配。升级到全画幅后,配红圈镜头(尼康系统是金圈)也更有底气,也能更容易发挥这类高端镜头的优势。




从APS-C画幅到全画幅单反相机,你们最直观是什么不一样?我当时从我的400D升级到5DII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受到了真正广角的魅力!我的17-40镜头,一下子广了这么多!少去了1.6X的转换。

其实现在相机的发展非常快,在同一个品牌中,APS-C和全画幅,在画质,宽容度等方面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了。比如尼康的D7500和D810相比,都是很棒的宽容度和ISO画质表现力。对我们广大摄影爱好者来说,从APS-C到全画幅,最大的感受就是同样一支镜头视角的改变,同时全画幅相爱的像素会提升大一些。

目前APS-C的机器可以满足摄影爱好者的拍摄需求,即使给顶级的图片库供稿,也是没有问题的。不盲目发烧,用好手中现有的摄影器材才是最重要的。




真心话,许多人用全画幅都是盲目的选择,似乎用全画幅就是高大上,给自己原本很差的摄技找点心理安慰。他们自己也感觉不出二者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只是因为不差钱,想着贵有贵的道理,一步到位,这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影响。当然,全副镜头群比较庞大,可选择的余地也多,又省了焦距换算的麻烦。

从我个人对尼康全画幅和半画幅的体验来说,我认为无差别,在我的获奖摄影作品中,半画幅的片子远高于全画幅。主要原因是我用半画幅相机的频率高,也说明从画质来讲,半画幅一点不输全画幅。除非你要进行超大画幅输出,需要3000万以上像素的全幅机,其它一般性场合拍摄,用全幅就是一种浪费。一般来说,用不同的画幅拍同一个场景,谁能分出是全画幅和半画幅?我看很多人拿高感,宽容度说事,你做过测试吗?我多年同时使用尼康全幅D3S和半幅D300s拍片,均使用全画幅镜头,广角头挂d3s,长焦头挂D300s,最后成像根本分不清是哪个机身拍的,宽容度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虽然D300s的高感比d3s差很多,那是受制于技术落后,与半画幅无关。现在尼康半画幅旗舰d500的高感谁敢藐视?所以我的体会是,超广角拍风光,用全画幅机身。拍鸟、体育摄影,使用长焦镜头拍摄,用半幅机身是绝配,200焦段端成像350。另外,半幅机用于人像、人文、旅行拍摄,只要镜头选择得当,也没任何问题,而且机身比全画幅更轻便。现在我就等着尼康d580发布,听说这款也和d780一样,是单反无反一体的。只要发布,立即拿下。




谢邀~ 我从事专业摄影工作10+年,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从APS画幅到全画幅,我简单说说我的自身感受供题主参考。

胶片这里就不提了直接唠数码相机。04年数码单反还没完全普及时我用的第一台是尼康的D70,当时能够马上看到刚拍的照片感觉很神奇,当年对高感没有现在这么在意(胶片感光度800用的都很少)觉得很够用,唯一觉得不太适应的是景深有点深(也就是虚化差点)其他的还可以。拍了大约50万照片快门故障就处理了。后来升级了富士的S5(也是使用尼康镜头),才发现同样的APS画幅还是有不少差距的,比如宽容度、高感、色彩等。拍了100万张照片左右,机身除了掉皮没有任何问题。再后来一直等尼康出全画幅机身(手里一大堆尼康金圈镜头)但是等来的是尼康D700,比当时同级别的佳能5D贵几千块和佳能的升级机身5D2价格差不多,无奈之下出尼为佳了,一直使用到现在的5D4.

单说两个画幅给我的使用感受,升级全画幅后我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感光度超过ISO1600(现在16000都没问题)。宽容度要比APS好太多,噪点控制的也要好很多,还有就是在拍摄时不用计算镜头系数,这一点在拍摄时还是很重要的。说道景深那就是两个画幅最直观的差别,在相同拍摄设置下全画幅的景深控制更好虚化效果更棒,无论是前景还是背景都能够很好的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我的建议是如果预算允许的话必须全画幅,即使是入门级全画幅也要好过于旗舰APS画幅,再说了全画幅是趋势将来的全画幅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到时再换全画幅又是一笔投入。

还有就是APS和全画幅的镜头也是有区别的,如果题主决定买APS机身我强烈推荐买全画幅镜头,APS画幅的镜头是不能使用到全画幅上的,如果以后要卖的话你会发现很难卖而且价格也很低。

原创照片请勿转载!




从APS-C画幅到全画幅单反相机,你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不一样

我自己用的是佳能单反相机,第一部单反是佳能40D相机,是C画幅相机(早已出手),第二部是佳能 5D3相机,是全画幅相机,现在同时还用着佳能7D2相机,也是C画幅相机。

回想当时购买40D时,考虑的只是随便玩玩而已,当时卖相机的服务员劝我说应该直接购买全画幅相机,以免一两年后就要考虑升级全画幅的问题,我还对服务员说,不会的,我不会升级全画幅相机的。结果40D玩了不足两年,就开始考虑升级全画幅相机了。这只是我购买相机的体验。

再说说我使用C幅机与全幅机最直观的感受:

1、所拍摄的画面不同。简单的说就是用同样的镜头,同样的焦段,在同位置拍摄同一物体,两者所拍到的画面广度不同。全幅机拍到的场景大,C幅机拍到的场景小。

2、画面成像质量不同。全幅机拍摄的照片,百分百放大后,细节表达要好于C幅机的片子。

3、噪点控制不同。在低照度情况下,要想保证速度、保证暴光准确,就要提升ISO值,在同样的ISO值的情况下,全幅机拍摄的照片可以接受,C幅机拍摄的照片就无法接受了。如在体育馆里拍体育活动,在保证速度的情况下,提高ISO到3200的话,佳能5D3拍的片子成像质量还很好,但是7D2拍摄的片子的噪点就很高了,我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没办法,为了拍摄速度就用7D2,为了拍摄质量就用5D3。

4、景深虚化不同。用同样的焦段,用同样的大光圈,拍摄同样的物体,全幅机虚化的效果要好于C幅机。简单说,就是全幅机可以相对靠近被摄体进行拍摄,C幅机要想拍到和全幅一样的画面就要往后退,这样就离被摄体远了,所以虚化的效果就相对差了。我们知道,焦段越长、光圈越大、相机距被摄体越近,背景距被摄体越远景深虚化效果就越好。

以上就是我使用C幅机和全幅机的直观感受。仅供参考。谢谢。




我的观点是,除了重量上的改变别的没有变化,为什么我说说吧,我的残幅机器是索尼6400,配置30mm,56mmf1.4,135f1.8,单反是810大三元,50mmf1.4,85mmf1.4,35mmf1.4,这种组合日常人像拍摄根本看不出画质变化,虽然同焦段景深有点变化之外别的看不出什么,反而6400拍人像的对焦系统人脸人眼识别特别爽,根本不考虑对焦,说多不如拿图说话,第一排是残幅微单,第二排大全副810的片,敬请参考










从APS-C画幅到全画幅单反相机,你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不一样?

我是用的尼康单反。在我的摄影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用的尼康APS-C半幅机。我用过D3000,D200,D300S,D800。

我用的时间最长的一款机器是尼康的D300S。这款当时的APS-C画幅旗舰机型,无论是做工还是成像素质,都非常接近于全画幅。所以我从APS-C半画幅升级到全画幅直观感受并不明显。



我一直对单反机身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我的原则就是够用就好。我的D300S,从2011年一直用到现在,说实话直到今天我都认为这部机器完全能满足我的日常拍摄。之所以升级全画幅,主要原因还是因为D300S的1200W的像素低了一些。现在很多图库都要求上传的图片像素不得低于1200W。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升级了一部D800全画幅机身。



当然升级D800以后,和之前的D300S相比还是有很多改进的。首先D800机身3600万的高像素确实在后期剪裁的时候发挥的空间更大。其次在低感光度下拍摄照片的噪点也明显少了很多。还有就是用广角拍摄风光的时候,感觉畸变控制也明显好于D300S。至于很多朋友说的宽容度上面的提升和我之前的D300S相比不是很明显。


尼康D300S半幅机身+尼康105mmf/2.8镜头


还有我个人最直观的一个改变是全画幅的视角更宽广了。因为我之前半画幅机身用的镜头全是全画幅镜头,所以实际焦距会有1.5倍的转换系数。现在这些镜头用到全画幅上,视野瞬间就开阔了。


尼康D800全幅机身
+尼康105mmf/2.8镜头


当然全画幅也并不是样样都领先半画幅。比如连拍速度就远远落后于半画幅,比如我的尼康D800最高连拍速度是4张/秒,而D300S的最高连拍速度高达7张/秒。所以半画幅在体育竞技以及野外拍摄时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关于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苏州三忆影像




数码单反相机的成像从APS-C到全幅的直观感觉,从画质上细看层次感和细节还是有区别的,只是作为我们日常的摄影爱好而言,都是够用的,如果非要我说有啥比较直观的感觉,就只是相同焦段的镜头在不同画幅的机身上视觉的不同而已,但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这不代表就是缺点或者优点。我最早是用的数码单反就是APS-C的300D,后来是20D,再后来30D才到全幅机身5D,5D2到今天的5D4。中间还用过400D,450D,7D,1DX。其中有的机型注重像素,有的机型注重速度,这种区别只是因需求而定,因为不同机型各自有自己的市场定位。



对于我来说,从拍胶卷到拍数码,换得最多的就是数码相机的机身。主要是开始有数码单反的十年相机功能不断再升级。从像素的提高,还有半幅到全幅,再就是后来的自动除尘功能。其实有时把十多年前的机身和现在机身拍过的照片对比,似乎也难分高低。下面四张照片分别为5D到5D4拍摄。大家也不妨看看有啥不同的直观感觉。







我15年买了D720018—200半画幅套机,去年7.13买了D750,配的是24—70镜头。拍片比较后觉得差别不大,不知道是7200好还是750表现很一般。11月把750出了。我觉得只要不是器材党,不指拍片挣钱,业余玩半画幅足够用了。




我的专业相机使用史是从尼康d80开始之后陆续使用尼康的d700 d810 d3 佳能的5d3 5d4 1dx,富士的x100s xpro2还有xt3,奥林巴斯ep3,em5。以上这些都是生活和工作当总用的,不算那些偶尔体验拍摄的索尼和松下的一些相机。

那这些有一部分是工作使用的,所以我说说我自己花钱买的相机发展和感受最开始d80采用的是ccd传感器,高感能力不强但ccd的低感画质宽容度都比同时期的cmos好,后来买的d810,之前一直使用单位的d700,当时给我的感受,高感,对焦,操控及手感全画幅做的真的非常好,画质也非常不错,尤其到了d810感觉,宽容度以及低感解析度非常好,同时期的c画幅和m43画幅我也在使用,一个是m43来说从em5开始画质已经扶摇直上了,之前的ep3画质不太让我满意,后来em5画质真的感受颇深,这机器一直保留到现在,主要是太轻变了,给女友带出去也很不错,但m43的虚化能力的确不如全画幅以及c画幅,说的c画幅就说到让我扔下em5的x100s了,只可惜这机器被偷了,非常小的等效35mm的头,旁轴造型,安静的快门已经牛x的混合取景器,让人爱不释手随身携带,这才有我丢了这机器之后,去买了xpro2的想法,这个时候除了感觉像素不及d810,还有就是操作习惯上,在工作上基本上还是d810为主,但平时会更多的使用xpro2,这机器真是不用也想拿在手里把玩一下,富士在平时直出非常的确非常好,讨人喜欢,其次是我在去土耳其的行程中只带了为了轻便简化行囊只带了xpro2,一路回来,让我彻底爱上富士,再这之后尝试用xpro2作为工作拍摄,然后在实际使用中除了大光圈虚化的效果不如d810,其他的差距不是很明显,人脸识别也比较好用,后来xt3发布买了xt3,这机器让我彻底卖掉了d810,完全超越d810的使用体验,画质近似于d810甚至几乎没有彩噪,只是像素略低一些,对我影响不是很大,但机器却不到万元,非常超值,现在我的主力机器是c画幅xt3和xpro2了。

通过以上的体验,我感觉随着技术的c画幅完全是除了对像素的需求外,可以胜任绝大多数拍摄的机器,关键是厂家愿不愿意多给你,尤其是同卡口下有两个画幅的,厂家在c画幅上的投入好有技术指标给的都很少,所以有错觉,感觉c画幅性能很差劲,目前只有富士没有这个压力,除此之外其他厂商的c画幅和全画幅还是根据你的具体使用和拍摄内容认真比对。

而对于你说的机器,除了80d我没用过,其他两天都接触过。如果在这三台里选,我会推荐优先考虑6d2,其次是a7m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画幅   尼康   佳能   富士   景深   感光度   画质   机身   像素   镜头   机器   速度   相机   感觉   照片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