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战德军的齐柏林飞艇?

被华晨宇“抄袭/致敬”的世界顶级硬核摇滚乐队,也是抄袭成风的厚脸皮天团。

结论:齐柏林飞艇——世界上抄袭最理直气壮的乐队,没有之一!

齐柏林飞艇,一位老牌摇滚乐队。活跃时期在披头士同期的1968-1979这11年之间,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披头士在世界硬核摇滚方面的空缺,对后来的枪花和皇后乐队有直接的影响。

在音乐风格上,齐柏林飞艇以布鲁斯为绝对核心衍生出了几乎所有音乐小众种类的加入,较为擅长的是:雷鬼、放克、灵魂乐、舞曲、重金属。在齐柏林飞艇的职业生涯之中,有以下事件比较著名:

1:第三张录音室专辑《Led Zeppelin III》的中《Immigrant Song》被选作《雷神3:诸神黄昏》的电影插曲,收到了广泛认知,该专辑的美国销量超过了600万张。

2:1971年11月,齐柏林飞艇发行了一张未命名的录音室专辑,通常被称作《Led Zeppelin IV》,其全球累计销量超过3700万张,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专辑之一;专辑内的单曲《Stairway to Heaven》称之为硬核摇滚巅峰的代表,从1975年起成为齐柏林飞艇乐队演唱会的压场曲目,并入选了格莱美名人堂。

3:1973年,推出录音室专辑《Houses of the Holy》在佛罗里达州的坦帕体育场的演出吸引了5万6千多名观众,打破披头士创下的观看人数纪录。

但实际上在这些成就的底层,是一个抄袭大户。齐柏林飞艇的抄袭经历可谓万分丰富,他们的成名作品大部分都是找一些好听但是不出名的曲子做摇滚般改变,然后拼凑发布。

比如第一张专辑的《Babe I'm Gonna Leave You》是齐柏林飞艇的史诗级代表作。但实际上作曲人是1950年代的民谣歌手Anne Bredon,结果是齐柏林飞艇承认抄袭,分享版权收入。并在作曲人上加入原作者的名字。这种情况足足有十首歌曲。

这些成就和抄袭成立的事实对于我们华语音乐大众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整整让齐柏林飞艇进入大众视线还得感谢一个人——华晨宇。因为网络上很多职责华晨宇抄袭了齐柏林飞艇最著名的那首歌《Stairway to Heaven》。

华晨宇疑似抄袭,但并不构成法律侵权。

在《歌手·当打之年》之中,华晨宇演唱的一首《失恋无字歌》其中的间奏和齐柏林飞艇的《Stairway to Heaven》相似度拉满。当时华晨宇被指责抄袭齐柏林飞艇。但实际上这的确是错怪了华晨宇。

华晨宇的间奏是属于一个借用加花的编曲方式,在编曲上华晨宇的确很喜欢模仿欧美顶级摇滚乐队,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时尚。但是一个间奏相似很难构成抄袭,因为音乐本身就是公共资源。间奏的走向是更具调式和和弦套路决定的。而华晨宇很明显就是照着《Stairway To Heaven》写得《失恋无字歌》。这就导致了一个音乐底层的情况:《失恋无字歌》的调式和和弦于齐柏林飞艇的《Stairway To Heaven》完全一致。都是A小调,都是一个套路和弦。

在这种情况之下,华晨宇的做法和齐柏林飞艇一致: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编。我们都知晓这是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侵权行为的。但是在道德层次上,还是不应该是一位音乐人应该做的事情。

在法律意义上,一点段落的相似情况实在太多了。《Stairway To Heanven》创作的过程之中,实际上也是拼凑分段然后改变为摇滚内容。这也导致了齐柏林飞艇的名声其实并不好,相比于披头士而言,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和大众接受度。

实锤的抄袭作品;

齐柏林飞艇的脑回路比其他的顶级摇滚乐队还是有本质不同的。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抄袭成风的人。

其中吉他手Jimmy Page是这样说抄袭问题的:“我们在抄袭这件事上有点‘任性’,不过对于抄来的任何东西,我个人都会进行新鲜的再加工!”好有底气的回应。

不同于吉他手,主唱Robert的回答更是令人三观炸裂直呼硬核:“他(吉他手)应该把歌词改改的,但有时候他歌词也不改,所以才惹来这么多麻烦……”

所以,本质上齐柏林飞艇很清楚自己的抄袭行为有多离谱。这也造成了他们的音乐歌词实在是简陋无比,就是属于毫无文学性可言的水准。比贾斯汀比伯的《baby》没强多少。

以下是齐柏林飞艇实锤的抄袭作品:

1. 《Babe I'm Gonna Leave You》

上文讲了,这首来自首张专辑1的代表作。抄袭了英国民谣歌手Anne Bredon。但是这个的情况还比较复杂,齐柏林飞艇的吉他手Jimmy Page和主唱Robert Plant都是“民谣公主”Joan Baez的歌迷。而这位民谣公主认为这首歌是传统民谣,导致了齐柏林飞艇也翻唱认为是传统民谣,

所以是,是听了抄袭的音乐,然后决定很好听就唱了抄袭的音乐。最后,在80年代,原唱Anne Bredon才偶然发现自己的音乐被齐柏林飞艇抄袭,而且成为了现象级音乐。原唱并没有打官司,而是同意和乐齐柏林分享版权,现在齐柏林官方把她列为作者之一。

其他大部分抄袭歌曲的实锤情况都类似,大部分是庭外和解。毕竟齐柏林飞艇给的太多了。不想请解释了:

2. 《Dazed and Confused》抄袭歌手Jake Holmes,庭外和解。

3.《Whole Lotta Love》抄袭歌手Willie Dixon。这个很离谱。因为吉他手公开直言得抄点什么凑成一首歌,最终被原唱告上法庭。齐柏林飞艇不差钱,以一笔巨款达到庭外和解。

4.《The Lemon Song》抄袭Howlin Wolf的《Killing Floor》,败诉之后又和解。看来给得比上面一首还要多。官方把Howlin Wolf列为作曲者之一。

5.《Bring It on Home》

抄袭Willie Dixon的前奏和结尾布鲁斯,吉他手抱怨道:“不过只是用了一点点,我们这样做就是一种致敬,但是人们总是说是抄袭。”这脸皮厚的不当人,这小子把这两段布鲁斯Solo放了足足1分50秒,占据了整首歌的50%。怎么敢说出这样的石破天惊的言语。

6.《Since I've Been Loving You》歌词抄袭。并未上诉。

7.《Bron-Y-Aur Stomp》抄袭Bert Jansch。并未上诉。

8.《Hats Off to (Roy) Harper》抄袭Bukka White。

9.《Boogie With Stu》翻唱歌曲,但是没有版权,实锤抄袭。

这个有比较狗血。被抄袭的原作者Ritchie Valens死于空难,她的母亲听到齐柏林飞艇唱红了之后,想要分一笔钱。就将齐柏林飞艇告了,胜诉。那位不当人子的吉他手又说道:“简直没有天理,不过是引用了一点歌词。”但事实是,整首歌的作曲都是抄袭的。


论抄袭,还得看齐柏林飞艇。




“齐柏林”飞艇:

全长12.7米,直径11.73米,时速28千米。之后以此为基础研发出具有实战价值的“lz-2”飞艇,时速达到90千米,飞行高度3000米,有效载重8-11吨,用于远程的侦查和轰炸。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飞艇部队主要用于轰炸英国。1915年10月德军派出11艘“齐柏林”飞艇轰炸英国伦敦,实行首次的集中的战略轰炸。

刚开始英国对这个庞然大物一无所知,不知道怎么对付这种武器。英国飞机试图飞到飞艇的上方投掷炸弹,不是不中就是从艇边花落,毫无作用。

在一次偶然间,一名英国飞行员面对德国的“齐柏林”飞艇,试图用机关枪射击飞艇,结果飞艇燃起大火栽向地面。此后英军用该办法痛击德军的飞艇部队。

整个一战,德国制造了89艘“齐柏林”飞艇,对英国进行了37次空袭,扔了5806枚炸弹,炸死557人,炸伤1358人。德国损失了80艘飞艇。

通过实战发现飞艇这种武器体积过大、速度慢、防御力太差,根本无法用于作战,最终德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停止制造和研发飞艇,改为研制轰炸机。




齐柏林飞艇是对德国费迪南德.冯.齐柏林主持建造的一系列硬式飞艇的统称,1900年7月2日,第一艘齐柏林飞艇,全长128米的LZ-1(LZ是齐柏林飞艇公司的建造序列号)成功试飞。

费迪南德.冯.齐柏林伯爵

LZ-1号飞艇试飞

在齐柏林飞艇的早期发展阶段,德国军方就开始注意齐柏林飞艇的军用潜力,1908年,德国陆军购买了LZ-3和LZ-5,并赋予了陆军装备序列号Z-I和Z-II,而德国海军则在1912年采购了LZ-14并赋予海军装备序列号L-1,1913年1月18日提尔皮兹提出的海军飞艇舰队5年计划得到了威廉二世批准,该计划提出建立一支10齐柏林艘飞艇组成的空中舰队,1月30日,德国海军订购了飞艇舰队的第一艘飞艇L-2号(LZ-18),但是同年9月30日L-1号在进行海上训练时因为天气原因在赫尔果兰岛失事,包括海军部航空处负责人梅特赞少校在内的14名乘员淹死,10月17日,L-2号在验收试航时起火,包括继任航空处长贝尼施少校在内的28名乘员全部死亡。这两次事故沉重打击了德国海军飞艇部队发展,大多数有经验的艇员都死于这两次事故,在1914年5月接收M级飞艇L-3号之前,德国海军不得不从德意志飞艇航运公司租借萨克森号飞艇用于艇员训练。

LZ-3/Z-I号飞艇

德国海军L-2号飞艇

在一战爆发时,齐柏林公司正在生产的飞艇是M级,M级飞艇全长158米,气囊容积2.25万立方米,最大有效载荷9.1吨,安装三台630马力迈巴赫发动机,最大时速84千米/小时。

在战争初期,德国陆军曾经把齐柏林飞艇用于对地面部队战术支援,结果损失惨重,1914年8月5日Z-VI号轰炸了列日,结果被地面火力击伤,在伯恩迫降报废,Z-VII和Z-VIII号在阿尔萨斯支援地面作战时也被地面火力击中,Z-VIII号坠毁,Z-IX号从9月底到10月上旬3次轰炸安特卫普,结果10月8日返航停泊时被英国海军航空队炸毁。在东线,8月28日Z-V号在支援坦伦堡战役时被地面火力击毁,9月24日Z-IV号轰炸华沙以支援地面部队进攻,由于在战术支援作战中损失惨重,到1914年底德国陆军只剩下4艘飞艇可用。之后德国陆军就很少将飞艇用于战术轰炸。

德国海军飞艇部队起步比陆军晚很多,不过到1915年底已经有15艘飞艇交付德国海军,德国海军飞艇队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北海侦查巡逻,然而在关键性的多格滩海战和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海军虽然都出动了飞艇,但是却没能及时发现英国舰队,从1917年4月开始,英国海军从美国采购的寇蒂斯H.12远程水上飞机开始陆续服役,7月暴怒号航空母舰加入舰队,英国轻巡洋舰也陆续在舰艏加装飞行甲板,德国海军飞艇在北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1917年5月22日L-22被皇家海军航空队一架H.12击落,6月14日L-43又被H.12击落,同日L-46也被同一架H.12拦截攻击,此后德国海军命令深入北海侦查的齐柏林飞艇至少要保持在4000米以上高空,然而在8月21日,在丹麦海岸巡逻的L-23号飞艇又被从英国巡洋舰雅茅斯号上起飞的索普威思幼犬式战斗机击落。

Q级飞艇L-23号(P级加长型)

齐柏林飞艇在一战中最有名的行动还是对英国伦敦的战略轰炸,实际上,在战争期间齐柏林飞艇还对巴黎,圣彼得堡,萨洛尼卡等地进行过战略轰炸,但是对伦敦的夜间轰炸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次数最多,也最为有名。由于导航能力所限,齐柏林夜间轰炸的效率并不高,往往把炸弹在整个南英格兰扔的到处都是,但是这种前所未有的作战方式对英国民心士气打击不小,所以英国人千方百计琢磨如何击毁齐柏林飞艇,由于齐柏林飞艇气囊内填充的是纯氢,在缺乏氧化剂的情况下普通机枪子弹很难把它点燃,只能打出一排无关紧要的漏气小孔,所以英国人在研发反齐柏林手段时采取了两条道路并行的方案,一个方案是用飞机挂载小型炸弹炸毁齐柏林飞艇,但是这个方案局限性很大,首先齐柏林飞艇升限很高,在英国上空都是采用高空飞行,当时的飞机挂载炸弹后很难爬到齐柏林飞艇的头上投弹,另外一个问题是本土作战中,即使飞机能够爬升到足够的高度,但是一旦炸弹没有击中齐柏林飞艇,反而会落到自己国土上帮德国人完成轰炸,所以炸弹攻击通常用于袭击返航降落时的齐柏林飞艇,第一次成功的炸弹攻击发生在1915年6月,6月4日德国陆海军4艘飞艇联合空袭英国,然而返回比利时的前进基地时陆军飞艇被比利时弗内斯起飞的英国海军航空队轰炸机盯上,已经降落的LZ38号在地面被炸毁,而LZ37号则在空中挨了炸弹,当场炸成一团火球,所幸当时离地面不远,只有一名乘员死亡,这次轰炸迫使德国陆海军将齐柏林飞艇撤离了比利时的前进基地,退到英军轰炸机不容易够着地方。

英国人的另外一个举措是研发反齐柏林飞艇专用子弹,1916年9月两种新型机枪子弹开始配发英国航空兵部队,一种被称为"布鲁克",内部填充氯酸钾的爆破弹,一种被称为"白金汉",内部填充白磷的燃烧弹,两种子弹按一定的比例和顺序混合装填,9月2日——3日夜间的齐柏林空袭中,这种混合装填的弹药首次被运用于实战,威廉.里夫.罗宾森中尉驾驶的B.E.2c侦察/轰炸机用3个40发混合弹鼓成功点着了服役不久的174米长的SL-11号飞艇(由齐柏林公司的竞争对手Schütte-Lanz公司生产的硬式飞艇编号SL以区别于齐柏林公司的产品)。SL-11燃烧坠落的壮观场景被附近英国居民和其他齐柏林飞艇乘员目击,英国人士气大振而德国人士气迅速下降,而且SL-11的损失终结了德国陆军对齐柏林夜间轰炸的热情,德国陆军航空队开始转向研究用哥达式重轰炸机对英国发起战略轰炸,不过德国海军仍然对齐柏林夜间轰炸痴心不改。

R级飞艇L-31号,由著名齐柏林指挥官海因里希.马蒂指挥


德国海军的底气似乎来自于他们的新式飞艇,1916年7月,德国海军飞艇部队开始装备196.5米长,气囊容积5.5万立方米的新型R级飞艇(L30级),这种飞艇实用升限4000米,可载4吨炸弹,然而新式飞艇也并不能抵挡英国人的混合机枪弹,9月23-24日夜间4艘R级齐柏林飞艇(L-30/31/32/33)和8艘老式飞艇一同空袭英国,负责空袭伦敦的4艘新式飞艇中,只有L-31号成功进行了轰炸,L-30号甚至没有飞过海岸线就胡乱投下了炸弹,而L32和L-33均被B.E.2c用混合弹药烧毁。10月1日夜间,德国海军再次出动11艘飞艇进行了空袭,但是这次只有最有经验的齐柏林指挥官海因里希.马蒂指挥的L-31号摸到了伦敦,但是这次马蒂的好运也到头了,接近伦敦后他的飞艇被探照灯锁定,随即遭到英国陆军航空军第39中队3架飞机围攻烧毁,马蒂在内的19名乘员无一人生还。而在这一年11月27-28日的最后一次空袭中,新服役不久的L-34号又被击落,而较老的L-21号则被直接打落海中。

被击落的R级飞艇残骸


为了躲避英国飞机截击,1917年齐柏林又制造了实用升限5000米,最大升限6200米的S级飞艇(L-42级),而R级飞艇则进行了减重改造以便提高升限,但是这样一来齐柏林飞艇轰炸的导航精度就更没谱了,而且一旦因为天气或故障原因降低高度,又会成为英国飞机轻松猎杀的猎物,6月16-17日,新服役的U级飞艇(L-48级)L-48号被迫降低到4000米高度后被四架英国战斗机围攻击落,10月19-20日,13艘齐柏林飞艇对英国发起空袭,然而这次空袭成了齐柏林飞艇的灾难,L-45号投下炸弹后因天气原因被迫降低高度,结果被一架B.E.2e逮住击落,L-44在法国上空毁于地面炮火,L-49和L-50因为发动机故障和恶劣天气坠毁,L-55则在降落时摔毁报废。这之后德国海军的齐柏林轰炸日益消沉,1918年只进行了4次齐柏林轰炸,1918年8月5日的空袭中,由德国飞艇部队总司令兼海军飞艇部队司令彼得.施特拉塞亲自指挥的L-70号飞艇被皇家空军一架DH.4轻型轰炸机击落,全员阵亡,从此彻底终结了齐柏林的战略轰炸生涯。

齐柏林飞艇使用的炸弹

实际上,齐柏林飞艇是个巨大,脆弱,缓慢而笨重的靶标,在战略轰炸早期,由于军事航空技术水平很低,齐柏林飞艇还能凭着大升限欺负人,然而随着混合机枪弹药的出现和飞机的逐渐成熟,齐柏林飞艇脆弱的一面就暴露无遗了,在整个战争期间建造的84艘飞艇中,损失超过70%,而整个战争期间齐柏林飞艇一共对英国实施了51次空袭,投弹5806枚,炸死557人,炸伤1358人,造成经济损失130万英镑,单纯从损失比来说,齐柏林的效率非常之差,从士气角度看,虽然最初的空袭对英国民心士气造成了一定打击,但是当SL-11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打成一个火炬之后,尤其是著名指挥官疯子马蒂阵亡之后,齐柏林空袭对士气的打击反而倒了过来,有的齐柏林指挥官甚至开始消极避战,最后彼得.施特拉塞不得不亲自出击以鼓舞士气而最终战死在L-70号上。

德国飞艇总指挥彼得.施特拉塞




飞艇!

一战神话、二战笑话

秩序稳定后“齐柏林飞艇”横空出世

老子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自然、非人为的美,最美!





齐柏林飞艇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自卫能力差,不能应付地面炮火的攻击,相当于自杀性武器,但开启了空对地攻击的先河,为一战以后,对飞机迅速成为先进的攻击性武器,做了有效尝试,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很快发展起了空军和对地攻击的轰炸机!




一战时期的飞艇,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敢坐飞艇的都是胆大不要命的。由于科技条件限制,飞艇充装的是氢气,用现在的话来形容就是坐在炸药包上。军用比不上三翼飞机,民用上承担不起损失,被淘汰是必然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飞艇   升限   航空队   乘员   轰炸机   英国   德国   吉他手   德军   士气   民谣   炸弹   海军   部队   地面   飞机   评价   柏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