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可以调理两岁孩子的脾胃?

1、两岁小儿,其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意思是 指小儿五脏六腑及其相应的各个组织、器官发育尚不完全善,柔弱脆薄。所以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故小儿常见感冒发烧、拉肚子、水肿等肺、脾、肾三脏病证为多。

2、小儿生理特点为生机勃勃,身体生长发育很快,对营养需求旺盛,需要摄入相对较多饮食,但相应的脏腑功能又没发育完善,所以多食又容易损伤脾胃而出现,腹泻、便秘,厌食等消化系统的病症。

3、通过上述分析,病因清晰了,相应调理、治疗也就容易了。原则上是给以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不食寒凉。

具体做法是家长给孩子喂食要适当,宝宝能吃多少算多少,不吃时不要追着喂,避免伤食。要定时定量饮食,适当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面食及养胃的粥类,少吃肉类食品;不要滥用如板蓝根冲剂、清热泻火口服液等清热泻火类寒凉药物,因为此类药物多性味苦寒伤胃,杀伐稚嫩的阳气;更不可滥用抗生素;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让孩子增加户外活动量,以促进脾胃蠕动。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要养成吃热饮食的习惯,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山药、芋头、南瓜、薏米,少吃油腻生冷之品,家庭用药可用参苓白术散、婴儿健脾散等中成药。脾胃虚弱偏内热的患儿要少吃干燥、油炸、辛辣食物,不过量喝牛奶,适当多吃南瓜、胡萝卜、海带等食物。为达到清热消食的作用,家庭用药可选小儿化积口服液,或间断服用肥儿丸,该药有清热、消食、通便的作用。家长切记,决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常食寒凉类药物。因小儿稚嫩阳气,经不住寒凉药物杀伐。再就是平素多给小儿捏脊,因五脏六腑的背腧穴都分布在背部膀胱经线上,经常捏脊可强壮小儿的五脏六腑,增强抗病力。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如果说到两岁左右的孩子,如何调理脾胃,我觉得还是从饮食上进行调理,至于如何吃,吃进去的食物,到底能不能伤害到孩子的脾胃,还是有一定的学问的。

我经常碰到一些孩子家长跟我说,为什么我给孩子天天做好吃的,变着花样的改善伙食,到最后不但没有看到孩子体重增加,身材升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咱们要弄清楚,你给孩子喂的都是什么?大鱼大肉,鱼虾海鲜,零食冷饮,你说哪一样两岁的孩子能吃?因为孩子脾胃还在不断完善中,这样只能让孩子的脾胃负担越来越重,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调。

所以说,如果为了孩子的生长发育,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并不是给孩子喂到肚子里,脾胃就可以吸收。

如果非要说两岁左右的孩子到底吃什么好?我觉得还是家常便饭,比如说,稀饭,面汤,面条,牛奶,适量的蔬菜水果,鱼汤,排骨汤。早上一定要让孩子按时吃饭,好多孩子因为睡懒觉,一般都错过了早餐,然后就会在半晌午喝奶,或者吃些其他食物。接下来的中午饭又会受到影响,进食量减少。

晚上睡觉前,好多孩子都喜欢吃东西,不喝奶不睡觉,我觉得对孩子脾胃伤害非常大,因为睡眠状态下,脾胃处于半休眠状态,如果进食就会导致脾胃虚弱。

两岁左右的孩子,只要能够保证充足的营养,可以满足正常的生长发育需求,吃多吃少,吃什么,全在孩子的脾胃能否接纳,这才是最关键的一点。




我是一名长期从事胃肠工作的医生,大家如果对我的医学科普感兴趣,请点击右上角关注,谢谢!

小孩因为太小,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善,所以说孩子消化功能较弱,经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消化不良会引起孩子有腹胀、腹痛、嗳气、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的症状出现。如果孩子脾胃不适,就会导致营养不良,出现消瘦,脸色发黄的特征,长期下去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1、首先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平时要注意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

2、可以食疗,多吃像小米、糯米、山药等,这些都是健脾、补脾益气的食物,熬粥喝或者山药蒸着吃都可以,要适当的多吃五谷杂粮,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要吃过多的油腻的辛辣刺激的食物。还有是常护理也要特别注意,不让孩子吃生冷食物、水果、饮料等,这些都容易伤脾胃;不让小孩子总是光着脚在地板上走,这些也会伤脾胃。



3、可以给小儿捏脊,网上有捏脊教程,也可以小儿推拿,这些都需要长期坚持,可以达到健脾胃的作用。

4、如果前三个方法都不行的话,那就要借助药物治疗了,可以吃一些健脾胃的中药及中成药口服:参苓白术散、消积健脾散,或者中成药肥儿滴丸、健宝灵、肥儿滴丸、健宝灵、婴儿健脾散等。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您好,我们知道脾胃是属于人体的内脏器官,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把摄入的食物转化为人体的气血能量。而人从出生之后成长,长大以后学习、工作、娱乐等都需要大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都是要通过饮食而来,所以脾胃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调理保养脾胃列如一下几点:

1.情感方面的因素

情感因素对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影响。据研究,不良情绪可导致食欲下降、腹部胀满、暖气、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绪则有益于胃肠系统的正常活动。

2.饮食规律

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需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机体需求和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于消化的食物。

3.注意保暖

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因此注意冷暖十分重要。

4.适当的运动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

综上所述,两岁的孩子多半还在吃奶,或者有少量的辅助进食,所以在饮食方面注意多吃些流食,比如小米粥,软面条,豆腐等食物,辅助吃些应该高的水果等。不用很刻意的调理。如果孩子有某些疾病上的症状还是及时去医院检查。只是调理是不行的。




目前调理孩子脾胃成了很多家长烦恼的事情,以前孩子是没有吃的,营养不良,现在是吃的太多,伤及脾胃消化不良,这就是喂养方式的问题。所以我们根据这种情况给宝妈了做了一款健脾消食膏,配方有山楂,麦芽,鸡内金,白术、茯苓,陈皮等,可以给孩子熬成甜甜的膏滋,然后每天冲水给孩子喝,孩子是比较喜欢的。一般能够改善孩子脾胃消化功能,适合比较瘦小的孩子,也适合比较虚胖的孩子。如果孩子有面黄肌瘦,同时应该配合针刺放疳积等措施。通过一段的调理孩子饮食就规律了,孩子大便也会正常的。

健脾消食膏可以有炒山楂,焦麦芽,炒鸡内金,麸炒白术,茯苓,陈皮六味中药,具有健脾消食,理气消滞之功。炒山楂比较生山楂酸味减弱,可缓和对孩子胃的刺激,善于消食化积;炒麦芽较之生麦芽不仅有消食和胃之功,而且炒制后的麦芽偏温而气香,还具有气作用,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导致的脘腹胀满等。麸炒白术缓和了白术的燥烈之性,借麸入中增强健脾作用;鸡内金的炒制更是改善了鸡内金的不良气味,增加健脾消食之功让孩子更加容易接受;配以茯苓健脾利水养心,陈皮理气化痰,缓解和预防孩子因饮食停止而产生水胜、痰湿之弊和烦躁之心情。纵观全方巧妙利用全部采用国家规定的药食两用原材料,经久实践可以长期服用,解决孩子挑食,厌食,面黄饥瘦等现象。

了解更多可以@我,关注我哦




孩子的脾胃需要长期来调养,首先要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比如零食尽量少吃或者不吃,饿了就吃饭,可以多喝一些粥,比如小米粥,小米山药粥,杂粮粥等,另外少吃甜食,甜食不仅对牙齿不好而且脾也怕甜,还要少吃凉,胃怕凉。平时可以多给孩子做做艾灸啦或者推拿啦等这些中医外治的方法,效果也是可以的,关键是需要坚持,调理脾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现在真正脾胃虚弱的小孩并不多,反而有相当部分的是饮食过多过腻或者热量过大所引起的食少纳差。

中医调理的顺序是“清瘀,调气,养正”。首先要看有没有需要清瘀。比如火旺,湿重,食积等。其次是调理气机,用药恢复脾升胃降的功能。第三如果确实脾胃虚弱,那就要加些党参,茯苓,山药,白术,鸡内金,焦三仙等药了。

这三个步骤走一遍,基本脾胃问题就解决了。成人如果脾胃不好也是同样的方法。




老师,孩子6岁,女孩。从小晚睡,就是入睡困难。三岁之后,手脚总是很冰,暖和的时候,手脚都是湿湿的,潮潮的。只有晚上睡着了手脚是干的暖和的。醒了又会潮潮的。孩子脾胃也不好,去年冬天吃饭总是肚子痛,年初吃过一段时间中药,肚子疼的毛病好了,但是没坚持吃。最近又开始有点肚子疼。平时很爱动。其他都还好,请问这个是什么问题(之前看中医就说脾胃虚弱),怎么推拿改善?谢谢




1.多吃主食

软软的米饭,软软的龙须面,大米粥,蒸土豆,切的碎碎的莲藕,这些都是补脾胃的。主食和菜的比例是2:1。有些家长认为营养都在菜里面,多吃菜,少吃饭。其实主食养胃,中国人就是吃主食多的。

2.菜要做的清淡。

2岁的孩子,不能吃的太油,太咸。油和盐的量都要控制。油吃太多,容易上火(植物油也会上火),盐吃的太多,会影响肾的代谢。

3.注意菜和肉的比例。

菜要比肉多,吃的肉要炖烂了或者切的碎碎的。有些家长给孩子啃个大鸡腿,呵呵,两岁的娃,能啃的下来吗?您高兴就好。

4.晚饭早点吃。

孩子最好是18点之前吃完晚饭。孩子晚上睡得早,晚饭吃太晚了,不利于睡觉。有些大城市,家长下班回到家都快8点了,让孩子等着吃饭,就不太合适了。

5.适量的户外运动。

建议带孩子多接触大地。脾胃是坤土,多接触大地,对脾胃是有帮助的。在公园里多跑跑跳跳,多呼吸新鲜空气,对大人孩子都是很好的事情。




小米粥,南瓜小米粥,我儿子一起脾胃不好,有时候几天不上大厕所,有时候拉的洗的,我婆婆天天给小孩做南瓜小米粥坚持了一年多,宝宝长了5斤,现在2岁11个月32斤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脾胃   鸡内金   孩子   白术   寒凉   小米粥   茯苓   山药   生长发育   麦芽   虚弱   小儿   食物   家长   饮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