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会认为氢能源汽车才是未来的方向,而电动车是过渡?

原因在于“德日韩”主攻氢能汽车

电动汽车和氢能汽车哪个才是未来方向?

理性的解读应当是电动汽车,不过一般汽车爱好者倒是有些会认为氢能汽车更有前景;究其原因主要是以德系、日系和韩系车企为主,将这种技术作为主要研发方向,而中国汽车行业曾经完全不看好氢能技术,最新规划也只是将氢燃料技术作为研发的一个类目,并非是替代电驱。那么如果对科学缺乏常识且盲目认为“外国技术最最好”的话,显然就会认为德日韩都在研发的技术代表着未来,这是心态使然而不是技术分析的结论,不过确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氢燃料技术的本质决定了注定被淘汰,这种技术才是真正的过渡技术。

其核心总成包括:

  1. 发电用·增程式燃料电池堆
  2. 电机
  3. 电控
  4. 动力电池组
  5. 车身

什么是氢燃料汽车?

在吹嘘这种技术之前要先搞清楚它的本质,它的本质就是电动汽车,只是在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用于发电的“化学发电器”,也就是氢燃料电池;这种电池用氢氧反应发电,电流为动力电池组充电并为电机供电。这是典型的增程式汽车,完全不算高新科技,因为燃油动力增程式汽车早就已经普及了,而增程技术在火车、船舶、舰艇上都有超半个世纪的应用了,在汽车上其实也用了很久,比如无轨电车,看一组图片。

图1.氢燃料汽车的组合


图2.内燃机增程式汽车


图3.无轨电车


氢燃料汽车和普通增程车的区别只是发电单元,前者用氢燃料电池、后者用内燃机;前者以化学反应的方式发电实现无排放,后者以燃烧燃油为代价存在排放,那么是不是氢燃料电池更环保呢?

这个观点不能苟同,因为氢不是平白无故就能获取的,制氢的方式无非是通过消耗常规燃料,比如煤炭、燃气、燃油,汽车新能源化的初衷就是为减少常规燃料的消耗以实现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所以用常规燃料制氢并不环保;而且制氢的损耗较大,用氢在车辆上发电的损耗也很大,效率真实不比普通水平的汽油机的热效率高。那么直接使用燃油增程显然损耗和排放都更小,用高效率的柴油机则损耗更低。

最终就只剩下了电解水制氢方式比较环保,可是电解水制氢的损耗极大,相比直接充电再驱动车辆的代价可高出三倍;这么浪费电能的制氢方式同样不环保且不宜推广,所以个人观点是氢燃料技术没有什么价值。


最后需要了解的是为什么要增程!——增程是因为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有限,要通过行车发电的方式满足续航;可是现在的电动汽车续航越来越长,10-15万区间既有NEDC 500km的选项,这已经不输燃油车了。而充电也不用焦虑,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暴涨,充电桩的保有量也会随之而快速增长,充电速度也在不断缩短;那么对于乘用车型而言也就没有什么焦虑了,剩下的是商用车。

上面提到了无轨电车,这应该是商用车型实现无限续航的最佳方案;也就是在路侧架设电网,车辆统一标准配备受电弓,车辆只需要安装能满足几十公里短途通行的小容量电池组,倒短的时候用一用就行,长途驾驶进入专用道路即可通过受电弓搭上接触网的方式取电,车辆会有源源不断的电能。这个模式要比普及氢燃料技术的代价小得多,似乎是更理想的方案。


综上所述,氢燃料汽车的本质是增程车,增程技术只是在续航和充电问题解决之前的过渡方案,所以氢燃料才是真的过渡、生命周期注定很短;至于德日韩主攻这种技术,目的也许是将军事技术民用化,这三个国家都是不允许拥有核武的,所以对于氢燃料API技术的潜航技术很痴迷。

有趣的是这种技术的国产潜艇也是有的,主要是用于出口;德国的氢燃料潜艇一度集体趴窝,日本的苍龙级潜艇也是出现过一些“神秘事件”。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点的是要将这种技术民用化才能有利于其特殊领域的研发成本的控制吧。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其实不是那么简单。仅仅一门技术不可能决定整个市场走向。氢气的确是很好的技术,但是氢气制备,存储,运输技术都很复杂。而且,氢气燃烧温度高,需要特殊的发动机技术。就如同战斗机发动机,可以飞的快,发动机才是关键。




这个还是需要看未来的发展的,至少目前看来还是锂电池的电动汽车。氢能源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即使可以使用,也是未来技术比较成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汽车   天和   未来   电池组   氢气   潜艇   电动车   燃油   程式   燃料   燃料电池   本质   电动汽车   车辆   方向   能源   方式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