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oppo和vivo两个公司上市大概能够值多少钱?能够有一个小米值钱吗?

资本市场是讲估值的,估值是指上市后你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值多少钱,而估值又是根据行业来测算。大家看着小米是一家手机公司,和制造业相关是不是?其实资本市场(包括小米自己)并没有把小米看作制造公司,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OPPO和vivo则是两家手机制造企业,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庞大的传统线下销售渠道,利润主要来自卖手机,这和小米主要通过互联网生态赚钱手机只是硬件流量入口的商业模式不一样。

行业不同,估值也大不相同。互联网公司如果在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的话,估值都比较高。facebook2012年上市首日收盘市值约1050亿美元,当年收入大约40亿美元,注意这是收入,不是净利润,如果按净利润(净利润率40%估算)计算,市盈率(公司净利润与市值的比值)大概在65倍左右,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估值。

但制造业的估值就要低得多,A股行情好时,市盈率能到30倍,行情不好时只有10倍左右,为简化问题,取中值20倍。

但问题是,OPPO和vivo不是上市公司,不对外公布营收数据(这里对华为提出表扬,虽然没上市,每年按时公布营收数据,不知道的还以为它上市了),我们只好继续估(xia)计(cai)。

采用IDC的数据口径,2018年OPPO全球销量1.131亿台,vivo为7730万台,按均价2600元计算,收入分别为2940.6亿元和2009.8亿元,再按12%的净利润估计(这两家净利润比较高),净利润分别为352.872亿元和241.176亿元,按20倍估值计算,上市后大概市值为7057.44亿元和4823.52亿元。

按4月30日收盘价计算,小米市值为2881.25亿港元,合2472.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OPPO的35%,vivo的51.3%,差距还是挺大的。

数据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以OPPO、vivo的盈利能力和前景,市值排在小米前面还是比较轻松的。




oppo和vivo在华为异军突起之前算是门头赚大钱的企业,而且企业也没有上市的计划就一直在默默的挣钱中,消费者几乎都不了解其背后的老板是谁,但是两家企业的性质接近,属于低配高价的模式,依靠强大的广告体系来提升收集的销量,算是标准意义上的传统手机厂家,而且还拥有自己的生产线,所以这两家企业在生态流程上要比小米完善,而且在技术积累上也超过小米公司。

小米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有如此的风暴主要原因是创始人雷军在吸取了在金山工作的16年的经历总结出一句很重要的,顺风而行于是找准了机会开始切入到智能手机行业,由于雷军本身优势在于软件于是创造出一个新的名词,叫做用互联网的方式做手机,一下子利用互联网的营销方式把小米卖向了全中国,特别是大街小巷都了解的小米饥饿营销方式,所以在这个风口上小米赢了,而且由于当时对于小米的评价非常高给出的估值也是非常高,但是由于本身的门槛并不高所以传统的手机厂家很多就把小米的模式给学会了,但是作为年轻的企业小米公司在当前的阶段的确有些难。

ov两家企业在手机行业的一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本身企业也没有上市外界也很难提取其财务报表,但是公司的规模以及出货量等方面已经开始拉开了小米公司,越来越多的人从小米的品牌开始转向了华为手机,ov虽然有下降但是已经和小米公司拉开了差距,而且从最近一段的专利数量明显的感觉到这两家企业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搞研发了,如果单纯的从市值上比较,OV两家企业的估值肯定要高于小米公司,小米公司虽然有小米生态链做铺垫,但是毕竟份额还是非常小,而且精明的资本市场已经给出小米目前相对比较合理的价位。

小米目前的市值已经是当初的一半,证明了小米这一套理论在资金市场认为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一个企业的技术含量非常低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就会迎来瓶颈期,小米的市值在回归到正常的轨道是目前比较合理的价位,相比OV两家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技术的积累上小米公司就是望尘莫及的,目前国内手机的排名情况上小米已经位居华为,OV三家的后面,无论从技术积累还是市场的销量都是领先于小米。

小米公司仅仅依靠着小米生态链还很难对抗这几家手机企业,小米的这种模式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但严峻的智能手机市场在国内市场已经把小米以前的市场份额稀释的非常厉害了,而且小米的这种模式注定在高端很难爬坡,而华为公司已经在国内高端市场一骑绝尘,OV两家也在充分的挤压中低端市场,从目前的市值看任何一家的市值都要大于小米公司,客观的评价小米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已经是奇迹了,但是市场的竞争是无情的,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还是希望小米公司能够最终生存下去,起码在选择手机的时候还能多个选择,希望能帮到你。




感谢您的阅读!

有人说OPPO或者vivo上市,一定会成为中国市值前三甲!

我们知道,OPPO和vivo背后都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段永平。这才是真正的隐形富豪,甚至于我曾经一度猜测,他可能在身价上,不次于马云、许家印这样的大亨。OPPO和vivo能够出现、段永平是不可忽视的人物,更主要的是,我们可能还会忽略掉的拼多多,段永平也在其中。

那么,我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OPPO和vivo这么大优势的两个厂商?为什么却不愿意上市呢?难道没有想过上市吗?具体的原因我们并不可知,可是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下,到底OPPO和vivo如果上市的话,它们的市值该会是多少呢?

一般市值计算,要考虑到营业情况。市值=市盈率*净利润。不过,OPPO和vivo鲜有财报,我们可以大致的估算。比如在2018年上半年,OPPO的销售额为761亿,而vivo为693亿,如果我们取2倍计算的话;OPPO在2018年的销售额为1500亿左右;而vivo的销售额为1400亿左右。

如果,我们除去所有成本,开销的话,并且按照2017年OPPO的利润为200亿,我们对比小米,可以预估OPPO或者vivo的在2018年净利润不会低于200亿。


如果以小米的市盈率17.25倍计算,OPPO手机的市值可能会达到3450亿元左右、而vivo的市值估计也在这个范围。如果再根据市场的高溢价,估计会更高。超过小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OPPO或者vivo秘而不宣,确实让我们觉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风格,被它们贯彻的很彻底。




哈哈哈,OPPO和vivo都不是上市公司,但是可也这样计算一下,以OPPO为例:OPPO一年手机销售一亿只,按照每只均价2400元来计算销售额有2400亿,利润据说260亿,小米呢也按一年一亿只手机计算销售额估计只有1200亿,利润估计不到140亿,至于小米生态其实除了电视这一块还有规模外其余的都是有名无实。所以OPPO要是上市可以肯定将远远超过小米的市值。




蓝绿厂高。小米手机在做的蓝绿厂有做,小米没做的蓝绿厂也在做。大家要清醒的认识到小米这种所谓的互联网企业并不是指手机是从线上渠道销售的而是指手机销售后可以通过手机预装软件,软件游戏分发,广告等持续创造利润的。对比一下这些大家都会做在做,都差不多,剩下就是对比出货量了,你的广告位越多越值钱,现在的数据确实是蓝绿厂要好。这是大家都有的,没有的呢?蓝绿厂的专利也要比小米多,这也是资产,蓝绿厂的自有工厂也是资产,而且还能创造利润。




您好,数码发烧友Brian数码之家为您解答!

题主能够问这么有深度的问题,自然也是对国内几个手机厂商有一定了解了。小米这十年以来可以说是开了挂的人生,创业9年就成为了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这个典例对大家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那么回到正题,没有上市的oppo、vivo能有一个小米值钱吗?首先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oppo、vivo和小米。

VS

oppo、vivo和小米的供应链管理对比

OV:深度参与研发定制,制定利益共享机制。oppo、vivo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可以说是很完美的,在涉及手机创新的关键领域要提前布局,把技术跟踪、合作的周期提前到了18个月,甚至36个月,尝试主动引领市场的技术发展。

小米:精简供应链中间环节,雷军亲力亲为。小米的供应链管理和创新,可以说是最有特点。小米依靠互联网思维,以资金为纽带,在取得规模效应后绑定大批硬件供应商,进而形成成本优势狙击其它竞争对手。打价格战自然让小米成为使用用户很高的品牌。当然,厚道温和的CEO亲力亲为,是小米供应链的特色,也更是优势。

oppo、vivo和小米2018、2019年Q3手机出货量对比

从数据来看,显然oppo、vivo都比小米出货量高,但是小米不只是卖手机,小米的营收主要分为两部分:以智能手机和loT与生活消费品为主的硬件收入,及以广告收入和互联网增值服务为主的互联网服务收入。所以通过手机出货量也不能完全判断出到底oppo+vivo能不能>小米。

如果oppo和vivo两个公司上市大概能够值多少钱?

oppo和vivo不上市,有其好处,可以免除干扰,将足够的钱投入研发。而小米在2018年上市了,自然也就减少了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那么截止到2019年,如果oppo和vivo两个公司上市大概能够值多少钱?盈利能力强劲的OPPO和vivo如果在A股上市会是怎样一道风景呢?尽管这两家公司完全没有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意愿,现金流充沛,也没有上市的动力,那我们就估值一下(但由于oppo、vivo不对外公布营收数据只能根据IDC的数据口径),2018年OPPO全球销量1.131亿台,vivo为7730万台,按均价2600元计算,收入分别为2940.6亿元和2009.8亿元,再按12%的净利润估计(这两家净利润比较高),净利润分别为352.872亿元和241.176亿元,按20倍估值计算,上市后大概市值为7057.44亿元和4823.52亿元。数据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以oppo、vivo的盈利能力和前景,虽然比不上华为,但还是足够强劲的。

那么小米截止到2019年,市值多少?

1月10日上午消息,截至到北京时间9点55分22秒,小米集团股价下跌4.93%,报9.83港元。按目前9.83港元计算,小米目前市值2343.13亿。

【总结】如果单纯按照数据来看的话,虽然数据只是估算,但两个公司加起来的话,小米2019年又面对着持续暴跌的股价和夭折的估值,显然是不够看的,而现在小米更是遭遇了“信任危机'',现在的话还是希望每个公司都能打造出自己品牌的特色,满足大众,惠于大众,这样就足够了。


码字不易,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的话,请给我点个赞加个关注哟!同时我也会每天更新资讯,也可以私信告诉我你感兴趣的话题,我来为您整理!(图片部分源于网络,侵权删)




资本市场是讲估值的,估值是指上市后你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值多少钱,而估值又是根据行业来测算。大家看着小米是一家手机公司,和制造业相关是不是?其实资本市场(包括小米自己)并没有把小米看作制造公司,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OPPO和vivo则是两家手机制造企业,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庞大的传统线下销售渠道,利润主要来自卖手机,这和小米主要通过互联网生态赚钱手机只是硬件流量入口的商业模式不一样。

行业不同,估值也大不相同。互联网公司如果在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的话,估值都比较高。facebook2012年上市首日收盘市值约1050亿美元,当年收入大约40亿美元,注意这是收入,不是净利润,如果按净利润(净利润率40%估算)计算,市盈率(公司净利润与市值的比值)大概在65倍左右,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估值。

但制造业的估值就要低得多,A股行情好时,市盈率能到30倍,行情不好时只有10倍左右,为简化问题,取中值20倍。

但问题是,OPPO和vivo不是上市公司,不对外公布营收数据(这里对华为提出表扬,虽然没上市,每年按时公布营收数据,不知道的还以为它上市了),我们只好继续估(xia)计(cai)。

采用IDC的数据口径,2018年OPPO全球销量1.131亿台,vivo为7730万台,按均价2600元计算,收入分别为2940.6亿元和2009.8亿元,再按12%的净利润估计(这两家净利润比较高),净利润分别为352.872亿元和241.176亿元,按20倍估值计算,上市后大概市值为7057.44亿元和4823.52亿元。

按4月30日收盘价计算,小米市值为2881.25亿港元,合2472.4亿元人民币,相当于OPPO的35%,vivo的51.3%,差距还是挺大的。

数据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以OPPO、vivo的盈利能力和前景,市值排在小米前面还是比较轻松的。




应该没有小米值钱吧,现在纯硬件的公司,又没啥核心高技术,估值一般比较低。高通才1000多亿美元,三星也就2000多点!小米估值是像苹果,硬件+互联网生态系统来估值,至少雷军这样说!opp vivo在正常市场估值应该不太高!应该没有联想的高吧!




先说两个观点:

  • OV两家和小米并不是完全对标的公司,小米的手机业务比重已经下降到了50%+了。

  • 不管当前两家公司的估值/市值和小米比如,长远看小米会因为利润更高的互联网服务员和IoT有更好的前景。


然后开始分析:

小米是上市企业,oppo和vivo是非上市企业,两者可获得的可比数据不是很多。

为了方便比较和理解,在下面的分析中,我简单粗暴的设定P=市值/营收

先看下小米的P值



截止到2020年4月17日收盘,小米的市值2501亿港币,约合2282亿人民币。

2019年,小米的总营收是2058亿人民币。

所以小米的P=2282/2058=1.109


从财报可以看出,小米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三个板块。

1. 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占比54.5%)

2. IoT与生活消费品(营收占比30.2%)

3. 互联网服务(营收占比9.6%)


这三块业务中,智能手机板块的毛利率肯定是比较低的,因为涉及到制造、销售等多个环节,雷军也一直都说小米手机的综合硬件利润率不超过5%。

小米18年在香港上市的时候一直想突出自己的"互联网企业"的身份,但资本市场还是以家电等制造业的估值来为这家公司定价。在上市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小米的股价腰斩,被戏称为"年轻人第一支腰斩的股票"。


小米重点发展的是IoT和互联网服务业务在这几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前者在2019年获得了41.7%和24.4%的营收增幅,大大高于智能手机板块7.3%的增幅的。

所以,市场对他的估值也在发生变化,股价从去年11月底开始反弹,在疫情前已经涨了50%。


综合下来,我认为小米的P值中已反映了IoT和互联网服务两个成长较快、利润较高的业务。



如果要考量OV两家的市值,小米并不是一个特别合适的参照对象,因为OV两家在IoT设备和互联网服务上的收入要比小米小的多,市场给不了OV两家那么高的P值。所以,我们必须要选取一家和OV比较接近的手机制造业企业。


在科创板上,还真有这么一家公司,也就是最近几年刚被人熟悉的"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


这家公司上市后最高曾经到过700亿人民币的市值,目前已经回落到了351亿市值,传音2019年的业绩快报显示,他的营收是253.1亿人民币。

传音的P=351/253.1=1.387


虽然传音的手机制造业务比小米的"三驾马车"更加的传统,但科创板的溢价还是给的比较高的,所以传音的P值比小米高了差不多25%。


综合以下三个因素:

1. OV比传音更高的手机单价,因此带来更好的利润率(有利于提高OV的P值)

2. 传音目前的体量较小和非洲市场智能手机渗透率尚低,传音会有更好的成长速度(不利于OV的P值)

3. 国内资本市场,特别是科创板本身的溢价比较高,可能高估了传音的P值(有利于提高OV的P值)

我认为OV两家公司P值的范围大概率在1.1-1.3之间。


再看看OV两家的销售情况。

这两家不是上市企业,也不公布自己的业绩,所以我只能用第三方的数据大概的推算。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19年VIVO和OPPO的出货量分别是1.137亿和1.2亿台。

根据这家机构的数据,华为手机的全年出货量在2.387亿台,与华为官方公布的2.4亿台非常接近,所以我认为这个数据还是有相当高的可信度的。


有了销售量以后,我再看看OV两家平均手机的售价情况。

这个数据其实也非常难找,而且不同市场之间还有售价的差别。

我在网上只找到了同样是Counterpoint在2018年第二季度发布的一个手机平均零售单价。


虽然这个数据有点过时,但考虑到OV两家在整体手机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也一直在自降身价,用更低价格的机型去抢占低端机的市场,所以OV的平均手机手机还是一直在下降的。如果我采用上述数字,相对还是有利于两家公司的市值的。


简单计算可以得出两家公司2019年的销售额

VIVO:1788*1.137亿=2033亿

OPPO:1897*1.2亿=2276亿


再根据上面的P值(1.1-1.3)反推

VIVO的市值约等于:2033*1.1-1.3=2236-2643亿

OPPO的市值约等于:2276*1.1-1.3=2504-2959亿


结论:Oppo和VIVO的总体市场价值与小米接近,但前景不如小米




其实也说不准,虽然OV卖手机利润高,但是他们要花出去的钱也多,返给经销商的利润和返点,还有巨额的宣发费用,那么多热门综艺的冠名权,还有自己的研发费用,不见得最后利润比小米来的高,而且小米的海外市场比他们都广,而且小米还有这么多物联网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可能利润比手机还高,最主要你看估值也要看现在大盘在什么位置,现在A股在熊市,港股也被拖累,自然估值都低,小米不被看好,主要是主营的利润率太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三星   小米   华为   蓝绿   出货量   公司   资本市场   市值   净利润   值钱   利润   收入   两个   数据   数码   手机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