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农村孕妇都快要生了,还在田间劳作,她们不怕吗?

我是80年代的农村孕妇都快要生了, 每天还带着个大肚子推着个独轮木头车子,去田间地头捡柴草,生孩子的前一天还在麦田里浇水。

那个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是害怕,你每天不出去捡柴草,饭就做不熟,你不去浇麦子,水没了家里的麦子就浇不上水,就会影响一年的粮食产量,就这样每天冒着风险的干活。农村孕妇那个年代都是这样,快要生了为了生计,也要到田简劳作,就是有些害怕也当不了,不干还不行呢!




那时的孕妇可没有现在的孕妇那么娇贵,特别是劳动妇女基本上都是工作劳动到临产的。

我妈妈四八年生我妹妹时白天还在田间割稻,黄昏,我和姐姐睡了,妈妈还在做针线活。半夜,我和姐姐被一阵小孩的啼哭声惊醒,坐起来一看,才知道妈妈自己在床踏板上产下了个小妹妹。姐姐有十一岁了,马上起来帮妈妈去弄热水和搞卫生。

妈妈生妹妹还只三天就被我表哥央求了去帮他收稻谷,因为那年夏天表嫂刚溺水死亡,实在缺少人手。

我老婆64年生我大女儿头天照常参加生产队劳动,到半夜开始肚子疼。我马上叫醒我妈並去喊我大姐(当时片里的助产士)来接产,早上八点左右女儿出生。一月后就参加生产队劳动。

66年老婆生二女儿时,头天还在离家五、六里的学校上课,早上就生了二女儿,同校老师都觉得很惊讶。产后身体不太好,可是十八天后只能带了二女儿步行到校上课,因为当时是民办教师,要自己安排代课老师的,实在请不到代课老师只能自己去。

题主问七十年代的孕妇劳动到临产,不怕吗?她们不是不怕,是没有办法。

现在的孕妇与以前是没法比了。不仅经常检查而且早早就歇着待产了。

我大女儿怀孕时是住医院保胎到分娩。小女儿也是工作到临产的。

我大外孙女发觉怀孕以后就立即请假保胎,生了以后再在月子中心住了四十几天。还辞了职专带小孩了。小外孙女分娩以后也在月子中心住了四十几天才回家,由我女儿女婿服侍和帮带小孩。




时势所逼!以前的小孩一出生后,都是爬地,玩水长大的!现在的小孩根本就不接近地气,很娇嘀!至于农村孕妇确糸做工做到临盘生产!




这个确实有。那时村里有个马姓家的媳妇儿,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年龄也不小了,后来再次怀孕,一直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记得是上午挺着大肚子在劳动,下午就生了,而且是在家自然分娩,顺产,会有年长的助产婆帮忙……

现在孕妇也是需要多活动,媳妇怀孕后也是自然活动,上楼下楼一路小跑,除了初期有点轻微妊娠反应外,基本都是满不在乎的,产前的头天晚上,感到胎动频率加快,送到医院待产,……第二天早上去医院,孩子就出生了。

倒是同事的媳妇是剖腹产,尔后伤口又发炎,折腾一溜够,麻烦不少。

自然法则,并不奇怪。顺其自然,孕妇多运动为好。





70年代的人,没有那么骄病。一是时代局限,二是自律自强。三是大家都贫富差异不大,心态比较好。

那时孕妇怀孕都七个月了,照样参加生产队劳动,分娩时也不用选择大医院,大部分人都是经由村里的接生婆接生,什么营养餐了,月子中心了是不存在的,一个月子座下来,也就三斤红糖,几十个鸡蛋,几斤小米,条件稍好的人家炖只老母鸡,月子婆娘真的没那么金贵,但照样母子平安。遇到奶水不好的,也没有奶粉,小米汤汁也把幼儿喂养的健健康康。那时候,小孩子会爬时就放在地上,真的没现在这么骄病。

现如今条件好了,生活富裕了,孕产妇有休假制度,分娩时要选择大医院好医院,甚至于社会名流,富翁大咖会把产妇送到国外去分娩坐月子,还会请月嫂,规划营养餐,生个孩子就是天大的事。

而对婴幼儿更是百般呵护,骄滴滴的,也如同一有头疼脑热,必须去医院,输液住院,花费上千元。而那时感冒了喝点姜汤水,发发汗,也就挺过来了。

时过境迁,与时俱进,不同年代有不同年代的方式方法,这也不足为奇了。




90年代以前不管农村孕妇和城里孕妇都没有现在娇贵,80年代,就我们大队百份之九十以上的孕妇,除了特殊情况,都是本大队赤脚医生接生,而且大多数在临产前都在劳动,不象现在的人,娇气,生个孩子提前上医院,大多数都是剖腹产,不知道是社会进步的原因,还是什么原因,原来孕妇生完孩子,一般休息几天,就可以干点轻松的活,孩子如果没有奶吃,喝点米糊糊或者米汤之类的,那像现在的孕妇,孩子,就象安置公主,太子,说实话,我老伴生了两个孩子,临产前都在田里干活,发作时,才去请大队赤脚医生,没花一分钱,为了感谢人家,买了一斤糖,扯了一块花布送给人家了,从这点说明那时候人的身体健康要比现在好,生下来的孩子身体状况也比现在孩子强,两个时期的对比,说明人的思想索质,精神面貌,社会风气是最主要。




邻居二婶的女儿前些日子生孩子,早在半年前就休产假,特意从乡下把婆婆叫上去侍候,还雇了保姆,预产期将至,又把二婶叫到身边,搞得动做很大。

分娩的时候,一群人守在外面,女儿说顺产好,坚持了两天,后来说羊水破了,赶紧剖腹产,还好,母子平安。

这一番折腾下来,把二婶吓得够呛,事后说,现在的人生孩子,大人孩子都金贵,比不得过去。

过去生孩子是个什么样?

提起生孩子,二婶顿时眉飞色舞,她说自己生了三个孩子,其中夭折了一个,愣是不知道上医院,不知道找大夫,感觉就象拉屎一样,一使劲,孩子下来了。

第一次怀孕,都七个月,她还下地干活,在齐腰深的海水里打木桩,扛沙包,正干着,发现海水染成红色,肚子一下子瘪了下来,事后才知道早产,孩子没了。

第二胎就是儿子,在养殖场干活,觉得肚子疼,有东西向下坠,直觉要生,刚蹲下去,孩子就下来了,直接生在沙滩上。

生女儿就更痛快,下面已经见血了,她还不当回事,挺着大肚子和人走十里路去赶大集,走在半路上,想上厕所,跑到一棵大树后,脱下裤子,孩子生下来了。

为这事,儿女颇有微词,认为母亲没有重视他们的存在,就这么草率地降生了,二婶有苦说不出,当时家里太穷,二叔当教师一个月只有三十二元八角钱,如果她不挣工分补贴家里,就只有吃了上顿没下顿,孩子生下来容易,能不能养大都是问题。

令人庆幸的是,二婶的这一儿一女都很要强,后来都考上大学。古人曰:英雄不论出身,诚不欺人。




七三年秋天,大伙在我们北地里割谷子,运章哥家的嫂子挺着大肚正在干活,感觉肚子不舒服,大家七嘴八舌的嚷嚷,尤其是老媳妇子,叫唤着:快点吧,这个老母猪快生了。于是一个伙子啦着扳车,老嫂子躺在扳车上,两个老媳妇子跟着车子,一路小跑往家赶。一会功夫,翻正还没放工,一个老媳妇子回来报喜:小运章,您老婆子生了啦,又是个带尾巴的。(运章哥是我们队的队长,他已经有五男二女七个孩子了)我对这件事印象深刻,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那时妇女生孩子,跟现在比,可以说没有参照可比的系数。纯粹是自然选择,当然那时医疗条件和建国初期比,已经有相当大的改变了,但和现在是无法比较的。




时势所逼。天上不会掉下个大馅饼,不干,吃啥呀? 那时的孕妇,挺着大肚子下地劳动,不足为奇,有的临产前一天还在地里干活。有的孩子,因无人看管,夏收时,母亲只得把小孩放在小车上伞下的地边,照样在地里收割麦子。




看来你很年轻,对那个年代不甚了解,也许你要是问50后的大妈们,她们就会给你倒一肚子的"苦水"!



虽说是那时候的妇女很辛苦,但那个时候,人们都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大家都一样,无论是乡村城市,妇女挺着个大肚子仍在田间劳作,在工厂上班这是很正常的事!那时的妇女都没有什么娇惯,该上班,上班,该劳动,劳动。没人宠着,惯着!

从你的提问看,你感觉那时的农村妇女怀孕了,还在田里劳作,很辛苦!孰不知,那时的城市妇女更辛苦!农村,农田劳作是有季节性,可自由安排劳动时间的!阴天不干,下雨不干,刮风不干,一年到有半年闲!可城里的妇女就不行了!她们无论风雪雷电,顶风冒雪也要按时上班!

那时只要去上班,没有什么照顾不照顾之说!该上什么班,还上什么班。该干什么活,还干什么活!就拿纺织厂这样女工集中的地方来说吧,上厕所都得跑着去!挺大肚的多了,怎么照顾?有的好的单位,到了临产了,夜班给调个白班,重活调个轻活。但产前是没有假期的!大多数的妇女都干到下班生孩子!不说别人,就说我的夫人,就是下班后生孩子!



我还清楚的记得,我晚上下班到了家,爱人已到家,那时都骑自行车,她给我讲,肚子阵痛!我赶紧用自行车带着她去母亲家,母亲说赶紧去医院。去了医院折腾了一晚上,早上8:50生下了儿子!

城里的妇女比起农村妇女那时更累!最起码农村妇女还能自由安排自已的农活!

但和现在的小媳妇们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现在的小媳妇是多少人疼,多少人爱呀!若是怀了孕,恨不能供起来!别说干活了!从结婚就开始备孕,怀孕保胎,养胎,多少人伺候着!生了孩子,又是月嫂,又是保姆!以前的妇女要洗褯子,缝衣服!现在一色的成品,拿钱就买,用完就扔!谁还用褯子?早都用一次性的纸尿裤,尿不湿了!现在的小媳妇们真是掉进福窝里了!



一个时代是一个时代的事,每个时代的妇女都有各自的故事!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但有一点是应该承认的!妇女比男人辛苦,至少她们要怀孕,要生育!没有她们的辛苦,就没有家庭的幸福,人类的延续!所以,作为男人,一定要关心爱护自已的妻子,关爱女性,尊重女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金贵   孕妇   年代   生产队   小媳妇   大肚子   月子   田间   媳妇   妇女   小孩   母亲   女儿   农村   妈妈   孩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