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猫耳朵怎么做?

山西猫耳朵是中国山西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调味的好坏,就很难有一定的标准。猫耳朵是把面和得软软的,搓成大拇指的条子,再压成蚕豆大的小块,然后用拇指食指捏着一转,便被卷成像猫耳朵一样。在开水里煮熟它,捞起来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着汤汁,味道饱和,吃起来十分鲜美。配料各随其便,一般人家爱用韭菜肉丝和虾米,就很够味,讲究的用虾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随心所欲,没有止境的了。

山西家常猫耳朵的做法

猫耳朵是山西一种传统特色面食,因其形如猫耳,故名猫耳朵。

猫耳朵做法简单,又别具风味,所以在山西很多人家的餐桌上都有它的身影。

今日午餐:西红柿鸡蛋炒猫耳朵

1,和面。用温水活成光滑的面团。做猫耳朵的面适宜软一些。

2,饧面。面活好后,盖上湿布饧半小时以上。

3,面饧好后,在案板上揉好。

4,用擀面杖擀成较厚的面片。

5,把面片切成1厘米左右的条状。

6,再切成1厘米左右的方块。

7,取一个小块,在案板上一压一捻一搓,一个猫耳朵就做好了。

9,如果家里有草帽,或者高粱杆做成的盖帘或者竹帘,在这些上面搓猫耳朵,还有漂亮的花纹。我用的是竹帘。

10,终于全都搓好了。

11,锅里热水,准备煮猫耳朵。在热水的过程中准备炒菜。首先准备西红柿,洗净,切丁。

12,鸡蛋打到碗里备用。

13,炒锅倒油,加入打散的鸡蛋,凝固成型。加入少许葱花炒出香味,加入西红柿丁。

14,翻炒均匀,加入适量食盐和酱油,炒出汤汁。

15,这时加点水,是为了多点汤汁,比较入味。等锅里的汤开始冒泡泡,将煮熟的猫耳朵用焯勺捞到炒锅的菜里,加入食盐,少量陈醋,搅拌均匀,再稍微煮一下,关火。西红柿鸡蛋炒猫耳朵就做好了。

其实,猫耳朵说是山西特色面食,但是在北方面食为主的其他地方也是广为流传,只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存在。所以,大江南北的饮食文化,有其差异,又有融合,不管哪里的,只要喜欢就好。

  • 1.将面粉和成面团,做到三光(手光,面光,盆光),放置十五分钟

  • 2.将面团弄成长条状,如中性笔杆那么粗

  • 3.将条状面切成1.5厘米长小块

  • 4.在案板上用拇指抿面小块,这样一个一个的猫耳朵就出来了,注意要散开,防止做好的猫耳朵粘在一起

  • 5.将土豆削皮洗净后切块

  • 6.将豆角摘好以后,洗净掰成约3cm长的段

  • 7.将西红柿洗净切碎

  • 8.将葱切碎,姜切丝,蒜切瓣

  • 9.热锅下油,油热后将豆角倒入翻炒三分钟

  • 10.倒入切好的土豆翻炒三分钟,并加入少许老抽

  • 11.倒入切碎的西红柿,并加入约一碗热水

  • 12.盖上锅盖,炖约8分钟,期间要注意锅内水量,防止糊锅

  • 13.加入食盐,再继续炖约2分钟后即可搅拌均匀并出锅

  • 14.锅内加水,煮开

  • 15.将前面做好的猫耳朵下锅,煮约5分钟之后捞出将

  • 16.将面与菜混合后即可食用




北方人爱吃面食,尤其爱吃家里手工做的面,或抻,或擀,或拉,或切的,总感觉比外面买来的挂面或切面吃起来更加的顺溜,更筋道,但是这个无论是抻面还是切面都是要手艺的,大多数年轻人多半都不会,然而山西的这个猫耳朵还是比较简单的,还有些地方称之为麻食,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做,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它的做法吧!

首先用冷水和面略加点盐,几揉几醒之后揉滚成手指粗的细长条,然后切成指甲盖大小的块儿,放在撒了扑面的案板上用大拇指顺势一捻,面块儿的两边立即就翘起来了,卷曲成小片,酷似一只小巧玲珑的猫耳朵。为了提高效率还可以双手齐上,左右开弓,这样一下子就能捻出一大堆了。若是还想改良一下,那就在案板上垫一张寿司帘或者盖垫儿,这样鼓起来的外表还能印上漂亮的螺丝纹,看上去跟意大利贝壳面似的。不过这些都不是最传统的做法,要说到传统的做法啊,则无需案板,只要用左手无名指和中指夹住粗面条,右手揪下来一块面点放在左手上一捻就成了,感觉像是揪片儿,可又比揪片儿容易。

猫耳朵本身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面食,其制作方法也很随意,可以煮着吃、炒着吃、焖着吃,也可以烩着吃,煨着吃。就说说这个煮吧,可以先将猫耳朵煮熟后浇上各种浇头,像吃面条似的一拌,可以浇氽,也可以浇卤。而和菜蔬或肉下锅翻炒后,再加些汤水熬上片刻即可。再说说这个炒,先将猫耳朵煮到八成熟捞出来,滤干水分放上荤素菜料煸炒,像可以放上青红辣椒、豌豆、鸡蛋、肉丝、虾仁等等,随心所欲,尽情发挥。

Cola




对于从小生活在海边的我,刚开始见这种面食不知叫什么名字,因为它的外形是螺纹状,很象贝壳,所以在我家就叫贝壳面。
我家最喜欢吃的是西红柿十扇贝柱打卤面,做法简单易操作。
为了营养全面,饭菜多样化,可以用南瓜,紫薯,菠菜汁,胡萝卜汁,墨鱼汁合面,面醒好后可以用盖帘或寿司卷帘把小面块用拇指按压成一个个贝壳状。成品非常漂亮,五颜六色,钩人食欲,最适合老人孩子食用。













猫耳朵是一种在山西等地流行的汉族传统面食。其并非如名字所说用猫耳制成,只是因形似猫耳故名。在山西,猫耳朵像其它面食一样作为主食,所配的卤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调味的好坏,就看食者的喜好了。

在山西正宗的猫耳朵要用荞麦面来做,山西的巧妇们将荞面和的软软的,搓成大拇指般粗的面条,再一个个揪成蚕豆大小的小块儿,然后用大拇指与食指捏着一转,便被卷成像猫耳朵一样的面食。

众所周知,吃面食所搭配的卤是最重要的环节。一般人家爱用西红柿炒鸡蛋卤,酸酸甜甜的口感,红配黄的靓丽色彩,让人备有食欲。

在晋中一带,人们爱在羊肉汤里煮猫耳朵。羊肉切成与猫耳朵一般大小的片儿,将煮好的羊汤浇在煮熟的猫耳朵上,羊肉会“钻”进猫耳朵里,汤鲜而不膻,肉嫩而不绵,面精道而不硬,美味无穷。在寒冷的冬日,这样一碗香气四溢暖融融的羊汤猫耳朵,吃上一碗能瞬间融化掉每一根冻僵的神经,在味蕾和鼻子里打上深深的烙印!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猫耳朵,又叫麻食、圪团,是流行于北方的一道家常美食。许多人爱吃,但又因口感较硬,怕其不易消化,不敢多吃。我今天所做的猫耳朵,用开水和面,口感偏软,易消化,就敞开的吃吧!

猫耳朵制作方法非常有趣,小孩子也乐于参加制作,带着孩子一起做吧!

取适量面粉倒入盆中,加少许盐,三分之二面粉用开水烫(这是重点),剩余面粉用温水和,两个面团活在一起,揉匀,蒙上湿布饧20分钟左右。面的硬度较饺子面稍硬。

配料准备:将西胡、胡萝卜、香菇切丁,葱切葱花,西红柿切碎丁,备用。

饧好的面团擀成圆饼状(不要太薄),一刀刀化成长条状,再改刀切成小面丁。

拿一把木梳(这是我新买的专门用来做猫耳朵的梳子),将小面丁放在梳子上,用大拇指轻轻往前推捻,猫耳朵就成了。如此反复,直至面丁捻完。用寿司帘也能捻猫耳朵,但我觉得用梳子更顺手,花纹也好看。

开始炒菜。锅中放油烧热,先将香菇丁、胡萝卜倒入翻炒,将胡萝卜炒出红油来。再倒入西红柿炒,将西红柿炒出汤来。再倒入西胡丁、葱花翻炒,加盐,加少许十三香。加入开水,等水开后放入猫耳朵和油菜丝,煮两分钟即可出锅。

简单、营养、美味的一顿早餐,孩子非常爱吃!

如果喜欢西北美食,看完请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就恋这把黄土。




猫耳朵是一种流行于山西晋中一带的特色面食,现如今不仅很多饭店中有猫耳朵这道美食,而且很多家庭也都会做猫耳朵。

其实,猫耳朵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今天就来教大家猫耳朵的具体制作方法。

1、准备面团

揉面团需要先准备适量的面粉、水以及食盐,将盐放入面粉之中,之后一边往面粉中倒水,一边用筷子不停地搅拌面粉,直到面粉变成面絮状后,用手将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团,重复多揉几次,这样一来,吃起来会更有嚼劲,在多次揉面后,把面团盖住或用保鲜膜包裹住,醒发15分钟。

2、手搓猫耳朵

待面团醒好膨胀之后,把面团揉搓一次,之后将它用擀面杖擀成稍微有一点厚度的大面片,接着用刀将它切成小块,用大拇指摁住小块面片,轻轻往前一搓,一个猫耳朵就做出来了,当然,如果你想让猫耳朵变得更好看的话,可以将面片放在放饺子的篦子上用手去搓,不停地循环往复,就可以搓出很多猫耳朵了。

3、煮熟并调味

搓完所有的猫耳朵之后,需要把猫耳朵放入热水中煮,大概煮10分钟左右,猫耳朵全部被煮熟之后将它捞出,或者是将猫耳朵放入蒸笼中蒸,同样10分钟后将其取出,之后可以准备西红柿炒鸡蛋或者是别的菜跟猫耳朵一起翻炒,这样一来小巧又好吃的猫耳朵就做好了。

如果你爱吃猫耳朵,但是却从来没有尝试自己做过,那么可以在闲暇时间做一次,相信自己做过猫耳朵之后,你会发现猫耳朵不仅好吃,制作过程也是相当有趣的!




对于吃货来说世界上唯有两种东西可以治愈空虚的心灵,一是美食、二是吃美食,猫耳朵可是深受山西人民的喜爱,猫耳朵还有一个又绕口又有趣的名字被称为"窟窟疙瘩",之所以被称为"窟窟疙瘩",其实跟它的样子有关。

猫耳朵一般用玉茭面和白面制作,3:1的比例最佳,多吃粗粮身体棒棒,猫耳朵的做法很简单,将玉茭面和白面混合放入盆中,加少许的盐这样味道更加美味,刚开始加水然后用筷子顺时针搅拌,直到面成型后开始和面,用手揉捏面团直至盆光、手光、面光达到这三个标准那猫耳朵就成功一半了。

接着放置30分钟醒面,然后用刀粗细一厘米的切成条状,揪面疙瘩揪好的小面疙瘩,用右手大拇指的指腹在左手的手掌中向前推碾一只小巧玲珑又可爱的猫耳朵就做好了。

浇上自己喜欢的浇头,简直是人间美味,保证让你吃一碗还想吃第二碗,光想想就已经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了。




山西猫耳朵

山西猫耳朵

是中国山西人家的日常

主食

,做法的高下,调味的好坏,就很难有一定的标准。猫耳朵是把面和得软软的,搓成大

拇指

的条子,再压成蚕豆大的小块,然后用拇指食指捏着一转,便被卷成像猫耳朵一样。在开水里煮熟它,捞起来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着汤汁,味道饱和,吃起来十分鲜美。配料各随其便,一般人家爱用

韭菜肉丝

虾米

,就很够味,讲究的用虾仁、蟹肉、

冬菇

、火腿,就随心所欲,没有止境的了。

  • 中文名山西猫耳朵
  • 主要原料白面,莜面
  • 是否含防腐剂否
  • 辅料木耳 香菇 金针

简介

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

面食

。它吃着筋滑利口,制作简便,随乡就俗,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又加制作简便,倍受群众欢迎。在晋中一带,人们用

白面

高粱

面制作;在雁北、忻县高寒地区,人们用

莜面

荞面

制作,取名“碾疙瘩”,还名“碾饦饦”。尤其因

莜面

制作柔软,还能碾推成花纹、触须等式样,更使这种

面食

形象多彩多姿。猫耳朵原是民间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别有风味,一些宾馆、饭店的厨师,把它推荐给外宾。许多贵宾食后赞不绝口。从此,这种

面食

进入了“大雅之堂”,如同清宫风味小

窝窝头

一样,成了筵席上的一道佳食美味。

做法

白面

用精粉一斤,水五两。先将面粉倒进盆里,冬季用温水,春夏秋用冷水和起面,扎光揉好。放在面案上,撒上面粉,用面杖擀成两三公分厚的薄片,切成多半公分大小的剂头,再撒一次面粉,滚均匀。然后,两手

拇指

相对按住面块,一下一下往前推,推成形如猫耳朵状即妥。锅开时抖去面粉下到锅里煮熟捞起,浇上各种荤索打卤等浇头,调以山西老

陈醋

,味香形美,可饱享口福。

荞面

荞面一斤,水五两左右(除夏季外,一般都用温水和面)和起,扎匀扎光,稍醒后搓成指头粗的圆条,撒上面粉,用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圆条,用右手切成指甲盖大的小剂子,然后用右手

拇指

在左手掌上,推成一个一个小卷,形状同猫耳朵一般。锅开后,抖去面粉煮熟。捞出后浇上浇头、调和,越吃越香。

莜面

莜面

一斤,热水七两,泼起和好,用湿布把面团盖好,要趁热制作。方法同

荞面

。因

莜面

光滑柔软,还可用右手食指、

拇指

推碾成花纹形状,其形状更美。推好后上笼蒸熟,下笼后调以浇头,调和即可食。各种面制作的猫耳朵除煮食外,还可焖食,即先把菜炒好,将猫耳朵倒在菜上,上火焖十五分钟左右即熟。吃时搅拌均匀,调以调和,也很可口。山西红面猫耳朵

材料

木耳 香菇 金针

腐竹

平菇

鸡蛋 水淀粉

卤的做法

1)木耳、香菇、金针、

腐竹

泡发后,洗净,分别切成一寸长的条;

平菇

洗净撕成条;2)炒锅内入少许油,爆香

花椒

、葱、蒜,加入除鸡蛋以外的所有材料,加盐、老抽炒香;3)在炒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将鸡蛋打散,倒入锅内,煮开后再勾入水淀粉,等再次煮沸后加鸡精调味即可。

面的做法

1.

红面

白面

以1:1的比例混合好,和成稍硬一点的面(比平时我们自家吃的手擀面稍硬一点);2.和好后,松弛10分钟;3.将松弛好的面团擀成5cm厚的面片,用

刀切面

5cm宽的条,再将条切面中指指盖大小的面块即可;

4.将切好的

小面

块一一用大

拇指

在案板上捻成猫耳朵的形状就可以了(其实就是大拇指放在面块上,用力向上一推就可以了)5.所有的面都做好后,放入锅内煮熟,捞出,浇入卤,撒上一点香菜,一碗香喷喷的面就出来了。香啊……流口水了……




山西炒猫耳朵做法用料

主料面粉260克

干香菇10朵

辅料五花肉100克

胡萝卜1/2根

柿子椒1个

红椒1个

调料花生油30毫升

食盐3克醋少许

蒜2瓣

生抽5克水200毫升

香菜1棵

白糖3克

炒猫耳朵的做法

1.面粉里面加入一小勺盐(分量外),加入白开水用筷子拌成面絮


2.用手仔细的将面絮揉成光滑的面团,然后盖上湿布饧30分钟

3.五花肉温水冲洗两遍后切丁,香菇泡发后切丁,大蒜切片,香菜洗净切末

4.胡萝卜、青红椒洗净切丁

5.饧好面团多揉两遍,然后擀成大约0.3厘米厚的面饼

6.放一些面粉防粘,然后将面饼切成约0.5厘米宽的条

7.再将切好的面条改切成丁

8.取面丁一个放在寿司帘(直接放案板上也行),用大拇指的指肚按住面丁往自己相反的方向一搓就成猫耳朵了

9.搓好的猫耳朵煮熟后用冷水冲洗一下,然后控水

10.炒锅内放适量的花生油,然后放入白糖炒出糖色,下五花肉炒至肉丁上色

11.下蒜瓣、香菇、胡萝卜,加盐3克,翻炒至香菇和胡萝卜熟透、入味

12.下煮好的猫耳朵、青红椒,加入一大勺生抽翻至青红椒入味

13.出锅前撒上香菜末、调入一点点醋,拌匀即可食用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食有多好吃,那真的是让每一个吃过的人都流连忘返,山西的面食有多好吃,那是吃了一个舒服和健康,山西的面食有多好吃,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吃也吃不完。刀削面,剔尖面,饸烙面,还有各种各样好吃的面食都是山西人的智慧结晶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面食,同样让人好吃的到不得了。

而这个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的风味面食。吃起来筋滑爽口口,制作不仅简便而且百搭,适用多种面粉和浇头,再加上制作简便,非常受群众的欢迎。在山西的不同地方,用于制作猫耳朵的面食也各是不同,在晋中,通常白面、高粱面制作;而到了雁北、忻县等高寒地区,又用莜面、荞面制作,取名“碾疙瘩”,。尤其因为莜面制作柔软,还能碾推成花纹、触须等式样,更使这种面食形象多彩多姿。让人么印象深刻而回味无穷。

制作方法也是非常的简单,在用白面、荞麦面等和好后,用刀切成小块,然后用手的大拇指在案板上一捻即成了猫耳朵的形状,也是非常的形象了。然后清水煮后捞出,浇上菜或卤就能够吃了。这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面食,在山西也是比较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山西   晋中   切成   浇头   面团   翻炒   白面   面食   香菇   大拇指   西红柿   面粉   拇指   煮熟   做法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