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茶?

欢迎关注【懂茶帝】!

黄茶是中国六大茶系之一,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


按鲜叶老嫩芽大小划分,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1.黄芽茶

鲜叶最为细嫩,于谷雨前后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

黄芽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等,其中君山银针最为名贵,属于中国名茶之一,雅称“金镶玉”。

2.黄小茶

细嫩芽叶制成的统称为黄小茶,多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

但品质不及黄芽茶,如沩山毛尖、平阳黄汤、雅安黄茶等均属黄小茶。

3.黄大茶

用粗老原料制成的,称之为黄大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或一芽四五叶,制作原料多以夏秋茶为主。

如安徽皖西金寨、霍山黄芽、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都是黄大茶。


黄茶历史

最早的黄茶,是指鲜叶带黄色的特异树种制成的茶叶现在所说的黄茶,是指经过焖堆渥黄技术制成的茶。

新中国建立初期,要用茶叶来换外汇,而苏联人大多喝红茶。所以当时黄茶最大的产出地霍山县全部改制红茶。

直到1969年珍宝岛之战中苏关系破裂,才重新开始制作绿茶及黄茶。而这时,黄茶制作工序几近失传。

几位茶学专家与三位耄耋之年的老茶农历经两年的走访尝试,黄茶才重现人间

不过,由于黄茶的特殊工艺——“焖堆渥黄”很难掌握度,当地又缺乏资料记录传统工艺,所以,当年恢复的霍山黄芽,也不能保证工艺完全传承历史。

这也就导致了现在市场上的很多黄茶,并没有很明显的“黄汤黄叶”特征

由于大家对黄茶的认知度低,市场需求量也就相对其它茶类少很多,导致很多黄茶的主产区,主产的茶叶却不是黄茶,这也是黄茶产区广,但是产量极低原因。

▲黄茶主要产区(图片来源网络)




黄茶是我国特有茶类,由绿茶演变而来,属于轻微发酵茶。黄茶的品质特征是黄叶黄汤。在口感上,具有香气清悦,滋味醇厚的共同特点。黄大茶干茶色泽黄绿,叶大梗长,叶尖呈黑绿色,开汤后叶底呈现黄红色,具有焦糖香。黄小茶汤色黄而鲜亮,品质鲜嫩,叶底嫩黄。以老杨个人的理解,黄茶的魅力来自于甘醇,这种甘醇既有绿茶的清新鲜爽,又有红茶的醇厚甜美,柔和宜人,润泽身心,惹人喜爱。

黄茶的历史较为悠久,据明朝许次纾《茶疏·产茶》中的相关记述明代中后期以前中国就已有黄茶的生产。下面,老杨将结合国家标准和大学教材《制茶学》来解答黄茶定义、由来、分类的问题。

一、什么是黄茶

现行国家标准中,与黄茶相关的主要有《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GB/T 21726-2008 黄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的规定:“黄茶(yellow tea):以鲜叶为原料,经茶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

由此我们可知,黄茶对比其他茶类在加工工艺上具有闷黄的特殊工艺流程。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中规定:“闷黄(heaping for yellowing):将杀青或揉捻或初烘后的鲜叶趁热堆积,便其在湿热作用下逐渐变黄的过程。”其本质是在高温、高含水量下,在制品的叶绿素降解,多酚类化合物进行非酶氧化,产生黄色物质,使产品干茶、茶汤和叶底表现出黄或黄褐的色泽特征,以及甘醇的滋味品质。

根据闷黄的先后和时间长短,可分湿坯闷黄和干坯闷黄两类。湿坯闷黄又分杀青或揉捻后闷黄;干坯闷黄又分堆积和纸包闷黄。君山银针采用的是典型的干坯纸包闷黄工艺,皖西黄大茶是典型的堆积闷黄工艺。与绿茶的加工工艺比较,黄茶的生产加工工艺与绿茶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个闷黄工艺。

从左至右:君山银针、霍山黄芽、岳阳黄毛峰

皖西黄大茶

二、黄茶的分类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T 30766-2014 茶叶分类》黄茶的类别有:“芽型、芽叶型、多叶型三种。芽型:采用茶树的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芽叶型:采用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初展加工制成的产品。多叶型:采用茶树的一芽多叶加工制成的产品。”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制茶学(第二版)》中,按照鲜叶原料的嫩度,黄茶分为黄小茶、黄大茶。黄小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沩山毛尖、北港毛尖、平阳黄汤、远安鹿苑茶等;其中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属于黄芽茶。黄大茶主要有: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很高兴参与这个话题,中国有六大茶类,黄茶虽然是其中之一,但六大茶类中,很多人唯独从未喝过黄茶。可以说,黄茶是最不起眼的茶类,知名度一直排在最末尾,被人所忽视。也许你也好奇过,为什么黄茶喝的人这么少?下面就来聊一聊。


一、黄茶为什么不流行

黄茶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丝毫不比其它品类逊色。但现在能见到的黄茶品种,无非就是四川蒙顶黄芽、湖南君山银针、沩山毛尖、安徽霍山黄芽、广东大叶青、温州黄小茶等等,屈指可数,十分有限。且这些黄茶既不像西湖龙井、太平猴魁等绿茶出名、也没有祁红、金骏眉等红茶受到追捧,市场基本是在产地附近而已。

那么为什么黄茶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呢?究其原因,是因为黄茶的发展面临着两大障碍:一个是消费群体小、消费者对黄茶的认识少;二个是黄茶产量低,特征不明显。

首先,黄茶的个性特征不明显,工艺与绿茶接近,但却似黄非黄,似绿非绿,消费者有时会将黄茶误认为是绿茶。这导致消费者对黄茶的认识普遍不清晰,常常误以为是绿茶来购买,而并没有养成“喝黄茶”的习惯。再加上近年来乌龙茶、普洱茶、有机茶等等概念的普及,黄茶的关注度越发不如从前。久而久之,黄茶的产量受到了外部限制。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茶叶市场份额组成,占比最大的仍然是绿茶,达53%,黄茶仅占比0.3%。小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黄茶产区比较少,仅限于四川雅安、湖南岳阳、安徽霍山等传统地区。

其次,黄茶本身的制作工艺难度很大。在传统工艺失传的情况下,黄茶的“闷黄”环节很难控制,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现代采用机械化加工来缩短时间,又会造成“闷黄”时间不足,干茶“非绿非黄”,品质极不稳定,特征几乎丧失。所以黄茶的生产又不可避免地受着内部的限制。

黄茶本身怎么说,他就在绿茶基础上加了一个所谓的发酵工序闷黄。他跟绿茶的工艺比起来的话,费时费力,换句话,成本高。但是它又没市场,你成本高又没市场,结果是什么?就是产量越来越少,做的人越来越少。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君山银针……这些知名的这些黄茶品种,绝大部分在工艺上已经是绿茶化了。

总之,黄茶不流行并非因为滋味不如其他茶类,而是由于黄茶的产量低、工艺难度大,并且其自身特点不明显,再加上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黄茶也比较少,不似其他茶类那样“大众化”,所以“透明”,已经非常非常少了,知名度不高,没什么人喝。

二、黄茶的等级划分

1、黄大茶

第三等黄茶。其采用一芽四叶、五叶,一般长度在10~13厘米,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外形,在我国很多茶类中都是少见的,成为了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黄大茶的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相连形似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主要的包括有:皖西黄大茶、贵州海马宫茶、广东大叶青。

2、黄小芽

第二等黄茶。其采用四月中下旬比较大一些的一芽二、三叶,加工而成,黄小芽外形微卷,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主要的包括:平阳黄汤、北港毛尖、沩山毛尖。

3、黄芽茶

黄芽茶是第一等也是最好最贵的,其是用清明前后的十天采摘的一芽一叶,外形茁壮挺直,银毫满披,色泽金黄,光亮,汤色杏黄明亮,滋味甘醇爽口。主要包括有: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君山银针。

三、黄茶的突出功效

1、化痰止咳、清热解毒:黄茶其性属清寒,在酷热的夏天饮用最适合不过了。

2、健胃消食:经过杀青的黄茶中产生了很多的消化酶,消化酶有助于肠胃的消化,还能令你坚持肠胃的健康。对那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肥壮懒动之人最适合饮用。黄茶适合在夏秋饮用,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者,饮用黄茶能起到助消化,清暑生津的功效。秋季气候干燥,是咽喉疾病的高发季,常饮黄茶,能生津润喉。





黄茶是中国的特色茶叶,其加工工艺:茶青,摊青,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分类,黄小茶,黄大茶

代表茶叶,君山银针,霍山黄芽,霍山大黄茶等




感谢邀请,欢迎关注 Hello茶叶。

首先喝茶保健是普遍存在的共识,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泡茶的过程还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就黄茶来说,那么你知道黄茶是什么茶吗?种类有哪些?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一、黄茶是什么茶

黄茶是我国特产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在唐朝时就成为了贡品。黄茶属于部分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名茶代表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远安黄茶、霍山黄芽等等。

二、黄茶种类有哪些

1、四川蒙顶黄芽

四川蒙顶黄芽是黄茶中的重要品种,它出产在四川名山县的蒙山,每年春天采集新鲜的茶芽,经过杀青处,包副丑等多道工序,加工成成品茶,是黄茶中的精品,它在古代时一直是皇家专用的贡品。

2、黄小茶

黄小茶也是黄茶中一个重要的茶叶品种,它是采集新鲜的茶树嫩芽加工成的成品茶,现在市场上热销的黄小茶有湖北岳阳的北港毛尖,以及湖南宁乡的沩山白毛尖还有安徽的皖西黄小茶,它们都是黄小茶中的热销品牌。

3、黄大茶

黄大茶也是黄茶中的重要品种,这种茶叶主要出产在安徽霍山和大家以及岳西等地,其中以霍山县出产的黄茶最为有名,他干茶色泽自然多为金黄色,而且香气高远,味道浓厚,耐泡性特别强。除了这些茶叶以外,广东的大叶青也是黄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它主要出产在广东的韶关和肇庆。

三、黄茶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1、常喝黄茶对人的脾胃很有益处,因黄茶为轻发酵的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能够养胃护胃,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2、想要减肥的人士可以多喝些黄茶,它能够促进脂肪细胞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脂肪的分解,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堆积,实为懒动型肥胖者最佳的健康瘦身减肥茶。

3、相对其他种类的茶叶而言,黄茶在防癌、抗癌方面的保健作用明显。黄茶含有大量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突出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4、黄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高,水浸出物亦均高于其他茶类平均水平。黄茶还富含富含铁、锰、锌、硒等人体有益微量元素,其中,锰的含量高达87.82mg/100g,对促进人体骨骼生长发育、保持正常的脑功能、改善肌体的造血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此外,它还具有美容养颜抗衰老,缓解酒精性肝损伤,降尿酸预防痛风,降血脂、血糖,抗辐射预防皮肤光老化等功效。

最后祝大家在看头条的时候能够开开心心,每天过的快快乐乐,做事顺顺利利,身体健健康康!

以上,

欢迎关注 Hello茶叶,一个分享茶知识,传播茶文化,致力于助农增产增收的茶人,谢谢。




黄茶是中国特有茶类之一,自唐代蒙顶黄芽被列为贡品以来,历代均有生产。

①原料:带有茸毛的芽头、芽或芽叶制成。

②外观颜色:具有叶黄、汤黄、叶底黄三黄色之称。

③主要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焖黄→干燥。

④香气:清香纯正。

⑤汤色:微黄。

⑥滋味:醇厚鲜爽。

⑦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

⑧黄茶的营养成分: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85%以上,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效果,黄茶适合免疫力低下者、长期使用电脑工作的人饮用。




黄茶:轻发酵 “闷”黄

 

制作工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黄茶按照其鲜叶嫩度和大小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黄茶的特点是黄汤黄叶。黄茶很少见,因为黄茶的制作工序“闷黄“极为复杂,需要在湿热或干热条件下促使绿茶茶坯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氧化过程中需要非常有经验的制茶师傅凭借经验不停观察,翻动茶叶。代表茶叶有:蒙顶黄芽、温州黄汤、霍山黄大茶等。

喝法:

黄茶用85—90℃左右的水冲泡,可用玻璃杯、壶、盖碗等茶具。

【最适合人群】

黄茶中含高于其他茶叶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者都可饮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霍山   平阳   芽茶   消化酶   黄汤   毛尖   银针   黄叶   安徽   绿茶   功效   茶叶   滋味   品质   工艺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