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8千元难招人,可明明有人要求月薪5千却找不到工作,这是怎么回事?

信息的不对等,还有人思维的局限性。信息的不对等就是适合你的工作你没找到,最主要的还是思维很重要,我接触的有一部分人,他们就觉得他们只能做这个,我有时候给他们说让他们去干啥,其实非常简单,但是他们就是不去,说自己文化低了,那种工作不会做之类的理由!就拿我老婆举例,今年年初我带她找工作,我说带她找个环境好一点的,工作轻松一点的工作,不要求工资多高,只要人轻松一点,可她就不干,非要去各种厂里找工作,我说你这么年轻漂亮的小姐姐,为啥非要去厂里,她还跟我不高兴。我带她看得工作,她总有理由拒绝,一会儿学历低了,一会儿不会的,她其实就是怕人际交往,就喜欢工厂里简单单一的工作环境…真的是能气死你,不过她在厂里工资还是中等偏上





我爱的人不屑一顾,爱我的人惨不忍睹!职场上也是如此,工资高的岗位招不到人,有人想要一份稳定的低工资,却求而不得!

在职场的这些年经历当中,我完全理解招人的和找工作的双方的痛苦,但是这种矛盾恰恰是不可调节的,因为要求的差异是条件的差异,双方只能干瞪眼!

仅是路人观点

8000元的岗位,招个5000元的“便宜货”没法用,我们是给岗位招空缺,不是随便拉个人凑数

对于工作薪资而言,它需要根据岗位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最终形成招聘人才与岗位适配。这就好比配钥匙一样,你不能随便搞一把钥匙就想打开锁,那毕竟不合理。对于工作也是一样,我们需要考量求职者的抗压能力、工作经历、工作经验、自身技能以及其他条件。只有匹配度越高时,才能更好的让工作顺畅起来。

相反,你招了一个便宜货,结果来了以后什么都做不了,或者说做不好。招人之前是什么样招人之后还是什么样,甚至有可能帮倒忙,这样的结果谁也不愿意看到,还白白为此搭一份工资不合算。

招人和买东西一个道理,你不可能在街上见到便宜的就想买回家吧,总要挑一挑,和家里的其他东西相配,符合家里人平时使用习惯才行。不然的话,你贪图便宜买回去的充其量是一堆废品罢了。

要价5000元的人,拿不下8000元的活,一些工作条件决定了你做不了。公司多花3000块招的人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只花5000块人好多个3000

很多时候我们讲,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高薪的工作很多,也有人很艳羡,但是没用,因为你的条件达不到。学历、履历、资历、技能都可能是软肋,这些不匹配就决定了你与岗位之间差距相去甚远。用人单位一衡量,招一个人回来产生不了价值还占着位置,白花钱,我哪怕把8000提高到10000都不会选择降薪5000去找一个“凑合”的人。

这就跟建筑材料一个道理,为什么有些材料便宜但是大家不敢用,就是因为本身质量的不过关。对于公司来讲,员工是公司业绩的基础,找到一个凑活着用的人,如何保证公司的业绩,要知道他的损失可是远远比他的工资高多了!

要想找到高薪水的工作,或者求职更高的岗位,降薪这种低声下气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踏踏实实提升自己能力

同样的,我们找工作时,由于自身实力不足而“卑微”的选择降薪跟别人谈,然而得到的却是更大的质疑。你得主动降薪,反而让别人更加坚定“便宜没好货这个道理”。所以,当你在拿着5000块薪水时,不要寄希望HR会瞎了眼招你一个只要5000的人,而是及时的想办法去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当你有了开口要出10000的自信时,HR他们愿意给你12000招聘你!

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市场上HR高薪招不到“好人”,求职者底薪“进不了门”,其根本是双方的掌握的信息价值不对等,低薪求职者的岗位能力与招聘位置能力不匹配,自然就存在招人的每人可找,找工作的无处就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近10年的招聘工作中,发现现在更为严重。求职者喊找不到工作,企业喊招不到人。这里面并不仅仅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还有更多因素。看完下面的,相信大家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01 信息不对称是必然的,即便现如今互联网如此发达,也不会没有信息死角的存在

为大家所熟知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传播受制于空间、时间范围。超过一定范围,就不会被对方所接收。

因此,不论是企业的招聘信息,还是求职者的需求信息,都只能在交互空间里进行匹配,符合双方要求的必然就非常少了。

因此,即便是招聘,也需要企业长时间的进行推广。但是求职者不会长时间的等待,每一个工作之间衔接的时间于他们而言越短越好。所以就会存在企业还在招聘,但对方可能已经入职的情况。

02 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求职者对企业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其心态是用最低的成本招到最好的人。这就导致很多对公司有意向的求职者,没有达到他们的标准而被拒绝。

即便是基本符合岗位要求的,企业也希望在与其他人做出对比后,最终决定。但是很多时候,求职者的选择是比较丰富的,在等待期间,他可能就选择了其他公司。毕竟对有能力的人来说,不愁找不到工作。

这两点进一步加大了企业难招人的程度。

而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对工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很多工作达不到他们的标准,即便企业觉得合适,他们也不会将就自己。

人们往往习惯性追求自己所达不到的东西。找工作就是一个很普遍的例子。求职者想要1w的工作,但企业觉得他只值8k。并不是求职者不适应这个岗位,而是双方在某些地方根本就谈不拢。

03 人都倾向于待在舒适圈,在不确定之前很难做出彻底的改变

还有一个原因,实际上是发生在求职者身上的。对于月薪拿5k的人来说,他是不愿意冒险拿8k的。

这种冒险并不是说他要做出多么大的牺牲,而是他现在已经有5k,在不确定是否能够拿到8k的情况下,不会轻易的做出改变。

这就好比你现在的月薪是8k,当你看到群里有招聘信息说薪资是1w时,你会对这个岗位有兴趣,但也仅仅是有兴趣而已,并不会因为这个工资就果断的去面试、去争取。所有人都是有惰性的。

04 月薪高并不能说明一切,其它方面也会左右人的选择

月薪8k和5k的选择,并不简单。企业不是傻子,既然能开出高薪,要么说明岗位要求比较高,要么存在一些特殊的条件,导致很少人愿意去应聘。

要求高,面试通过的自然就少,即便很多人愿意。有特殊条件,本就会直接降低简历的数量。这就像月薪8k的工厂值班倒班岗位,和月薪5k的办公室岗位,很多人就是会选择5k而不是8k。

面试本就是一个综合考虑的事情。求职者会考虑企业。企业也会考虑求职者。只有双方在大部分条件都达到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才可能最终确认。

总结一下就是:

1、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的不对等

2、企业和求职者对对方的要求越来越高,降低了双方的意向度

3、求职者对舒适区的适应,降低了他们重新选择的几率

4、工资不是唯一的选择标准,还有其他因素会产生影响





工厂一直存在招工难,工人一直处于找工作难,这其中有多方面因素。工厂招工难,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8000的工资,可能是有,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或者是,两班倒,全年无休,或者是,粉尘飞扬,或者是从事的工作有有害物体,赚几个钱不够养病。工人找工作难,首先信息不对称,信息不流畅。还有,工厂机械化管理模式,超长工时,还有,对劳动者的不尊重,这些主观原因,还有,劳动者自身,很多没什么文化,现在很多工业,半自动,带电脑操作模式,年龄大点的,跟不上,年龄小点的,受不了管束,吃不了苦,所以,工厂招不到工人,工人找不到工作,这个现像存在很久了,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改善。




做什么工作,是真的吗?现在好多招工广告和事实不符,招工是回事,现实是回事,都是套路。招工工资8000,进厂要是另外一回事3000一5000了。把人骗进厂再说。




月薪8000和5000。虽然只是差了3000。但是所要求的技术和能力是有天差地别的区别。社会的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有些人,有8000的本事却拿着5000的工资。而有些人有一些特殊的渠道和条件。只有5000的本事却拿着8000的工资。这也是社会上的一种不平等的体现。社会上,不只是看个人的本事和能力,也需要看个人的资源和人脉。企业高薪难招人,人才低薪找不到工作。很多情况下也是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更是认知的问题。







分析一下。22-25岁的人,1、想学东西,学好创业。

2、25-28岁的人想挣钱,但是目前已经过的很好了,已经在找创业项目了。

3、28-30岁的人 目前已经在创业,或者就在目前的工作上老死。

30岁以上的,已经习惯了现在生活方式,想就这样继续下去




招人都是有门槛的。

你招个看门的保安不可能一个月给他8000块吧?

月薪八千就要有八千的标准。

有些人只有小学学历,也没有什么技能,月薪五千的工作他肯干,可是有人会给他那么高工资吗?肯定是不会的。

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博弈的结果。

企业想着有最低的成本招到最合适的人,打工仔想着找到最高工资的工作,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结果就是市场自然平衡。




普遍在三千上下,我们合肥各种服务员,保安,保洁,超市员工等都在二千多点。




月薪3000元,没有关系都找不到活干,在县城也就是2000元一个月,这就是中国,不要说招工难,不要扪着良心说话,缺德;有多少人找不到活,在家没事干你知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月薪   对等   厂里   求职者   不对称   找工作   高薪   岗位   工资   工厂   条件   能力   工作   企业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