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银行存了5万定期二年,取钱时发现存折是5千怎么回事?如何咨询银行处理?

存了5万定期两年,取钱时存折上只有5千,根据多年从业经验分析,出现如此大差距的可能性并不大,其余4.5万很可能被“买成”了其他金融产品。结合几种可能性,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柜员是否存在多收少存,揩油呢?众所周知,银行柜台的工作环境不仅全封闭,而且都安装了360度高清摄像头,一般并不具备揩油条件;同时,银行在营业期间和营业结束之前都会扎账盘库,并由主管确认账证和账款是否相符。可以这样说,如果多了4.5万,最迟在下班之前也会发现,并通知客户前往处理的。因此,这种揩油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反而是储户要么记错了金额,要么记错了银行。

假如储户确实是存入了5万,最后存折确实只有5000?那么问题可能会出现在哪里呢?乐观分析,他一定还有其他存款凭证或理财类合同,换句话说,除了存折上5000以外,剩下45000变成了其他理财产品,但如果把所有产品加总以后,金融资产总余额仍然是5万,只是储户不懂,或者没有找到其他凭证或合同而已。

在这里,存折是一个重要线索,但遗憾的是题主并未说明存折是活期还是定期存折,但根据经验可以作一推理。

如果是活期存折,且通过补打存折后,会有明显的扣款记录,那扣款部分很可能被买成了保险产品,如果每年扣一次就是期缴型产品;如果一次性扣了4.5万,就是趸缴型保险产品。这时,储户就该找一找是否有保险合同,及其金额是多少。

如果只有定期存折,且余额只有5000,那么银行很可能还给了一张借记卡,而且这张借记卡一定会有扣款流水和债权记录。因为借记卡是全功能账户,无论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代理保险等产品,不仅可以实现债权记录、自动扣款,而且理财产品和基金必须用银行卡买入和赎回;代理保险除了通过银行卡扣款外,还必须给储户一份纸质合同,即保险合同,提前退保或到期退保均凭保险合同办理。

不过通过多方面综合分析,大致可以画出事件轮廓:

1.储户存入的总金额与金融资产总余额相符,都是5万,只是被分散了,不存在缺斤少两问题。

2.储户持有一张定期存折余额5000,但很可能还有一张4.5万的趸缴型保险合同,而且很可能还是2年期,与5000定存同时到期。

3.储户没有按时领取保险合同,它仍然在保险公司或银行躺着呢,或者保险合同不慎丢失等等。

因此,作为储户如果发现存款少了4.5万,首先应该回忆一下存款情形,找一找还有什么凭证或合同;其次,带上本人身份证,到开户行查询自己所有账户,并将余额加总(保险产品也可以同时查询),看是否与本人实际金融总资产相符;第三,重点查询存款日附近的交易流水,看看钱被扣到什么地方什么人了。只要做到这三步,问题就已经解决了90%以上,弄清真相,对症下药。

但万事就怕万一,假如真的存入5万,最后却只有5000,时间过了这么久,很多证据可能会缺失,要想追回来可就难了?




存5万元定期,取钱变5000元,这么魔幻的事情,是真的吗?说句实在话,我个人是不信的,特别你存的是存折,而不是银行卡。

5万与5千的差别

首先,对于一个正常的存款者而言,在存款完后基本上不可能不看单据,特别是存折,大部分都会看看打印的金额是不是存款的金额,难道说你看都不看?

其次,银行柜员在收款时,肯定会唱收唱付,难道你没听到?就算你没听到,没看到,银行柜员也没注意到,但是在日终盘库时,肯定会发现钱箱的资金与电脑的资金不匹配,因为电脑录入的是5000元,而钱箱是50000元,整整相差45000元,经办与主办的盘库,不可能没发现,而一旦发现,必定会联系你,但实际并没有,所以证明存款金额没错。

最后,肯定免不了的要说是银行员工黑了这45000元,其实如果在柜面工作过,你就知道50000元与5000元的差别了,看似只差了一个零,但实际中如果是现金,那么涉及到4.5把百元大钞,如果是50元的就是9把接近一扎,更别说20元、10元的了,而即使是4.5把的百元大钞一般人的口袋也很不好放下去,所以就算是银行职员要想黑你这笔钱也不容易,毕竟在高清探头之下,要把这笔钱稳稳的拿出去太难!

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了你这4.5万元搭上自己一辈子的职业生涯,根本不值得,因为一旦事发,不仅仅是辞退了,这已经涉及到职务犯罪了,而事发的几率非常大,因为储户可能一开始没发现,但隔天或隔几天发现了,此外银行的会计主管以及零售部也会时不时的抽查监控录像检查,稍不注意就东窗事发了,试问几个员工愿意拿自己未来美好的人生来进行赌注?

最大的可能

因为是邮储银行,存款变保险的案例相对较多,所以我姑且大胆的预测,当时引导你的大堂经理/理财经理/柜员,并没有将50000元都存为定期存款,而是5000元存定期,剩余的45000元用于购买理财或者保险等其他产品了,所以你可以查查自己名下的金融账户,是否还存在一笔理财产品或者保险产品等,这个的概率更高。

总结

因为时隔两年了,银行的监控录像早已覆盖掉(一般监控录像的保存期限为3个月-6个月,毕竟存储容量有限),此时咨询银行其实很难得到一个答案,因为银行能做的也就是调查当年的会计凭证资料或查询你名下是否有其他金融理财产品,如果都没有证据显示你存5万元,而你坚决认为自己存的是5万元,那么报警解决吧。




在银行柜台办理存款,无论是办理活期还是定期(有些人称之为~死期~),都是有一套程序流程的,并且有全程监控视频录像佐证。

在办理定期或活期存款时,客户隔着银行柜台玻璃下的放卡送钱的凸槽下,把钱递给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去点钞。

在这笔五万元的点钞方面,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在客户和银行安装的监控视频的视线下,当着客户的面把人民币放在验钞点钞机里反复清点三次以上,然后银行柜台工作人员才开始把人民币一万元的给整扎成一捆。这个步骤是不会少的。也是在存款客户的眼皮子底下完成的。

银行柜台工作人员把人民币清点扎捆完成后,就开始给存款客户办理存折开卡开户入帐事宜。无论存款客户是首次开卡办折还是己经办了这家银行的老存折的,银行工作人员都会把存款客户的存折本或是银行卡输入银行电脑系统生成存款数字后给打印在存折本上。

像这位存款五万元的朋友,您的存折上的存款数字是清晰可见的。存折本上五万元的定期存款金额的数字应该是这样打印的:CNY50,000:00!这应该会是很清晰的!除非您当时没有仔细看。

如果存折本上是CNY5,000:00,那少5后面的一个0,应该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一般来说,应该银行工作人员是不会有这方面的工作失误的。

在银行柜台工作人员给存款客户办理好存折的数字金额打印后,那么银行柜台工作人员还要办理五万元的存款入库管理手续。这个时候,五万元的存款进入银行帐户入帐的时候,银行柜台工作人员还得由另外一名银行工作人员输入银行的操作系统密码后,这笔五万元的存款定单才会正式确定下来成为银行正式受理的存款客户的合法存款回执单。

在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完成上述流程操作后,银行柜台工作人员还会给存款客户一张银行的存款回单,上面有存款客户的正式认定的存款金额。注意!注意!注意!存款客户请注意!这张回单上面,您一定要看清楚,这是存款客户在银行柜台存款的最后一道手续,并且还会让您签字生效的。

这个签字的时候,存款客户要仔细查看电脑打印的存款金额数字,五万元打印出来的数字是CNY50,000:00,这就是五万元人民币的有效数字打印方式。

而五干元人民打印出来的数字是CNY5,000:00,这真的不一样,很明显的是五干元的打印数字。

事实上,存折本如果您对应又开了一张卡,而您在用这张对应卡取了款之后,存折本上的数字是没有变的,那么,存款客户的存款是以银行的实际存款为准的。

现在有些银行是不能又办卡又办折的。一家银行,一个中国公民只能立一个银行帐户,并且在同属一家银行里也最多在不同的地方办理5张银行卡。

简单说,一个公民只能在一家银行办理5个银行户头。

如果存款客户对自已的存款金额有异议,那么可以让银行打印出存款客户的个人银行流水,这是查得出来的,并且现在个人也可以登录手机银行APP,一查就知道个人存款的走向。

如果没有个人手机银行APP,那么还会有存取款的个人短信通知,在取款1000元以上,银行会有短信提醒通知的。

当然,如果出现扯不清的原因,那么存款客户只能报警公安,让公安调取银行的监控视频录像,来还原当时的存款过程。不过,银行的监控视频据说只保存有30天,有的说60天,有人说一年,有的说银行监控视频可以保存三年,这就不得而知了。

一般来说,大概率情况下,银行是不会错的。

仅作参考,欢迎评论,谢谢你的阅读。




5万块钱存两年定期,取钱时才发现存折是5000块钱?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可信度不大,我相信没有人一个人心大到在存款时连存款额度看都不看一眼?

假如你之前真的在邮储银行存了5万块钱定期,而且是用存折存的,那么存折上肯定会有记录,你存款的金额,存款的时间,存款的利率,以及到期时间都很详细。

在去存款的时候,难道你存折上的记录你一眼都没有看过?如果你看过,哪怕只是瞄一眼,你应该可以看出5000块钱跟5万块钱是有很大差距的,除非你自始至终都没有看过,或者看走眼,把5000块钱看成50000块钱了。

我个人更相信,假如你是到银行正规的柜台去办理,在银行有监控的地方办理存款手续,那我相信银行肯定不敢做假的,毕竟你的额度也只有5万块钱,银行没有必要为了这5万块钱冒着被处罚和法律的风险去做这样的事情。

当然如果你题目所描述的情况确实属实,那我认为可能有以下这种情况。

第一、你购买的不是存款而是保险

假如你当初存了5万块钱,结果存折上只有5000块钱的定期,这意味着45000块钱不知去向,对此我个人推断,有可能你当初并不是到银行正规的柜台去办理了这笔存款,而是在银行的一些工作人员指引之下自行购买了一些保险产品,而有些银行工作人员可能为了掩人耳目,只是在你存折上做了一笔5000块钱的存款。

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当初就是购买了5万块钱的保险,但你提前两年把钱拿回来就属于退保,退保你只能领到现金价值,而两年时间现金价值估计也就保险本金的10%左右,也就是5000块钱左右。


至于属不属于这种情况,你可以自行分析一下,如果你当初在存款的时候,银行让你签署了相关的保险合同,上面肯定会有保险公司的盖章,那这肯定是保险产品了。

第二、你购买的可能是理财产品。

去银行存款存款变理财产品是时有发生的,特别是对那些辨识能力比较弱的老年朋友来说,去银行存款很容易被个别不良居心的银行工作人员引导去购买理财产品。

至于属不属于这种情况,你可以回忆一下当初你存款的时候是怎么操作的,你当初有没有签署相关的理财协议?

第三、你可能记错了存款方式。

现在存款有三种介质,一种是银行卡,一种是存单,还有一种是存折,目前大多数银行对定期存款基本上已经取消了存折这种方式,银行更多推荐的是使用存单或者银行卡卡存。

所以你要仔细回忆一下,当初你在银行存款的时候,到底是使用了什么介质,是存单还是银行卡,还是存折,如果你是使用的存单或者卡存的方式,那你拿存折去银行取定期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存折上根本就没有你这笔存款记录。

第四、记错了存款银行。

虽然邮储银行也比较好识别,但在现实当中确实有部分识别能力比较弱的客户,容易把邮储银行跟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这些银行混在一起,因为这几类银行都是县域地区银行网点最多的银行。

假如属于这种情况,比如你在农行存了5万块钱,结果拿着邮储银行的存折去找他们领取存款,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定期存款只能在指定的银行网点支取,你跨行是支取不了的,其他银行也不可能有你存款的记录。

至于属不属于这种情况,你要认真查看一下你目前名下的一些银行卡或者存单或者存折,然后详细查看一下到底有没有5万块钱这笔存款记录。

当然具体属于什么情况,你只需要去银行咨询就可以,你可以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到银行去查询,银行基本上都可以查询到你在银行办过哪些业务,是存款还是理财产品都可以详细的查出来的。

毕竟目前银行的系统是非常发达的,客户的任何业务办理系统都会清清楚楚的记录在银行的内部系统当中,这种记录下面的支行网点没法删除的。




大伯三年前在邮政银行30万,到期取钱时却发现存折只有2万块钱,凭空消失了28万,最后发现在存款时忽略了几个重要的问题,才导致财产损失,所以存款的朋友千万要注意,要不然因为你的错误操作,导致你的本金血本无归,身为银行的客户经理,叫大家如何安全的存款保障自己的利益。

银行可以说是老百姓的保险柜,把钱放银行,非常的放心。

但是很多人都反应自己将钱存进邮政银行,到最后取钱时却发现存折上面的钱少了很多。

有的人觉得肯定是银行挪用,其实并不是银行挪用,而是自己在存款时被银行的工作人员套路了。

先来说一下我大伯的事情。

大伯年轻时赚了一些钱,总想着这些钱放在手里,有一点浪费就选择存入邮政银行,定期三年,当时给的利率是4.9%,到期连利带本金一同返还。

所以三年后总利息就是:30(万)*4.9%(利率)*3(年)=44100(元)。

到期之后,大伯拿着存折,准备将钱取出来,连同本金一共是344100元。

到银行办理取款时,柜台的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大伯自己的本金只有2万元。

当时大伯就慌了,说我存的是30万,按照你给我的利率,三年后利息跟本金一共是344100元 ,怎么只剩下两万元了?

当时便找到了银行的经理,查了一下,大伯个人账户这笔存款的明细。

才发现大伯购买了高风险的存款理财产品,才导致本金亏损的严重。

像大伯这种事情,很多人都遇到过,但是不知道怎么处理。

所以身为银行的客户经理,教大家如何解决?在教大家如何解决之前,现在解释一下,为何邮政银行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这不是银行的问题,是某些个别银行员工的问题。

1、购买了银行高风险理财产品。

邮政银行普遍在县城三四线城市比较多,主要服务对象以农村为主。

农村的老人知识水平有限,不懂什么是理财和基金,只知道存死期给利息。

只要给一张红色的小本本存折,那么它们就以为这是定期存款,非常的安全。

有个别银行的员工为了业绩,在接待一些农村存定期的老年客户时,向他们介绍本银行的理财基金产品。

一般都会是这样说:你好大爷,我们现在银行定期存款产品利率低,而且非常划不来,我个人建议购买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而且都是存款时间短,回报收入高。

如果你将这20万存进,我们银行的理财产品年利率能给到6%,如果说是定期三年存款利率只有4%。

我来为大爷算一笔账:20万购买理财产品,每年的利息情况就是:20(万)*6%(利率)=12000(元)。

20万定期存款,每年的利息情况就是:20(万)*4%(利率)=8000(元)。

所以同样是存一年,如果说购买我们的理财产品,光是一年的利息就高出4000元。

存的越久,那么回报利率也就越高,每年能达到两万多左右,是轻轻松松的。

农村老人一听到每年的利息能达到一两万,可比自己种地赚钱的太多,所以分分心动就购买了理财产品。

因为农村人知识水平比较有限,理财产品上面的协议没有仔细看,就纷纷签订了协议交了钱。

在介绍理财产品的同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完全没有把风险的事情跟农村老人说,只是说利息多高,好处多。

在签订协议方面,工作人员也没有详细的介绍,就让老人纷纷签字。

因为在协议方面有这样的一句话:你所购买的是本银行高风险理财,一旦出现严重亏损,自己承担损失,所以请慎重。

如果说是自己马虎购买了高风险理财产品,那么没办法损失,只有自己承担,因为签订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应。

2、家人知道存折密码,将你存折拿去取款。

在我们银行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老人拿存折到我们银行取出存款的钱却发现里面一分没有,当时的老人急哭了,以为银行将钱挪用,最后在后台查询明细,才发现里面的群分批取走,而是知道密码的情况。

最后老人打电话给自己的儿子,才明白自己的钱被儿子全部取走。

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自己的家人,问一下?有没有取自己存折上的钱?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和咨询银行呢?

1、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家人,问清楚情况。

有很多老人都是儿子知道密码的情况,擅自把老人的钱取走,而且老人完全蒙在鼓里并不知情。

毕竟存折不像存单一样是无密码存单,想取款时必须本人携带本人身份证件才能取款,而存折就是只要知道密码拿到存折在柜台就可以办理取款的业务,所以这也是一种可能发生的因素。

2、向银行说明情况,在后台查一下明细。

无论你是错购买理财还是被家人取走,都可以要求银行的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查询存款账户,每笔帐的明细走向。

什么时候什么时间转到谁的账户?用途是什么?会显得一清二楚。

如果是购买理财,被扣款项,那么每笔交易记录上面就有备注购买某么理财今日收益情况负多少多少?

3、调查监控。

银行全天24小时无死角高清摄像头,如果不是购买理财产品,也不是被家人取走,那么当查询账户上的明细查一下到底是什么时间被取走?在哪个柜台被取走,办理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叫什么名字?都有详细的备注。

确定好时间之后,银行再查询监控录像,调到那一天,然后再查询一下取款的柜台,如果是别人取款,就能第一时间锁定目标犯罪人的长相,会被清楚的录下来这时候就选择报警,让警方处理。

对此,三味小镇哥看法就是:

以上几种情况就是在银行存款少钱的原因,我个人觉得家人取走和理财的概率比较多,因为定期存款根本不可能被盗走,在这方面是非常的安全。

陌生人取走的概率比较低,也不可能别人在捡到你的存折,同时又向你套出密码的所在,没有人愿意将自己存款的密码告诉陌生人。

总而言之,各位朋友在存款时一定不要觉得利息越高越好,越高的利息,大家越要仔细,因为现在国有四大行定期三年的大额存单利率最多只有3.85%。

像国有六大行,定期三年的存款利率超过5%,达到6%,一定擦亮眼睛,有可能是理财基金产品。

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存款时,身为子女一定要陪同,因为老人对这方面的知识面有一点欠缺,一旦遇上那些只顾业绩的银行工作人员,很可能购买成理财,发生本金损失的现象。

总结:

存款时不要慌,也不要忙,一定要仔细,不懂的情况下,叫着家里的子女多问一下别人,同时也希望银行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存款客户的意愿来实行。

因为有的人存款是他这辈子攒的积蓄,就追求安全和稳定,这笔钱就是他的希望,我们要做好职业道德。

(感谢各位朋友观看和支持)。




不靠谱的故事!

邮储定期存款上限三万元人民币,三万以上的人民币定期存款是不存在的,那些全部都是保险理财。




在邮政储蓄银行存了5万元二年定期,取钱时发现存折是5千?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不是很大。

首先办理银行定存业务的时候,柜员和存款人都要经过多次核对和签字,且存折上详细的记载着存款的金额、期限、利率、办理时间等信息,打眼一看“50000”就和“5000”存在较大的出入,怎么会在办理时柜员和储户都未发现呢?

再者,银行每天停止对外营业后都会进行一天的业务梳理,任何一笔业务都需要与进出账进行核对,即使出现1分钱的长短款也要找出原因,不可能在出现45000的长款后两年的时间里都未找到该笔错误业务,更不可能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都没联系你纠正。

第三,柜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始终贯穿在工作中,且柜台还有360度的监控24小时进行音像记录,所以出“内鬼”的可能性极小;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受到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的监督,不可能将这45000“昧下”,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将受到各种罚款和处罚,甚至是通报、停业整顿,相关涉事人也要面临法律的制裁,可谓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银行或工作人员“昧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之所以出现5万变5千的情况,我认为大概率是“乌龙事件”,原因可能是以下情况中的一种:

第一种情况:记错了存款的媒介;

现阶段下银行定存一般有三种媒介,即银行卡、存单和存折。假设你不只有一个邮储的存折,或者还有邮储的银行卡,那么会不会把5万元分开存的?其中的45000元存到了别的邮储银行卡里或者别的邮储存折里?

甚至当时您办理的存款用的可能是存单的形式,那么其中的45000元就会给你一张存单。

如果是以上情况,那么拿着这个存折去查询肯定就是查不到的,只能查到存在本存折中的这5000元而已。您可以回家翻找一下有无别的邮储银行卡、存折或者存单,或者直接让柜员查询下名下有无其他邮储存折、银行卡或者存单。

第二种情况:购买了银行代销的理财或者保险产品;

根据规定,银行可以在营业范围内代销一些理财或者保险公司的保险理财产品。而柜员为了获得更高的业绩提成,有时候会引导储户办理理财或者银行保险产品,如果储户对该类产品的细节知之甚少,那么可能会将误买的理财或保险产品认为是银行定期存款。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并不能排除当年柜员为您办理的可能就是45000元的理财和5000元的定存,此时您来取款要携带当年的理财办理凭证,查看是否到期或者是否可以提前赎回、退保,只带着这张存折是无法查询到当年可能办理的理财的。

自己回忆一下当年是否签订了一堆风险告知书之类的纸质文件,回家找一下家里是否还保存着当年的理财办理凭证即可。

第三种情况:提前支取了;

定期存款也是可以提前支取的,只不过会损失一些利息罢了。可以自己回忆下这两年有无重大支出事项,比如买房、买车、孩子上学或者其他重大支出等,回想一下这些重大支出的钱是从哪个银行取得还是向亲朋好友借的?是不是两年中的某一天因为急用钱而提前支取了45000?

实现想不起来的话就让柜员打一个最近两年的存取明细,看是否存在提前支取的情况。

第四种情况:到期后被家人支取了;

您现在取钱的时间点正好是2年定期到期的时间点吗?如果2年定期已经到期,那么在未办理自动转存手续的前提下,该笔定存的本息会转为活期存款,存到该存折上。

按照银行的相关规定,代取人代取5万以下的活期存款是不需要存折本人到场,只要携带双方身份证、知道取款密码,在柜台就可以完成代取款。

所以会不会出现定存到期后转为活期存款,而家人提前代取的情况呢?问问家人便知。

第五种情况:记错存款银行了;

会不会记错存款银行了呢?比如在农村或者乡镇,邮政储蓄银行和当地农商行的网点是最多的,会不会记错了存款银行,实际上把钱存到了农商行或者信用社呢?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年存在邮储5000块而已,而剩下的45000又存到了别的银行,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

第六种情况:牵扯到借贷纠纷中,被司法划走了;

这种情况较为特殊,牵扯到第三方法院。

可以回忆下近两年有无与他人产生债务纠纷,是不是欠别人钱了?对方把你起诉后,法院可能会通过司法冻结和自动划扣的方式将你的部分存款用于债务偿还。

结语

银行的监控摄像头无处不在,还面临着银保监会的强监管,所以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率是储户记忆出现偏差,出现了乌龙事件。

当下您先拿着存折和身份证到银行打一份近两年的存取明细吧,这样可能能帮助您回忆起来一些事情,或者回家找一下有无其他的邮储存折和银行卡,或者当年办理理财的相关凭证。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还是找不到这45000元的下落,那么可以请求银保监会或者当地央行介入调查,或者报警处理。相信总会水落石出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五万定期存两年,取钱时发现变成了五千?

第一,如果真的存的是五万元的话,钱肯定是不会不翼而飞的。就算当时是拿现金过来存钱的,那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毕竟,银行每天结束营业都会清点、扎账。账目不平,就别想下班了。

第二、存了五万定期,存折变成五千。那你当时存的是纸质存单?还是定期一本通?是否通过银行柜员去查询?还是自己存了纸质存单,却记错了?

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银行去查询的。

第三、是否记错银行?自己会不会当时取了钱,但没有存在邮政银行。而是去存入别的银行了?这样的话,肯定是查询不到的,只能看得到取款的记录。

第四、如果确实存在了邮政银行,也确实有这笔五万的金额。那就继续查查看,会不会当时存的不是定期?会不会存的理财、或者其他保险类的产品?

无论是那种情况,总是有着相应的记录的。比如存取钱的记录、办理业务的记录等等。

就算是遇到“倒霉事”,被个别工作人员做了手脚,那也不会一点记录都没有,总会留下蜘丝马迹的。

我觉得,首先自己要定下心来,不要惊慌。本人带好身份证和存折去银行仔细查询一下。如果钱“不见了”,那在考虑其他问题,一步步解决。实在不行,也可以报警,由警察出面处理。

事情,总会水落石出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大概率是自己记错了。

你记着是在邮储银行存了5万定期两年,取钱的时候发现存折是5000元,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到银行去查询一下,大概率你存的定期就是5000元的定期存款,而其他的钱你也可以想想是买的理财,还是买保险什么了。

在银行存款,是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银行在柜台旁边,在整个大厅里面,都有很多摄像头对着,如果是5万元的存款跟5000元存款,明显差了很多,这个对于银行柜台柜员来说,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而且当时你在存钱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翼翼的,如果是存的5万元,一般拿到存折以后,肯定会看一眼是否打印的是5万元的,如果当时发现打印的是5000元,肯定当时就会提出来了,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而你现在可能也记不得是否当时看了,而且现在你只是记得存的5万元,那么大概率可能就是记错了。

而且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每天都要盘账的,如果银行柜员收入5万元,而只是开了5000元的存款单据,那么银行当天账目可能也是对不上的,这个时候银行也会主动查询账目对不上的原因的,这样一下子就能够发现问题所在了。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到银行去咨询一下,但是可能效果也不会太理想。你也可以再认真想一下,是否自己曾经拿着5万元去银行。你还可以查询一下自己的其他理财产品或者是保险产品等等,看看能否找到其他4.5万元的踪影。

综上所述,感觉上大概率是你记错了,或者是买成其他理财或者是保险产品了。你也可以到银行去查询一下,但是可能效果也不会太理想。




去银行存款5万取时变5千,老年人出现这情况很普遍

老人认为在正规银行存钱很靠谱,到时拿利息,手里有零花钱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不然,现在很多银行都增加保险柜台,工作人员以高利息,高回报,诱骗老年人,可谓说的天花乱坠,五花八门,给你弄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以,而且老年人往往都是单独去办理存款义务,他们这么做自然有他们的想法,而且老人家也以为他们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提防他们,再加上他们一顿炮轰,老人家彻底蒙圈了,可以说是洗脑也差不多,一大堆程序自然而然的就全部签收了

所以避免此类现象再发生,存款时要有家人陪伴,到银行存款柜台办理,每年利息不是那么高,随时存,急用钱时也可以随时取出来,没有那么多罗乱手续,说明我就是存钱不办保险

希望老年人不要在上当受骗,自己的辛苦钱打了水漂,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有的老年人为了脸面,甚至默默认了哑巴亏,不和儿女说,自己病了孩子也上火,最后希望银行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开个正规保险窗口,而不是诱骗诱导老年人买保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存折   发现   银行   存单   大伯   储户   块钱   银行卡   利息   柜台   存款   理财产品   工作人员   情况   客户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