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能否兼并中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中兴和华为是全球前四的通讯设备制造商,是全球唯二5G端到端设备制造商,都值得称赞。

并且中兴天机Axon 10 Pro 5G版是中国、北欧和中东第一部商用5G手机。




答案其实很明白,华为没必要,也不可能兼并中兴。


众所周知,一起企业要兼并另外一家企业,要么是为了实现财务上的回报(直接从股权投资上获取利润),或者是实现业务上的协同进而提升两者的利润之和。


中兴和华为属于同行,华为兼并中兴,能够扩大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份额。2017年,华为居于全球第一,占比28%,中兴占比13%, 两者合并之后可以实现41%的份额,远远甩开第二名诺基亚的23%。



但是,电信基础设施是一个好的市场吗?华为需要花大价钱去博取13%的市场份额吗?答案是否 定的。电信基础设施,是一个波动比较大的市场,比如要建设3G、4G的时候,电信运营商(诸如移动联通电信)会大量采购华为的电信设备,一旦建设完毕,则需求就会大幅下降。


就拿2017年为例子,全球电信设施市场规模只有372亿美元,而2016年为433亿美元,2017年萎缩了14%。


电信市场的天花板已经很明显,这也是华为为什么要做消费者业务(华为手机、华为笔记本电脑)和企业业务(云计算)的原因,从华为的年报也能看出来,电信设备的重要程度在逐年下降。(下图为华为2017年收入构成)



那有人就会说,不是5G马上上马了吗?那电信设备不就迎来爆发了?大家不要对5G抱太高期望,因为你最终会发现5G和4G并无本质区别——这不是孔方兄在这里胡诌,而是华为轮值CEO徐直觉说的。他在4月17日在深圳召开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表示,虽然5G技术更快、更可靠,但消费者不会发现“5G与4G技术之间存在实质性差异”。他表示,大多数消费者不会注意到新技术的好处,运营商也将很难从中赚钱。


那华为为什么还要投入那么多资源到5G上?这个和你买手机类似,在同等价格的情况下,你肯定选配置高的那个,尽管这么高配置对你来说是多余的(比如你不打游戏)。对华为的客户来说是一样的,他们肯定也要选配置更高的设备,所以华为的技术必须匹配。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说一点:华为没有必要收购中兴去拓展自己在电信设备市场的份额,一是因为这个行业波动很大;二是5G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潜力巨大;三是反垄断,由于华为和中兴同时在全球开展业务,各国相关机构要做反垄断审查,有些国家可能不同意,就会影响这笔收购能否成行。


但中兴也做手机啊,华为收购中兴,手机业务可以联合做大啊?


这就更没必要了。收购一家手机品牌,肯定是低一级的收购高一级的。比如联想收购摩托罗拉,TCL收购黑莓。但是在手机市场,很明显,华为的品牌效应远远领先于中兴,他去收购中兴干嘛?同时,华为的技术积累也远远强于中兴,华为能做自己的手机芯片,能够对安卓几百亿的底层代码重写,但就中兴的技术积累,华为的兴趣并不大。


当然,中兴此时被美国制裁,面临生死存亡,此时华为去收购中兴显然是引火烧身(从邪恶一点的想法来说,中兴没了,华为在中国就独大了)。假设,中兴真的要到倒闭的时候,那么华为可能会收购它一些有用的资产,但全盘收购公司,可能性几乎没有。别忘了,中兴是一家国企,国企的积弊,也不是华为就能hold住的。


你是否有不同意见?欢迎与孔方兄讨论。




华为“吃下”中兴,易如反掌

华为跟中兴完成不在一个维度,华为的体量大约是中兴的5倍,华为19万员工,技术人员差不多9万;而中兴目测5万人,技术人员占比不过35%,目测只有两万。

华为2019年的营收接近9000亿元,而中兴的营收不过千亿元,相差10倍左右;华为兼并中兴,简直易如反掌,中兴背后的股东会欢呼雀跃,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华为要瘦身

任正非曾经评价华为,说华为很臃肿,最近几年要跟老美打持久战,更要瘦身了,手机业务方面都把荣耀卖出去了,怎么可能兼并中兴呢?

中兴的业务跟华为的业务是高度重合的,华为根本没有必要兼并,中兴有的,华为都有,何必呢?华为目前要尽量保住手里的现金,卖了荣耀获取了大笔的现金,不可能乱花钱的!

影子公司中兴

其实中兴就有点像是华为的影子公司,华为需要对手,把中兴吞了,那么华为还有前进的动力吗?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了收购的很多问题。

比如反垄断的问题,中国近几年对于反垄断的力度是在不断加大的,华为兼并中兴,绝对会面临反垄断的问题;此外,别小看中兴,中兴在国际上的影响还是有的,如果要兼并中兴,可能需要各国的表态,就跟英伟达要收购英国公司arm那样,各国都有发言权的!

写在最后

华为收购中兴,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如果可以收购,华为会选择爱立信,或者是诺基亚;当然,华为的策略是相互竞争、相互合作,收购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除非,中兴要不行了,华为可能会帮一把,接受所有的技术人员!




实际上华为不兼并中兴对他好处更多!

既可以保持竞争的动力,又能提高华为的利润,还能保持通信人才的合理流动!

中兴是上市公司,市值1700亿,如果想通过市场购入50%以上的股份,至少要 800亿,而且持股超过5%就要公布。

这时市场的价格向上浮动,至少30%的溢价,华为准备1000亿可以有。

但是在中国市场上,想要成功兼并他必须过三关。

第一关是大股东

市场收购,第一关是大股东中兴新,别看中兴新只有26%的股价,但是它的利润可不少。

中兴新是以中兴员工为主,兼有其它金融控股资本在内。

这么几十年来,中兴通讯快速发展,中兴新不仅在中兴通讯的分红上赚了不少钱,而且在芯片、电子、基站、零配件以及房地产上也赚了不少钱。

如果华为在公开市场上发起恶意收购的话,中新兴也可以发动其它的控股股东来打败他。

到时结果除了股价高涨之外,华为很可能收购失败。

第二关是收购了中兴,对华为确实没什么作用

2019年,华为的销售收入8000亿左右,中兴通讯的收入大约只有1000亿。

华为的消费者、运营商领域大大地超过中兴,无论从产品的技术,还是市场份额来说,中兴都很难给华为带来增加值。

唯一的作用就是合并一些部门,削减员工而已,而这也说不上什么用处。

要知道,两个企业互相竞争,不仅能提供技术进步的源泉,而且双方的员工流动,也能进一步互通有无,推进技术的进步,弥补人员的短板。

目前中兴通讯的消费者部门比华为差距太远,无法带来增益。

运营商部门相当于华为的四分之一。

企业网部门竞争优势也不大。

如果收购了中兴,华为就会增加接近10万的员工,这些员工是增加收入到华为同样的水平,还是解雇一部分来提升效率呢。

无论哪个决定,看起来都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是会遭到反垄断调查

除去明显的收益之外,那么兼并中兴,带来最大的好处,无非就是扩大市场,减少竞争了。

不过这个思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都会遭到运营商的反对。

谁都知道,垄断带来价格上涨。

中兴的主营是通信运营商业务,目前这一块的国际巨头剧减到5家左右,它们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三星。

如果在这种程度上进一步缩减,肯定会在欧美的反垄断机构卡住的,因为中兴华为在国外都有巨大的的市场。

就算国内,也会遇到反垄断调查,因为现在中移动,中联通们赚得钱已经不多了,谁不想维持竞争的电信设备商局面,以便多省一点钱啊。

所以我的结论是,华为对中兴的兼并,对华为本身没有明显好处,在全球容易受到反垄断调查,公开市场也很难执行。

维持两家企业的独立运营,对大家都好!

诗云:

深圳通信起风云,

华为中兴领大军,

巨大中华今何在,

不懂市场头自晕,

大鹏展翅绕环球,

龙舟竞速各有心,

若为垄断强捆绑,

有害无益拎不清!




华为能否兼并中兴?从能力上来说,华为是可以尝试一下的。但是从实际需求和大环境来看,华为不能收购中兴,因为收购中兴非但不能带给华为太大好处,反而会成为严重的拖累。

一. 华为和中兴企业概况

虽然华为和中兴都是以通信设备为主业的大型国际化企业,同属行业五强,但是实力差距非常悬殊。

两家企业曾经有一段时间实力接近,旗鼓相当。但是2003年以后,两家公司的差距被不断拉大,在2003年,中兴营业收入160.36亿元,华为同期营收221亿元。中兴营收规模约为华为七成,差额60亿元。这个时候的华为面临旧将李一男的强势挑战,疲于应付。而中兴搭上CDMA、小灵通两股“东风”风头正劲。然而,中兴并没有抓住机会实现赶超,华为也没有给中兴留下太多机会。华为很快就从小麻烦中走了出来,而且愈战愈勇,气势如虹,势不可挡。中兴反而陷入了追赶乏力的怪圈,两者差距越拉越大。2017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6,03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475亿元人民币。中兴同期营收约人民币1088.20亿元,净利润约人民币45.54亿元。华为的营收规模已经是中兴的6倍左右,利润更是高达十倍。

二. 华为收购中兴利弊

行业巨头强强联合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华为收购中兴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市场优势也不是不可能。尤其是中兴遇到困境了,不可能要价过高。

但是,华为现在收购中兴既无必要也不划算。一方面,华为的技术实力对中兴有明显优势,对于中兴的技术并不是很需要。同时华为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大了,收购中兴扩大份额意义也不大。再加上华为中兴合并势必会面临反垄断调查,在没有明显好处的情况下,草率出手是不必要的。

同时,由于中兴已经被美国封杀,这也是中兴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如果华为收购中兴,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怎么盘活中兴又不让华为被牵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盘活重金买回来的中兴,所需要的资金和人力还不如用于自身发展。兼并重组是一个失败率很高的事情,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之后,整合不利,最终非但没有带给联想正面的回报,反而拖累了整个联想的市场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而中兴面临的政策难题更是大难题,对于华为来说,拿下来绝对是烫手山芋。

因此,华为是不可能收购中兴的。




简单来说,华为有能力兼并中兴,但就现在的业务模式来说不可能兼并中兴。

这也并不是说兼并中兴得不偿失,而是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科技企业,根本没有兼并的必要性。以下简单从企业管理模式、业务布局、战略方向三方面分析一下两者的差异。



首先说企业管理模式。

中兴的管理模式跟联想等传统科技企业比较像,这也是中兴能够在大陆上市的直接原因,而像阿里巴巴、腾讯、华为这种组织架构是不符合内地股市“同股同权”这种要求的。中兴背后的资本相对来说比较统一,以国资为主,而阿里巴巴、腾讯相对来说国际资本较多。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企业的员工是实实在在的打工人,不持有股权,公司成长红利绝大部分都被分到资本方,当然,员工会有相应的激励,但从本质来说,这种股权激励或者现金激励属于财物赠予。

而华为的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全员持股。即便是任正非,其持股比例也没有超过2%,这几乎是全世界大型企业中独有的一个。而剩下的股份则全部在职和退休员工等共同持有,这也是华为员工普遍高薪高收入的最根本原因。这种股权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可以说这种设计让每一名员工都成为了公司的股东,对华为容易产生身份认同感。更加符合华为所提倡的企业文化——共享,这是很多企业都提倡但却没有贯彻的,很多企业都是“有福我享、有难同当”,而华为真正做到了分享发展红利。



第二,业务布局。

华为的业务布局跟中兴基本相同,但是比中兴更加广泛深入。中兴的业务集中于通信设备及消费电子,在通信设备领域,中兴与华为的差距主要体现于技术而不是市场规模,华为拥有更为成熟可靠的通信设备解决方案;在消费电子领域,中兴与华为的差距非常巨大,除了华为在芯片端的技术积累以外,华为对于智能连接产品也有着非常深入的探索,而中兴消费电子产品则基本上销声匿迹。

除了这两大业务以外,华为还积极布局云计算、物联网、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消费电子生态及5G物联网生态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而这种技术探索方面的布局,中兴并不存在。

这个我们也能从两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和成果展示出看出,中兴缺乏创新,这一点对于业务的布局和发展来说应该是致命缺陷。华为兼并的公司,必然会在业务布局上能够提供新的支撑,或者更大的助力,但从中兴的业务来看,非但不会给华为提供这种助力,甚至会造成业务混乱及资源的低效率利用,给华为整体业务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战略方向。

这个方面两者的分歧就更加巨大。

目前中兴在5G的布局集中于通信设备基础设施,做的业务比较传统,并且当前并没有表现出对整个生态上层的战略布局,从研发资金的去向也看不到这一块趋势。在消费电子行业也没什么大动作。从中兴近期的表现来看,它在战略发展方向上趋近于守成,并且对自己的定位更多是“跟随行业发展趋势”而不是“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华为的战略发展方向则拥有相对清晰和长远的规划,发展重心就在于5G生态,除底层基础设施之外,还包含5G主要应用领域的规划,与此同时华为拥有与规划相配套的制度和研发能力。

简单来说,中兴战略发展还在运营商这块,而华为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种战略方向上的巨大差别,让华为即便兼并中兴也会成为双输的局面。



除了以上这些,兼并中兴也可能引发反垄断调查,这从本质来讲也是一件双输的事儿。

整体来说,华为有那个钱来买中兴,但是没有任何办法来安置甚至是消化中兴,毕竟合并业务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中兴的专利倒是有用,但很难讲这些专利对以后华为的布局会有多大作用。除此之外,中兴会给华为带来更大的监管压力,来自国内和国际的视线必然会更多,华为的业务展开也同样面临更大压力。

而且中兴是上市公司,国际资本有可能反向进入华为内部,破坏华为当前的股权设计结构,这也将给华为带来更触及核心的威胁。

所以于情于理,华为都没必要兼并中兴。





这是一个颇具挑事儿性质的问题,当今世界五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和三星,从全球来看,这个数量级并不算多,何况,我们虽然在5G通信技术上全球领先,但面临的国际通信市场竞争却异常激烈,美国还在暗中使绊子,华为和中兴一个民营一个国有,可以有效规避欧美一些国家针对电信市场的恶意竞争,合并绝无可能。

5G通信市场刚刚开启,华为中兴两家公司各自处于较好的发展通道上面,未来围绕5G技术所衍生出来的AI人工智能、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生业态,都需要以5G技术为底层技术进行延展,5G通信市场空间有限,但5G技术为基础拓展出来的商业空间却无限。在此情况下,中国有幸拥有华为和中兴这样两家世界级的5G网络通讯设备供应商,应该说是中国未来科技变革、产业变革之一大幸事。殊不知,大洋彼岸的美国,就因为没有一家成熟的5G通讯设备供应商而痛苦不堪,这也导致美国5G布局严重落后于中国,甚至未来还有可能落后于欧洲国家。

华为刚刚透露2020年营收规模,其在倍受压制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营收1367亿美元的好成绩,按照华为这个营收规模,已经是世界顶级公司。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按照营收规模排名,华为位列世界第49位。按照2020年华为1367亿美元的营收来看,在西方国家企业营收规模普遍负增长的情况下,华为极有可能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单上挤进前40名。

按照华为现在的体量来看,以及此前华为发布的未来战略,华为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并购其他公司来壮大体量,何况中兴2020年全年营收只有1013.8亿元人民币,不足200亿美元,收购合并完全没有必要。

另外,从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之所以有了这对直接竞争对手,才使得两家公司拼命在技术上面进行投入,而正因为技术研发的超高投入,才使得两家公司同时在5G时代取得了通信技术的领先优势。最近几年,两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之比都维持在12%以上,从总体规模上,华为的研发投入更大,中兴虽然规模较小,但其研发投入也不可小觑,其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也都是世界顶级的。这就像两个优等生相互比着学习,才使得他们两个越来越领先,这就是竞争所带来的优势。

有人看不起中兴,认为中兴在面对美国限制时迅速被KO,华为则在面对美国制裁时仍然保持10%以上的营收增长。但如果在中国A股市场上来看待中兴公司,大家就会发现,中兴通讯在研发投入规模上能够挤进前10名,而且在所有上市的科技公司当中研发投入保持第一。因此,有人戏称,中兴通讯虽然股价没有像其他搞芯片半导体、电池、光伏的公司一样大涨,但无论是从赛道来考虑还是从公司科技实力来看,中兴通讯无疑都是科技股里边的茅台。




对于老东家,zte,我得先心疼几分钟。华为兼并中兴,从法理和国家层面说可以。或许是最后的一条路,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两家公司的文化不一样,一个是狼性文化,一个是国企普遍有的国企病的文化。不兼容,除非裁员,有更好的方式,就是,两家合作,专利互授,资源共享。公平竞争。




首先先看一个定义,什么是兼并?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

华为为什么要兼并中兴?这是一个对多方都没有利益的事情,因此我认为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题主大概是因为前段时间中兴所陷入的困境,所以才有这样一问。其实中兴只是美国对中国展开贸易战的一个前战战场。为什么拿中兴作为贸易战的战场?其实反过来想,这其实也恰恰说明了中兴在美国和中国的市场地位。中国不会允许中美贸易战来伤害中国企业,而且我认为中兴也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此次危机。

因此题主不必太过担心中兴会就此一蹶不振。华为和中兴的市场战略大相径庭,二者没有合并的必要。




华为兼并中兴很难!1.中兴是国有企业,估值高了,华为不愿意,本身华为的技术实力和市占率都远高于中兴,现在决战5G,华为是规则制定者之一,技术专利储备已经领跑世界,中兴有点专利,话语权不足。如果中兴估值低,又涉嫌国有资产流失。2.华为市占率超过50%中兴10%左右,合并需要通过反垄断调查,国家也鼓励竞争,不希望出现一家独大,移动通信拆分为三家就是最好的说明。3.这次美国对中兴的制裁是警示,如果只有中兴而没有华为的存在,中国就完全被呃住了咽喉,损失不可估量。所以中国应该有更多的华为和中兴,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真正摆脱束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三星   华为   兴和   美国   中国   布局   员工   规模   竞争   战略   业务   财经   市场   技术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