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规定,员工迟到早退罚款100元,迟到的员工都选择请事假不来上班了,你怎么看?

首先,劳动法中没有明确关于迟到早退的规定,只是说公司可以制定相应的处罚规定,但处罚的金额不得高于员工工资的20%,处罚后员工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从这点看,公司对于员工迟到早退罚款100元的规定是合法的。

其次,对于员工来讲。工资本来不高,可能上一天班也就一两百元,有可能迟到早退就那么几分钟。这么算下来,一天班也就少上了那么几分钟,工资却要被扣掉100元,怎么算都不划算,所以干脆请事假一天。

从这点看,公司管理的确缺乏人性化。谁还没有个特殊情况,除非那种三天两头经常迟到早退的员工,大部分员工都是想着准时上下班的。像公司这种苛刻的处罚规定,才会造成员工宁愿请事假也不来上班,其实这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更是一种伤害。

所以,一般比较优秀的公司,对员工的迟到早退,都会做人性化的规定,既对喜欢经常迟到早退的员工产生震慑作用,同时也使意外迟到早退的员工能安心上班。具体的做法可以为:实行签卡制,迟到早退的员工可以不打卡,填写手动签卡单,但是一个月只能有三次签卡的机会,超过三次以上的签卡一次罚款100元。




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如果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健全,只会让你的管理难上加难。


对于这个公司的员工来说,迟到早退一会儿要被罚款100元,而选择事假一天都不用来,却只被扣罚110元,那对于员工来说,衡量两者之间的得失,员工当然会避重就轻,做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这就是规章制度的漏洞,导致公司的管理举措达不到预期目标,成为失效管理。


因此,公司在制定考勤规则时,一定要兼顾公平与合理,否则,你的管理不仅不会起到任何积极作用,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那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其实很多单位,在制定考勤制度时,都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例如:

1.加大事假的扣罚力度:迟到早退罚款100元,但请事假扣罚200元,并扣罚当月绩效的10%。


2.加大绩效挂钩力度:当月事假超2天,取消当月全勤奖,扣罚当月绩效20%;全年事假超10天,取消年度的全勤奖,扣罚20%年终奖。


很明显,有了这样的规定,请事假的成本就远远高于迟到早退的成本,员工自然就不会出现迟到变请假的问题了。


同时,强化考核的完备性,也更能凸显公平性,假如考核和管理不完备,老实的员工、遵章守纪的员工,就总会吃亏,而那些狡猾的员工,就总是会占便宜。


所以,激励制度必须要完备、必须要合理,必须要统筹,如果只是局限于某一点的管理,而不放大到整体管理体系去考虑制度的完备性,那这些看似有用的制度,最后都会变形、无效。




一个公司制定考勤制度,其实就是为了严肃工作纪律,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像你说的公司规定,员工迟到早退罚款100元,但是迟到的员工都选择请事假不来上班了,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公司的效益不怎么好,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强,让员工感觉不到归宿感。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

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一定是它走下坡路的时候 。我发明过一个“白氏理论”: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等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因为一个走上坡路的单位,人人不待扬鞭自奋蹄。或许员工10点才来上班,并没有赶在8点打卡,却自觉干到第二天凌晨3点,不需要监督和催促。

公司如果效益很好,又有哪个员工会无缘无故的迟到和早退了,上班就是来挣钱的,要不然是去养老啊。其实公司制定迟到早退罚款100元也没有什么,不迟到比早退不就的了,但是迟到的员工都选择请事假不来上班了,这看起来问题就有点严重了。张口就是制度,张口就是规矩,怎么去执行嘛。只有处罚,没有奖励;只有承诺,没有兑现,员工哪来的工作积极性嘛。

所以要想处罚员工先要让员工能够赚到钱,这样再处罚他,他就会心疼,当然也就不会违反制度了。

二.公司考勤执行力度不够,走过场。

我之前的公司就规定每周可以有3次15分钟以内的迟到,超过15分钟每超过10分钟扣10块钱,超过半小时按旷工处罚。考勤机从最开始的刷卡,到最后的人脸识别,指纹打卡。每个月还将每个人的考勤张贴在公告栏,但是2个月过后,就不张贴了,也没人管了,公司领导或者行政管理人员都天天迟到了。直到有一天公司领导开始强调考勤了,就又贴出考勤处罚条例。我想说这样的考勤执行力,怎么能够做好员工的考勤管理。你要罚款,我当然就请假不来了,反正一天也挣不到多少钱,等哪天没人管了,继续迟到!

所以要想让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必需要始终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领导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使制度深入人心,人人得以遵守!




公司对员工迟到早退罚款100元实在是太重了,员工上一天班才挣多少钱?员工选择请事假不来上班,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种事,就发生在我爱人工作过的公司。公司是我们当地的一家国有上市公司,以管理严格著称。

公司规定,员工无论是什么理由,凡是迟到早退者,哪怕是迟到早退一分钟,都要被罚款100元。

员工因雨雪天气、交通堵塞等不可预见等情况,不可避免地偶尔会有迟到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员工以为,自己上一天班才挣100多元钱,迟到几分钟就被罚款100元,几乎是白工作一天,心里感觉怨亏得慌。便都谎称家里有急事,或自己生病了,给主管打电话请事假不来上班了。

主管也感到很为难。如不同意,感觉不近人情;如同意,又影响工作安排,工作比较被动。

这种事反馈到了公司领导那里,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公司便征求员工的意见,重新修订考勤制度。将原来规定的迟到时间,设定了一个固定区间,即正点上班时间至20分钟内不算迟到;超过20分钟以上的,仍执行罚款100元的规定。并且,还细化量化了考勤奖惩细则;将考勤情况与当月奖金、年终考核评优挂钩。规定,凡是未能在正点打卡考勤上班的,每月超过两次以上的,取消当月奖金;全年累计超过5次以上的,取消年终评优资格。

公司这样一调整,既体现了公司考勤制度的严肃性,又增加了对员工人文关怀的灵活性,深得员工的支持。这种因迟到罚款请事假的现象,基本上就杜绝了。

从这种事上得出的启示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司严格考勤制度是必要的,但考勤制度制定的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员工认可不认可,是制度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公司在制定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一定要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将规章制度制定的更加科学、合理,让员工认可接受才行。

公司还要及时检视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如果出现不符合工作实际,甚至产生消极作用的情况,一定要及时修正纠偏,不能抱残守缺。须知,只有被广大员工高度认可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

总之,公司对迟到早退员工罚款100元实在是太重了,员工选择请事假不来上班应对,不能怪员工觉悟低,是因为公司制定的考勤制度不合理。公司制定让员工高度认可的考勤制度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职场心语刘,真诚感谢您的关注。谢谢!】




最讨厌老板动不动就罚员工的钱了,迟到了罚钱,做错事了罚钱,工作不达标了罚钱。为啥每天上班提前来不奖励钱?工作做的好不奖励钱?就想着怎么去克扣员工那点工资,迟到早退罚款100太多了吧,一天还不知道能挣多少呢。

我老公在工厂里上班就是的,每个月还要工作考核,不达标了就扣钱,每次说工作完成的好就奖励钱,但是每次达标了也没有奖励,只有不达标的扣钱,这样对员工来说太不公平了。

我感觉作为老板在为利益考虑的情况下,也要顾及员工的感受,要赏罚分明。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个段子,某公司员工总是上班迟到,老板非常的头疼,罚款也没有用,照样有员工迟到,思索良久老板终于想了一个办法:

第一天,老板在打卡机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迟到奖励100元。等有迟到的员工来了之后老板真的给员工发了一百块的奖励。

第二天,迟到奖励变成了50元,迟到的员工也拿到了50元的奖励。

第三天,迟到奖励变成了30元,迟到的员工也拿到了30元的奖励。

第四天,迟到奖励变成了10元,迟到的员工也拿到了10元的奖励。

第五天,迟到奖励变成了0元,迟到的员工没有拿到了一分钱奖励。

从第六天开始,就开始没有员工迟到了,老板问员工你们为什么不迟到,大家都说:迟到都没有奖励,干嘛还要迟到!

虽然只是一个段子,但是从侧面可以反应出一个道理:公司出台政策不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只有抓住人性,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纵观众多企业,那些发展比较好,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有几个是靠罚款来管理员工的,无不是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激发员工潜力,使员工愿意工作,愿意遵从公司制度,企业才能发展的更好。

公司规定,员工迟到早退罚款员工100元,迟到的员工都选择请假不来上班,反应出了三个问题:

一、制度制定一定要合理

员工迟到早退罚款员工100元,迟到的员工为什么选择请假不来上班,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难道就没有反思过? 能在企业上班的人都是成年人,每个人都不是傻子,对于一件事情的得与失、利与弊肯定早都算的清清楚楚,如果在上班的途中,感觉自己不能按时赶到公司了,迟到就会罚款100元,而自己上半天班还没有100元,有可能才有80块,那还不如直接请半天假,自己还能休息半天,何乐而不为。

有时候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就是任性,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合理性,理所应当的觉得迟到就应该罚款,并且罚的越多,才能让员工肉疼,进而才能杜绝问题的发生。而实际结果并不会像管理者想的那样把问题解决了,往往还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二、制度制定一定要合情

每个人从上幼儿园开始,老师都会教导小朋友上学不能迟到,不来上学就要请假,再到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我们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而到了职场难道大家不知道迟到是不对的? 既然大家都知道上班迟到是不对的行为,肯定不会刻意的迟到,但是在上班时可能会因为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而迟到,如堵车、天气原因、身体原因等不能按时上班,但是只要迟到,企业不管什么原因一律罚款100元,员工肯定会觉得企业毫无人性化可言。

经常会看到一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但是真正实行人性化管理的企业又有几个?不管员工是什么原因迟到一律都是罚款100元,何谈人性可言,这也不难看出为什么员工宁愿请假都不不愿意迟到了。

三、制度制定一定要合法

根据《行政处罚法》等相关行政法律法规规定,只有具备相应职权的行政机关才有权进行相关的处罚。而法律并没有赋予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罚款的权利,企业是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即使是公司有制度明文规定也不行,员工也可以有权拒绝工厂的罚款行为,并可以提出抗议上诉。

劳动者相对于企业属于弱势群体,在权衡了利益后,迫于企业的淫威不得不接受罚款,正因为企业的种种不合法制度,才会使员工背离了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初衷,并没有起到有效管理员工的效果。

综上所述,员工迟到早退罚款员工100元,迟到的员工都选择请假不来上班,主要是公司制度的不合理、不合情、不合法,员工不认可,才导致员工的行为与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企业在制定制度时,只有充分考虑各种客观情况,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合情、合理制度,员工才会自愿遵从,企业的劳动关系才会更和谐。




3个月前,我们办公室的业务骨干小孙因为上班迟到3分钟被扣了50块工资,结果他接下来的操作却让公司人事部惊掉下巴。现在,我们迟到早退已经不扣工资了,而且迟到早退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

小孙是我们公司的金牌业务员。一般企业的销售是不需要考勤的,考勤了也是百搭,因为一天到晚都跑在外面,但我们公司特殊,不需要跑外勤,因为干的是国际销售,客户都在电脑里跟电话里呢,尤其是现在签证不好办,航班也不好定,干脆全部窝在办公室里。

我们是8:30上班,那天小孙打了卡已经是8:33了,迟到了3分钟。一般这种情况呢,有些人会投机取巧,故意不打卡,然后月底的时候统一填写一个“忘记打卡”申请书,基本上就过了。谁会记得你是真的忘记,还是假的忘记?

领导通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的申请条数不要太多,也就算了。

结果我们的金牌业务员小孙却不是一般人,他跟往常一样打了卡,管它8点半超过几分钟,反正刷卡就对了。问我为啥知道得那么清楚,因为我在小孙的后面……

我追上去问他,我说,“已经过了时间点了,你怎么还打卡呀?这个时间是要扣钱的嘞。”说这话的时候其实我有点侥幸,又有点心虚。侥幸是因为我没打卡不会扣钱,我们领导也向来不追究,心虚是因为他打卡了而我没打卡,而且他知道我没打卡……

小孙说,“实事求是呗,我从来也没有准时下班啊,为什么必须要准时上班?”小孙业务好,言论的底气也很足,而且我私下里认为50块钱对他来说也不重要,不像我,50块钱能吃两个礼拜的早饭呢。

毫不意外的,底气十足的小孙那个月的工资被扣了50块钱,没有特别的提醒或者通知,就直接扣了。

小孙拿着工资条去找人事经理,问她,“高经理,上个月有一天我迟到了两分钟,但是当天我加班一小时也没拿到加班费,你觉得我这种情况以后要怎么处理呢?”我们人事经理姓高,一个戴着眼睛的矮矮胖胖的男人。高经理脾气好那是出了名的,高经理按章办事也是出了名的。

高经理推了推眼镜说,“这是公司的规定,迟到就按照迟到的相关规定执行。”

小孙问,“那加班呢?”

高经理说,“除了公司特别的加班安排,其他都是自发的延迟下班行为,所以不属于加班范围,也就没有所谓的加班费。”

小孙到底是小孙,尽管高经理这么义正言辞正儿八经地说了这个,他也没有生气,他说,“好吧,那如果是请假呢,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高经理想了一下,说,“请假两个小时起计,需要提前得到你的上一级领导批准。”

两个男人客气又正式的谈话就到此为止了,我听小孙说起,不禁对他竖起大拇指,这要是换了两个女人,会不会打起来?至少是言语犀利可能会正面冲突的那种。

然后没过几天,时间大概8:28了,我正匆匆忙忙往公司赶呢,路过一楼的咖啡店的时候猛然看到小孙正打算坐下,我招呼他,“小孙你干嘛呢,这都几点了你还要喝咖啡?”

小孙朝我挥了挥手,说,“现在上去,等电梯3分钟,坐电梯两分钟,铁定迟到了,我1分钟前刚跟头儿说了我今天有事请假两个小时。你也来不及了,也过来喝一杯吧,我请你,正好50块钱。”

我才不听他的什么鬼话呢,听着就是他在挑衅人事部啊,都到了公司门口了他还不上去?!我没理他,继续匆匆赶路,他说得没错,我那天又迟到了3分钟。

过了大概20来分钟吧,小孙慢慢悠悠地来了,我说,“咖啡喝完啦?”

小孙说,“是啊,我先去茶水间看个球赛,一会儿有人问起,你就说我今天请假两个小时,虽然在公司,但是不做公司的事。”

这个小孙,为啥给我一种“俺老孙”跟“齐天大圣”的感觉?居然赶在公司里看球赛,而且是光明正大的那种。

后来人事部的高经理就在茶水间碰到他了,问他,“小孙你干嘛呢?”

小孙扬扬自己手里的手机,特别是手机里的球赛场面说,“看球呢,高经理你要一起吗?”

高经理眉头一皱,说,“上班时间你看球赛?你们领导知道吗?”

小孙说,“知道,我请了两个小时假,反正早上要迟到了。但是都到了公司门口了,我再回家路上时间也不划算,干脆就在公司里休息休息。哦哟,还真别说,在公司休息跟在家里休息完全不一样,我在这里看球赛,其他同事都在工作,这对比,啧啧啧,真的爽。”

……小孙后来跟我说,高经理脸都绿了……能不绿嘛我的天呐……

那天10:29小孙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始正儿八经地工作了。他的业务能力过硬,甭管几点上班基本都能把事情搞定,然后有几个事情当天可做可不做的都推到第二天,必须要做但是完不成的,就跟领导汇报一下今天没法加班,然后5点钟一到,他就收拾东西走人了。

更加要命的是,小孙还在手机上设置了一个下班闹铃……闹铃一响,他就起身了。加班先锋瞬间就变成了下班先锋。

第二天小孙挨批评了,是我们经理批评的他,我们经理说,“小孙你怎么回事,今天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为什么没有准备好?”

小孙一脸无辜,说,“领导,时间来不及啊,我昨天上班六个小时勤勤恳恳,我又没有三头六臂怎么完得成?”

我们经理更加生气了,“做不完你昨天还那么早回去?我以为你早就准备好了,你不是这样的人啊小孙,昨天还听说你在茶水间看球赛,你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生活上的困难了?”我们经理这转折,是不是来得太快点了……果然,优秀的人到哪里都有小灶。

小孙摊摊手,“本来也没什么,但是我上个月迟到了两三分钟被扣了钱,我加了那么多班也弥补不了,所以领导我以后不加班了,人事部的高经理说我那不是加班,而是自发的延迟下班。”

然后我们经理就get到了小孙的点,说,“得,我去提提意见,那考勤制度也确实是,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长久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后来,公司的考勤制度确实发生了改变,取消了罚款,而且采取灵活的考勤方式,一个小时内你晚一点来,晚一点走,上满8个小时就好了。这样一来,几乎是仅凭小孙一人之力,撬动了公司考勤制度的改变。

我说,“小孙你有点牛叉的呀,真不看出来。”

小孙还是那么淡然,笑笑说,“没什么,我觉得现在这样才合理一些。”

我觉得公司严格、完善、细致的考勤制度,从根本上来讲不是为了罚款,而是更好地约束员工的行为。如果完全没有制度,全靠员工的自觉性,大部分企业也是很难管理好的,很难避免员工懒散的习惯。但是如果太过于强硬不懂得变通,其实最后还是会反过来影响工作。那么,为啥其他人不行,但是小孙却成功了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没有正面冲突。小孙去找人事部的高经理,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但是客客气气,只是求证,没有撕逼,没有出言不逊。这种其实就是势均力敌的沟通,考勤制度也不是人事部经理一个人说了算,他也并不是要为难某个人。

2. 通过合理的渠道反映。小孙先反映给我们经理,经理再映射到他的工作上,做出合理的判断之后才会有勇气去反映,当然,我们经理也不是去抗衡,只是去提意见而已。经理级别说话肯定比我们好用多了。

3. 他底气够足,愿意去冒险,我们普通人就不敢,宁可打点擦边球也不会去触动公司级别的制度。谁赶在公司茶水间看球赛啊?谁敢当面邀请人事经理一起啊?也只有小孙敢了。

追根究底,小孙对公司还是抱有期望的,愿意去发起公司考勤制度的改革。凡是合理的、符合大部分员工利益的、有弹性的考勤制度才是好的考勤制度;凡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利益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的员工,才是对公司有利的真正的好员工。你们说对吗?




我们单位上班不签到,下班也不打卡,但上午和下午分别由值日领导点到一次。领导的点到结果通常在下午四点左右,发到群中。如果只是上午或下午未点到的同志,只要向领导说明情况,领导认为合理的,可以算你正常上班,不过这样的机会,每月只要三次,超过三次的,每次在绩效工资中扣罚50元;如果上午和下午都未点到,则视为旷职,除扣除当天工资的1.5倍外,还要被通报批评。这项制度已执行近10年了,大家都很认同。

然而,我们单位在检查工作时,则十分严格。若出现该做的工作未做,或与单位签订的目标责任状未实现,都会在绩效工资中扣除该得奖金的2倍。对于个别业绩上不来,又有迟到早退或旷职现象的,一般在年底,老大都会让其走人。所以,大家都把工作和业绩看的很重,平时偶尔耽误的工作时间,都会主动想方设法给补上。正因为如此,我们单位的年度业绩连年上升级,多次得到主管部门的表彰,这就是我们老大说的“抓住主线的人性化管理”。

既然员工有无责任的底薪,那么公司就应该管理员工迟到早退现象。

对照劳动法,员工上班,只要按照到班,按时下班,不问有没有业绩,就要获得无责任的底薪。因此,员工迟到早退,就相当于变相克扣与公司约定的8小时工作时间。既然公司克扣你的工资,你觉得不合理;那么,你克扣公司的工作时间,当然也是不合理的。

由此看来,公司为了防止员工迟到早退,而出台管理制度,没有员工会拒绝和反对。问题是究竟如何处罚,才能显得相对合理些?如果迟到早退,不论多长时间统一罚款100元/次,就合理吗?未必。

如果出现极端的上午和下午都迟到早退,那就要被罚400元,那员工当然会选择请事假了。只要事假不超过公司规定的天数,还不会影响奖金呢。所以,公司在制度考勤制度时,肯定会考虑比较周全,通常都会给出次数的人性化。

处罚只是让员工不迟到早退的手段,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以多出业绩和效益。

我们单位之前,曾经搞过不按时参加业务学习罚款100元/次。后来大多数人反对,甚至有员工说,我工作不拖后腿,业绩又名列前茅,不参加业务学习,并不代表自己回家不学,凭什么扣钱呢?

领导觉得这样的逻辑也有道理,因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效率和业绩。于是,来了个奖励政策,即按时参加业务学习的人,奖励100元/次,资金来源为奖励性绩效工资中的工作量部分。这样一改,也没有人说闲话了,也没有人缺席了。

与之配套的政策调整为,对于不参加业务学习的人,如果工作业绩拖了单位的后腿,那个处罚力度加大了。总的原则是,让能力不强,且业绩不好的人,不参加学习付出的成本300元。

因此,对于题中的现象,应该增加一项,即一个月迟到早退三次,且每次不超过5分钟的,只罚款20元;超过三次的,不论时间长短,统一罚款100元/次;对于一个月迟到早退时间和事假累计超过三天的,公司予以开除处理。

人无论在哪儿工作,必须要有时间观念。不论是公司实行人性化管理,还是严格执行人人皆知的考勤制度,员工都不应该迟到早退。俗话说,迟到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而不迟到只有一个理~“我不想迟到”,只想勤奋工作,用业绩说话!




我同学是厨师,上班迟到3分钟被老板娘罚款100元!越想越气的他索性准点下班,锅里的菜半熟就端上桌,顾客为此据不买单,最后老板的处理让人服气。

同学所在的小酒楼因为YQ的影响,生意下跌厉害,从以前的座无虚席到如今的门可罗雀,旺季工资1-2万,如今每个月只能拿少得可怜的工资。

为此老板对员工的考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拿不到钱就让员工舒服一点,不然管太紧就都跑了。

可老板娘不认可这种管理方式!

她觉得生意不好整柜台,越是淡季越要整肃纪律,因此在开晨会的时候,还三令五申不准迟到、早退,谁违反,第一次罚款100元,如果累计三次直接开除,还不赔钱。

老板娘说完拍屁股走人,员工觉得就是走过场,她平时很少来酒楼,要么做美容、要么打麻将,哪有闲工夫来吸油烟呢,因此大家觉得她就是更年期说的气话。

上周一突然变天,原本就堵车的路段更是雪上加霜,我同学只能中途下公交车,再骑共享单车赶往酒楼,尽管一身汗,可还是迟到了三分钟。

没想到老板娘早早在店里候着,同学迟到被逮个正着。

老板娘面色铁青的召集员工开会,当着众人的面把他数落一番,还说这次按规定办事,直接从工资里面扣除100元。

同学想开口解释,老板娘说:“不用解释,迟到有一千种理由,但不迟到就一个原则。”

同学没有当场发飙,毕竟老板娘是出了名的“母老虎",也许就是做样子,何况自己是老员工,不看僧面看佛面。

然而15号发工资的时候,他的工资条赫然写着,迟到罚款100元!

他去找老板娘理论,说打工不容易,让同情下员工!

老板娘就说了一句话:“按规定办事,谁也不例外,我同情各位,谁同情我们,现在每天亏本,真倒闭了,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同学觉得说不通,就不再争辩了。

当天晚上临近22:00下班,有桌顾客突然要加菜,老板娘让同学赶紧给顾客炒菜,可同学一看要下班,炒了一个半熟的红烧鸡块就往桌上端(仔细看还有血丝),然后丢了汤勺就走了,连招呼都没给老板娘打。

顾客一看菜没炒熟,就讨说法,还说之前吃的饭菜是不是也没炒熟,于是拒绝买单。


老板娘赶紧给顾客解释,可人家压根不买账,最后还是老板出面,说再炒一份红烧鸡块给顾客打包,至于费用就不算这2份红烧鸡块的钱。

老板跟同学认识很多年,从来没有出现过菜半熟的情况,于是赶紧给同学打电话,让他回来重新炒个红烧鸡块。

同学一听是老板打来的:“客气地说,回去炒菜可以,但是得算加班费,毕竟迟到3分钟就扣100元。”

老板一听,大概知道发生什么:“这100元我私下补给你,不要跟老板娘说,另外回来算加班费。”

同学回到店里,老板当着他的面把老板娘大声呵斥:“罚谁也不能罚他,再说迟到才多大点事,别小题大做的。”


同学听完心里美滋滋的……


前天一起喝酒,他还说起这件事,说老板为人厚道。

我笑着说:“伙计,你这是100元引发的闹剧,老板是厚道人,但老板娘不是省油的灯,你准备找下家吧,迟早会炒你鱿鱼!”


同学说:“找下家?炒鱿鱼?开什么玩笑,我要走了,这家店准关门,你信不信?”

大家信吗?关于这件事到底是谁错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迟到、早退就罚款100元,员工干脆请事假不来!原因是什么?

原因1、既然钱被扣了,时间就是自己的!

100元去超市买不了什么东西就没有了,但真被扣工资,还是因为迟到,换做任何人心里也不会舒服。

现在花100元很轻松,可挣100元就不容易了,看看各地的平均工资,很多人月薪都还没有3000元,扣这多,相当于1天白干的,那索性就请事假,还能休息一天。

一句话:请事假扣钱比上班扣钱,划算!


原因2、你敢扣钱,我就敢误工,看哪个损失大!

公司有考勤制度,做为员工服从是应该的,毕竟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谁能确保自己永远不会遇到堵车、拉肚子、挤不上车等原因呢?

迟到罚款是一种管理手段,但也是最低下的手段。再加上很多公司无休止的加班,还没加班费,可迟早几分钟就扣钱,这明显就是区别对待,员工当然不服气!

一句话:既然迟到几分钟就能让我损失100元,那就请事假,让公司损失1天的工作!


原因3、我不在乎钱!

既然迟到几分钟就要扣钱,那我还赶什么赶。

电梯挤不上,就不挤了,楼梯也懒得爬了;

公交错过了,那就慢慢吃早餐,回家睡回笼觉;

不就是扣钱嘛,爱扣就扣,扣多了也就没有感觉了。

一句话:扣钱可以,不在呼钱,但请事假就不要给我打电话,休息时间不处理工作。

套用某名人说的一句话:“凡是开始重视考勤的公司,都是走下坡路的”。

关于迟到、早退,这种现象,公司确实需要管理,但是罚款只会适得其反,毕竟谈钱伤感情。

罚款是一种负激励,金额太多,员工难以承受,金额太少,又起不到震慑作用,可除了罚款,人事就没有其它方式约束员工的考勤吗?

另外只有罚,没有奖,这种激励制度多半会胎死腹中,而且会把原本不迟到的人,慢慢逼到迟到请事假的边缘,因为守规矩的人发现偶尔迟到也是罚款,完全没有人性化的管理,那平时也不会在意全勤了。

不罚款,有其它方法替代这种管理吗?

方法一:弹性上班时间,让员工觉得吃亏!

前东家的制度是这样的:

第一条:员工迟到半个小时以内,下班就延迟1个小时,不算加班费。

第二条:员工早退半个小时以内,当周任一工作日要无偿加班1个小时。

如果超过1个小时,不管迟到、早退都算员工休息,后面的休息日就减1天。

这样做的好处是,员工觉得迟到几分钟,就要付出双倍的免费加班时间,觉得吃亏了。另外超过1个小时,当天就算休息,这样休息不安心,也不划算,后面迟到的人自然就少了。


方法二:全勤的同事,有迟到豁免权!

我老婆的公司就是这么玩的:

一个月全勤,下个月可以有1次迟到豁免权,时间在1个小时内的迟到免责。

连续两个月全勤,下个月有3次豁免权。

连续三个月全勤,在法定休息的基础上,可以多休1天,一年封顶4天,可以调在一起连休。

如果当月迟到,全勤从下个月开始重新核算。

看到这个,大家羡慕不?对考勤好的人来说,一年硬是多出4天连休,难道带孩子去旅游不香么,关键这种制度是以奖励为主,人一旦养成习惯,想迟到都难。


方法三:有奖有罚,增加趣味性!

我有个朋友,刚晋升经理的时候,她就是这么管理考勤的。

凡是迟到的同事,不管迟到几分钟,只有两条路选:要么在部门会议表演节目,要么给部门每个人买奶茶(大杯的),她们部门有12个人,基本上迟到的人都会选买奶茶,但只要买过一次的就不会再迟到了。

毕竟一杯秋天的奶茶不便宜呢!

结束语!

站在公司的角度,如果迟到就扣钱,这公司的人事可以下课了,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制度。

从员工的角度,上班遵守制度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但是考勤管理,堵不如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事假   人事部   员工   公司   老板娘   考勤   工资   老板   同学   领导   小时   经理   制度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