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弘一法师的字?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如何评价弘一法师的字?我想简单说:名副其实!大宗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有人喜欢就有人不欣赏,即使如佛陀在世时,也不是所有民众都欣赏和信服他。这就是

现实。弘一法师在很多方面造诣非凡。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文学家、佛教界著名高僧大德。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学贯中西、僧俗翘楚。为人善良悲悯,为僧智慧圆通、功德圆满。是世间少有的奇才。所以若论书法,那只是弘一大师的沧海一粟。我们欣赏弘一法师、学习弘一法师,才是更全面的对他的肯定。至于书法就如同买椟还珠里面的木椟,那珍珠是他的智慧和慈悲,才是我们更要关注和学习的。

言归正传,弘一法师的字,有几个特点,希望能给朋友一点启示,不论好与坏。

一、有中西结合的特点,弘一法师擅长中西绘画。早期留学日本。

二、有佛家特色,不刚自柔,圆润通达。

三、清新淡雅。

四、超脱了男、女性别的界限,无相有相之别。

五、独树一帜,难于模仿,就如同李玉刚的演唱特色、梅兰芳先生的表演特色。难以模仿。

六、字如其人,赵体字之所以欠风骨,就是人不被认同。倘若是岳飞开创赵体那又是一翻景象。字不过是人的附加品。

七、返璞归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要在世俗里成功,证明了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开创新的领域别人才更容易接纳,即使别人不理解,但是别人更愿意相信。因为人们相信大师。就如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最后爱因斯坦说什么人们就信什么,这叫权威。毕加索开始是经典绘画,取得辉煌成就,所以当他抽象派画风出现的时候,人们也继续景仰,看不懂没关系,继续慢慢看,反正大师的画总是没错的!

晨曦小荷的观点也许比较偏激,也只是一家之言,希望能给友友们一点思路。那晨曦就十分开心了。再次致敬弘一法师。




60岁裱画老师傅,教我怎么看弘一法师的字,说的挺好分享一下

有一位裱画的老师傅,六十多了,还在店里裱画,我常去他店里坐,和他聊天很多学习之处。有一天我看他正在裱一张模仿弘一法师的字。

就问他:弘一法师的字如何?有人认为弘一法师的字境界高,有人却认为很不行。从专业角度分析,弘一法师的字到底如何?

他说:好与不好都是人说的,别人却写不出这样的字,他的字就如他的面相,和许多真正高僧大德的面相一样,是世俗之人没有办法具有的。

我说:都是眼睛鼻子嘴巴一张脸。有什么不一样呢?

他说:你看,我们很多演员很厉害,演什么像什么,唯一高僧演不出原版的感觉来。因为演员再厉害,顶多文化程度高点理解力好点,但是那种脸上饱满的悲悯感和如实的内敛平静,心里没有,脸上真无法流露出来。

无论演弘一法师还是虚云法师,都没有一个演员能演出那个感觉的十分之一来。但是演员要演一位道貌岸然的高僧,也就是大众心里预设的高僧模样,却手到拿来。

弘一法师面相上流露出的是一种极其深的平静和悲悯,这是心相的显露,并非面相。这和他的字一样,不求花里胡哨,却又不僵化,你若从书法艺术的标准去苛求,便走错了门路。

一如看文人画或禅画,专论这画的笔法老练不老练,有没有画的准,有无艺术章法,这都是门外汉,需看这画透出的意蕴大不大,空不空,有禅意否,方是慧眼看画。

高僧写字同样如此,并非对号入座看他是高僧就夸他,而是可以试试静静地看上几眼,在他字前面体会一下他笔墨语言带出的力量。

如有一笔一划属于矫揉造作,必逃不过许多人的眼睛。如感觉到这些字,确实老实写就之中还有灵动,不杂他念,便当然是另一番值得熏染灵魂的味道。

我说:我不懂书法,我觉得,弘一法师的字,看着比较稚拙,有时竟觉得歪歪扭扭,没什么法度,想想他是个修律宗的大师,何以却如此呢?

他说:弘一法师写字,并没有多想,是个自然的流露,他没有杂七杂八的念想,要写的多漂亮啊,写的让人夸赞啊,写的卖点钱啊,和人比一比啊,这些想法他统统没有。

所以随顺写,老实写,却自在写。这个自在,恰恰可能是修律宗带来的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般人觉得修律宗一定死板,一定循规蹈矩,那是不太明白这个律宗的修行,弘一法师修这个律宗,不仅是为了弘扬佛教戒律,还可能是针对自己的前半生艺术家习性的一个对治,

只因我们以为戒律是死板,而对于他来说,戒律是自由的保障,是安然的承托,是洒脱的准绳,不但不死板,反而还更加活脱不落窠臼。

那个时代没有办法录短视频。如果你能够看到他的字,就如同听到他在说法。或者好像和他聊了一次天。

他的笔墨,就是他精神世界的同时展现,弘一法师的字告诉大家。不拖泥带水,不沾黏勾结,不刻意飞扬,不气势磅礴,一切不急不缓一撇一捺一点一横老实交代清楚,

安然自若,却无拘无束便利清爽。如果看这字,犹如看到他清瘦平凡却卓然不同的身影站在眼前,对着你轻轻慈悲一笑。

我说:如果单从艺术上面来看,不从他是高僧大德来看,字又如何呢?

他说:弘一法师出家之前是个文艺大咖,极其有才华,有悟性,字也是写的好的。出家后字逐渐更好了,若单从艺术上看,他的字也不差。

书法艺术虽然是有繁复庞杂的方法体系在。然后习到最后,讲究的是写的人能否把自己的心性和精神世界,用笔墨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

在这里已经没有所谓高低了,就看你纯不纯粹。比如写狂草的,行家一看知道你是刻意狂还是本性狂。你写的古拙,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假装古拙,还是水到渠成的古拙。

这个艺术的标准应该说古今中外都是一致。比如梵高,他之所以画的好,并不是他刻意非要画成这样。而是他灵魂摆渡过程中自然出现的惊喜。当观赏者看他的画可以受到心灵震撼直接与他对话。

书法作品同样是如此,千千万万的人写,可是就是有不一样的东西在。有灵魂的书法看上去无论讲究笔法章法和艺术法则与否,可是他却就是有人的味道在里面。而非技术性的笔戏。

另有一种化繁为简的判断办法。一张画也好,一幅字也罢,你就看他经不经看,时不时看看你都不厌恶,每次看你都有新的感觉,这是一张好作品。

看一眼就够了,或者第一眼觉得还行,第2眼已经不行了,这就是不经看,不经看肯定是有问题的。

不是他的水平有问题,就是你的审美有问题。

这也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往一样,有些人经得住交往。有些人刚见面的时候非常客气热情,表现的特别好,可是一转身。虚伪的一面就出来了,或者一到事情上马上就变脸了。

反而第一眼第1次见面有点羞涩,有点尴尬的人。打起交道来却蛮纯粹能够结交成比较不错的朋友。

所以这世上做任何事情写字也好,画画也罢,做人也罢,干什么事情就最后都讲一个字,真。

是真的就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正如他的字:无上清凉一般,这是一股清凉气息的笔墨,无非是法师殷殷教诲大家撇除生命中油腻厚重的贪嗔痴欲望,而活得清凉爽利一些,洒脱自在一些,天真烂漫一些。




弘一法师的字,出家前和出家后有较大差别。

早年的李叔同,其书法受北碑的影响较大,点画锐利,饱满厚重,结体修长,抑扬顿挫。

出家后的弘一,洗尽铅华,方笔弱化,线条圆润。

至晚期时,结体更加简洁、圆触,线条多圆笔,无犷野之气,超脱尘世,不食人间烟火。

弘一法师的字,非阅尽人间冷暖所不能书,他的字只可欣赏,我辈尘世间人,无法学习。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弘一大师的书法去掉了世俗的浮华、露出的是真性。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人生对生死悲欣交集的感悟,而且这种感悟常人难以企及!也是弘一大师对书法的禅意表露!




拘谨,胆小,谨慎。

不像是一个真正的觉悟者。

那种看透生命本质,透悟活着不过如此的坦荡。

必定映照在文字之间,是豪无顾忌的行云流水,是独立于世的横空岀世。

遗憾的是,弘一的字里面没有那个成份。

个人感受,并非不友善,谨此。




近现代一流書法




身心脱落,无上清凉,一笔一划,浑然天成,是解脱菩提真意。以人书合一,精深幽微,质朴天真论,弘一大师中晚年书法,或可与《怀素小草千字文》相比。

怀素狂僧,胸中激荡,笔下意气,酒后奔腾,极古今狂草之豪迈极致,变化极致,幽微极致,超然若神明,而至于老年,以小草著作,则洗净人间烟火之气,只留一片不激不励,不垢不净的至纯至善本意。

此乃登岸舍筏,得鱼忘筌,以书证道,无我无他,无分辨,无妄想,无是非,无执着,上善若水也。也是中国最优秀的文人从心底里一生自觉或不自觉都在追求的极致境界。




1、生大富大贵之家。

2、有特好的家风,从小有特好教育(品种也有一方面)先天占了天时,

3、知了、明了、圆了。(应时而生"圣人")

4、他的金石才是一绝。

5、胜过大干,白石。




弘一法师是高僧!要看懂他的字就要先弄懂他的身份。在佛教里面,讲究一个“空”字。五蕴皆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在解释法师的字之前,我们可以拿一幅字来看一下 。这幅字大家看看是不是非常漂亮?浓淡粗细、避让穿插、字形潇洒自如!一看就是书法家的作品!这幅字可以看出来作者的功底非常深厚!写好这幅作品,作者参考了很多东西。比如形式、书风、线条、章法等等。那么,问题来了!你有这么多思考在里面,你必然是心里有所顾虑!因为你要有意呈现一种美或者技巧!你要取悦于人!也就是你必然会心有杂念!

那么我们再来看弘一法师的字!看来天真无邪、平淡无奇!就像一个刚刚会写字的小孩儿写的字一样,看不到高超的技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法师的大境界所致!法师抛弃了一切技巧,用一种纯粹的心态来书写。好与坏,美或丑,不设计,不取悦他人!他从一个书法高手转变为一代高僧!这里面最难就在于放下!放下执念!放下世俗!他告诉世人,他是高僧!不是书法家!





本雅明说,巴黎教会我迷路的艺术。此话可以用在书法。谁的字好,谁的字不好,真叫人伤脑筋,一说便是错。书法是线条的艺术,长短粗细,来自于自然与人生。弘一法师早年的字,峻拔开张,有峥嵘气象;至晚年平和圆融,无悲无喜。始平公的方笔是很难写的,他能完美驾驭,可后来他把它丢弃了,全是圆笔,不要形质了,让它自然流泻,成为生命的艺术。



早年方笔秒杀书坛众神



晚年书写昭示生命的学问,不是我们学得了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特好   法师   赵体   律宗   古拙   大德   戒律   章法   面相   高僧   极致   线条   书法   大师   评价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